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密封研磨磨具均匀磨损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建东 朱艳秋 +1 位作者 任长根 王立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针对机械密封加工的关键工序,即端面研磨中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机械密封研磨面形精度的方法。通过控制研磨参数,使得磨具磨损均匀,从而保证磨具面形精度。得出了保证磨具均匀磨损的条件,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根据这一理论设计磨具,... 针对机械密封加工的关键工序,即端面研磨中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机械密封研磨面形精度的方法。通过控制研磨参数,使得磨具磨损均匀,从而保证磨具面形精度。得出了保证磨具均匀磨损的条件,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根据这一理论设计磨具,选择研磨参数,进行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磨具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加工尺寸在线建模与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堤 李月潭 +1 位作者 张立斌 于骏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在对实际检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机械加工尺寸数据序列进行在线建模和预测的时间序列分析原理和方法,通过加工实验对所提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加工精度 时间序列 在线建模 预测 机械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建造工艺设计专家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高鹏 陶敏中 +2 位作者 谭红 何凤江 赵大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0-123,共4页
针对传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缺点,引入了以并行计算为主的神经网络技术,并成功地运用它来建造工艺设计专家系统。神经网络中的BP(BackPropagation)模型用作规则记忆器,每一模型中,知识库和推理机是合二为一的,... 针对传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缺点,引入了以并行计算为主的神经网络技术,并成功地运用它来建造工艺设计专家系统。神经网络中的BP(BackPropagation)模型用作规则记忆器,每一模型中,知识库和推理机是合二为一的,许多这类模型构成系统的知识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设计 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弯曲驻波压电振子的振动及其相位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东平 杨志刚 +1 位作者 杨国欣 程光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7-179,196,共4页
对驻波驱动型双弯曲压电振子基板与凸起之间的振动及其相位关系进行了解析推导 ,从理论上说明了双弯曲压电振子在单一信号激励下能够生成椭圆运动并形成驱动能力。
关键词 振动分析 压电驱动器 超声波马达 双弯曲压电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斗轮驱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玉兴 于国飞 +1 位作者 孙冬野 王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8-93,共6页
探讨了斗轮驱动系统对斗轮堆取料机整机性能的影响,对常用斗轮驱动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斗轮驱动系统设计中采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和行星齿轮传动的驱动系统,建立了该驱动系统中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设计程序... 探讨了斗轮驱动系统对斗轮堆取料机整机性能的影响,对常用斗轮驱动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斗轮驱动系统设计中采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和行星齿轮传动的驱动系统,建立了该驱动系统中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设计程序,并对典型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表明:采用新型斗轮驱动系统,并结合优化设计方法,大大减小了系统的质量,有效地改善了整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轮堆取料机 优化设计 斗轮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制造系统切削稳定性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
6
作者 曲兴田 吴博达 刘晓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3-57,共5页
主要讨论柔性制造系统(FMS)切削稳定性的在线监测方法,在研究FMS切削过程中振动信号变化规律的基础上[1],提出了用作为FMS切削稳定性的监测参数,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
关键词 柔性制造系统 切削稳定性 在线监测 监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状态的模糊描述与分类
7
作者 孔繁森 韩冬 孙忠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1997年第4期18-22,共5页
本文以美国科学家L.A.Zadeh提出的语言变量和模糊变量的定义为基础,探讨了机械振动状态的模糊描述与分类问题。基于振动烈度给出了ISO 2372和ISO 3945机械振动标准中划分的各型设备关于机械振动状态的模糊分类“故障态”的一致性函数。
关键词 机械振动状态 模糊描述 模糊分类 一致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型超声波马达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景全 吴博达 +1 位作者 杨志刚 程光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5-98,共4页
介绍了超声波马达的新进展——非接触型超声波马达,其定子和转子是非接触的,因而克服了接触型超声波马达转速低和寿命短的缺点。文中介绍了国外非接触超声波马达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关键词 超声波马达 非接触型 电机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筒型非接触超声马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景全 杨志刚 +1 位作者 吴博达 程光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研制了一种圆筒型非接触超声波马达,其定子圆筒和转子间设置了间隙。文中给出马达的结构及激振方法,并测试了样机的输出性能。实验表明,马达转子的转动方向与接触型马达转子转动方向相反,输出转速与输入电压具有线性关系。
关键词 超声波马达 非接触 圆筒型定子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柔性铰链的差式微位移放大机构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志刚 李军 +2 位作者 张春洪 吴博达 程光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1,共5页
1弓l言压电陶瓷驱动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和易于控制等优点,在微位移驱动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驱动位移通常只有零点几微米至十几微米,限制了它的应用。为放大其驱动位移,人们开发研制了多种微位移放大机构... 1弓l言压电陶瓷驱动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和易于控制等优点,在微位移驱动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驱动位移通常只有零点几微米至十几微米,限制了它的应用。为放大其驱动位移,人们开发研制了多种微位移放大机构,其中具有柔性铰链的差式微位移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受力 微位移放大机构 压电陶瓷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切削颤振类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晓勤 于骏一 王文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讨论了再生型、模态耦合型和滞后型3种主要切削颤振类别的特征表达参数。使用多层感知器型的前馈神经网络,研究了切削颤振类别的综合诊断方法。通过切削试验获取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样本,使用误差逆向传播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讨论了再生型、模态耦合型和滞后型3种主要切削颤振类别的特征表达参数。使用多层感知器型的前馈神经网络,研究了切削颤振类别的综合诊断方法。通过切削试验获取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样本,使用误差逆向传播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和测试过的神经网络可对切削颤振的类别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加工 颤振 诊断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稳定性的在线监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博达 曲兴田 +1 位作者 周晓勤 于骏一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1期71-75,共5页
根据切削过程失稳前后振动信号在时域的变化特性,提出用过零频数比R作为监测切削稳定性的特征参数。当R值超过设定的监测门限值时,微机控制系统转入执行控制程序。试验在一数控车床上进行。
关键词 切削加工 切削振动 稳定性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环凸起型压电振子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博达 刘景全 +2 位作者 贾立山 程光明 杨志刚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9-393,462,共6页
利用有限元法解析并模拟了具有凸起圆环型压电振子的振动状态,给出了结构参数对振型及共振频率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有效振型的概念,测试了实际振型并制作了马达样机。
关键词 压电超声马达 压电振子 振动分析 圆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后型切削颤振诊断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骏一 勾治践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着重讨论了滞后型切削颤振的诊断原理和诊断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证明,滞后型切削颤振系统的稳定性和切削力信号F_y(t)相对于振动加速度信号的相位差p存在某种—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切削过程中切削力信号F_... 着重讨论了滞后型切削颤振的诊断原理和诊断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证明,滞后型切削颤振系统的稳定性和切削力信号F_y(t)相对于振动加速度信号的相位差p存在某种—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切削过程中切削力信号F_y(t)相对于振动加速度信号的相位差p的大小来诊断生产现场中发生的颤振是否属于滞后型颤振。试验在普通车床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振动 颤振 诊断 切削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推力测量校准中加载模糊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学成 荆凤林 陶汉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5-98,共4页
针对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原位校准中计量精度要求高,加载过程中工作系统存在着复杂的变速扰动与大滞后等现象,在论述了模糊控制模型建立方法和加载模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叠加方法建立了四维变量模糊控制模型,实现了加载精确自动... 针对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原位校准中计量精度要求高,加载过程中工作系统存在着复杂的变速扰动与大滞后等现象,在论述了模糊控制模型建立方法和加载模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叠加方法建立了四维变量模糊控制模型,实现了加载精确自动控制,并分析了该模型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加载模糊控制方法是正确有效的,满足了原位校准精确快速加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推力测量 模糊控制 载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在机床实验模态分析中的应用
16
作者 郑德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89年第3期38-44,共7页
微机在机床实验模态分析中的应用技术能在精度要求不很高的情况下,得到主要的模态参数及振动动态显示,代替昂贵、精密、全功能的模态分析系统。尽管国内外已开发出几种成功的模态分析系统,如南京航空学院、南京汽轮电机厂,而其水平、性... 微机在机床实验模态分析中的应用技术能在精度要求不很高的情况下,得到主要的模态参数及振动动态显示,代替昂贵、精密、全功能的模态分析系统。尽管国内外已开发出几种成功的模态分析系统,如南京航空学院、南京汽轮电机厂,而其水平、性能均比该文所述的水平高,而且已供货。但是,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教师,用“C 语言”及更简单的仪器(低通+电荷放大器+A/D+PC/XT)作出了这种更廉价的实验系统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对教学,很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模态分析 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车削单晶锗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阎纪旺 于骏一 +3 位作者 史国权 马文生 韩荣久 黄巍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5-46,共2页
论述金刚石车削单晶锗的加工表面质量,重点研究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进给量和大负前角对于用单点金刚石车削的方法在单晶锗材料上制取优质加工表面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金刚石车削 单昌锗 试验 车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式压电超声振动减摩试验机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军 程光明 +2 位作者 杨志刚 吴博达 曾平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64,共3页
分析了超声振动的减摩机理和振型、振幅等因素对减摩作用的影响,认为超声振动使摩擦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显著减小是导致摩擦力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设计制造的直线式超声振动减摩试验机构具有一定的减摩作用,当信号源驱动电压为160... 分析了超声振动的减摩机理和振型、振幅等因素对减摩作用的影响,认为超声振动使摩擦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显著减小是导致摩擦力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设计制造的直线式超声振动减摩试验机构具有一定的减摩作用,当信号源驱动电压为160V时,超声振动可使摩擦系数降低约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减摩 试验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盘伺服槽道间距的一种间接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立新 于波 高春甫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22-125,共4页
主要介绍了一种间接检测方法,该方法用于检测光盘刻槽机所刻母盘上伺服槽的道间距。该方法结合光盘刻槽机机械与电控系统的自身特点而进行设计,经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光盘刻槽机 道间距 等角速度 间接测量 伺服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 刀具精密切削时超越性加工现象的研究
20
作者 张雷 王立江 +1 位作者 姜英飞 郭耀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8-52,共5页
用PCD刀具进行精密切削时,出现了工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低于刀具表面粗糙度这一与传统切削理论相反的超越性加工现象。本文研究了超越性加工现象的机理,提出了双错位的概念,这对于改善PCD刀具的应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超越性 表面粗糙度 双错位 精密切削 PCD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