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吉林省水稻超高产育种与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华 李淑琴 +1 位作者 周广春 郭桂珍 《垦殖与稻作》 CAS 1998年第3期3-5,共3页
根据吉林省寒地稻作的特点,从水稻超高产育种指标分析入手,进一步明确超高产品种的选育目标及对策,初步提出今后吉林省水稻超高产品种的株形模式,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产量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与水稻株形育种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华 周广春 张增明 《垦殖与稻作》 CAS 1997年第4期16-18,共3页
籼稻和粳稻属栽培稻的两大亚种。进行籼粳杂交不但可以融合籼粳稻的优点,而且还可以改善水稻株形。在选育过程中,从选择亲本入手,以复交方式为主,采取“三选结合”的系谱法,同时结合南育加代,加快育种进度,不断加大选择强度,从... 籼稻和粳稻属栽培稻的两大亚种。进行籼粳杂交不但可以融合籼粳稻的优点,而且还可以改善水稻株形。在选育过程中,从选择亲本入手,以复交方式为主,采取“三选结合”的系谱法,同时结合南育加代,加快育种进度,不断加大选择强度,从而培育出优良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粳稻 杂交 株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九稻6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才哲 张群 马东传 《中国稻米》 2011年第2期63-64,共2页
九稻69号是吉林省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以九稻18为母本,以通31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经过在吉林省稻瘟病重发区与海南三亚两地穿梭选育,系谱法处理育成的大穗型中早熟粳稻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 九稻69号是吉林省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以九稻18为母本,以通31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经过在吉林省稻瘟病重发区与海南三亚两地穿梭选育,系谱法处理育成的大穗型中早熟粳稻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稻2010024)。本文重点介绍了九稻69号的产量表现、抗病性、米质、主要农艺性状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九稻69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九稻15生育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4
作者 张增明 李文华 +1 位作者 刘锐 周广春 《农业与技术》 1995年第3期14-15,共2页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九稻15生育特性及其栽培要点)张增明,李文华,刘锐,周广春(吉林市农科院水稻所)品种来源水稻新品种九稻15(原品系代号九7002),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1983年以(陆奥小町/下北)F3为...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九稻15生育特性及其栽培要点)张增明,李文华,刘锐,周广春(吉林市农科院水稻所)品种来源水稻新品种九稻15(原品系代号九7002),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1983年以(陆奥小町/下北)F3为母本,以中作75为父本,经人工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抗病性 九稻15 生长发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九稻15的育成谈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
5
作者 张增明 李文华 +1 位作者 刘锐 周广春 《中国稻米》 1995年第5期6-7,共2页
关键词 九稻15品种 水稻 产量育种 品质育种 特征特性 理想株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九稻39号特性分析及推广应用
6
作者 孙睿远 刘才哲 +2 位作者 王伟东 曹伟 张群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3期101-102,共2页
九稻39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育成的水稻品种,200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九稻39号遗传背景、产量结构等特性的分析,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综合性状突出等优异特点,同时介绍了品种的... 九稻39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育成的水稻品种,200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九稻39号遗传背景、产量结构等特性的分析,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综合性状突出等优异特点,同时介绍了品种的推广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九稻39号 特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粳稻花药培养技术模式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增明 金石芬 +1 位作者 王乐丰 程哲 《垦殖与稻作》 CAS 1999年第3期1-3,共3页
几年来,着重从接种材料类型、花粉发育时期、低温预处理、去分化和分化培养基及其附加成分以及它们对花粉植株秧苗素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北方粳稻花药培养技术的几个关键性环节,使粳稻花药培养效率大大提高... 几年来,着重从接种材料类型、花粉发育时期、低温预处理、去分化和分化培养基及其附加成分以及它们对花粉植株秧苗素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北方粳稻花药培养技术的几个关键性环节,使粳稻花药培养效率大大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类型的粳稻接种后都能成功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和长成植株。但杂合程度高的材料诱导频率明显高于纯会品种;接种花药小施子发育时期以单核中、晚期诱导效果最好;整株取下进行5~7℃低温预处理8~16天,诱导率最高可达284%;去分化培养基以N6+24-D2mg/l+蔗糖5%+琼脂粉0.6%,pH值5.8;分化培养基以MS+BA2mg/l+IAA0.2~0.5mg/l+CH500~800mg/l+蔗糖3%+琼脂粉06%,pH值5.8;壮苗培养基以1/2MS大量+NAA0.1~0.2mg/l+MET2mg/l+蔗糖2%+琼脂粉0.6%,pH值5.8为最好。将壮苗培养基中的MET提高到4mg/l,在15℃、弱光条件下保存,可使花粉植株安全越冬,于翌年5月中旬移栽大田,发育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花药 培养技术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优质稻谷新标准与优质粳稻的选育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淑琴 梁国生 李文华 《垦殖与稻作》 CAS 2001年第1期6-7,共2页
依据国家优质稻谷新标准 ,对吉林省水稻主栽品种的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进行分析 ,明确了吉林省粳稻品质改良目标 ,指出了今后优质粳稻的选育 ,应放在降低稻米垩白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的含量上 。
关键词 育种方法 粳稻 国家优势稻谷新标准 品质育种 种质资源 早代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