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市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启程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又是传承和展示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程度越高,旅游经济越发达,生命力越强。文章通过对吉林市旅游产业问题分析,对吉林市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进行思考与建议,并围绕吉林市独有特色文化...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又是传承和展示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程度越高,旅游经济越发达,生命力越强。文章通过对吉林市旅游产业问题分析,对吉林市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进行思考与建议,并围绕吉林市独有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提出了具体实例及相关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文化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媒体时代中学生网络形象的塑造
2
作者 刘雨含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第8期70-70,共1页
近年来,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新媒体形式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中以智能移动设备作为载体,包括手机APP中微信、微博以及微电影、微小说等工具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兴起和普及,可以说新媒体时代已经正式到来.中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是新媒体... 近年来,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新媒体形式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中以智能移动设备作为载体,包括手机APP中微信、微博以及微电影、微小说等工具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兴起和普及,可以说新媒体时代已经正式到来.中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人群之一,基本上覆盖了新媒体传播的所有媒介.这与中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个性有直接关系,而且这也符合年轻人渴望表达、释放和分享的心理状态.从深层次角度分析,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正逐渐影响着我们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形成.但在此背景趋势下,中学生要加强网络形象的塑造和构建,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的方向,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舆论的传播和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结合自己及身边同学的感受,试浅析新媒体时代中学生网络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新媒体 形象 网络 思想意识 移动设备 角度分析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种和发酵条件对发酵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邢力 刘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5-78,共4页
研究利用单一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混合菌种分别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时间、pH、温度、接种量和菌种比例进行优化,比较研究菌种和发酵条件对发酵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枯草芽孢杆菌... 研究利用单一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混合菌种分别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时间、pH、温度、接种量和菌种比例进行优化,比较研究菌种和发酵条件对发酵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混合菌种发酵豆粕比用单一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更有利于提高发酵豆粕营养水平,发酵豆粕最优的方案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混合菌种比例为2∶1,初始pH为7.5,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4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营养成分 菌种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高考能力立意试题解析
4
作者 鲁爱华 郭庆彬 +8 位作者 吴建中 金春 殷礼高 贾国强 张明 王俊 郑永胜 全跃标 宋金花 《地理教学》 2011年第15期46-53,45,共9页
每年的高考之后,全国都会掀起一股观看高考、研究试题、评析试卷的教研热潮。为了使教研与交流更加规范、科学和富有意义,笔者尝试通过网络QQ平台,依托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群Ⅰ107655055群Ⅱ86425402)进行试题评析征篡,号召... 每年的高考之后,全国都会掀起一股观看高考、研究试题、评析试卷的教研热潮。为了使教研与交流更加规范、科学和富有意义,笔者尝试通过网络QQ平台,依托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群Ⅰ107655055群Ⅱ86425402)进行试题评析征篡,号召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参与2011年高考试题研究,优选并解读能力立意试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试题 试题解析 立意 能力 试题评析 教研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位因素
5
作者 鲁爱华 郑永胜 《地理教学》 2013年第5期57-58,49,共3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桑(蔗)基鱼塘”已经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象草或蔬菜、花卉、果树,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桑(蔗)基鱼塘”已经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象草或蔬菜、花卉、果树,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完成1~2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因素 无公害蔬菜基地 珠江三角洲 选择题 养殖场 鱼塘 花卉 禽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H_2O与Na_2O_2反应的计算题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袁丽霞 《化学教学》 CAS 2005年第1期115-116,共2页
例1:CQ和H2的混合气体3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关键词 NA2O2 计算题 足量 混合气体 反应 CO2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多样的电池 被引量:1
7
作者 袁丽霞 《化学教学》 CAS 2006年第12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原电池 化学电池 科学研究 燃料电池 直流电 发电站 兆瓦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相竞争的离子反应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丽霞 《化学教学》 CAS 2006年第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离子反应 竞争 优胜劣汰 自然法则 化学反应 物质 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定位”错误辨析与试题研究
9
作者 郑永胜 鲁爱华 《地理教学》 2012年第7期43-47,42,共6页
一、师生纠错 1.思维误区分析 【问题1】经纬网定位不准确 下图(图略)中①②③④是世界四条大河入海口附近,据此回答四条大河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空间定位 试题 误区分析 经纬网 入海口 大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生活史标本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钰涵 《吉林畜牧兽医》 2017年第1期49-49,共1页
昆虫标本,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昆虫的形态结构,好的昆虫标本还可以作为艺术品长期收藏。蜜蜂是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社会性经济昆虫,在从事蜜蜂科研、教学应用、科学普及的工作和学习中,各种蜜蜂实物标本的收集与制作十分重要亦不... 昆虫标本,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昆虫的形态结构,好的昆虫标本还可以作为艺术品长期收藏。蜜蜂是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社会性经济昆虫,在从事蜜蜂科研、教学应用、科学普及的工作和学习中,各种蜜蜂实物标本的收集与制作十分重要亦不可或缺,其中又以制作生活史标本最为适用,它不仅可以直观的了解蜜蜂在各个时期的生存形态,还可作为科研实验基础研究的宝贵素材。一种好的标本制作方法要力求标本的完整、色泽与姿态,现将具体操作步骤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标本 生活史 实物标本 具体操作步骤 生存形态 科研实验 基础研究 浸渍液 使人 后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构对比 借故生新——以庖丁之刀伐郭橐驼之树
11
作者 黄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5,共3页
比较阅读是文本阅读的方式之一,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进行对照比较,找出差异,从而达到开阔眼界、活跃思想、深化认识、提高鉴赏力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对比 文本阅读 比较阅读 阅读过程 学习效果 鉴赏力 文章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体而教 言意共生
12
作者 李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6,共3页
2023年11月23日—25日“第七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我作为吉林省的代表参加比赛,所执教的《〈屈原列传〉〈苏武传〉叙事艺术探究》获得高中组一等奖。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吉林省在“三新”背景下... 2023年11月23日—25日“第七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我作为吉林省的代表参加比赛,所执教的《〈屈原列传〉〈苏武传〉叙事艺术探究》获得高中组一等奖。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吉林省在“三新”背景下以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由文及理守正创新,理念先行。近几年,我所任教的吉林一中在省市专家的引领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实践 高中组 中青年教师 中语 浙江省湖州市 理念先行 言意共生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Ⅰ”的教学设计
13
作者 李静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40,共2页
本文介绍了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的教学中将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 渗透作用 探安式教学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创试题命制——教师快速成长与进步的重要途径
14
作者 郑永胜 《地理教学》 2016年第15期61-64,共4页
笔者通过对命制原创试题的认识和试题命题实践,以亲身经历说明通过命题会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快速成长与进步,给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以启示。进一步总结出原创试题的命制方法。
关键词 原创试题 命制 教师 成长与进步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