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页岩渣-矿渣碱胶凝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立军 孔令炜 +3 位作者 黄德馨 王德君 丁锐 张丹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1-846,共6页
研究了利用油页岩渣-矿渣制备碱胶凝材料的方法,讨论了油页岩渣-矿渣碱胶凝材料的强度、强度增进率和凝结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测试了油页岩渣的组成结构和活性指标,并对油页岩渣-矿渣碱胶凝材料的硬化产物与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利用油页岩渣-矿渣制备碱胶凝材料的方法,讨论了油页岩渣-矿渣碱胶凝材料的强度、强度增进率和凝结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测试了油页岩渣的组成结构和活性指标,并对油页岩渣-矿渣碱胶凝材料的硬化产物与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渣-矿渣碱胶凝材料的硬化产物主要为无定形硅铝酸盐物质形成的网络结构,成分以Si,O为主,Ca,Al,Na次之;利用油页岩渣与矿渣复合可合理调整碱胶凝材料组成中Ca与(Si+Al)的比值(摩尔比),使之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且减少碱激发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渣(OSR) 矿渣 碱胶凝材料 抗压强度 硬化产物 作用机理 复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腔有机电致发光白光器件设计及制作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春玉 陆景彬 +2 位作者 秦莉 胡华炜 孔令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600,共5页
用一种宽谱带材料Alq3作为发光层,设计并制作白色有机微腔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结构:Glass/DBR/ITO(194nm)/NPB(93nm)/Alq3(49nm)/MgAg(150nm),得到了位于蓝(488nm)和红(612nm)光区域的两个腔发射模式,并通过颜色匹配获得了白光。器件的... 用一种宽谱带材料Alq3作为发光层,设计并制作白色有机微腔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结构:Glass/DBR/ITO(194nm)/NPB(93nm)/Alq3(49nm)/MgAg(150nm),得到了位于蓝(488nm)和红(612nm)光区域的两个腔发射模式,并通过颜色匹配获得了白光。器件的最大电致发光亮度16435cd/m2,最大效率11.1cd/A,典型亮度值100cd/m2时的发光效率、电压、电流密度分别是9cd/A,6V和1.2mA/cm2,CIE色坐标为(0.32,0.34)。在不同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发光颜色稳定,说明了微腔是一种制作白光OLED的有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微腔 白光 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氧树脂乳液改性水泥砂浆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肖力光 李海军 +1 位作者 焦长军 徐炳范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6-49,共4页
研究了环氧树脂乳液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耐酸碱性的影响。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了环氧胶乳网络结构与水泥砂浆的作用机理,以及环氧树脂乳液水泥砂浆微观结构形态。
关键词 环氧树脂乳液改性 力学性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评价方法的商榷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立军 黄德馨 +1 位作者 张丹 孔令炜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共2页
概述了目前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测试方法当中混凝土氯离子浓度表示和评价方法的不足。指出混凝土毛细孔结构对氯离子渗透和钢筋局部腐蚀(坑蚀)的影响。并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的氯离子浓度表示和评价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氯离子渗透 毛细孔结构 平均浓度 局部浓度 钢筋腐蚀 坑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压加气混凝土专用抹面砂浆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肖力光 崔正旭 +1 位作者 闫迪 赵壮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5,130,共4页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实施和墙体改革的大力推行,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因其一系列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但是,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自身吸水率大、多孔结构等特性,当与普通砂...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实施和墙体改革的大力推行,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因其一系列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但是,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自身吸水率大、多孔结构等特性,当与普通砂浆结合使用时,易使墙体出现裂缝,抹灰层产生大面积龟裂、空鼓和脱落等现象,影响了工程质量及建筑物墙面美观效果。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专用抹面砂浆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和作用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专用抹面砂浆 作用机理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铁尾矿替代细石英砂配制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肖力光 李睿博 +1 位作者 崔正旭 雒锋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16,123,共3页
在分析目前墙体外保温薄抹灰柔性聚合物水泥砂浆中细石英砂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铁尾矿完全替代细石英砂配制薄抹灰聚合物水泥砂浆,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纤维素醚、减水剂、木质素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聚合物水... 在分析目前墙体外保温薄抹灰柔性聚合物水泥砂浆中细石英砂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铁尾矿完全替代细石英砂配制薄抹灰聚合物水泥砂浆,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纤维素醚、减水剂、木质素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聚合物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和作用机理分析。利用铁尾矿替代细石英砂配制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墙体外保温薄抹灰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聚合物水泥砂浆 作用机理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化学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江嘉运 张帅 韩莹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0,共4页
从造纸制浆废液中回收的木质素磺酸盐,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又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资源,无疑是开发高效减水剂的理想原料,通过化学改性方法,可拓宽木质素的应用范围,并提高其附加值。主要探讨木质素的结构特点、化学反应性能和改性方法。... 从造纸制浆废液中回收的木质素磺酸盐,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又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资源,无疑是开发高效减水剂的理想原料,通过化学改性方法,可拓宽木质素的应用范围,并提高其附加值。主要探讨木质素的结构特点、化学反应性能和改性方法。结合制浆方法和原料种类,对制备改性减水剂的合理工艺进行分析总结,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和造纸废液治理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盐 减水剂 结构特点 原料来源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谐振腔反射镜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春玉 陆景彬 +3 位作者 郭树旭 郜峰利 王洪杰 曹军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3-497,共5页
根据微腔原理运用传输矩阵法对构成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谐振腔的两个反射镜进行模拟计算并比较,可观察到:随金属反射镜的反射率增大,微腔器件的电致发光(PL)谱的半峰全宽(FWHM)逐渐窄化;峰值逐渐蓝移至设计的谐振峰值52... 根据微腔原理运用传输矩阵法对构成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谐振腔的两个反射镜进行模拟计算并比较,可观察到:随金属反射镜的反射率增大,微腔器件的电致发光(PL)谱的半峰全宽(FWHM)逐渐窄化;峰值逐渐蓝移至设计的谐振峰值520nm处;峰值强度和光谱积分强度逐渐增强。结果表明:金属反射镜反射率越大越好。随DBR反射镜的周期数从1增加到9,EL的峰值均为520nm,半峰全宽逐渐窄化,积分强度逐渐减弱;峰值强度由弱增强再减弱,4个周期时峰值强度最大,所以设计微腔器件时,DBR的周期是一项很重要的参数。DBR反射率太大不利于出光,太小微腔效应小。需要根据制作目的和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微腔 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聚酰亚胺改性尼龙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洪凯 钱春香 +1 位作者 肖力光 王洪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5-38,共4页
塑料的高性能化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选择耐水性优良的双酚A型二酐和双酚A型二胺作为反应单体,二步聚合得到分子量很高的端酸酐聚酰亚胺,利用酸酐的活性,接枝上酰基己内酰胺活性基团,聚合得到PI改性尼龙树脂,通过红外分析证明上述... 塑料的高性能化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选择耐水性优良的双酚A型二酐和双酚A型二胺作为反应单体,二步聚合得到分子量很高的端酸酐聚酰亚胺,利用酸酐的活性,接枝上酰基己内酰胺活性基团,聚合得到PI改性尼龙树脂,通过红外分析证明上述各步反应是成功的。聚酰亚胺(PI)改性尼龙的力学性能随着聚酰亚胺用量和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明显优于一般工程塑料。微观分析聚酰亚胺分子并没有进入尼龙树脂的结晶相,而是形成致密的片晶存在尼龙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酰胺 阴离子 尼龙6 聚酰亚胺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噁嗪化合物在丙烯酸聚氨酯清漆膜中的光致变色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立艳 张国 +5 位作者 刘秀奇 张海全 肖力光 于环洋 张春玉 刘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6-2330,共5页
制备了含有螺噁嗪(SO)化合物的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PUA)膜,研究了SO在该清漆中的光致变色性能,并与其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紫外光固化螺噁嗪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SO-PUA)膜在紫外... 制备了含有螺噁嗪(SO)化合物的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PUA)膜,研究了SO在该清漆中的光致变色性能,并与其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紫外光固化螺噁嗪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SO-PUA)膜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和紫色,撤去紫外光源,漆膜退色至粉色,且固化后的漆膜在粉色和紫色之间可逆变化;而SO-PMMA膜在无色和蓝色之间可逆变化.紫外光激发的UV-SO-PUA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光区出现了明显的双重吸收峰(520和600nm),而在PMMA中仅出现单峰.SO开环体在UV-PUA中室温稳定性优于其在PMMA中的稳定性.SO在UV-PUA膜中的抗疲劳性能与其在PMMA中相比显著提高,紫外光照射16 h,UV-SO-PUA漆膜未出现疲劳现象.SO在UV-PUA膜中表现出了优良的光致变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噁嗪 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氨酯清漆 光致变色 稳定性 抗疲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层厚度变化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微腔器件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春玉 王成 +3 位作者 肖力光 陆景彬 王洪杰 孔令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3,共5页
设计中心波长为520nm,改变有机层厚度,即空穴传输层NPB和发光层Alq3的厚度,分别由10nm逐渐增加至100nm,器件的总体厚度也随着改变,分别计算模拟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和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的电致发光谱(EL),并对光谱的积分... 设计中心波长为520nm,改变有机层厚度,即空穴传输层NPB和发光层Alq3的厚度,分别由10nm逐渐增加至100nm,器件的总体厚度也随着改变,分别计算模拟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和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的电致发光谱(EL),并对光谱的积分强度、峰值强度、半峰全宽、峰值位置的三维分布图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光谱的峰值位置(中心波长)、最大的峰值强度和积分强度(与亮度、效率相关)、最小半峰全宽(色纯度高)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找到最佳厚度。发现:NPB和Alq3的厚度分别为70和62nm时,器件性能最佳,并且微腔器件的结果尤为明显。结果表明,通过模拟计算,可以深入探索MOLED和OLED发光特性,设计出合理的器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光学微腔 厚度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角度依赖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春玉 陆景彬 +4 位作者 孙成林 秦莉 肖力光 任慧 王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4-737,共4页
设计并制作了两个器件,一个是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G/DBR/ITO/NPB(46nm)/DPVBi(20nm)/Alq3(56nm)/LiF(1nm)/Al(150nm);一个是无腔器件(OLED):G/ITO/NPB(46nm)/DPVBi(20nm)/Alq3(56nm)/LiF(1nm)/Al(150nm)。测试并分析了器件性能... 设计并制作了两个器件,一个是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G/DBR/ITO/NPB(46nm)/DPVBi(20nm)/Alq3(56nm)/LiF(1nm)/Al(150nm);一个是无腔器件(OLED):G/ITO/NPB(46nm)/DPVBi(20nm)/Alq3(56nm)/LiF(1nm)/Al(150nm)。测试并分析了器件性能。OLED在电流密度30mA/cm2时的电致发光(EL)光谱随观测角度由0°~70°都是一宽谱带,是发光层DPVBi的特征发光谱,峰值都在452nm处,半峰全宽均为70nm,色坐标均为(x=0.18,y=0.19),无腔器件没有角度依赖性。相同电流密度下,微腔器件的EL谱随观测角度由0°~70°,发光峰值蓝移,由472nm逐渐移至428nm;峰值相对强度渐弱,由0.32变至0.02;半峰全宽由14nm增加至120nm;色坐标由(x=0.14,y=0.10)变至(x=0.19,y=0.25),颜色由紫蓝变成蓝白到接近白色。微腔器件具有明显的角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微腔 角度依赖性 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子位置不同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洪杰 张春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的发光特性直接与微腔的结构相关,可以根据微腔器件的相关计算公式,运用传输矩阵法对MOLED进行模拟设计。本文对微腔总长度L=λ/2(λ:中心波长)不变情况下,激子在微腔内不同位置复合发光的电致发光(EL)光谱... 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的发光特性直接与微腔的结构相关,可以根据微腔器件的相关计算公式,运用传输矩阵法对MOLED进行模拟设计。本文对微腔总长度L=λ/2(λ:中心波长)不变情况下,激子在微腔内不同位置复合发光的电致发光(EL)光谱性能进行模拟并比较。结果表明:发光谱的峰值都在所设计的中心波长520nm处,半峰全宽(FWHM)都是17nm,激子处在微腔的中心区域时,峰值强度和积分强度都是最大,这是因为激子此时位于腔内电场的最大值处,偏离此处的两侧逐渐变小。以上结果表明:要制作出高效率的MOLED,必须使激子处于微腔内的最佳位置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微腔 激子位置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原位聚合碳纤维增强尼龙6界面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洪凯 钱春香 肖力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碳纤维表面可接枝上高聚物活性官能团,以调节复合材料中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效应,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控制接枝高聚物的结构可以很好的设计具有预定性能的界面层。热处理对纤维的强度不会造成影响,其表面官能团含量在1h附近达... 碳纤维表面可接枝上高聚物活性官能团,以调节复合材料中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效应,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控制接枝高聚物的结构可以很好的设计具有预定性能的界面层。热处理对纤维的强度不会造成影响,其表面官能团含量在1h附近达到最大值。未经异氰酸酯接枝处理的碳纤维表面没有聚合接枝尼龙大分子,热处理后再经过异氰酸酯处理,能明显看到尼龙分子接枝到纤维表面。当聚合单体中不添加活化剂,纤维表面的树脂接枝率可达到18.8%;单体中添加0.003的活化剂(占单体摩尔比),碳纤维表面的尼龙6接枝率只有7.65%,这是单体基体与纤维界面反应竞争的结果。碳纤维表面对原位聚合生成的尼龙以及改性尼龙结晶有很大影响,碳纤维未接枝处理时表面形成的横晶比较少;碳纤维接枝处理后可以看见纤维附近存在大量晶体结构,结晶体密度高,有利于材料性能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酰胺 尼龙6 碳纤维 阴离子 原位聚合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镱钆镓石榴石激光透明陶瓷纳米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德馨 张学建 +3 位作者 曾繁明 林海 张丹 刘景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7-200,213,共5页
以Gd2O3、Yb2O3和Ga2O3为初始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硫酸铵为分散剂,采用均相共沉淀方法制备了Yb3+:Gd3Ga5O12(Yb:GGG)。用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对Yb:GGG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 以Gd2O3、Yb2O3和Ga2O3为初始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硫酸铵为分散剂,采用均相共沉淀方法制备了Yb3+:Gd3Ga5O12(Yb:GGG)。用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对Yb:GGG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经过900℃煅烧8h后已完全转变成纯立方相GGG多晶样品,所得的粉体分散性好,团聚轻,颗粒尺寸在50~100nm之间。本文亦对均相共沉淀法合成Yb:GGG的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镱钆镓石榴石 均相共沉淀法 多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对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力光 周强 +1 位作者 丁锐 闫迪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73,共3页
研究了聚合物对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EVA乳液掺量5% ̄15%时,轻集料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有较大的提高,当掺量为10%时,抗压强度达到28.87MPa,比空白样提高了70.83%;当掺量为15%时,抗折强度达到6.33MPa,比... 研究了聚合物对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EVA乳液掺量5% ̄15%时,轻集料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有较大的提高,当掺量为10%时,抗压强度达到28.87MPa,比空白样提高了70.83%;当掺量为15%时,抗折强度达到6.33MPa,比空白样提高了79.32%。在轻集料水泥混凝土中掺入聚合物,大大提高了轻集料混凝土的折压比,脆性减小,改善了轻集料混凝土的韧性。聚合物轻集料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轻集料混凝土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谐振腔长度的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春玉 陆景彬 +1 位作者 王成 王洪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0,共4页
微腔的谐振腔长度直接影响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的发光特性,根据微腔器件的相关计算公式运用传输矩阵法,分别对微腔长度L=λ/2和L=λ(λ:中心波长)时,在微腔内不同位置激子复合发光的电致发光谱(EL)进行模拟计算和比较。发现:微... 微腔的谐振腔长度直接影响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的发光特性,根据微腔器件的相关计算公式运用传输矩阵法,分别对微腔长度L=λ/2和L=λ(λ:中心波长)时,在微腔内不同位置激子复合发光的电致发光谱(EL)进行模拟计算和比较。发现:微腔长度为L=λ/2时,峰值均为520nm,半峰全宽均为17nm,激子处在微腔的中心位置时,峰值强度和积分强度均为最大。L=λ时,激子在腔内不同位置时,峰值均为520nm,半峰全宽均12nm,在腔的中心区域时,与L=λ/2时正好相反,峰值强度和积分强度最小。分析后判断是因为两种长度的微腔内电场强度分布不同,激子位于腔内电场的最大值处发光性能最好。说明要制作出高效率的MOLED,要区别不同谐振腔长度,并使激子处于腔内电场最大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光学微腔 谐振腔长度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聚羧类减水剂的合成及对水泥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力光 闫存有 张士停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43,共3页
采用了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方法合成了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基聚羧酸类减水剂,考察了聚合工艺对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中分散性的影响,采用NMR测试了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以及采用GPC法测试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大单体的转化率,测试了减水剂在不... 采用了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方法合成了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基聚羧酸类减水剂,考察了聚合工艺对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中分散性的影响,采用NMR测试了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以及采用GPC法测试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大单体的转化率,测试了减水剂在不同水泥中的适应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减水剂在混凝土中具有优异的减水性能,掺量为0.3%时,P.O 42.5级水泥的减水率达到28.6%,掺量为0.4%时,减水率达到31.9%。减水剂在各种水泥的适应性中相比较而言,在P.C中的适应性相对略有差别,在标准水泥和P.S中的适应性最好,减水剂掺量在0.2%~0.4%时,标准水泥和P.S的减水率相差无几,掺量为0.3%时,二者减水率均达到3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聚羧酸减水剂 减水率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聚合尼龙6/ABS合金的制备与性能
19
作者 赵洪凯 钱春香 +1 位作者 肖力光 王洪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采用缩二脲(HDI)封端端羟基丁腈橡胶预聚物,制备大分子橡胶改性活化剂,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选择不同配比的ABS树脂加入熔融己内酰胺单体中,确定聚合温度为160℃~180℃,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得ABS/尼龙6(PA6)共混物。在原位合成ABS改性... 采用缩二脲(HDI)封端端羟基丁腈橡胶预聚物,制备大分子橡胶改性活化剂,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选择不同配比的ABS树脂加入熔融己内酰胺单体中,确定聚合温度为160℃~180℃,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得ABS/尼龙6(PA6)共混物。在原位合成ABS改性尼龙体系中,以橡胶改性剂作为ABS与尼龙的相容剂,当ABS用量为m(ABS)/m(PA6)=10/100时可使改性尼龙基体冲击强度明显升高,效果优于橡胶改性体系;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随ABS加入而下降,低于纯尼龙的拉伸强度,但明显高于橡胶改性体系;相容剂用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体强度、断裂伸长率。分析表明,ABS干扰了球晶的生长,使尼龙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阴离子 液体橡胶 A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内受限溶剂中振动光谱探针的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模拟
20
作者 王洪杰 胡凡 李慎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4-720,共7页
利用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模拟方法,考察了不同管径的单壁碳纳米管(SWCT)中受限溶剂氩的径向分布以及溶质I2分子的振动弛豫动力学,给出了I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振动弛豫时间随受限碳纳米管管径尺寸变化的关系.以I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为... 利用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模拟方法,考察了不同管径的单壁碳纳米管(SWCT)中受限溶剂氩的径向分布以及溶质I2分子的振动弛豫动力学,给出了I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振动弛豫时间随受限碳纳米管管径尺寸变化的关系.以I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为探针,根据I2分子与周围环境作用的实时信息,分析了管壁、受限溶剂对光谱探针的贡献,在原子、分子层次上揭示了诱导频率位移的微观机制;此外,通过分析探针光谱的敏感性以及探针分子频率位移与振动弛豫时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振动频率位移是考察受限凝聚相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较好的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光谱探针 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 单壁碳纳米管 振动弛豫时间 振动频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