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产品为核心的双融型工作室运行模式研究——以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CMP工作室实践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洪岩 王鹏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2-35,共4页
当前,传媒人才培养因"理念落后、内容滞后、模式陈旧、师资不足"导致传媒人才实践能力不强。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称"新传学院")转变办学理念,立足于培养符合时代特点和行业要求的"全媒型、复合型&qu... 当前,传媒人才培养因"理念落后、内容滞后、模式陈旧、师资不足"导致传媒人才实践能力不强。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称"新传学院")转变办学理念,立足于培养符合时代特点和行业要求的"全媒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工作室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传学院以产品生产形式为标准将工作室分为校企合作类、模拟媒体类、教师主导类三种形式,并通过设立了创客联盟专门管理工作室的业务运行,采用不同的方式招募成员,采用多种考评方式评估与管理成员,保证工作室的开放性与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该工作室模式实现了课程设置与业务类型深度融合、教学过程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教学评价与行业标准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室模式 产品导向 双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实然问题、应然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钟绍春 杨澜 范佳荣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33,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破解个性化学习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感知与状态评价精度不高...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破解个性化学习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感知与状态评价精度不高、学习特征挖掘不准、学习规律挖掘不全、学习问题溯源不深、学习干预精度不佳等瓶颈性难题。为此,研究从情境感知、主体理解和智能干预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应然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学习行为数据有效感知与理解、学习效果精准评估的个性化学习追踪、薄弱知识点和异常学习行为的学习问题成因溯源、潜在交互学习规律发现的教育知识图谱高阶推理、公共学习路网构建与高适配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方面,讨论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数据驱动 情境感知 学习路径规划 教育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出版人才:现实需求与培养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莹 薛源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3,共4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随着新闻出版业态的改变,人才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以2015—2016年北京地区新闻出版机构的招聘信息为样本,通过词频统计和对招聘信息文本的研究,总结分析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出版人才需求的特征与变化趋势,并对高校新... 媒介融合背景下,随着新闻出版业态的改变,人才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以2015—2016年北京地区新闻出版机构的招聘信息为样本,通过词频统计和对招聘信息文本的研究,总结分析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出版人才需求的特征与变化趋势,并对高校新闻出版教育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出版 人才需求 招聘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媒介伦理的视角谈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与社会责任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文波 刘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1-12,共2页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这又是一个很坏的时代。在大众传播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介为受众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感官世界,它影响乃至决定着受众的环境认知、价值的形成与维护、社会行为的养成。但是,在这个市场疯狂的时期,大众传播媒介浸淫在...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这又是一个很坏的时代。在大众传播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介为受众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感官世界,它影响乃至决定着受众的环境认知、价值的形成与维护、社会行为的养成。但是,在这个市场疯狂的时期,大众传播媒介浸淫在市场里,受着利益的驱使,媒介伦理意识薄弱,在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伦理问题时,经受不住利益的糖衣炮弹。本文旨在从媒介伦理的视角反思大众传播媒介在伦理道德方面产生的消极社会影响以及如何重视并重拾伦理道德方面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伦理 大众传播 媒介责任 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我国高校版权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莹 王艳艳 陈家杰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0,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知识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与版权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日益凸显。从高等教育版权人才培养现状看,主要存在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不能切实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人才知识更新速度与实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知识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与版权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日益凸显。从高等教育版权人才培养现状看,主要存在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不能切实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人才知识更新速度与实践能力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以及国际化高层次版权人才培养储备不足等问题。版权人才培养要遵循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为立足点,以培养和提升人才核心能力为根本任务,以落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为现实路径的底层逻辑,从把握政策机遇设置交叉学科、贯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构建协同培养育人生态,以及完善机制保障等方面拓展思路、深化改革,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保障版权产业创新发展,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版权人才培养 创新实践 适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迭变·角色再塑·镜中之像:《出走的决心》的“苦情”叙事
6
作者 李婷 于海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出走的决心》采取的是一种“苦情”叙事。影片事无巨细地展示李红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并以此来激活观众的怜悯之情。但与经典的“苦情戏”不同,《出走的决心》并不将“苦情”视作人物建构主体的核心资源。在影片中... 《出走的决心》采取的是一种“苦情”叙事。影片事无巨细地展示李红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并以此来激活观众的怜悯之情。但与经典的“苦情戏”不同,《出走的决心》并不将“苦情”视作人物建构主体的核心资源。在影片中,李红有关“出走的决心”早在少年时便已在其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因此,影片所讲述的乃是李红的自我意志与外部接连不断的苦难争夺其主体的定义权的故事。通过伦理的迭变、角色的再塑以及代际镜像的对比,影片革新了“苦情”叙事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走的决心》 “苦情”叙事 家庭伦理 代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把关到建设:媒介融合时代编辑角色变革与转型路径
7
作者 于超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9-172,共4页
媒介融合对出版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编辑作为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把关者,面临着诸多的新挑战与新机遇。立足于文化把关人视角,从把关职能、信息冗余、职能范围、新兴技术方面探讨了编辑角色的变革,从理性判断、出版契机、智媒体系、数字... 媒介融合对出版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编辑作为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把关者,面临着诸多的新挑战与新机遇。立足于文化把关人视角,从把关职能、信息冗余、职能范围、新兴技术方面探讨了编辑角色的变革,从理性判断、出版契机、智媒体系、数字治理方面分析了编辑角色的转型趋势,并阐释了元宇宙时代的影响及编辑的应对进路。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角色转型,亦是出版行业的格局变迁,编辑应厘清内容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做好文化把关人与文化建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角色 文化把关 理性判断 数字治理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共生互构:人文守护下的实践进路
8
作者 郭颢 范佳荣 罗光耀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80,共6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教育场域,在重构知识拓扑、赋能学习主体、提升教学效能的同时,亦潜藏着算法规训抑制批判性思维生成,符号化交互消解情感教育的本真价值,学习者的认知主权与生命体验面临遮蔽等工具理性僭越风险。针对上述困境,... 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教育场域,在重构知识拓扑、赋能学习主体、提升教学效能的同时,亦潜藏着算法规训抑制批判性思维生成,符号化交互消解情感教育的本真价值,学习者的认知主权与生命体验面临遮蔽等工具理性僭越风险。针对上述困境,研究提出“人文守护”下的实践进路:重构主体性,构建“师-生-智”三元结构,重塑教育中人的核心地位;设计认知摩擦,逆向运用GAI技术,激活深度批判性对话;强化具身实践,通过“虚实共生”场域,弥合虚拟符号与真实生命体验的鸿沟。旨在为化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异化风险、实现技术赋能与人文价值的辩证统一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教学重构 批判性思维 具身实践 人文坚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新规范:东北电影制片厂早期译制片生产研究(1948—1950)
9
作者 王晓蕾 葛沛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79,共6页
1949年之前,中国人在观看外国影片时多数以画面配字幕的方式观看。1949年5月,东北电影制片厂成功译制并出品苏联影片《普通一兵》,创新了译制片的译制方式——对口型配音的方式,开创了新中国译制片电影的新篇章。此后,东北电影制片厂不... 1949年之前,中国人在观看外国影片时多数以画面配字幕的方式观看。1949年5月,东北电影制片厂成功译制并出品苏联影片《普通一兵》,创新了译制片的译制方式——对口型配音的方式,开创了新中国译制片电影的新篇章。此后,东北电影制片厂不断精进配音的技术和艺术,同时在译制片的管理方式上推行定额管理,不仅提高了译制片的生产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数量,在中国电影史上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文化——译制片文化,也由此带领新中国译制片走向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影 译制片 译制方式 定额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有尖、有棱、有底”的金刚石型人才——新闻出版应用型人才“331素质”培养策略探索 被引量:9
10
作者 夏维波 王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1-64,共4页
基于媒体变革和提高中国媒体传播力、竞争力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新闻出版专业教育应以相应的"结构性素质"为具体课程目标;以专业核心知识、技能和关键的辅助性素质为主要课程线,建构螺旋式课程体系;以高关联度、高参与度、高阶... 基于媒体变革和提高中国媒体传播力、竞争力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新闻出版专业教育应以相应的"结构性素质"为具体课程目标;以专业核心知识、技能和关键的辅助性素质为主要课程线,建构螺旋式课程体系;以高关联度、高参与度、高阶思维、与数字工具和数字资源的高融合度、高结果为高效能教学原则;并以过关性评价、表征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来评鉴教学结果,以此形成一套提高人才培养效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出版 应用型人才 331素质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新闻中的真实边界:符号重组与现实建构 被引量:19
11
作者 潘晓婷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3,共4页
VR新闻作为一种技术实在,同其他新闻表现形式一样,是一种拟态环境而非真实的客观环境。本文对目前国内外一系列知名VR新闻文本做符号学分析,认为在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与对现实的建构中,VR新闻场景中空间和细节的符号意义被放大,语言的符... VR新闻作为一种技术实在,同其他新闻表现形式一样,是一种拟态环境而非真实的客观环境。本文对目前国内外一系列知名VR新闻文本做符号学分析,认为在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与对现实的建构中,VR新闻场景中空间和细节的符号意义被放大,语言的符号意义退居其次,同时出现了"人替(化身)"这样一种全新的符号形式。基于以上符号系统的特点,VR新闻中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性问题有:感受真实对新闻真实的遮蔽、具身化限制对新闻真实的威胁以及情感代入对新闻真实的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新闻 虚拟现实 新闻真实 具身化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卓 陈莹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3-95,共3页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育人功能,文章围...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育人功能,文章围绕目标设定、元素挖掘、方法选择、评价建构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探索,以期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宏良 《福建茶叶》 2021年第12期277-278,共2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全球最早的茶文化发源地。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发展,为传统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文章以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为切入点,简要阐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优势,并从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全球最早的茶文化发源地。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发展,为传统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文章以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为切入点,简要阐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优势,并从茶文化短视频、茶文化表情包、茶文化直播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途径,希望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茶文化 新媒体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茶文化的网络舆情传播融合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秦丽丽 《福建茶叶》 202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在长时间发展的过程中,茶叶成为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在新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宣传茶文化,需要加强对最新媒体力量的利用。文章在阐述新媒体内涵和特点...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在长时间发展的过程中,茶叶成为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在新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宣传茶文化,需要加强对最新媒体力量的利用。文章在阐述新媒体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营销的特点,就如何借助新媒体营销特点来更好的弘扬和传播茶文化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网络舆情 传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莹 陈家杰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57,共6页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发展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深远意义。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数字出版产业肩负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发展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深远意义。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数字出版产业肩负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及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等目标任务。数字出版产业应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提升数字出版公共服务水平、响应文化数字化战略和推动数字出版走出去四个方面,深入探索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数字出版产业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幻彩世界》插画
16
作者 贾兵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包装设计
17
作者 孟凡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阅读生态: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莹 李静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35,共4页
从2006年至今,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全民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但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的全民阅读工作仍任重道远。特别是群体数占我国人口总数2/3的农民群体的阅读问题不容忽视。农民群体具有阅读意识弱、... 从2006年至今,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全民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但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的全民阅读工作仍任重道远。特别是群体数占我国人口总数2/3的农民群体的阅读问题不容忽视。农民群体具有阅读意识弱、文化素质低、消费能力差等劣势问题,从传播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农民阅读的生态问题及建构农村阅读生态的良性互动体系对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更是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生态 良性互动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经典名著文化资源开发策略的新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莹 张树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经典名著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开发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名著的当代性解读可以赋予名著更加广泛的当代影响力,使其生命力更为鲜活。如何对经典名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是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处理好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矛... 经典名著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开发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名著的当代性解读可以赋予名著更加广泛的当代影响力,使其生命力更为鲜活。如何对经典名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是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处理好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矛盾,建立行之有效的受众接受机制,进行多维度的科学开发,乃至做好开发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这种科学和健康的态度,才能够让经典名著文化资源在当今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才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 文化传承 海外传播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时代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基于出版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长月 陈莹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5,共5页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整个出版业都面临着出版转型的挑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出版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提出"1+1+1+1+X"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对出版职业具有高度认同感,具备完...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整个出版业都面临着出版转型的挑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出版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提出"1+1+1+1+X"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对出版职业具有高度认同感,具备完整的知识和价值观,坚守出版文化理性,能适应出版业发展变革的未来出版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编辑出版 培养模式 职业生涯 出版文化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