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宁酸对高糖和糖化终末产物培养条件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海峰 李才 +2 位作者 方艳秋 魏雁虹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7-1012,I0004,共7页
目的:探讨单宁酸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作用,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角度阐明单宁酸改善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MC,分别用高浓度葡萄糖(30mmol·L-1)及糖化终末产物(AGEs)牛血清白蛋白(BSA,250mg·L-1)处理,正... 目的:探讨单宁酸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作用,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角度阐明单宁酸改善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MC,分别用高浓度葡萄糖(30mmol·L-1)及糖化终末产物(AGEs)牛血清白蛋白(BSA,250mg·L-1)处理,正常糖培养及不含糖的BSA处理的细胞作为相应对照组,在高糖或AGEs处理的同时采用不同浓度单宁酸(10、20、40和80μmol·L-1)进行干预,培养48h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MC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GMC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ICAM-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高糖组和AGEs组比较,单宁酸处理组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GSH-Px、SOD及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GMC培养上清中8-OHd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和AGEs组比较,40和80μmol·L-1单宁酸组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单宁酸组MCP-1和ICAM-1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单宁酸可保护GMC免受氧化及炎症介质的损伤,从而延缓和改善DN的肾小球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微炎症 8-羟基脱氧鸟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