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基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特性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曹占义 刘勇兵 +1 位作者 杨晓红 连建设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研究了低速、低载荷滑动摩擦条件下铝基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对滑动初期,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基体合金相近;随着摩擦过程的进行,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石墨含量越高,达到稳定摩擦系数所... 研究了低速、低载荷滑动摩擦条件下铝基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对滑动初期,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基体合金相近;随着摩擦过程的进行,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石墨含量越高,达到稳定摩擦系数所需的时间越短;摩擦系数的变化与摩擦表面石墨成膜过程相对应;摩擦系数达到稳定状态时自润滑膜覆盖面积大约为摩擦表面的85% ,这时自润滑膜在摩擦表面上生成和剥落过程达到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 复合材料 石墨 摩擦系数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G36SiCrMnMoCuB碳化钨颗粒增强梯度复合材料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宇光 任露泉 +3 位作者 姜启川 阎久林 马云海 佟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采用液态金属环瀑悬铸填充调配法成功地制出具有明显宏观组织梯度与性能梯度的WC颗粒增强新型钢基耐磨梯度复合材料,并探讨了新材料组织梯度的形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新材料一侧具有高硬度(HRC64.5),另一侧具有较高的韧... 采用液态金属环瀑悬铸填充调配法成功地制出具有明显宏观组织梯度与性能梯度的WC颗粒增强新型钢基耐磨梯度复合材料,并探讨了新材料组织梯度的形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新材料一侧具有高硬度(HRC64.5),另一侧具有较高的韧性(αk=72.3J/cm2),整个断面上组织与性能是连续梯度渐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残余应力及其对拉伸和压缩载荷下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丁向东 连建设 江中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2-285,共4页
运用空间轴对称有限元方法 ,研究了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分布及其对拉伸和压缩载荷下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拉伸和压缩载荷下 ,热残余应力可导致不对称的应力分布 ;热残余应力降低拉伸时的应力传递 。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 拉伸 压缩 金属基复合材料 有限元 热残余应力 应力应变 T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短纤维/ZA22合金复合材料凝固的方式及组织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思荣 何镇明 +2 位作者 任露泉 刘耀辉 康九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106-110,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挤压铸造Al2O3短纤维增强ZA22合金复合材料的凝固方式及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该复合材料中,短纤维呈准二维随机分布,ZA22合金基体初晶在纤维间隙中生核长大,纤维周围被低熔点物... 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挤压铸造Al2O3短纤维增强ZA22合金复合材料的凝固方式及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该复合材料中,短纤维呈准二维随机分布,ZA22合金基体初晶在纤维间隙中生核长大,纤维周围被低熔点物质环绕。压力、纤维及稀土铈的存在均使ZA22合金组织细化。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纤维预制块对大块稀土化合物或其它杂质有阻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凝固 锌合金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22-Al_2O_3 复合材料干摩擦磨损表面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思荣 何镇明 任露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ZA22合金和ZA22-Al2O3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表面.结果表明:在ZA22合金磨损表面形成了一层厚约100μm的塑性变形层,而添加Al2O3短纤维能够有效地使这...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ZA22合金和ZA22-Al2O3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表面.结果表明:在ZA22合金磨损表面形成了一层厚约100μm的塑性变形层,而添加Al2O3短纤维能够有效地使这种变形层减薄;在垂直于磨损表面的纤维周围的基体明显比其它部位的高;磨损后复合材料表面的元素Zn被氧化,并有偶件材料的转移物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短纤维 复合材料 干摩擦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铜基梯度复合材料粉末压坯的激光烧结 被引量:2
6
作者 关庆丰 李玉龙 +5 位作者 郭作兴 胡建东 王红颖 王玉芬 王存山 文立军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用CO2激光器对铁—铜基梯度复合粉末冶金压坯进行了激光辐射烧结。在对激光束加热温度场下梯度复合材料各层热膨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应力缓和层的成分设计,并对烧结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激光烧结 铁-铜基 梯度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聚物减粘材料在自由式磨料磨损中的分形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喆 刘勇兵 佟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UHMWPE PTFE 自由式磨料磨损 分形特性 滑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铸造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8
作者 于思荣 张新平 何镇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5期25-27,共3页
虽然梯度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 ,但效率较高、成本较低、操作较简单的方法是离心铸造法。本文对离心铸造法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综合评述。作者认为尽管目前离心铸造梯度功能材料已取得了一系... 虽然梯度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 ,但效率较高、成本较低、操作较简单的方法是离心铸造法。本文对离心铸造法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综合评述。作者认为尽管目前离心铸造梯度功能材料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但仍属于技术探索和经验积累的起步阶段 ,在离心力场中强化相的梯度分布理论、强化相在金属液凝固过程中的行为等很多方面尚有待于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铸造 梯度功能材料 研究现状
全文增补中
车用摩擦材料的摩擦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9
作者 张明喆 刘勇兵 杨晓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综述了当前有关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无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特点,指出了摩擦材料的几种不同磨损形式,提出了今后摩擦材料研究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 磨损机理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铈稀土对镁合金起燃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黄晓锋 周宏 何镇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38-641,共4页
镁合金在压铸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燃烧 ,在目前的阻燃方法中 ,以添加合金元素法的效果最明显。作者通过对添加富铈稀土的研究 ,认为富铈稀土的添加同样对镁合金的阻燃具有显著作用 ,例如添加 1%的富铈稀土 ,起燃温度提高约 170℃ ,可直... 镁合金在压铸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燃烧 ,在目前的阻燃方法中 ,以添加合金元素法的效果最明显。作者通过对添加富铈稀土的研究 ,认为富铈稀土的添加同样对镁合金的阻燃具有显著作用 ,例如添加 1%的富铈稀土 ,起燃温度提高约 170℃ ,可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熔炼镁合金。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稀土的分布由试样的内部向表面逐渐增多 ,镁合金表面膜基体金属中原来的MgO疏松结构转变为由MgO ,Ce2 O3和Al2 O3及Mg17Al12 组成的复合致密结构 ,具有很好的防燃效果。由此结论为 :具有丰富镁、稀土资源的中国 ,应将镁合金防燃研究的重点放在添加稀土、防止镁合金氧化燃烧这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起燃温度 压力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弧熔覆层的强化和耐磨性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喜明 连建设 赵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17,共4页
采用氩弧熔覆工艺在 Q2 3 5基材上熔覆 Ni3 5B-Si C、Ni3 5B-Co包 WC、Fe-Cr-Si-B系合金 ,比较各种材料的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形貌、相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了熔覆层的强化与熔覆材料之间的对应关系 。
关键词 氩弧熔覆 耐磨性 表面工程 熔覆层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的防燃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38
12
作者 黄晓锋 周宏 何镇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71-274,共4页
镁合金在熔炼及制备零件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燃烧。介绍了国内外目前所采用的防燃方法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缺点 ,作为头号镁、稀土资源大国的中国 ,填加稀土防止镁合金氧化燃烧的研究、开发应用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镁合金 防燃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粒状碳化物的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的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树奇 姜启川 +1 位作者 隋学民 何镇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3-38,共6页
研制了含粒状碳化物的新型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发现其可使传统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的低强韧性得以提高,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碳化物形态(大小、形貌、分布及数量)对莱氏体钢的耐磨性有明显影响.由于该新型铸造模具钢有沿... 研制了含粒状碳化物的新型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发现其可使传统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的低强韧性得以提高,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碳化物形态(大小、形貌、分布及数量)对莱氏体钢的耐磨性有明显影响.由于该新型铸造模具钢有沿枝晶间均匀分布、形貌圆整的1次碳化物和晶内弥散析出的大量2次碳化物,其耐磨性略高于相近碳化物形态的锻造3~4级偏析Cr12类钢,明显高于锻造1~2级偏析Cr12类钢和传统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氏体钢 铸造模具 粒状碳化物 耐磨性 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建忱 吕晓霞 +1 位作者 蒋青 渠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由于价格低廉、强度高、加工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引起广泛重视。本文较详细论述了
关键词 铁基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效应 马氏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材成形极限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谭红 刘新民 +1 位作者 连建设 胡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7-161,共5页
将含有变形损伤效应的本构方程引入到M-K理论模型,研究了板材变形失稳和成形极限问题。分析了材料参数及屈服函数对板材成形极限的影响,成形极限曲线的右半部分曲线斜率随应变硬化指数(n值)、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屈服函... 将含有变形损伤效应的本构方程引入到M-K理论模型,研究了板材变形失稳和成形极限问题。分析了材料参数及屈服函数对板材成形极限的影响,成形极限曲线的右半部分曲线斜率随应变硬化指数(n值)、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屈服函数形状系数(M值)的增大而减小,随材料初始几何缺陷参数(f值)的增大而增大。把改进的M-K模型应用于有限元模拟程序,分析了材料参数对板材胀形的极限成形高度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材 成形 参数 冲压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和锰对Al-Si-Cu-Mg合金凝固组织及时效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金国 周宏 +1 位作者 大成桂作 姜孝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68-172,共5页
采用DSC差热分析及急冷试验方法并辅以微区成分分析 ,探讨了Ni和Mn对Al Si Cu Mg四元合金凝固组织、凝固过程及时效硬化特性的影响。Ni的加入量达 4%以上时 ,在组织中将形成初晶型Al Ni Cu三元化合物和共晶型Al Ni Cu三元化合物 ,若同... 采用DSC差热分析及急冷试验方法并辅以微区成分分析 ,探讨了Ni和Mn对Al Si Cu Mg四元合金凝固组织、凝固过程及时效硬化特性的影响。Ni的加入量达 4%以上时 ,在组织中将形成初晶型Al Ni Cu三元化合物和共晶型Al Ni Cu三元化合物 ,若同时添加Mn ,则还会结晶出共晶型的Al Si Cu Ni Mn五元化合物 ;Ni和Mn的加入可以加快Al Si Cu Mg合金的时效硬化速度 ,同时又可推迟过时效现象的出现 ,有利于合金耐热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凝固过程 时效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高钒系高速钢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葛辽海 刘海峰 +1 位作者 刘耀辉 于思荣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49-550,共2页
关键词 高碳高钒系 高速钢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f)+C_f/ZL109干摩擦磨损行为及其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思荣 刘耀辉 +2 位作者 于金江 康九洲 杜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8-203,共6页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氧化铝及碳短纤维混杂增强 Z L109 合金复合材料,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随纤维总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纤维总体积分数一定时,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氧化铝及碳短纤维混杂增强 Z L109 合金复合材料,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随纤维总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纤维总体积分数一定时,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降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该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分析表明:纤维总体积分数较小时,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较大,随纤维总体积分数的增大其影响减弱;无论纤维总体积分数如何变化,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均有较大影响,这是其自润滑作用的结果;载荷较小时,该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的跑合时间较长;随载荷的增大摩擦系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人工神经网络 干摩擦磨损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铁锰硅系形状记忆合金层错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建忱 蒋青 沈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4-165,共2页
根据规则固溶体的热力学模型,分别计算铁锰硅、铁锰硅铬、铁锰硅铬镍形状记忆合金的层错能,研究硅、锰、铬、镍合金元素对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层错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锰、铬、镍元素均提高铁锰硅系合金层错能,而硅则降低合金的层错能... 根据规则固溶体的热力学模型,分别计算铁锰硅、铁锰硅铬、铁锰硅铬镍形状记忆合金的层错能,研究硅、锰、铬、镍合金元素对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层错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锰、铬、镍元素均提高铁锰硅系合金层错能,而硅则降低合金的层错能,其中每1%(原子分数)元素变化对合金层错能影响比例,硅∶锰∶铬∶镍为:-0.27∶1∶1.1∶1.7。为了获得较佳的形状记忆效应,加入铬、镍元素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元素 铁基 形状记忆合金 层错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硅系形状记忆合金的成分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忱 蒋青 沈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63,169,共3页
讨论合金成分与层错能的关系,结合合金成分对合金组织影响的组织状态图(Schaefler图),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合金成分设计。加入铬、镍合金元素的同时,降低锰含量可以保证合金具有较低的合金层错能。硅含量为6%时,其层错能... 讨论合金成分与层错能的关系,结合合金成分对合金组织影响的组织状态图(Schaefler图),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合金成分设计。加入铬、镍合金元素的同时,降低锰含量可以保证合金具有较低的合金层错能。硅含量为6%时,其层错能最低。如无特殊要求,铬含量应控制在10%以内。镍含量为Cr%/1.7,以避免σ相的析出。Mn含量则以保证Ms点比室温略高来确定。合金的成分当量应满足下式:NiEQ=-25/32CrEQ+25±0.5(CrEQ<19)NiEQ=24/25CrEQ-4.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设计 层错能 组织结构 铁基 形状记忆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