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伐他汀对正畸牙齿保持阶段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远萍 韩光红 +2 位作者 姜艳华 李秋 侯建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给予辛伐他汀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后保持阶段骨形成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基本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2.5mg/kg)、中剂量组(5.0mg/kg)、高剂量组(10.0mg/kg)... 目的:探讨全身给予辛伐他汀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后保持阶段骨形成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基本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2.5mg/kg)、中剂量组(5.0mg/kg)、高剂量组(10.0mg/kg),牵引其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实验组在加力装置去除前1d开始,腹膜下注射辛伐他汀;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次/d。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测定上颌第一磨牙区牙槽骨密度(BMD)等。结果:实验组BGP、ALP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组升高最明显,随剂量增加,BGP、ALP水平减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Ca、P无明显差别(P>0.05)。上颌第一磨牙区牙槽骨BMD对照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全身给药能够有效地促进局部牙槽骨骨合成代谢,最适有效剂量为2.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正畸 保持 血清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8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牛宇 胡敏 +3 位作者 温伟生 肖红喜 张立海 高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35-436,共2页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对38例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铲除增生的组织,修整形态或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结果: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后获得满意的面形和功能恢复,1年以上随访只有...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对38例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铲除增生的组织,修整形态或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结果: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后获得满意的面形和功能恢复,1年以上随访只有3例年龄偏小而畸形较重的患者复发。结论: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效果较好,但是需要考虑面形及功能恢复。20岁以后复发率小,应作为手术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 上颌骨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软组织侧貌美观程度与头影测量硬组织指标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8
3
作者 侯志明 代昕 +1 位作者 伊哲 肖文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1,57,共3页
目的:筛选与侧貌美观相关的头影测量硬组织指标。方法:选择采用一般矫治治疗结束后患者117名,利用其头颅侧位X线片制作成剪影图,由16名正畸医师和63名非专业人员对其侧貌进行审美评价,从中选择评分前20名和后20名患者的头颅侧位片,测量1... 目的:筛选与侧貌美观相关的头影测量硬组织指标。方法:选择采用一般矫治治疗结束后患者117名,利用其头颅侧位X线片制作成剪影图,由16名正畸医师和63名非专业人员对其侧貌进行审美评价,从中选择评分前20名和后20名患者的头颅侧位片,测量10项硬组织指标,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美貌有显著相关性的硬组织指标。结果:10项头影测量硬组织指标中仅PU1-A距与患者的侧貌美观的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OR=1.558),U1-AP距的值越大,面部可能表现得越丑陋,U1-AP距的值越小,面部可能表现得越美观。结论:采用一般矫治治疗错畸形时,应重视上颌切牙相对于面部突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貌美观:头影测量 错(牙合)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与青少年正畸矫治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晓琪 李东 +2 位作者 郭晶 王发生 金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青少年患者 临床观察 矫治效果 成人 随访时间 正畸 平均年龄 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劈裂牙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郝玉全 潘春玲 +2 位作者 魏亚琴 韩雪松 代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比较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病例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的患牙23颗,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完全暴露断面,再行常规桩冠修复,通过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的龈袋深度,... 目的:比较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病例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的患牙23颗,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完全暴露断面,再行常规桩冠修复,通过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的龈袋深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牙龈切除术组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数分别为4.3,2.4,2.3 mm;牙冠延长术组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数分别为4.4,1.8,1.4 mm。两组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少;而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牙冠延长术组的龈袋深度均明显低于牙龈切除术组。结论: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患牙均能明显改善龈袋深度,而后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切除术 牙冠延长术 龈袋深度 劈裂牙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医师与非专业人员对治疗后患者的审美评价差异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志明 代昕 +1 位作者 肖文权 侯曦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8-419,共2页
关键词 正畸医师 专业人员 审美评价 治疗后 患者 国外学者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牙早期正常青少年牙颌面发育特征的X线头影测量McNamara法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远萍 侯建华 +4 位作者 李青山 毕长青 李业东 李秋 杨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6-709,共4页
目的:研究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面硬组织发育情况,建立吉林省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吉林省内13~15岁正常胎男性、女性青少年120名,拍摄X... 目的:研究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面硬组织发育情况,建立吉林省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吉林省内13~15岁正常胎男性、女性青少年120名,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结果;13、14、15岁组有效下颌长度及14、15岁组下前面高男性明显大于女性,但13岁组上颌突距女性大于男性;与重庆地区比较,吉林省男性和女性的青少年有效上颌长度、有效下颌长度都明显大于重庆地区,而上前牙突距明显小于重庆地区;吉林省男性青少年的下前牙突距明显小于重庆地区男性。结论:不同性别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存在差异;不同地区正常[牙合]青少年颌面部发育存在差异,提示在矫正治疗时要根据各地区青少年发育的不同特点制定矫治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 MCNAMARA分析法 正常[牙合] 恒牙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牙切缘非咀嚼性磨损的分布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殿华 甄文芳 +2 位作者 李丙恒 尹英玉 王立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切牙切缘 非咀嚼性磨损 临床资料 牙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骨性开及反5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顾晓琪 张丽华 +2 位作者 李东 郭晶 金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7-1087,共1页
多曲方丝弓(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MEAW)技术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已受到国内外正畸医生的重视。骨性反[牙合]及开[牙合]是由于牙槽骨或颌骨的近远中和垂直关系异常所致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多伴有遗传因素,临床上治疗困难。
关键词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 骨性反[牙合] 开[牙合] 临床观察 EDGEWISE 错[牙合]畸形 遗传因素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吸引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影 李春艳 +1 位作者 邵海峰 梁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1-33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根尖周炎常规开髓引流后进行负压引流以减轻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性根尖周炎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2颗患牙,负压吸引引流)和对照组(70颗患牙,常规开髓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根... 目的:观察急性根尖周炎常规开髓引流后进行负压引流以减轻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性根尖周炎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2颗患牙,负压吸引引流)和对照组(70颗患牙,常规开髓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根管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L-1β、PGE2和CRP变化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负压引流等一系列处置能有效缓解急性根尖周炎的症状,愈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根尖周炎 负压吸引 白细胞介素1Β 前列腺素E2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