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空间洪涝灾害人员疏散风险偏好差异模拟研究
1
作者 王春青 王梦灿 +3 位作者 魏祎璇 吴楠 韩迪 潘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2,共8页
为探究地下空间洪涝灾害下人员疏散风险偏好个体化差异,基于E-prime平台开展疏散决策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采用博弈论理论、聚类分析对被试进行风险偏好分类,建立随机参数Logit模型,描述被试路径选择概率,并分析研究决策效率及影响因素。... 为探究地下空间洪涝灾害下人员疏散风险偏好个体化差异,基于E-prime平台开展疏散决策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采用博弈论理论、聚类分析对被试进行风险偏好分类,建立随机参数Logit模型,描述被试路径选择概率,并分析研究决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疏散人员可分为风险规避型(risk averter,RA)和风险追求型(risk seeker,RS),2类人群风险偏好积分S存在显著差异(z=-4.01,P<0.001),标识引导对路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P<0.001);主观因素来看,2类人群在空间导航能力自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RS群体决策效率显著高于RA群体,女性决策效率高于男性(P<0.05)。研究结果可为洪涝灾害下人员行为规律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地下空间 风险偏好 LOGIT模型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改进JHA法的建筑施工高危作业风险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辉 郑向莞 +2 位作者 张智超 闫伟 孙世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6-151,共6页
为预防建筑施工高危作业事故,将定量改进作业危害分析(JHA)法应用于建筑施工高危作业风险分析。首先,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识别建筑施工高危作业,并引入事故致因'2-4'模型建立危害辨识模型;然后,采用风险等级评价法确定作... 为预防建筑施工高危作业事故,将定量改进作业危害分析(JHA)法应用于建筑施工高危作业风险分析。首先,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识别建筑施工高危作业,并引入事故致因'2-4'模型建立危害辨识模型;然后,采用风险等级评价法确定作业步骤风险等级,结合各作业步骤权重,运用复合风险度确定关键步骤;最后,采用加权风险度确定高危作业等级,并以某建筑施工脚手架搭设作业为例,进行定量改进JHA分析。结果表明:作业步骤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高处作业(脚手架搭设)为关键步骤;复合风险度确定的关键步骤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加权风险度确定的高危作业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 作业危害分析(JHA) 高危作业 危害辨识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大气环境PM_(2.5)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娜 魏鑫 +2 位作者 周宇峰 孙思玥 白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0-416,共7页
为研究长春市采暖期与非采暖期PM_(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和来源,于2017年10月25日—11月30日和2018年3月19日—4月30日共采集80个样品,监测PM_(2.5)的质量浓度的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 为研究长春市采暖期与非采暖期PM_(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和来源,于2017年10月25日—11月30日和2018年3月19日—4月30日共采集80个样品,监测PM_(2.5)的质量浓度的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16种多环芳烃的检测分析,结合比值法进行PAHs来源解析,并通过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83.37μg/m^(3)和195.81μg/m^(3),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二级日标准限值的3.78倍和2.61倍。其中,16种PAHs均以中高环为主,芘(PYR)的浓度最高,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所占比分别为76.03%、77.41%。特征比值法分析显示采暖期污染主要来自煤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混合源,非采暖期主要来自汽油和柴油燃烧源。通过健康风险评价可知,在采样期间儿童与成年男性的三种暴露途径(呼吸吸入、皮肤暴露、口服摄入)致癌风险从大到小均为:皮肤暴露>呼吸吸入>口服摄入;而成年女性的三种途径的终生致癌风险(incremental lifetime cancer risk,ILCR)值从大到小为:口服摄入>皮肤暴露>呼吸吸入,其中采暖期的致癌风险值均高于非采暖期。在所有人群中,ILCR值均低于10^(-6),其致癌风险水平处于可接受状态。研究结果为长春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多环芳烃(PAHs) 长春市 来源解析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供暖季办公建筑室内PM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白莉 陈琬玥 +2 位作者 贺梓健 李娜 倪沈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对长春市供暖季某办公建筑室内PM2.5进行采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对其中金属元素进行检测。采用富集因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对PM2.5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源解析,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室内PM... 对长春市供暖季某办公建筑室内PM2.5进行采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对其中金属元素进行检测。采用富集因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对PM2.5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源解析,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室内PM2.5中金属元素来源主要有燃煤排放尘、工业过程排放尘、机动车排放尘、室内污染源排放尘及土壤扬尘,5种来源的贡献率分别为27.35%、17.57%、12.44%、8.93%、8.05%。PM2.5中金属元素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 729.63,存在极强生态危害;金属元素对成人的非致癌暴露量以呼吸摄入为主,对儿童的非致癌暴露量以手口摄入为主,对成人和儿童均具有非致癌风险,但不具有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PM2.5 金属元素 源解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布局对街区交通污染物扩散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战乃岩 张帅 +3 位作者 高政 吕广 李进 金陶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5-111,122,共8页
该文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3种典型城市布局下街谷风环境与污染物扩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城市建筑布局中,对称式布局中流经建筑群周围的气流比较均匀,交错式布局中气流受建筑阻碍作用明显,在街谷内绕流现象显著;街谷对应的背... 该文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3种典型城市布局下街谷风环境与污染物扩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城市建筑布局中,对称式布局中流经建筑群周围的气流比较均匀,交错式布局中气流受建筑阻碍作用明显,在街谷内绕流现象显著;街谷对应的背风建筑长度沿y轴方向大于迎风建筑时,建筑两侧气流反向向外流动,增加污染物向外扩散的通道;在街谷一气流速度大小满足布局Ⅰ<布局Ⅱ<布局Ⅲ趋势,而街谷二满足布局Ⅱ<布局Ⅲ<布局Ⅰ趋势,街谷一污染物浓度大小满足布局Ⅲ<布局Ⅰ<布局Ⅱ趋势,而街谷二满足布局Ⅱ<布局Ⅲ<布局Ⅰ趋势;街谷内污染物浓度分布受气流速度和涡流结构双重因素的影响,每种布局下街谷二污染物平均浓度均大于街谷一,同一布局下不同街谷内污染物浓度存在差异。因此,合理规划城市建筑布局是有效缓解交通污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建筑布局 气流速度 污染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导风向对不规则建筑群街区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战乃岩 吕广 +3 位作者 高政 张帅 李进 金陶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8-564,共7页
以城市道路某段典型的街道峡谷为研究对象,采用ICEM CFD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不同风向对不规则建筑群街区污染物扩散影响。结果表明:(1)北风时,距地10.0 m以下范围是污染物高浓度聚集区。与北风工况相比,西北风时街谷内污染物浓度分布变化... 以城市道路某段典型的街道峡谷为研究对象,采用ICEM CFD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不同风向对不规则建筑群街区污染物扩散影响。结果表明:(1)北风时,距地10.0 m以下范围是污染物高浓度聚集区。与北风工况相比,西北风时街谷内污染物浓度分布变化较大,沿高度截面上升依次呈连续线状→线状和部分团状→断裂团状。(2)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主干道中的气流绕流作用减弱。通过控制建筑的连续界面诱导街谷中的气流横向绕流,或在临街上游设置合适的开敞空间,以增加来流通风廊道,可有效改善街谷中污染物的扩散。(3)两种风向下每条街道人员停留区内污染物停留时间排序规律相同;不同风向下每条街道人员停留区内污染物停留时间不同,说明风向对每条街道内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差异,每段街谷内的污染物扩散分布不是孤立系统,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主导风向 气流速度 污染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尾气污染物扩散对街区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战乃岩 高政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8-134,共7页
针对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及城市建筑布局复杂多样化导致的污染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5种典型三维建筑布局下街道峡谷内的气流结构及汽车尾气污染物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街谷内涡旋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街谷内气... 针对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及城市建筑布局复杂多样化导致的污染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5种典型三维建筑布局下街道峡谷内的气流结构及汽车尾气污染物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街谷内涡旋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街谷内气流速度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别;下降形和“凹”字形街谷内污染物会扩散到上游街谷,而水平形、上升形、“凸”字形街谷内污染物不会扩散到上游,只会扩散到下游街谷;上游建筑对目标街谷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远大于下游建筑,对于目标街谷1.6m和10m高度处污染物浓度基本满足(降>凹>升>平>凸)的规律.此规律可为城市三维格局的规划建设提供参照规则,以便有效地疏散街区污染物,降低对人体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街道峡谷 涡旋 污染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装甲车乘员舱热环境优化分析
8
作者 刘研 孙柏林 +1 位作者 石红蕾 齐子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90-1398,共9页
设计了一种采暖系统和一种结构合理的风道结构,达到了改善乘员舱热环境的目的.对采暖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出风口倒角半径、风道轴线与X轴角度、出风口高度、回风口形式等四个因素,根据正交试验理论,确定出最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了一种采暖系统和一种结构合理的风道结构,达到了改善乘员舱热环境的目的.对采暖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出风口倒角半径、风道轴线与X轴角度、出风口高度、回风口形式等四个因素,根据正交试验理论,确定出最优化设计方案,即出风口倒角半径为60mm,风道轴线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110°,出风口高度为570mm,回风口形式为Z-6-280×5.对最优化设计方案进行CFD数值模拟,同时监测驾驶员、乘员1和乘员2头部及脚部温度值,说明最优化设计方案的采暖系统对改善驾驶员、乘员1和乘员2乘坐热感觉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员舱 热环境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氧化钛催化剂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其应用性能
9
作者 唐晓剑 薛洪海 +1 位作者 赵可 赵玉鑫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12X期123-124,共2页
本文以浅析氧化钛催化剂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其应用性能为重点进行阐述,以污水处理方面,对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对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作用为依据,并且对氧化钛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进行分析,旨意利用氧化钛等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实现环... 本文以浅析氧化钛催化剂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其应用性能为重点进行阐述,以污水处理方面,对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对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作用为依据,并且对氧化钛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进行分析,旨意利用氧化钛等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实现环境保护,也为后续相关性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环境保护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相向而行的资源清洁利用技术发展模式——以华北、东北村镇有机废弃物利用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冠益 孙志利 +7 位作者 程占军 史奕 刘长青 张忠伦 李鸣晓 张春雪 赵可 王易安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9-1088,共10页
基于对国内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现状调研,结合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乡村在人居环境和资源清洁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汇总了乡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生物质燃料利用技术和有机废弃物建筑原料化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从废弃物类型、... 基于对国内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现状调研,结合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乡村在人居环境和资源清洁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汇总了乡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生物质燃料利用技术和有机废弃物建筑原料化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从废弃物类型、工艺路径、技术指标、技术优缺点以及地区适应性、量化指标等方面,对这三项村镇资源清洁利用技术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了可持续研究的方向。从华北、东北村镇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综合型资源清洁利用技术方案,即整合多元有机废弃物发酵利用技术、生物质混合物料低氮燃烧供暖技术、主被动结合的村镇建筑构造技术和人居环境信息化技术,为华北、东北村镇人居环境改善补充技术方案,推进村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的相向而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 有机废弃物 资源清洁利用 技术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灰道路利用的环境风险及其时空分异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淑娜 谌宏伟 +4 位作者 折开浪 彭向训 于振洋 姚光远 徐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14-2723,共10页
为在综合考虑长期风化导致的污染物释放变化、区域气候条件差异、以及参数不确定性影响下,精细评估飞灰道路基材资源化利用过程对浅层地下水资源(在饮用水质量方面)潜在风险及其时空分异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基于风险的方法,可用于评... 为在综合考虑长期风化导致的污染物释放变化、区域气候条件差异、以及参数不确定性影响下,精细评估飞灰道路基材资源化利用过程对浅层地下水资源(在饮用水质量方面)潜在风险及其时空分异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基于风险的方法,可用于评估碱性废料(如焚烧飞灰)部分替代公路垫层材料的回收潜力.将估算源浓度的浸出试验结果与风险评估程序中通常采用的归趋-迁移模型相结合,通过实验室浸出试验模拟未风化和风化条件下的污染物释放,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参数不确定性对风险的影响,针对不同气候特征对环境风险区域特性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华北地区典型气候条件下,所识别的7种目标污染物中,Zn、Cd和Pb存在暴露点预测浓度超标的可能,超标概率分别为34%、96%和7%,导致其暴露浓度(以95%分位值表征)均超标,环境风险不可忽视;碳酸化作用会使得部分污染物的溶出特性发生变化,并导致长期风险的变化,具体到碳酸化后的暴露浓度,Cd呈下降趋势,Ni和Zn基本不变或变化较小,Cr、Cu、As明显增加但仍显著低于标准限值,而Pb离子暴露浓度显著增加的同时超标情况从1倍增加到3.5倍,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由于降雨等区域差异化参数的影响,不同区域之间风险差异较大,差异最大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暴露浓度相差近2倍;不同区域超标的共性污染物为Zn和Cd,另外,湿润/半湿润区域还存在Pb暴露浓度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资源化 MonteCarlo方法 风险评估 区域差异 飞灰碳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酸在松花江水体多介质环境中迁移、归趋和风险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宝林 黄倩 +7 位作者 姜珺卓 郭芸芸 齐瑞雅 刘珊池 董炜华 李忠和 高星爱 李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为探究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在松花江水体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和归趋行为,评估其在松花江水体的环境风险,采用Ⅲ级逸度模型模拟估算了松花江流域大气、江水、颗粒物和沉积物中PFOA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计算了PFOA在不同... 为探究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在松花江水体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和归趋行为,评估其在松花江水体的环境风险,采用Ⅲ级逸度模型模拟估算了松花江流域大气、江水、颗粒物和沉积物中PFOA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计算了PFOA在不同环境介质的迁移通量,采用风险特征比率法评估了PFOA在松花江水体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PFOA在松花江流域大气、江水、颗粒物、沉积物中的模拟含量分别为1496.03 pg/m^(3),0.0103 ng/L,15.27μg/kg,19.98μg/kg,PFOA几乎全部进入了颗粒物和沉积物中.PFOA由江水向悬浮颗粒物的迁移、沉积物向江水的迁移分别占相间总迁移通量的84.63%和15.12%,为PFOA的主要相迁移路径.由估算结果计算的水和沉积物的风险特征比率(risk characteristic ratios)均远小于1,表明PFOA对松花江水生生物的危害概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松花江 迁移 归趋 风险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技术与光催化组合工艺的探究
13
作者 唐晓剑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2期35-37,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环境治理技术与光催化组合工艺展开研究,针对与膜分离技术的耦合、与化学氧化剂联用、与生物技术的联用,阐述光催化和传统水处理技术的组合工艺,然后在光催化和其他高级氧化处理技术的耦合中,主要论述光催化氧化技术与超声... 本文主要针对环境治理技术与光催化组合工艺展开研究,针对与膜分离技术的耦合、与化学氧化剂联用、与生物技术的联用,阐述光催化和传统水处理技术的组合工艺,然后在光催化和其他高级氧化处理技术的耦合中,主要论述光催化氧化技术与超声技术、光催化氧化与电化学、光催化氧化与Fenton,最后简要分析光催化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旨在充分彰显出环境治理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实现与光催化组合工艺的完美融合,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技术 光催化组合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治理中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探讨
14
作者 唐晓剑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4期49-50,共2页
我国早期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虽然在经济上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但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绿色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如何开展环境污染问题和如何高效提升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关建... 我国早期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虽然在经济上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但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绿色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如何开展环境污染问题和如何高效提升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仅供业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绿色化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环境水污染问题研究
15
作者 唐晓剑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31期58-59,共2页
如今我国农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目前尚未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之间协调发展,环境污染依旧较为严重,尤其是水污染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水资源同农村生产生活之间关系密切,不仅影响农民正常生产甚至影响农民生命健康安全。为此,本文... 如今我国农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目前尚未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之间协调发展,环境污染依旧较为严重,尤其是水污染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水资源同农村生产生活之间关系密切,不仅影响农民正常生产甚至影响农民生命健康安全。为此,本文简要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环境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研发小型污水处理技术以及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等具体方式,以尽量规避新农村环境水资源受到污染,保证新农村环境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水资源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化机浆造纸废水的治理工程实例及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寅 邱小山 +2 位作者 于佳傲 迟添霓 王晓玲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177,共6页
某企业根据其化机浆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加酸、预曝气+预酸化+IC反应器+氧化沟+混凝脱色”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化机浆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IC厌氧反应器对化机浆废水COD的去除率稳定在66%,对SS的... 某企业根据其化机浆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加酸、预曝气+预酸化+IC反应器+氧化沟+混凝脱色”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化机浆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IC厌氧反应器对化机浆废水COD的去除率稳定在66%,对SS的去除率稳定在49.11%;好氧系统的COD去除率约为90%,SS去除率约为61.07%;混凝脱色处理出水COD约为75 mg/L,SS约为23.5 mg/L,处理出水水质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的要求。该组合工艺对化机浆废水的处理成本约为6.1元/t。该工程案例可为国内外同类废水处理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的确定,以及设计参数的选择提供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机浆废水 预酸化池 IC反应器 氧化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项目对文物遗迹综合环境影响的组合赋权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占斌 徐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20-324,共5页
建设项目对文物遗迹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开展文物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评价方法难以全面衡量建设项目施工、运营期间各因素对文物的综合环境影响以及建设项目对文物遗迹的影响水平。综合考虑建设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因... 建设项目对文物遗迹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开展文物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评价方法难以全面衡量建设项目施工、运营期间各因素对文物的综合环境影响以及建设项目对文物遗迹的影响水平。综合考虑建设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因素,将文物保护单元作为评价受体,通过系统分析影响文物保护单元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构建建设项目影响文物遗迹的概念模型,包括文物本质脆弱性、源特性、暴露特性和文物价值特性等4个层次18个评价指标的文物遗迹综合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组合赋权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采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甘肃某预制厂建设项目对长城烽火台的综合影响,综合评价指数为4. 160,表明该建设项目将对长城烽火台产生中等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遗迹 环境影响 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生物质气化研究热点、演进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嵩颖 魏任锋 陈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4,共8页
为客观全面地分析我国生物质气化领域的发展脉络及研究动态,以近30年关于“生物质气化”的1722篇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知识图谱软件对发文量、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解析该领域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生物质气... 为客观全面地分析我国生物质气化领域的发展脉络及研究动态,以近30年关于“生物质气化”的1722篇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知识图谱软件对发文量、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解析该领域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生物质气化发文量可分为初出萌芽期、蓬勃发展期和小幅下降期;我国生物质气化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拓展生物质气化原料选择范围及优化气化技术、提高气化产物效率等方面,从重产率转向重社会效益。未来我国生物质气化的研究趋势为生物质原料外扩、气化反应机理、气化反应过程和气化产物高值化利用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研究热点 趋势分析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生物炭和黄腐酸耦合对盐碱稻区粳稻幼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9
作者 吴云艳 朱俐璇 +1 位作者 王颖 赵晓彤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2,共6页
以盐粳93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改性生物炭和黄腐酸耦合对滨海盐碱稻区水稻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7 t/hm^(2)改性生物炭与75 kg/hm^(2)黄腐酸(C_(2)H_(1))共同处理条件下,水稻株高、茎粗、根长、根数、根冠比比对... 以盐粳93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改性生物炭和黄腐酸耦合对滨海盐碱稻区水稻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7 t/hm^(2)改性生物炭与75 kg/hm^(2)黄腐酸(C_(2)H_(1))共同处理条件下,水稻株高、茎粗、根长、根数、根冠比比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5.9%,19%,34.87%,62.5%,106.1%;叶绿素相对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22.7%,其根系活力是对照组的1.8倍.同时,C_(2)H_(1)处理条件下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速效K含量相对于对照增幅分别达到53.56%,94.15%,142.34%.总体上,C_(2)H_(1)为最优的配施方式,显著促进了滨海盐碱稻区优质水稻盐粳939幼苗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黄腐酸 盐碱稻区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油气开采废物道路利用的风险与管控限值区域差异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淑 徐亚 +2 位作者 赵玉鑫 刘玉强 孙淑娜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道路充填材料是油气开采废物脱油残渣(OCDRs)资源化的重要途径.现有资源化风险评估和管控主要基于简化模型,且未考虑区域风险差异,难以精准表征黄河流域OCDRs道路利用的环境风险及时空差异.本研究联合运用淋溶模拟实验、源强指数衰减模... 道路充填材料是油气开采废物脱油残渣(OCDRs)资源化的重要途径.现有资源化风险评估和管控主要基于简化模型,且未考虑区域风险差异,难以精准表征黄河流域OCDRs道路利用的环境风险及时空差异.本研究联合运用淋溶模拟实验、源强指数衰减模型和污染物瞬态迁移扩散模型,结合Monte Carlo方法对黄河流域OCDRs路基充填条件下的风险、管控限值及区域差异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Cu等6种重金属的实际累积释放量大都在常规浸出方法的1%~10%左右,但部分重金属的淋溶浓度峰值高于醋酸缓冲溶液法(HJ/T 300-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水平振荡法(HJ 557-2010《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得到的浸出浓度.风险精细评估结果表明,OCDRs在黄河流域各省区道路利用条件下暴露点浓度超标概率为0,暴露浓度(95%分位值)低于地下水Ⅲ类水质限值(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风险可接受;以浸出浓度为源强预测Pb的暴露浓度是地下水Ⅲ类水质限值的4.1倍,风险估计过高.沿黄9省区污染风险差异较大,暴露浓度最大相差41.46倍(Ba);管控限值相差更大,最大值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最小值省份(四川省)相差近50倍(Zn).对比现行的鉴别标准,计算的各污染物风险管控限值大部分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限值,高于Ⅰ类固废限值,但个别省份(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管控限值高于GB 5085.3-2007限值.研究显示,传统浸出和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对OCDRs中污染物的释放潜力和污染风险存在高估,亟待国家层面完善固废资源化风险评估和管控方法标准体系;同时,不同区域风险及管控限值差异较大,应对其中有害物质采取差异化管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油废物 资源化 区域差异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