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丁烯二酸的顺反异构体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金昶 赫奕 +2 位作者 孙颜 王广 崔秀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建立了分离和测定丁烯二酸的2个异构体———顺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him - packCLC -ODS柱为分析柱 ,以甲醇 -水 (体积比5∶2 ,用磷酸调至 pH3.0)为流动相 ,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外标法定量。顺、... 建立了分离和测定丁烯二酸的2个异构体———顺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him - packCLC -ODS柱为分析柱 ,以甲醇 -水 (体积比5∶2 ,用磷酸调至 pH3.0)为流动相 ,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外标法定量。顺、反丁烯二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10和0.075mg/L(S/N=2)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7 %和0.54 % (n=3)。二者的线性范围均为10~60mg/L。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 ,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其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顺丁烯二酸 反丁烯二酸 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的自组装与微图形材料 被引量:5
2
作者 钱新明 杜惠 +4 位作者 李文明 吕红辉 白玉白 李铁津 汤心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4-56,共3页
The ordered two dimensional arrays of uniform copolymer microspheres had been fabricated on a substrate by the liquid capillary meniscus attraction force method. Thin aluminium film was deposited on the latex monolaye... The ordered two dimensional arrays of uniform copolymer microspheres had been fabricated on a substrate by the liquid capillary meniscus attraction force method. Thin aluminium film was deposited on the latex monolayer through vacuum evaporation. After ultrasonic etching and dissolving of polymer spheres a surface with features remained. Different patterings of net, islands and separate spots can be obtained by controlling the ultrasonic treatment time.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metal, microspheres and the substrate as well as its effect on the micropatternings has been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 聚合物微球 自组装 微图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氧化钕填充尼龙6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尹志辉 张晓民 +1 位作者 殷敬华 张亚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5-37,共3页
用锥板粘度仪测试仪测试了稀土氧化钕(Nd2O3)填充尼龙6体系的流变行为,填充体系的熔融粘度明显低于空白尼龙6,体系的粘度随稀土氧化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填充后试样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加工稳定性。
关键词 流变行为 填充 尼龙塑料 氧化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丙烯酸的苯丙共聚乳液乳胶粒形态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凤岐 刘正平 +1 位作者 李志英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17-420,共4页
采用透射电镜观测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乳液共聚体系的乳胶粒形态,讨论了组分含量、共聚物链柔性和乳液pH值等因素对乳胶粒形态、乳液粘度及成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单体的加入和体系pH值的提高将促进乳胶粒的粘连成膜和溶涨及... 采用透射电镜观测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乳液共聚体系的乳胶粒形态,讨论了组分含量、共聚物链柔性和乳液pH值等因素对乳胶粒形态、乳液粘度及成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单体的加入和体系pH值的提高将促进乳胶粒的粘连成膜和溶涨及部分聚合物的溶解.羧基主要富集于乳胶粒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粒 苯丙共聚物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聚丙烯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志辉 张亚杰 +1 位作者 张晓民 殷敬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0-25,共6页
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引发下,用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P-g-GMA)。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组成的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及PC/PP-g-GMA/PP的共混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引发下,用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P-g-GMA)。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组成的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及PC/PP-g-GMA/PP的共混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共混组成的形态,与PP/PC共混体系相比,PC/PP/PP-g-GMA体系中的PC在PP中分散相尺寸明显降低,PP-g-GMA的加入改变了聚丙烯在共混物中的晶体结构及提高了聚丙烯的结晶温度,同时Pe-g-GMA的加入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机械性能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挤出 机械性能 聚碳酸酯 聚丙烯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聚合物和两亲聚合物 13.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及其钠盐的合成 被引量:6
6
作者 许观藩 高林 +2 位作者 方天如 王文仁 郑贻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7-79,共3页
<正> 低分子量(<2×10~4)聚丙烯酸(PAA)及其钠盐有着日趋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用作工业水系统的除垢、防垢剂,金属材料的新型淬火剂及造纸工业中所用颜料的分散剂等。为此已发展了一些合成方法,如使用链转移剂、在异丙醇-... <正> 低分子量(<2×10~4)聚丙烯酸(PAA)及其钠盐有着日趋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用作工业水系统的除垢、防垢剂,金属材料的新型淬火剂及造纸工业中所用颜料的分散剂等。为此已发展了一些合成方法,如使用链转移剂、在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聚合、用金属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高聚物 两亲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丙烯酸的共聚乳液的碱增稠过程与流动行为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正平 刘凤岐 +1 位作者 李志英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456-1459,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共聚乳液样品.对乳液的加氢滴定过程及其流变行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氨的加入使含羧基乳液的增稠效应随共聚物中羧基含量的增加和柔性链段的增多而增大;随着氨的加入量的递增,乳液的pH值和粘... 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共聚乳液样品.对乳液的加氢滴定过程及其流变行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氨的加入使含羧基乳液的增稠效应随共聚物中羧基含量的增加和柔性链段的增多而增大;随着氨的加入量的递增,乳液的pH值和粘度多呈两次突变;乳液因聚合物组成和pH值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粘度 流变性 高聚物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聚合物和两亲聚合物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天如 郑贻基 +4 位作者 刘强 胡莹 成荣敏 刘德珍 徐素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研究了晶种存在下,丙烯酸/乙酸乙烯酯无规共聚物对二水合硫酸钙从过饱和水溶液中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发现该共聚物存在下CaSO4·2H2O的结晶过程存在诱导期。诱导期随共聚物浓度或共聚物中乙酸乙烯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 研究了晶种存在下,丙烯酸/乙酸乙烯酯无规共聚物对二水合硫酸钙从过饱和水溶液中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发现该共聚物存在下CaSO4·2H2O的结晶过程存在诱导期。诱导期随共聚物浓度或共聚物中乙酸乙烯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晶种含量或初始钙离子浓度的降低而增加。诱导期后的结晶生长速度与共聚物浓度、共聚物组成和晶种用量几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丙烯酸 乙酸乙烯酯 共聚物 结晶 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态聚合物塑性大变形微观结构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平 张杰 甘志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29,共4页
对近年来玻璃态聚合物非弹性大变形的三维微观本构模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评述。主要涉及三链模型 (也称 BPA模型 )、八链模型、全网络模型和非仿射模型。
关键词 玻璃态聚合物 塑性大变形 本构模型 结构 力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MWPE微粉辐照接枝MAH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朝宗 任露泉 +1 位作者 时玉平 尹志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9-82,共4页
采用辐照方法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微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用水在UHMWPE膜上的润湿角作为目标函数,依据试验优化设计和灰色系统控制理论,研究了辐照剂量、微粉的粒度和MAH单体的浓度对润湿角的影响... 采用辐照方法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微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用水在UHMWPE膜上的润湿角作为目标函数,依据试验优化设计和灰色系统控制理论,研究了辐照剂量、微粉的粒度和MAH单体的浓度对润湿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考查的三因数对润湿角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影响顺序为:辐照剂量>UHMWPE微粉粒度>MAH浓度。从关联角度看,三因素对润湿角的关联度没有明显的差别,表明在UHMWPE微粉辐照接枝的反应过程中,所考查的三因素对接枝反应过程的影响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由于辐照剂量在UHMWPE的接枝反应中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接枝反应中要严格控制其辐照剂量,其次注意微粉粒度,适当调整单体加入量。至于交互作用,尚需进一步进行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 马来酸酐 辐照接枝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金鸡钠碱的光活性聚合物2.含辛可宁的两亲单体及其两亲聚合物
11
作者 方天如 刘德珍 +4 位作者 吴涤 张从云 成荣敏 郑贻基 王佛松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12,共5页
通过两亲单体2-丙烯酰胺基烷磺酸(AMCnS)与辛可宁(CN)成盐后再聚合,或AMCnS聚合成梳型两亲聚合物后再与CN成盐,可获得含辛可宁的两亲聚合物。AMCnS-CN盐及其相应的两亲聚合物(当n=6或16时)具有比... 通过两亲单体2-丙烯酰胺基烷磺酸(AMCnS)与辛可宁(CN)成盐后再聚合,或AMCnS聚合成梳型两亲聚合物后再与CN成盐,可获得含辛可宁的两亲聚合物。AMCnS-CN盐及其相应的两亲聚合物(当n=6或16时)具有比CN好得多的溶解性,易溶于氯仿、THF、乙醇、DMF和DMSO等极性不同的溶剂。AMCnS-CN盐在乙醇/氯仿(V/V=1/2)中比旋光度等于辛可宁的比旋光度与辛可宁在盐中重量百分数的乘积,而相应两亲聚合物的比旋光度则不能用相似公式进行计算,说明聚合物主链对辛可宁单元的旋光性有重要影响。含CN的两亲聚合物与PAMC16S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活性聚合物 金鸡纳碱 辛可宁 热致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因素对LDPE熔融接枝AA影响的灰色系统分析
12
作者 刘朝宗 任露泉 蒋蔓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60-162,共3页
研究了丙烯酸( A A)作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 D C P)作为引发剂,与低密度聚乙烯( L D P E)混合,在单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接枝反应,测定了 L D P Eg A A 的熔融指数( M I)和表征接枝率的吸光比... 研究了丙烯酸( A A)作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 D C P)作为引发剂,与低密度聚乙烯( L D P E)混合,在单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接枝反应,测定了 L D P Eg A A 的熔融指数( M I)和表征接枝率的吸光比( R)。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分析了试验因素,如 A A、 D C P及螺杆转速(r/m in)对 M I和 R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因素对 M I和 R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A A 掺入量与 M I有密切关系,而 D C P加入量对 M I影响程度较小。所考查的3 个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所得结果对高聚物的接枝改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灰色系统 丙烯酸 接枝共聚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速度和磨料对UHMWPE和PTFE磨损的影响
13
作者 张明喆 蒋蔓 闫久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在自由式磨料磨损试验机上对具有优良减粘性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和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了试验 ,评价了两种高聚物材料的抗磨料磨损性能 ,通过磨损表面形态分析 。
关键词 磨损 UHMWPE PTFE 滑动速度 磨料特性 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Gly-GlyO)_2(4,4′-bpy)(OH)_2]·10H_2O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秀英 张文祥 +3 位作者 崔爱莉 申连春 王凤山 李志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29-632,共4页
合成了以4,4′-bpy为中继基、Gly-GlyO为螯环的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该配位化合物晶体的化学式为[(H2NCH2CONHCH2COO)Cu(OH)(C10H8N2)Cu(OH)-(H2N... 合成了以4,4′-bpy为中继基、Gly-GlyO为螯环的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该配位化合物晶体的化学式为[(H2NCH2CONHCH2COO)Cu(OH)(C10H8N2)Cu(OH)-(H2NCH2CONHCH2COO)]·10H2O.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124(2)nm,b=1.1405(10)nm,c=1.1434(10)nm,α=67.55°,β=79.02°,γ=77.97°,V=0.834(3)nm3,Z=1.最终一致性因子R为0.0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二肽 联吡啶 中继基 配合物 双核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态聚合物屈服行为的分子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杰 胡平 甘志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0,共5页
对玻璃态聚合物屈服行为的分子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包括Eyring方程、Robertson理论和Argon理论。
关键词 玻璃态 屈服行为 分子理论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