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系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塑性和超塑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玉泉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7-22,共6页
金属间化合物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先进材料 ,特别是其中的铝系金属间化合物 ,作为承载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和其他高温环境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归纳了近年来有关铝系金属间化合物的一些... 金属间化合物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先进材料 ,特别是其中的铝系金属间化合物 ,作为承载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和其他高温环境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归纳了近年来有关铝系金属间化合物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评述性论文的重点内容 ,着重叙述了这类材料的塑性和超塑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材料 铝系金属间化合物 超塑性 晶体结构 拉伸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塑性5ε_t与中性层偏移的二辊矫直辊型设计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马立峰 马自勇 +3 位作者 马立东 黄庆学 王玉峰 马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81,共10页
为了提高棒材二辊矫直机的矫直精度,依据棒材矫直工艺特点和矫直辊磨损区域分析,提出了"凹三凸二"的矫直辊组合形式及辊型设计方法。在辊型设计过程中,根据棒材矫直的实际变形规律,提出了塑性5εt矫直应力应变拟合原则,更加... 为了提高棒材二辊矫直机的矫直精度,依据棒材矫直工艺特点和矫直辊磨损区域分析,提出了"凹三凸二"的矫直辊组合形式及辊型设计方法。在辊型设计过程中,根据棒材矫直的实际变形规律,提出了塑性5εt矫直应力应变拟合原则,更加准确地描述了棒材矫直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结合微元法对矫直棒材内部金属的受力状态及中性层偏移进行分析,推导出了含有硬化系数与中性层偏移的新弯矩比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矫直力与辊面磨损关系以及残余应力和弹性芯对隐患挠度影响的综合分析,精确给出了矫直不同规格棒材时辊腰段的反弯曲率比范围,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辊面磨损,克服因残余应力回复而导致矫直质量不稳定的缺陷。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给出了具体设计实例,并对矫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矫直过程中影响棒材矫后精度的各参量状态。结果表明:设计辊型的残余直线度为0.64mm/m,隐患挠度为0.202 4mm/m,预测弹复后直线度小于0.85mm/m,从而显著提高了棒材的矫后精度及其稳定性,同时也验证了该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辊矫直机 5εt拟合原则 中性层偏移 弹性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压力中性层偏移的棒材二辊矫直回弹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马自勇 马立峰 +3 位作者 黄庆学 马立东 楚志兵 黄志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20-3030,共11页
基于二辊矫直变形工艺特点和弹塑性压力中性层偏移理论,确定应力中性层的位置;在考虑中性层偏移和材料硬化的条件下,结合二辊矫直理论和矫直变形应力-应变关系,提出新的双线性矫直拟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微元法对棒料内部的金属进行弹... 基于二辊矫直变形工艺特点和弹塑性压力中性层偏移理论,确定应力中性层的位置;在考虑中性层偏移和材料硬化的条件下,结合二辊矫直理论和矫直变形应力-应变关系,提出新的双线性矫直拟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微元法对棒料内部的金属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给出新弯矩比公式的同时,提出中性层偏移半径比的概念;最后,结合纯弯回弹理论建立棒料矫直挠度回弹数学模型,并就中性层偏移对棒料矫直回弹影响进行实验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回弹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其最大相对误差为6.45%,明显低于忽略中性层偏移时的相对误差31.65%,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材矫直 中性层偏移半径比 回弹模型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轴套管产品集成开发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英淳 朱晓波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183-185,共3页
为了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生产率 ,在分析产品负荷特征 ,装配关系及原设计和工艺的弊端后 ,对汽车半轴套管进行了产品集成开发研究 .从分体式设计开始就考虑先进的复合成形工艺与用户的要求等因素 .在分体式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创... 为了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生产率 ,在分析产品负荷特征 ,装配关系及原设计和工艺的弊端后 ,对汽车半轴套管进行了产品集成开发研究 .从分体式设计开始就考虑先进的复合成形工艺与用户的要求等因素 .在分体式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创新的正挤与横轧工艺和摆动辗压工艺成形半轴套管后 ,收到了节材、节能 ,提高生产率与降低制造成本等综合经济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轴套管 产品集成开发 复合成形工艺 分体式设计 正挤工艺 汽车 后桥 横轧工艺 摆动辗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重法在线检测玉米含水量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桂英 吴文福 徐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容重是评价粮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几种主要粮食作物容重与含水量的相关关系,进而确立了通过容重预测玉米含水量的主题。然后在自制的干燥试验台上,模拟干燥机的干燥方式获得几种风速下不同风温时玉米容重与含水量的... 容重是评价粮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几种主要粮食作物容重与含水量的相关关系,进而确立了通过容重预测玉米含水量的主题。然后在自制的干燥试验台上,模拟干燥机的干燥方式获得几种风速下不同风温时玉米容重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以及几种风温下不同风速时玉米容重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然后对得到的不同干燥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利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并采用Matlab对有用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玉米含水量(M)和干燥过程热风温度(T)2个因素与玉米容重(ρ)之间相互关系的较为合理的数学模型,并自主设计了容重法在线检测玉米含水量的试验装置,最后将该装置安装在粮食干燥机的出口处进行了性能试验,并进行误差分析。说明通过粮食容重预测含水量是可行的,为粮食含水量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重 粮食含水量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成形辊锻机 被引量:4
6
作者 宋玉泉 王明辉 +1 位作者 宋家旺 管晓芳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在传统的辊锻工艺中,坯料轴向处于自由状态,在辊锻过程中因必然产生坯料的前滑后移,而且无法控制温度和摩擦的影响等,致使辊锻不能精成形,这是连续局部塑性成形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难题。作者根据自己的发明专利,研制出一种新型精成形... 在传统的辊锻工艺中,坯料轴向处于自由状态,在辊锻过程中因必然产生坯料的前滑后移,而且无法控制温度和摩擦的影响等,致使辊锻不能精成形,这是连续局部塑性成形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难题。作者根据自己的发明专利,研制出一种新型精成形辊锻机,该机综合了辊锻与闭式模锻的优点,为辊锻精成形创造了可行的设备。实践证明,该精成形辊锻机,整机结构紧凑,运行可靠,便于实现自动化,造价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锻 精成形 辊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Jacobi椭圆函数的随机平均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文俊 郑丽文 马品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4-451,共8页
建立了改进的基于Jacobi椭圆函数的随机平均法,用于预测有界噪声激励作用下硬弹簧和软弹簧系统的随机响应.通过引入基于Jacobi椭圆函数的变换,导出关于响应幅值和激励与响应之间相位差的随机微分方程,应用随机平均原理,将响应幅值近似... 建立了改进的基于Jacobi椭圆函数的随机平均法,用于预测有界噪声激励作用下硬弹簧和软弹簧系统的随机响应.通过引入基于Jacobi椭圆函数的变换,导出关于响应幅值和激励与响应之间相位差的随机微分方程,应用随机平均原理,将响应幅值近似为一个Markov扩散过程,建立其平均的Ito随机微分方程.响应幅值的稳态概率密度由相应的简化Fokker-Planck-Kolmogorov方程解出;进而得到系统位移和速度的稳态概率密度.以Duffing-Van der Pol振子为例,研究了硬刚度及软刚度情形下的随机响应,通过与Monte Carlo数值模拟结果比较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及精度.由于广义调和函数是基于线性系统的精确解,Jacobi椭圆函数是基于非线性系统的精确解,研究结果表明基于Jacobi椭圆函数的随机平均法得到的结果与Monte Carlo模拟方法更接近.因此与基于广义调和函数的随机平均相比,基于Jacobi椭圆函数更加精确,因为它是基于保守的非线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随机平均 有界噪声 硬刚度 软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轴套管正挤横轧变形规律与产品质量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韩英淳 王学明 朱晓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7-519,共3页
半轴套管正挤横轧工艺是我国自行开发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工艺。研究了半轴套管正挤横轧时变形金属受迫流动的规律 ,讨论了影响金属流动变形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提高轧件精度与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半轴套管 正挤横轧 变形规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UG NX的新型齿轮范成加工虚拟样机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文俊 郑丽文 +1 位作者 林钰珍 马品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6,共8页
针对传统齿轮范成仪只能范成一种模数和一种齿数的齿轮齿廓,且仪器存在操作繁琐、演示效果不佳等问题,这里通过理论设计计算,在确定范成加工模型插齿刀、齿坯、插齿刀与齿坯中心距、变位系数等关键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基于UG NX设计了一... 针对传统齿轮范成仪只能范成一种模数和一种齿数的齿轮齿廓,且仪器存在操作繁琐、演示效果不佳等问题,这里通过理论设计计算,在确定范成加工模型插齿刀、齿坯、插齿刀与齿坯中心距、变位系数等关键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基于UG NX设计了一种新型齿轮范成加工虚拟样机,包括齿轮型刀具范成加工虚拟样机模型和齿条型刀具范成加工虚拟样机模型两种机型,并进行了NX CAE齿轮范成加工仿真分析,得到变位系数分别为-0.6、-0.4、-0.2、0、0.2、0.4、0.6时两种机型范成加工动态过程及齿形图,以及根切范成加工动态过程及齿形图,最后通过NX精确测量不同范成加工所得齿轮分度圆齿厚、齿顶厚等参数,分析对比两种范成加工异同,得出齿轮型刀具范成加工变位系数齿条型刀具范成加工变位系数,从而进一步深入阐释了齿轮范成加工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 NX 新型 齿轮范成加工 虚拟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锻模数字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毅 王明辉 宋玉泉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3-216,共4页
为解决辊锻模设计中CAD造型复杂、耗时的问题,文章从逆向工程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全数字化辊锻模具设计技术,通过对数字模型或实物进行离散化,生成密集点云。再利用提出的圆弧弯曲变形算法,逐点进行变形计算,得到辊锻模的离散... 为解决辊锻模设计中CAD造型复杂、耗时的问题,文章从逆向工程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全数字化辊锻模具设计技术,通过对数字模型或实物进行离散化,生成密集点云。再利用提出的圆弧弯曲变形算法,逐点进行变形计算,得到辊锻模的离散点云。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自动生成模具的三角面片数字模型甚至曲面模型。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以直接由实物生成辊锻模具,可简化辊锻模具数字模型的生成过程,且不受模具复杂程度的限制。以汽车连杆辊锻模具的设计为例,阐述了从实物到最终模具数字模型建立的全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锻 数字化设计 逆向工程 连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铝热焊接接头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渊 潘文彬 +1 位作者 杨韬 宋家旺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
钢轨铝热焊接接头是铁路无缝线路最薄弱的环节,为了研究焊接接头的性能,在钢轨铝热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基于Timoshenko梁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方法,求解了带有焊接接头短波不平顺的轮轨接触参数,最后,基于Hertz接触理论... 钢轨铝热焊接接头是铁路无缝线路最薄弱的环节,为了研究焊接接头的性能,在钢轨铝热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基于Timoshenko梁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方法,求解了带有焊接接头短波不平顺的轮轨接触参数,最后,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轮轨接触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轨处于纯滚动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PEEQ)均位于轨头表面以下约4.1 mm深度处,裂纹容易从此处萌生;当轮轨处于全滑动接触时,最大等效应力和PEEQ均移动到轨头表面,很可能造成焊接接头表面压溃、剥离甚至断裂;而纯滚动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PEEQ以及残余变形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接头焊缝中心与较近的轨枕中心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焊接接头热影响区(HAZ)宽度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缝线路 钢轨铝热焊接 接头性能 轮轨接触理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无缝线路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文彬 叶渊 +2 位作者 韩洪江 杨韬 宋家旺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47-50,共4页
针对环境温度变化时,无缝线路内部产生的巨大温度应力会危及轨道安全的问题,在结合无缝线路实际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单元法,采用三维软件CATIA建模,并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对无缝线路模型的温度应力进行了模拟分析,考虑了扣件、轨道... 针对环境温度变化时,无缝线路内部产生的巨大温度应力会危及轨道安全的问题,在结合无缝线路实际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单元法,采用三维软件CATIA建模,并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对无缝线路模型的温度应力进行了模拟分析,考虑了扣件、轨道板和底座等结构,采用边界条件控制环境的温度变化,从而获得钢轨内部温度应力场的分布,并进一步分析了mises、纵向、切向和垂向的温度应力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变化时,钢轨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由温度分布应力图得到扣件与钢轨的接触面是温度应力的集中部位;无缝线路的温度应力分量中纵向温度应力数值最大,与实际数据比较后,纵向温度应力小于钢轨屈服强度;因此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无缝线路温度应力的分析具备可行性,同时也为接下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缝线路 温度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NN神经网络的板材V型折弯回弹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管志平 李金钊 +1 位作者 韦钦洋 赵泼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共10页
针对板材V型自由折弯工艺,首先合理地选择13个回弹影响因素,采用拉丁超立方进行实验设计,基于V型折弯回弹的有限元分析,建立对应不同因素组合的回弹数据大规模样本。通过平均冲击值法对13个回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较为显... 针对板材V型自由折弯工艺,首先合理地选择13个回弹影响因素,采用拉丁超立方进行实验设计,基于V型折弯回弹的有限元分析,建立对应不同因素组合的回弹数据大规模样本。通过平均冲击值法对13个回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较为显著的前7个因素。然后,通过遗传算法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GA-BPNN)分别构建了考虑13因素和7因素的板材折弯回弹预测模型。经板材V型折弯实验及有限元模拟结果验证,考虑13因素的回弹预测模型比考虑7个敏感因素的回弹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说明基于GA-BPNN算法的折弯回弹建模应全面合理地考虑回弹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折弯 回弹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