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及其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申春 孙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99,共8页
虽然我们倾向于一般地将冯特创办心理学实验室这一偶然的历史事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但事实证明,正是在反复不断地重复着的关于这个历史的这种叙事方式所培育起来的思想的习惯性中,这个叙事所包含的那个"标志&q... 虽然我们倾向于一般地将冯特创办心理学实验室这一偶然的历史事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但事实证明,正是在反复不断地重复着的关于这个历史的这种叙事方式所培育起来的思想的习惯性中,这个叙事所包含的那个"标志"的象征意义逐渐褪隐,乃至于最后消失殆尽,并在关于心理学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将我们的思想引入歧途。通过把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突显出来,并作为专门的主题分析其历史的困境及其在逻辑上必然的出路,才得以解构并超越上述思想的习惯性,并获得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必然是什么的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 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 心理学作为现象学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花少年》中浪漫主义语境的青春救赎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59-60,共2页
由艾玛·沃森、罗根·勒曼等人主演的《壁花少年》是根据原著作者史蒂夫·奇波斯基改写剧本并执导的一部聚焦青春期成长的影片。影片《壁花少年》通过运用浪漫主义的叙事技巧,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对少年查理的成长过程... 由艾玛·沃森、罗根·勒曼等人主演的《壁花少年》是根据原著作者史蒂夫·奇波斯基改写剧本并执导的一部聚焦青春期成长的影片。影片《壁花少年》通过运用浪漫主义的叙事技巧,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对少年查理的成长过程做出了细腻的描绘,并以此来反映普遍存在于青少年成长阶段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影片《壁花少年》中浪漫主义手法和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进行分析,展示影片中所蕴涵的现实意义,即关注青少年成长历程,尊重个体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花少年》 浪漫主义 青春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乱世情》的文化定型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孔文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2,共2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逐步增多,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往使得其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越发突出,作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之一,文化定型会极大地影响人们对不同文化群体的判断力,造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逐步增多,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往使得其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越发突出,作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之一,文化定型会极大地影响人们对不同文化群体的判断力,造成交际失误、相互不信任,导致相互误解、歧视,以至于仇恨。本文试图以《澳洲乱世情》这部影片为平台,探析文化定型给种族融合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弊端及消除弊端的意义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定型 弊端 种族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本喻关系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薇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2-103,共2页
美国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派的男孩,因为一次偶然的沉船事故,竟然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奇特经历。导演李安借助于大量的比喻和奇特精湛的电影特技手段完成了从文字到影像符号... 美国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派的男孩,因为一次偶然的沉船事故,竟然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奇特经历。导演李安借助于大量的比喻和奇特精湛的电影特技手段完成了从文字到影像符号的挑战,使整部影片充满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味。其所讲述的故事涵盖了宗教、家庭、善恶、人与动物等伦理学范畴的思考,大量的比喻使李安的电影变成了一股哲理的温泉,不断地喷涌出哲学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本喻关系 奇特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伦幽默情景中的儿童文学与精神分析学
5
作者 刘小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2-64,共3页
电影《奇异恐惧》是一部典型的英国喜剧,讲述了儿童文学作家杰克离奇的人生经历。在进行该部影片创作与拍摄活动的过程中,制作方继承了英国喜剧影片一贯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达手法,同时在影片中通过幽默荒诞的艺术表现手法,阐述了制作方... 电影《奇异恐惧》是一部典型的英国喜剧,讲述了儿童文学作家杰克离奇的人生经历。在进行该部影片创作与拍摄活动的过程中,制作方继承了英国喜剧影片一贯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达手法,同时在影片中通过幽默荒诞的艺术表现手法,阐述了制作方对"儿童文学"和"精神分析学"独特的理解,从而突出影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以引发观众对影片相关内容和主题进行联想与思考。一、典型的英式幽默从艺术理论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 儿童文学作家 影片创作 事物自身 艺术理论 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托尼 男主角 儿童文学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盒子怪》中的多重主题与电影元素
6
作者 金艳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0-32,共3页
《盒子怪》是由安东尼·斯塔奇和格拉汉姆·阿纳贝尔联袂执导的,焦点影业与莱卡动画工作室共同制作完成,并由环球影业出品的一部定格动画电影。值得一提的是,该部动画电影是莱卡动画工作室继《鬼妈妈》《通灵少年诺曼》之后的... 《盒子怪》是由安东尼·斯塔奇和格拉汉姆·阿纳贝尔联袂执导的,焦点影业与莱卡动画工作室共同制作完成,并由环球影业出品的一部定格动画电影。值得一提的是,该部动画电影是莱卡动画工作室继《鬼妈妈》《通灵少年诺曼》之后的又一部全新的动画作品。动画电影《盒子怪》继承了莱卡工作室之前两部电影的哥特式艺术表现风格,导演与动画制作方以"阴晦""压抑"作为该部影片的主要的语言环境和感情基调,在给人以"恐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莱卡 环球影业 格拉汉姆 纳贝尔 动画作品 感情基调 哥特式艺术 斯塔 感官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泰迪熊》:黑色幽默中的成长反思
7
作者 金艳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9-50,共2页
塞思·麦克法兰(Seth Mac Fartane),美国著名编剧、制片人、导演和演员,其擅长进行喜剧电影等艺术创作,通过具有新鲜感和娱乐性的影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代表作品有《德克斯特的实验室》《特工老爹》《泰迪熊》等。本文通过对影... 塞思·麦克法兰(Seth Mac Fartane),美国著名编剧、制片人、导演和演员,其擅长进行喜剧电影等艺术创作,通过具有新鲜感和娱乐性的影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代表作品有《德克斯特的实验室》《特工老爹》《泰迪熊》等。本文通过对影片《泰迪熊》中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对白旁白、拍摄手法等进行分析,探讨影片中所蕴涵的黑色幽默影视艺术表现手法的艺术特征及影片中所欲表达的中心主旨,展示影片《泰迪熊》的艺术效果和影片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思·麦克法兰 《泰迪熊》 黑色幽默 成长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惊雷》:辉煌的西部精神
8
作者 邹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99-100,共2页
历史上美国的西部大开发运动,铸造了美利坚民族的性格。"西部"作为一种美国精神扎根于美国文化中,"西部片"就成了最能代表美国精神的电影。西部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西部片里往往存在着下列元素:代表正义... 历史上美国的西部大开发运动,铸造了美利坚民族的性格。"西部"作为一种美国精神扎根于美国文化中,"西部片"就成了最能代表美国精神的电影。西部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西部片里往往存在着下列元素:代表正义一方的牛仔与横行无忌的邪恶的歹徒的二元对立,黄沙漫天的荒野和荒凉的小镇中的故事场景,为亲人复仇的主题,正义战胜邪恶的大结局。《大地惊雷》一片具备上述西部片的全部元素,并再度掀起西部片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惊雷》 西部片 西部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主题渊源
9
作者 田品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117,共2页
牢狱题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突破了传统类型片描述仇恨的主题范畴,在剧中增加了许多富有温情的悬念场景,不仅使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也使故事主人公的角色演绎更加饱满,更加贴近真实的人性特征。故事着重描写主人公安迪与其狱友... 牢狱题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突破了传统类型片描述仇恨的主题范畴,在剧中增加了许多富有温情的悬念场景,不仅使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也使故事主人公的角色演绎更加饱满,更加贴近真实的人性特征。故事着重描写主人公安迪与其狱友多年的越狱行为来揭示自由和尊严对人的重要性。电影的名称既然是"肖申克的救赎",自然昭示的就是肖申克不只是一所简单的监狱,更是一块如炼狱一般的自我救赎之地。故事主人公安迪的监狱经历,让我们懂得的也不只是自由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困境中不能丧失希望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申克的救赎》 主题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福尔摩斯探案集》魅力持久的原因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福尔摩斯探案集》产生的年代是距今约100年的英国维多利亚王朝(1837—1901),这正是英国由乡村向都市过渡、百姓生活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也是一个英才倍出的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 《福尔摩斯探案集》产生的年代是距今约100年的英国维多利亚王朝(1837—1901),这正是英国由乡村向都市过渡、百姓生活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也是一个英才倍出的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巅,此时期,大英帝国的经济占全球的70%,贸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上几倍,领土达到了3600万平方公里.维多利亚时代还涌现出了伟大的作家、诗人,如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都是这个时代的荣耀.尤其值得关注的出现于这个时代的侦探小说大师柯南·道尔,他所创作的著名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开启了世界推理小说的全新视野,创造了侦探推理小说永恒的辉煌.尽管许多英国文学史、英国小说史都没有关于柯南·道尔的记载与评论,但从后来兴起的全世界范围内的侦探推理小说热潮,特别是由柯南·道尔与英国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法国作家莫里斯·卢布朗所组成的世界三大著名推理文学宗师的阵容来看,柯南·道尔所创造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文本存在,散发着不容忽视的在场感.据公众评议,福尔摩斯是与米老鼠和圣诞老人齐名的世界三大知名人物,是一种象征智慧的符号.《福尔摩斯探案集》100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柯南·道尔被成为‘英国侦探小说之父’进入现代传媒社会之后,‘福尔摩斯’这一神探形象一再被搬上银幕和荧屏,以多种风格、多种视角、多种科技手段展现着这百年前传奇人物的风采.本文试从公众接受心理的角度,来论证《福尔摩斯探案集》魅力持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尔摩斯 原因 英国工业革命 侦探推理小说 维多利亚时代 世界范围 英国文学史 侦探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之树》:对于生命的追问与思辩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兆英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8-40,共3页
泰伦斯·马力克自编自导的美国影片《生命之树》在众多优秀影片里独树一帜,风格鲜明,一举夺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但在戛纳电影节上放映该片时的情形却让人沮丧,观众席上嘘声一片,许多人表示《生命之树》看起来太过于形而... 泰伦斯·马力克自编自导的美国影片《生命之树》在众多优秀影片里独树一帜,风格鲜明,一举夺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但在戛纳电影节上放映该片时的情形却让人沮丧,观众席上嘘声一片,许多人表示《生命之树》看起来太过于形而上,晦涩难懂、支离破碎,既没有完整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之树 金棕榈大奖 美国影片 自编自导 晦涩难懂 泰伦斯 布里克 戛纳电影节 叙事风格 叙事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艺术表现形式语境下的暴力美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洪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81-83,共3页
昆汀·塔伦蒂诺是美国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擅长于利用非线性叙事手法对其电影作品中的内容进行叙述,也就是说,在对影片内容进行记述的过程中,昆汀·塔伦蒂诺并未采用传统的顺叙、倒叙或插叙的叙事手法,而是将原有的... 昆汀·塔伦蒂诺是美国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擅长于利用非线性叙事手法对其电影作品中的内容进行叙述,也就是说,在对影片内容进行记述的过程中,昆汀·塔伦蒂诺并未采用传统的顺叙、倒叙或插叙的叙事手法,而是将原有的故事结构进行拆分,并根据内容、情感等不同因素对各个拆分后的部分进行重组,以更具有跳跃性的故事构架对影片中的内容、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进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美学 电影作品 故事结构 翠碧 影片内容 叙事技巧 叙事手法 主题思想 系列电影 美国西部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的食罪人》角度构图中的人性救赎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兆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5,共2页
构图是指影视画面的布局和结构的方法,即视觉形象的结构和各种视觉形象之间的组合形式。角度是影视构图中一个重要的次级元素。美国影片《最后的食罪人》讲述了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一个威尔士移民村落里的故事。影片采用了多角度朝向构... 构图是指影视画面的布局和结构的方法,即视觉形象的结构和各种视觉形象之间的组合形式。角度是影视构图中一个重要的次级元素。美国影片《最后的食罪人》讲述了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一个威尔士移民村落里的故事。影片采用了多角度朝向构图的艺术手段,通过不同的拍摄视角表达不同的语义和感情色彩。本文通过对影片《最后的食罪人》中多角度构图的分析,探寻影片中所蕴藏的真正含义:尊重生命和人性,在救赎自己的同时也是在救赎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朝向构图 《最后的食罪人》 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专门职大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迪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07-111,共5页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求。2019年,日本专门职大学这一新型高等院校应运而生,具有招生灵活度大、办学规模小、专业特色鲜明、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模式新颖、侧重课程开发...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求。2019年,日本专门职大学这一新型高等院校应运而生,具有招生灵活度大、办学规模小、专业特色鲜明、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模式新颖、侧重课程开发、注重课程的实践性等特点,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可借鉴日本专门职大学的办学经验,通过采取灵活招生机制、提升生源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学用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专门职大学 职业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DK的包级别ICN视频传输 被引量:1
15
作者 霍玲玲 李萌萌 王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针对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s,ICN)的视频传输应用,仅仅靠天然的网络缓存来支撑视频的高效传输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包级别缓存的视频传输策略来卸载传输的流量。引入数据平面开发套件(Data Plane Develop... 针对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s,ICN)的视频传输应用,仅仅靠天然的网络缓存来支撑视频的高效传输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包级别缓存的视频传输策略来卸载传输的流量。引入数据平面开发套件(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DPDK)来保障视频的有效传输,体现在两个方面:(1)确保包的整齐切片;(2)用来加速端侧的视频传输速度。内容路由器增设一个包传输表(Packet Transmission Table,PTT)用于记录包的传输情况。采用真实的YouTube数据集对提出的传输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缓存命中率、传输时延和网络负载三个方面优于对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中心网络 包级别缓存 视频传输 数据平面开发套件 YouTube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弃婴》:以阳光的心态走出阴霾
16
作者 李兆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07,共2页
《弃婴》是英国女导演朱丽叶特·梅2008年执导的影片。弃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导演针对弃儿如何健康成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影片描述了弃婴阿普里尔的生活状态,在经历了种种生活的挫折后,她领悟到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生活... 《弃婴》是英国女导演朱丽叶特·梅2008年执导的影片。弃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导演针对弃儿如何健康成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影片描述了弃婴阿普里尔的生活状态,在经历了种种生活的挫折后,她领悟到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和爱,最终阿普里尔由一个问题少女变成了阳光女孩。本文将通过影片《弃婴》中少女阿普里尔回归正常生活的经历,说明人只要以阳光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坎坷,以积极的姿态走上生活的正轨,同样会拥有完整、幸福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心态 《弃婴》 朱丽叶特·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现实与奇幻的结合
17
作者 李兆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3-74,共2页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美国电影导演蒂姆·波顿于2005年拍摄完成的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影片。导演蒂姆·波顿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运用其独特的影视拍摄手法将现实主义拍摄手法与奇幻元素在影片中完美相结合,并通过影视技术对故...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美国电影导演蒂姆·波顿于2005年拍摄完成的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影片。导演蒂姆·波顿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运用其独特的影视拍摄手法将现实主义拍摄手法与奇幻元素在影片中完美相结合,并通过影视技术对故事内容进行解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性,同时赋予影片既忧伤又美好的情调。本文通过对影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影视画面等内容进行分析,展现导演蒂姆·波顿在影视艺术上的艺术继承和艺术创新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现实主义 奇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交流的意义与内涵
18
作者 杨硕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9-390,共2页
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茶不仅浓缩了中国的悠久历史,还蕴含了中华文化的意与形,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面。本文从分析茶文化的内质入手,讨论了中国与英美茶文化在历史、内涵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从跨文化层面上对... 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茶不仅浓缩了中国的悠久历史,还蕴含了中华文化的意与形,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面。本文从分析茶文化的内质入手,讨论了中国与英美茶文化在历史、内涵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从跨文化层面上对中国与英美茶文化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跨文化 文化交流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