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利用双发光区的有机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晶莹 姜文龙 +2 位作者 赵毅 高强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7-413,共7页
针对一般掺杂结构的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同时色度逐渐变差的特点 ,我们引入了在NPB层和Alq3 层内同时掺杂DCJTB的具有双发光区的器件结构。制备的双发光区掺杂器件在驱动电压 8~ 2 0V内发光效率只下... 针对一般掺杂结构的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同时色度逐渐变差的特点 ,我们引入了在NPB层和Alq3 层内同时掺杂DCJTB的具有双发光区的器件结构。制备的双发光区掺杂器件在驱动电压 8~ 2 0V内发光效率只下降了 4 % ;而色度从 8V时的 (x =0 .6 2 87,y =0 .36 6 3)变化到 2 0V时的 (x =0 .6 0 75 ,y =0 .384 1) ;器件的发光亮度从 8V时的 178cd/m2 变化到 2 0V时的 5 96 2cd/m2 ,具有较好的性能水平。观察到器件效率基本上不依赖于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同时器件也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色纯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发光效率 色度 双发光层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差分式CO检测仪的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国林 季文海 王一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03,共6页
CO分子在4.6μm具有最强吸收峰,以此作为气体吸收的中心波长,结合光源EMS200光源的发光特性,设计开放式的球面反射镜气室,采用单探测器双通的结构,研制了一种中红外差分式CO检测仪。利用模拟混合气站配备标准的CO气体浓度,对该仪器的相... CO分子在4.6μm具有最强吸收峰,以此作为气体吸收的中心波长,结合光源EMS200光源的发光特性,设计开放式的球面反射镜气室,采用单探测器双通的结构,研制了一种中红外差分式CO检测仪。利用模拟混合气站配备标准的CO气体浓度,对该仪器的相关性能开展研究。研究表明:仪器分辨率为20 ppm(1 ppm=10^(-6)),最低检测下限为18 ppm。CO浓度在30~1 500 ppm范围内,其测量误差不超过8.5%。与激光光谱技术的CO检测仪相比,该系统采用脉冲红外热光源,其性价比高;采用开放球面反射镜气室,光路简单易于实现。所以该CO检测仪在煤矿开采、环境监测、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吸收 CO气体检测 光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动态内存的LED显示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郝亚茹 王瑞光 +1 位作者 陈宇 汪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2-588,共7页
对以静态RAM为存储器的子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在一定的显示指标下,决定该系统可控像素点数的参数为扫描模块的单点读取时钟频率,由此产生了以高速动态内存为存储器的设计系统。对此系统中扫描模块可实现的单点读取有效频率进行了分析... 对以静态RAM为存储器的子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在一定的显示指标下,决定该系统可控像素点数的参数为扫描模块的单点读取时钟频率,由此产生了以高速动态内存为存储器的设计系统。对此系统中扫描模块可实现的单点读取有效频率进行了分析,证实此设计系统可降低硬件成本。提出和分析了以动态内存为存储的两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经相互对比,证明了以一片动态内存实现双体功能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对此方案进行了设计分析与实现。最终在不提高硬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可控像素点数是以静态RAM为存储系统中可控像素点数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子系统 动态内存 有效频率 扫描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片上顶发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惠山 陈淑芬 +3 位作者 吴志军 赵毅 侯晶莹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246,共5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机发光器件在硅片上的有源矩阵显示,有必要探讨在硅片上直接制作透明阴极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在顶发射发光器件中,为了到达高的发光效率,底部阳极一般采用高反射率的金属。在通常所用的各种金属当中,金属银对可见光... 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机发光器件在硅片上的有源矩阵显示,有必要探讨在硅片上直接制作透明阴极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在顶发射发光器件中,为了到达高的发光效率,底部阳极一般采用高反射率的金属。在通常所用的各种金属当中,金属银对可见光具有很高的反射率,然而由于其具有相当低的功函数,导致与有机材料间能级的不匹配,从而引起有机发光器件中阳极空穴注入的不理想而影响器件的性能。我们在硅片上制备顶发射的有机发光器件,用薄层QAD(quinacridone)作为发光层,表面修饰的银作为阳极,制备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亮度在外加电压10V时达到13 700cd/m2,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在7V时达到4. 3cd/A,是没有薄层QAD器件的2倍多,是由在器件中存在Alq3 与QAD之间F ster能量转移机制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 顶发射 亮度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像素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慧 王文博 +4 位作者 陈淑芬 孟彦龙 杜寰 韩郑生 赵毅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由于微型显示像素面积的限制,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像素驱动电路需要实现足够小的驱动电流。文章提出的三管电压控制型像素驱动电路与常规的采用电流镜电路的电流控制型像素驱动电路都能实现微显示所需的小电流驱动。利用Synopsys公司的H-... 由于微型显示像素面积的限制,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像素驱动电路需要实现足够小的驱动电流。文章提出的三管电压控制型像素驱动电路与常规的采用电流镜电路的电流控制型像素驱动电路都能实现微显示所需的小电流驱动。利用Synopsys公司的H-spice软件对两种电路仿真比较,发现电流控制型电路具有线性灰度和较宽的有效灰度范围,但是通过调整电压控制型电路中与OLED并联的晶体管的宽长比,即可使其有效灰度范围与电流控制型电路可比。同时也发现电流控制型电路的功耗是电压控制型电路的4倍以上,且电路形式较复杂,工艺要求较高。所以三管电压控制型电路更适合于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驱动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驱动 电压控制型 电流控制型 像素驱动 小电流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 OEMS光开关静电驱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东明 董玮 +6 位作者 郭文滨 刘彩霞 常惠明 张龙 纪平 徐宝琨 陈维友 《光电子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给出基于硅的微机械光开关的设计分析。优化设计了光开关结构 ,提出了一种降低扭臂式结构光开关驱动电压的方法。并根据不同结构 ,给出了静电驱动等方面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 MOEMS 优化设计 光开关 静电驱动 扭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EMS光开关响应时间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东明 董玮 +5 位作者 刘彩霞 郭文滨 张歆东 纪平 徐宝琨 陈维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71-1673,共3页
本文结合静电驱动扭臂式MOEMS光开关 ,给出了响应时间的计算方法 ,得出开关时间的计算公式 .分析了器件几何参数对开关时间的影响 ,给出了开关时间随参数的变化趋势 .通过优化结构给出一组几何参数 ,保证了驱动电压在 10V左右 ,开关时... 本文结合静电驱动扭臂式MOEMS光开关 ,给出了响应时间的计算方法 ,得出开关时间的计算公式 .分析了器件几何参数对开关时间的影响 ,给出了开关时间随参数的变化趋势 .通过优化结构给出一组几何参数 ,保证了驱动电压在 10V左右 ,开关时间可以达到 1至 2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EMS 扭臂结构 倾斜下电极 静电驱动 开关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VB用作蓝光发光层的非掺杂有机电致蓝光和白光器件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刚 何凤 +2 位作者 赵毅 马於光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90,共6页
利用一种来源于PPV的发蓝光的齐聚物材料2,5,2’,5'-tetra(4’-biphenylenevinyl)-biphenyl(TBVB)制作非掺杂的有机电致蓝光和白光器件。蓝光器件的结构为ITO/NPB/TBVB/Alq3/LiF/Al,其中TBVB用作发光层;白光器件的结构为... 利用一种来源于PPV的发蓝光的齐聚物材料2,5,2’,5'-tetra(4’-biphenylenevinyl)-biphenyl(TBVB)制作非掺杂的有机电致蓝光和白光器件。蓝光器件的结构为ITO/NPB/TBVB/Alq3/LiF/Al,其中TBVB用作发光层;白光器件的结构为ITO/NPB/TBVB/rubren/Alq3/LiF/Al,其中TBVB与超薄层(平均“厚度”0.05,0.20nm)的Rubrene相结合用作发光层,二者分别发蓝光和黄光。在蓝光器件中,当TBVB的厚度为30nm时,器件发出色坐标为(0.20,0.26)的蓝光,其最大亮度和效率分别达到2154cd/m2和1.62cd/A。在白光器件中,可通过调节TBVB和Rubrene的厚度实现对器件发光色度的调节。当TBVB和Rubrene的厚度分别为10,0.15nm时,器件在亮度为4000cd/m。时发光色坐标为(0.33,0.34),非常接近白光等能点,且随着电压的变化始终处于白光区。当电压为16V时该器件达到最高亮度4025cd/m^2;当电压为6V时器件有最高的效率3.2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VB 蓝光 白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非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钛氧酞菁的合成及其近红外发光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为 程传辉 +2 位作者 于书坤 杜锡光 杜国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7-731,共5页
通过分步合成的方法,在钛氧酞菁的外围引入了四个苯氧基团,合成了一种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钛氧酞菁。通过质谱、核磁、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近红外光荧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旋涂加真空... 通过分步合成的方法,在钛氧酞菁的外围引入了四个苯氧基团,合成了一种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钛氧酞菁。通过质谱、核磁、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近红外光荧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旋涂加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得了该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ITO/PVK∶TiOPc/BCP/LiF/Al)。结果表明,四取代的钛氧酞菁固态的近红外光荧光峰值在1 080 nm左右;其近红外电致发光的峰值波长落在1 050 nm左右。在PVK掺杂的器件中,钛氧酞菁的质量分数为30%时有较强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氧酞菁 近红外 有机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氧化物光子晶体自组装与自发辐射调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宏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光子晶体是介电常数(折射率)随光波长大小周期性巨大变化的人工晶体。光子晶体的诞生使人类操控光子由梦想成为现实。光子晶体结构对置于光子晶体中的荧光客体自发辐射速率和荧光强度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与半导体晶格对电子波函数的调... 光子晶体是介电常数(折射率)随光波长大小周期性巨大变化的人工晶体。光子晶体的诞生使人类操控光子由梦想成为现实。光子晶体结构对置于光子晶体中的荧光客体自发辐射速率和荧光强度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与半导体晶格对电子波函数的调制相类似,光子带隙材料能够调制具有相应波长的电磁波——当电磁波在光子带隙材料中传播时,由于存在布拉格散射而受到调制,电磁波能量形成能带结构。能带与能带之间出现带隙,即光子带隙。所具能量处在光子带隙内的光子,不能进入该晶体。本文将在综述这一领域国际上的重要研究进展基础上,重点介绍本课题组在镧系氧化物三维晶体的自组装与光子带隙对稀土离子自发辐射调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光子晶体 离子 自发辐射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光反射参数对LED显示屏全视角对比度的影响
11
作者 郝亚茹 陈宇 +3 位作者 汪洋 丁铁夫 杜国同 王瑞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8-404,共7页
由于对比度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使得计算得到的对比度值与LED显示屏在实际中的显示效果会出现不吻合的现象。针对此现象主要对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首先,分析LED测量方法中对比度与视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视角对比度参数... 由于对比度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使得计算得到的对比度值与LED显示屏在实际中的显示效果会出现不吻合的现象。针对此现象主要对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首先,分析LED测量方法中对比度与视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视角对比度参数。并且利用实际测得的此参数结果与通过LED测量方法计算的数据作对比,表明利用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对比度值与实际上在复杂因素的影响下采集得到的对比度结果存在差异,证实各视角对比度参数的计算方法存在问题。其次,分析外部影响参数如测量角度、反射参数在简单光照明下的模型,利用此模型计算得到背景亮度函数曲线,并与实验测得的背景亮度结果作对比,证明了两者结果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以此模型为背景亮度函数式建立新对比度函数表达式,通过此表达式模拟显示屏上各视角对比度,使得到的函数曲面与使用LED测量方法计算得到的函数曲线相比较,证实LED测量方法中对比度计算方法的理想化,并说明了产生上述不吻合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度 显示效果 测量角度 反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小分子掺杂的聚合物共混发光二极管
12
作者 黄劲松 杨开霞 +6 位作者 谢志元 李传南 侯晶莹 高强 马於光 沈家骢 刘式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8-22,共5页
报道了用可溶性发光材料聚(2,5-二丁氧基苯)做发光材料,分别与母体聚合物聚乙烯基咔唑(PVK)和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共混,并掺杂电子传输材料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口恶二唑和空穴传输材料二胺衍生物作发光层,用铟锡氧... 报道了用可溶性发光材料聚(2,5-二丁氧基苯)做发光材料,分别与母体聚合物聚乙烯基咔唑(PVK)和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共混,并掺杂电子传输材料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口恶二唑和空穴传输材料二胺衍生物作发光层,用铟锡氧化物和铝分别作正负电极,制作了两种蓝紫光有机/聚合物单层发光器件。通过比较两种器件的器件特性,发现以PMMA做母体的器件比用PVK做母体的器件有更好的稳定性,器件开启电压为10V左右,发光峰值波长均位于424nm,电致发光效率可达2.9%,比用PVK做母体的器件效率高一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共混 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化物晶体光纤的性质和损耗机理
13
作者 钟宏杰 王一丁 +2 位作者 秦玉文 郭树旭 杜国同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8-10,共3页
在钟宏杰等利用直接成型法生长 KCl和 Ag Cl晶体光纤的基础上 ,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方法 ,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和光损耗机理。计算和测量结果表明 ,光纤芯与包层及界面的光吸收和散射是产生损耗的主要原因 ,通过减少光纤宏观和微观... 在钟宏杰等利用直接成型法生长 KCl和 Ag Cl晶体光纤的基础上 ,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方法 ,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和光损耗机理。计算和测量结果表明 ,光纤芯与包层及界面的光吸收和散射是产生损耗的主要原因 ,通过减少光纤宏观和微观缺陷 ,可将光纤损耗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多晶 光纤 性质 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诱导射流技术的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
14
作者 张大明 张行健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18-324,共7页
为实现对地下停车库CO(Carbon Monoxide)气体浓度自动检测和调节,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的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由4部分组成:集中控制器、数据采集与执行器、通信模块和现场控制装置。集中控制器采用微控制器控制现场装... 为实现对地下停车库CO(Carbon Monoxide)气体浓度自动检测和调节,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的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由4部分组成:集中控制器、数据采集与执行器、通信模块和现场控制装置。集中控制器采用微控制器控制现场装置,统一调整所有诱导通风风机的集中控制模式及参数。数据采集与执行器主要包括CO浓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其中微处理器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并负责参数的设定,CO传感器实时检测CO浓度,并通过显示装置动态显示。现场控制装置由继电器、诱导风机、报警器及12864显示屏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智能控制诱导射流排风的方法可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为地下车库通风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 控制 诱导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光纤网络的电力抄表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阔 范晓健 +2 位作者 孙思文 王菲 张大明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633-639,共7页
为符合目前电力行业可持续、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建设高效、精准、可靠性强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将全光纤网络应用于智能电力抄表的解决方案。在本地主干通讯网络应用塑料光纤作为信号传输媒介,在远程信道则采用石英光纤进行大... 为符合目前电力行业可持续、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建设高效、精准、可靠性强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将全光纤网络应用于智能电力抄表的解决方案。在本地主干通讯网络应用塑料光纤作为信号传输媒介,在远程信道则采用石英光纤进行大量、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同时在计量设备和通信节点增设相应的光收发模块,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光化。实验结果表明,全光集抄方案可将本地主干网络抄读成功率提升至100%,平均抄读耗时为2.1 s,系统功耗为50 mW,这将给电力行业带来更多的智能化增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 塑料光纤 石英光纤 光收发模块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腐蚀法制备U形塑料光纤折射率传感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思文 尹悦鑫 +4 位作者 王曙敏 刘阔 孙小强 王菲 张大明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提升折射率测量灵敏度、方便测量,通过湿腐蚀法制备了高灵敏度的U形塑料光纤折射率传感器。从理论上分析了多模塑料光纤宏弯曲折射率传感器的原理,利用射线法对塑料光纤中传输光场进行近似,获得多模塑料光纤宏弯曲模式损耗的表达式。... 为提升折射率测量灵敏度、方便测量,通过湿腐蚀法制备了高灵敏度的U形塑料光纤折射率传感器。从理论上分析了多模塑料光纤宏弯曲折射率传感器的原理,利用射线法对塑料光纤中传输光场进行近似,获得多模塑料光纤宏弯曲模式损耗的表达式。采用丙酮和甲醇混合溶液作为腐蚀剂,利用湿腐蚀法对塑料光纤进行处理,观察不同腐蚀剂浓度腐蚀后光纤表面形貌,得到最佳腐蚀剂浓度为丙酮浓度80%。采用热定型法对腐蚀后的光纤进行宏弯曲处理,通过改变光纤芯径及弯曲半径优化传感器性能。利用655 nm红光激光器作为光源对其灵敏度进行测试,在1.301.45的较大折射率范围内,得到最佳灵敏度为618%/RIU(RIU为折射率单位)。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宏弯曲处理可以使传感器灵敏度得到提升,并且U形探头使测量更加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折射率传感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光纤传感 塑料光纤 折射率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筛模板的银/硅铝无定形结构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17
作者 王勇 董彪 +2 位作者 孙娇 董德录 孙连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33-3239,共7页
利用硅铝无定形结构作为保护层的银纳米颗粒在杀菌和催化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银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是其优异性能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具有规则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的合成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本文以亚稳态结构的硅铝分子筛作为模板,在室温条件下... 利用硅铝无定形结构作为保护层的银纳米颗粒在杀菌和催化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银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是其优异性能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具有规则结构的银纳米颗粒的合成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本文以亚稳态结构的硅铝分子筛作为模板,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方法,通过调整银离子的含量和离子交换时间,控制银在分子筛中的分布和含量,在还原剂N(C_(2)H_(5))_(3)存在下,通过微波还原反应获得了不同银/硅铝无定形结构比例的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前驱体经微波法还原后,小尺寸的银纳米颗粒可以分布在无定形的硅铝基质中;当增大银的比例后,银纳米颗粒则出现项链式结构,并且由无定形硅铝薄层链接并包裹.这类结构既具有银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同时又在硅铝薄层的保护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杀菌和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硅铝无定形结构 分子筛 微波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芯碲酸盐玻璃放大光纤的低串扰结构设计及性能仿真
18
作者 张敏 王弦歌 +11 位作者 李宁哲 肖峰 贾金升 黄庆 白胜闯 刘自军 沈祥 戴世勋 聂秋华 赵丹 秦冠仕 王训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4-700,共7页
基于空分复用技术的多芯光纤通信核心指标之一是信道串扰,该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传输距离及信号质量,尤其是在宽带光纤放大系统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弱耦合19芯光纤的串扰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种利于多组分碲酸盐玻璃挤压制备的沟槽辅助... 基于空分复用技术的多芯光纤通信核心指标之一是信道串扰,该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传输距离及信号质量,尤其是在宽带光纤放大系统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弱耦合19芯光纤的串扰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种利于多组分碲酸盐玻璃挤压制备的沟槽辅助型19芯光纤,并采用耦合功率理论和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了相关性能的数值仿真,系统研究了沟槽尺寸、折射率分布及相关光纤参数对芯间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光纤在1550 nm处拥有-156 dB/100 m的低串扰值,可以满足大容量光纤通信用宽带光放大器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串扰 19芯光纤 沟槽辅助型 多组分碲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光波导开关阵列的驱动系统设计
19
作者 刘志威 陶敏 +4 位作者 王春雪 吕昕雨 刘崧岳 孙小强 张大明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43-149,共7页
为驱动光波导开关阵列实现信号的调制,需要对较多数量光路进行电驱动。针对驱动电路电压调校过程繁琐,驱动电压精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自动调校驱动电压的控制系统,其主要包括主控模块,驱动模块和光接收模块。驱动模块对... 为驱动光波导开关阵列实现信号的调制,需要对较多数量光路进行电驱动。针对驱动电路电压调校过程繁琐,驱动电压精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自动调校驱动电压的控制系统,其主要包括主控模块,驱动模块和光接收模块。驱动模块对光芯片进行驱动,并可控制其输出调制信号;光接收模块能实现可调放大探测功能,实时探测光芯片输出光功率,并传送给主控模块中的模数转换器;主控模块接收记录芯片的输出状态,并自动调节遍历驱动电压。系统硬件部分以单片机最小系统及串口屏为主控单元,通过数模转换器模块实现光开关的驱动控制,利用光接收模块接收光开关反馈;软件部分以5 mV的精度对20 V以内的电压进行自动控制,并实时采集光芯片的反馈以对校正电压记录。利用该系统对光开关芯片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通过校正电压对光开关进行有效驱动,降低了成本,实现对输出信号实时检测与控制,缩短了电压调校时间,有效提高了光开关阵列驱动电压精确度,在片上光互联的开关阵列等方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开关阵列 DAC模块 光接收模块 高精度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PN结型光波导有效折射率的定量分析
20
作者 孙圣现 陈柏松 +4 位作者 李雨轩 李盈祉 张蓝萱 陶敏 宋俊峰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318-323,共6页
为解决脊型波导相位调制的有效折射率测量问题,提出一种3端口MZI(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结构,能定量测量并分析PN结(Positive-Negative junction)脊型硅光波导中,有效折射率的实部和虚部受偏置电压调制的相对变化,并给出多项式... 为解决脊型波导相位调制的有效折射率测量问题,提出一种3端口MZI(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结构,能定量测量并分析PN结(Positive-Negative junction)脊型硅光波导中,有效折射率的实部和虚部受偏置电压调制的相对变化,并给出多项式拟合方程。实验所得结果与拟合结果非常符合,最终可以得到脊型波导在相位调制过程中的特性。该测量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当中,作为载流子调制特性定量检测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光波导 载流子色散 高速硅基光电调制器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