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化年间明与朝鲜两次征讨建州女真 被引量:5
1
作者 刁书仁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5-39,共5页
成化年间,明与朝鲜两次征讨建州女真是由于建州女真掠夺明与朝鲜的财物造成的。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大刺激了建州女真对明朝辽东、朝鲜的人口和财富的掠夺,严重地威胁了明朝辽东和朝鲜鸭绿江畔的安全,于是明朝与朝鲜... 成化年间,明与朝鲜两次征讨建州女真是由于建州女真掠夺明与朝鲜的财物造成的。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大刺激了建州女真对明朝辽东、朝鲜的人口和财富的掠夺,严重地威胁了明朝辽东和朝鲜鸭绿江畔的安全,于是明朝与朝鲜决定征讨建州女真。明与朝鲜两次征建州女真,使强盛的建州三卫衰落下去,处于分散、衰微的状态。但明与朝鲜对建州女真的征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与建州女真的矛盾,反而激起建州女真的更大仇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化 明与朝鲜 征讨女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租佃形态 被引量:2
2
作者 衣保中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2-49,共8页
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农民进行了深刻的社会革命,摧毁或改造了旧中国农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解放区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那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租佃关系?解放区租佃形态具有哪些特征?地租的性质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 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农民进行了深刻的社会革命,摧毁或改造了旧中国农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解放区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那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租佃关系?解放区租佃形态具有哪些特征?地租的性质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量和质的综合分析,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旧中国租佃形态的几个基本特征为了更明确地认识抗日战争时期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租佃形态的性质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佃关系 解放区 抗日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 地租 减租减息 土地 主导地位 陕甘宁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猛哥帖木儿与朝鲜关系述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善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15,共6页
从顺事朝鲜到游离于明廷与朝鲜之间 ,猛哥帖木儿与朝鲜的关系也从和睦走向分裂。在明朝全面经营女真地区以前 ,猛哥帖木儿接受朝鲜赐与的印信官职 ,并通过互市、朝贡等方式密切双方关系。明设建州卫后 ,猛哥帖木儿兼受明与朝鲜的官职 ,... 从顺事朝鲜到游离于明廷与朝鲜之间 ,猛哥帖木儿与朝鲜的关系也从和睦走向分裂。在明朝全面经营女真地区以前 ,猛哥帖木儿接受朝鲜赐与的印信官职 ,并通过互市、朝贡等方式密切双方关系。明设建州卫后 ,猛哥帖木儿兼受明与朝鲜的官职 ,但关系的重心已转移到明廷方面 ,这使朝鲜通过招抚猛哥帖木儿等部进而向北扩充领土的意图受到遏制。对此 ,朝鲜一面极力笼络猛哥帖木儿 ;一面又恐其壮大 ,不时地予以经济上的压制和军事上的打击。加之建州卫、毛怜卫及建州左卫所部女真人常常寇掠朝鲜边境 ,致使双方关系不断恶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猛哥帖木儿 朝鲜 明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云樵 孙金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0-75,共6页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两国文化由间接向直接交流的过渡时期,为以后隋唐时期两国文化的大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一、魏晋南北朝...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两国文化由间接向直接交流的过渡时期,为以后隋唐时期两国文化的大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日往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双方交往的过程中,从宏观分析,大体上可分为魏晋与南北朝两个阶段,兹分述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日往来 中日文化交流史 隋唐时期 三国志 天皇 遣使 百济 魏国 公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魏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云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8-82,共5页
三国时期,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极其短促的一段,然而却是浪花飞溅,人才辈出的时代。多少影响历史航船前进的人物,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历史舞台上作了淋漓尽致的表演。千百年来,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的功罪评论不休。其中被忽略了的... 三国时期,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极其短促的一段,然而却是浪花飞溅,人才辈出的时代。多少影响历史航船前进的人物,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历史舞台上作了淋漓尽致的表演。千百年来,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的功罪评论不休。其中被忽略了的魏延,也有一生功罪凭谁定,青史无私论事非的问题。对此,不揣冒昧,略陈拙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魏延 三国志 三国时期 子午谷 汉中盆地 杨仪 长安 曹操 战略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