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传统茶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妍鹭 《福建茶叶》 2024年第7期6-8,共3页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非同寻常的价值,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申遗成功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了解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茶文化所蕴含的丰富...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非同寻常的价值,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申遗成功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了解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茶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和今后发展的走向对于当下社会十分重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其所蕴含的道理与传统茶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析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对进一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也能够不断推动茶文化创新发展,使茶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更好的传播和发展,焕发出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茶文化 扬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茶文化研究
2
作者 孟祥璨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2期13-15,共3页
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需要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深入挖掘其现实意义,从而推动二者的融合,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并与马克... 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需要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深入挖掘其现实意义,从而推动二者的融合,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相联系,希望对文化发展提供积极的思想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茶文化 辩证思维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茶文化的价值与发展
3
作者 张雨菡 《福建茶叶》 2024年第7期4-6,共3页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积淀的产物。茶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也体现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政治和经济运行的指导思想,对茶文化的发展有指导作用...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积淀的产物。茶文化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也体现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政治和经济运行的指导思想,对茶文化的发展有指导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马克思主义与茶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对茶文化的发展的指导作用,最后阐述了推动茶文化发展的方式与意义。以期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茶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目的论的扬弃——以马克思“异化”范畴运用的否定之否定为求解线索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志勇 于铁夫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9-52,共4页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目的论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课题,它在制高点上规范着人们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规范与事实双重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的原创作品中,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目的论的复杂关联集中体现在"异化&...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目的论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课题,它在制高点上规范着人们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规范与事实双重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的原创作品中,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目的论的复杂关联集中体现在"异化"范畴的思想张力上。马克思一生对"异化"范畴进行过三次各具深意的运用,分别是伦理维度的肯定运用、实证维度的否定运用和综合维度的否定之否定运用。这一辩证演进过程,为我们求解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目的论的扬弃问题提供了主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目的论 异化 否定之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斯特·布洛赫: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寿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40,共5页
本文根据布洛赫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评估布洛赫哲学思想在20世纪精神史中的历史地位以及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带来的可能收益。布洛赫哲学是一种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历史定位与研究模式对于用"诺斯替主义"、&qu... 本文根据布洛赫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评估布洛赫哲学思想在20世纪精神史中的历史地位以及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带来的可能收益。布洛赫哲学是一种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历史定位与研究模式对于用"诺斯替主义"、"人本主义"、"弥赛亚主义"、"乌托邦主义"、"博采主义"乃至"修正主义"等模式解读布洛赫及其哲学思想,将起到纠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斯特·布洛赫哲学思想 历史定位 当代意义 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希望-预先推定——论恩斯特·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范畴的创造性贡献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寿铁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65,共9页
在历史唯物主义乃至马克思主义中,梦、希望、预先推定等范畴究竟占据什么地位?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前沿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实践导向问题。一旦回眸全部哲学史教程,尤其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我们就满目荒... 在历史唯物主义乃至马克思主义中,梦、希望、预先推定等范畴究竟占据什么地位?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前沿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实践导向问题。一旦回眸全部哲学史教程,尤其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我们就满目荒凉,顿觉一片废墟和瓦砾场。在此,我们打着灯笼也寻觅不到与人类全部生活息息相关、须臾相伴的"梦"、"希望"、"预先推定"等范畴的踪影,更难找到波澜壮阔、栩栩如生的人类"造梦"、"寻梦"、"圆梦"的鲜活场景。作为一个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力挽狂澜,石破天惊,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首次将梦-希望-预先推定置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中,由此重新奠定了我们人类学特性的基础,创造性地丰富和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乃至马克思主义的范畴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之路 希望 预先推定 马克思主义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路的矫形外科--论恩斯特·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权利理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寿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73,共7页
在《天赋人权与人的尊严》一书中,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大胆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立足于"从下的"权利概念,首次把"人的尊严"、"直路"置于权利理论的核心。鉴于法哲学和实证权利无... 在《天赋人权与人的尊严》一书中,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大胆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立足于"从下的"权利概念,首次把"人的尊严"、"直路"置于权利理论的核心。鉴于法哲学和实证权利无力动摇和改变现存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布洛赫"从下的"权利概念聚焦在法哲学和实证权利通常所忽视的"天赋人权"的进步方面,力图从其乌托邦功能中揭示人权的根据。马克思意义上的"人权"意味着"推翻一切使人受侮辱、受奴役、受遗弃、受蔑视的关系",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实现"自由",即本来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布洛赫的天赋人权和人权理念是建立在现实的人道主义基础上的一种政治学说,其实质是继承和发扬天赋人权遗产,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路 天赋人权 人权 马克思主义 人民民主 恩斯特·布洛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秀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8,共5页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运动蓬勃兴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有机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理性、消费异化、科学技术非理性使用、控制自然观念等现代性问题从社会角度予以生态批判,主...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运动蓬勃兴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有机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理性、消费异化、科学技术非理性使用、控制自然观念等现代性问题从社会角度予以生态批判,主张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生态文明社会。独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现代性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我国茶文化发展前景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尧健 《福建茶叶》 2023年第6期7-9,共3页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正确解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更是适用于一切领域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着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思想情怀。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面临着全新的...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正确解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更是适用于一切领域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着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思想情怀。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面临着全新的处境,经历着全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之下,运用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分析茶文化该如何应对时代疑难,走出一条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创新之路。同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原则分析茶文化现状问题,也可加深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证实历史唯物主义的与时俱进特征,彰显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与真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思想与马克思幸福思想的融合探析
10
作者 吴瑞庆 《福建茶叶》 2024年第7期12-14,共3页
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发展轨迹虽曲折但从未中断。茶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满足了自身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对精神需要的进一步追求与探索。这与马克思幸福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指出:幸福包含着对... 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发展轨迹虽曲折但从未中断。茶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满足了自身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对精神需要的进一步追求与探索。这与马克思幸福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指出:幸福包含着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同样包含着通过劳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改造与创造活动。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群体在生产劳动之余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茶文化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在“煮茶品茗”领域辩证统一式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马克思幸福思想 辩证统一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复合正义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志勇 徐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3,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的本质是革命理论,包含原则性与策略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呈现出复合的理论结构,进而为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革命和建设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一复合正义观具有"人类解放承诺"的...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的本质是革命理论,包含原则性与策略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呈现出复合的理论结构,进而为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革命和建设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一复合正义观具有"人类解放承诺"的基本维度,它构成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革命纲领和动员群众的道义基础;具有"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基本维度,它构成中国共产党动态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历史科学依据;具有主张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方案"的基本维度,它构成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的策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复合正义观 自由人联合体 中国共产党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球化维度对马克思“交往”与“人的发展”观的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永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6-101,共6页
交往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之一。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以高主体态参与宇观域人与自然的、宏观域国际的、中观域国内的、微观域个体之间的以及主体自我的不同层次的各种交往,构建和实施适... 交往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之一。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以高主体态参与宇观域人与自然的、宏观域国际的、中观域国内的、微观域个体之间的以及主体自我的不同层次的各种交往,构建和实施适应当代全球化进程的主体——客体——主体二维结构普遍交往的关于人的发展的模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锻造当代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交往性、竞争性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人的发展 全球化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 被引量:287
13
作者 李政 崔慧永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4,共16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质生产力是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不断提升而呈现出来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质生产力是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不断提升而呈现出来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具有实践性、全面性、发展性的性质。新质生产力外显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上,这些构成要素质量的提升即“劳动者”素质的持续提升、劳动资料的改进与广泛应用、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等,形成了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条件。依据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一是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以培育高质量的“劳动者”;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劳动资料及科学技术这两个要素的质量;三是建设超大规模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实现劳动对象的扩展;四是加强党的领导与培育企业家精神以实现企业管理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国统一大市场 劳动者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马克思论人的本性
14
作者 伊林·费切尔 金寿铁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9,共7页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是一个物质的感性存在,他受限于自然并依存于自然。但是,与此同时,人有能力改变自然,使之适合于他的最大胆的理念和计划。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在人的帮助下改变自身。人通过他自身的工作而人化,这部历史正是一部...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是一个物质的感性存在,他受限于自然并依存于自然。但是,与此同时,人有能力改变自然,使之适合于他的最大胆的理念和计划。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在人的帮助下改变自身。人通过他自身的工作而人化,这部历史正是一部解放史的开端。为了真正地解放自己,为了完成发端于最初人类的东西,人必须克服当下异化的东西和异化的社会经济制度,并代之以一种与其理性的、开明的愿望相符的生产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性 自然 社会 历史 生产者的自由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哲学思维的共同背景和本原——关于马克思与雅斯贝尔斯的理性概念
15
作者 汉斯-马丁.格拉赫 金寿铁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28,共6页
通过对比分析马克思与雅斯贝尔斯的理性概念,指出理性不仅是人类哲学思维的共同背景和本原,也是人类创造性劳动过程的共同背景和本原。马克思致力于哲学的"实现"即一种理性哲学,这种理性哲学试图塑造现实世界而不停留于空洞... 通过对比分析马克思与雅斯贝尔斯的理性概念,指出理性不仅是人类哲学思维的共同背景和本原,也是人类创造性劳动过程的共同背景和本原。马克思致力于哲学的"实现"即一种理性哲学,这种理性哲学试图塑造现实世界而不停留于空洞的反思知识,但它又不满足于单纯的实证知识的功能。在寻求新的哲学理性形式的道路上,雅斯贝尔斯追寻马克思哲学理性概念的历史踪迹,不是放弃近代的理性方案,而是通过区分和内在的批判性划界,维持和发展了近代理性方案的真正的、解放的可能性。雅斯贝尔斯以全新的方式开辟了"存在空间",把哲学逻辑学的理性交往知识旨趣移入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视域之中,从而以新的总体交往方式促进全球人类交往过程。我们时代理性的联合反对理性的毁灭,恢复哲学理性是至高无上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雅斯贝尔斯 理性 哲学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异化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小侠 徐尧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123,159,共7页
布鲁诺·鲍威尔以抽象的“自我意识”异化为起点,阐发了异化史观、宗教异化及“批判家”扬弃异化思想,是典型的思辨异化观,没有超出黑格尔“绝对精神”异化的唯心主义范式。对此,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异化、异... 布鲁诺·鲍威尔以抽象的“自我意识”异化为起点,阐发了异化史观、宗教异化及“批判家”扬弃异化思想,是典型的思辨异化观,没有超出黑格尔“绝对精神”异化的唯心主义范式。对此,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异化、异化史观、宗教异化理论以及“批判家”扬弃异化理论进行批判与超越,克服了后者异化理论的抽象性与片面性,立足社会现实与经济规律揭示人的异化根源并非“自我意识”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异化理论的批判与超越,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异化 布鲁诺·鲍威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传统茶文化思想的统一和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天航 《福建茶叶》 2023年第7期13-15,共3页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中华传统茶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核心价值上具有一致性。这体现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传统茶文化思想在实践方法上的统一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传统茶文化思想在目标方向上的统一。对二者思想关...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中华传统茶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核心价值上具有一致性。这体现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传统茶文化思想在实践方法上的统一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传统茶文化思想在目标方向上的统一。对二者思想关系所蕴含的统一性进行梳理,从而更好推动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茶文化 共同体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茜 《福建茶叶》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本研究聚焦于中华优秀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探讨二者在理念和实践层面的交汇。中华茶文化深厚而独特,涵盖礼仪、和谐、品德等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理念相契合。研究指出,茶文化的传承和... 本研究聚焦于中华优秀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探讨二者在理念和实践层面的交汇。中华茶文化深厚而独特,涵盖礼仪、和谐、品德等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理念相契合。研究指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为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提供独特的渠道和平台,同时核心价值观也为茶文化的现代转型和传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茶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及其构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志勇 刁连成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3,共3页
树立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功融入社会发挥个人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不断向前迈进的重要支撑。文章结合当前社会背景、高校发展及大学生特点,对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及机构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如何强化社会责任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价值 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无主体论的真实关系——从异化范畴的复合含义来看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志勇 高杨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6,共4页
在通常见解中,历史无主体论遭到了来自简单否定和盲目肯定两个方向的误读。误读历史无主体论的结果,是使得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失去了重要的立论基点,或者被混同于隐性的历史无主体论本身。解除这两种误读的蒙蔽,要求我们以马克思异化范畴... 在通常见解中,历史无主体论遭到了来自简单否定和盲目肯定两个方向的误读。误读历史无主体论的结果,是使得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失去了重要的立论基点,或者被混同于隐性的历史无主体论本身。解除这两种误读的蒙蔽,要求我们以马克思异化范畴的复合含义为线索,完整分析历史无主体现象的原因与结果,给予历史无主体论以应有的定位,进而恢复历史唯物主义追求个人解放的根本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无主体论 异化 原因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