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艺术史研究中的认知神经科学观念、路径及其限度
1
作者
马修·兰普利
孟凡君(译)
高晓芳(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在当代,神经艺术史研究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的高速发展,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崭新的理论观念。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本质等方面,功能脑区、心智模块、现代心智、镜像神经元、原初知觉这些新观点、新概念既为经典艺术问题和范畴提供...
在当代,神经艺术史研究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的高速发展,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崭新的理论观念。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本质等方面,功能脑区、心智模块、现代心智、镜像神经元、原初知觉这些新观点、新概念既为经典艺术问题和范畴提供了新的阐释空间,同时也面对着证明困难、类比引申、深层意蕴缺失、直感经验缺位方面的质疑与挑战。如果神经艺术史无法有效介入、融入艺术史研究的具体环境、历史文化、生产制度等传统维度,形成相互参照的研究格局,那么交叉研究则仍然停留在单纯的共同性研究追求中。在致力于将共时性科学目标与历时性人文价值相互融合的研究者面前,仍然展现出一条漫漫长途。但这并不否定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可通约性,而需要研究者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心智
认知进化
认知模块
模仿与移情
原初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认知神经美学发展的比较
被引量:
5
2
作者
孟凡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7,共7页
认知神经美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美学的一股重要潮流。借助客观的、科学的视角,美学的基本问题呈现出崭新的空间视域和实践领域。比较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发展历程、当前机遇和未来道路,有助于厘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有助于我们促进...
认知神经美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美学的一股重要潮流。借助客观的、科学的视角,美学的基本问题呈现出崭新的空间视域和实践领域。比较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发展历程、当前机遇和未来道路,有助于厘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有助于我们促进中西美学的交流互动。从发展线索、理论根源、焦点问题等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彰显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各自研究特色。同时,在共同话语资源和共同实践领域中促进中西美学融合,这有助于重新建构美学体系,形成关于美感科学机理的共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美学
中西比较
美感的科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艺术、美学和生物学融合研究中的问题与多元文化取向
被引量:
2
3
作者
孟凡君(译)
卢幸妮(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133,160,F0003,共8页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术史和美学研究中的“移情”与“模仿”机制在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推进中,就存在着忽略文化历史具体性的问题。在多元知识视域中,探索人类的生物存在和文化存在之间相互接合的复杂层次和中间阶段,避免单纯的社会生物学、文化生物学的一元化结论,既是当前部分学者的主要尝试,也构成未来美学和艺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物学
神经艺术史
镜像神经元
模仿
移情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十年神经美学发展状况及其对新文科建设的贡献
被引量:
5
4
作者
孟凡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146,F0003,共7页
近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神经美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形成了神经生物美学、神经信息美学、认知神经美学、神经艺术学、进化神经美学、神经美学与文学、神经美育学等特征鲜明、路径清晰的研究分支。神经美学的多元发展...
近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神经美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形成了神经生物美学、神经信息美学、认知神经美学、神经艺术学、进化神经美学、神经美学与文学、神经美育学等特征鲜明、路径清晰的研究分支。神经美学的多元发展态势展现出美学作为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的包容力和延展力。神经美学的新方向既不断拓展与融合多门学科的边界,又不断聚焦美学经典问题给出当代性回答。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汇通于神经美学,两者之间的隔阂逐渐被打破。在我国当前新文科建设与发展的语境中,神经美学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美学
学科集群
相关性
起因性
新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史研究中的认知神经科学观念、路径及其限度
1
作者
马修·兰普利
孟凡君(译)
高晓芳(译)
机构
马萨里克
大学
艺术学院
吉林大学
文学院
浙江
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吉林大学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科学实证研究”(23FZWB001)阶段成果
文摘
在当代,神经艺术史研究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的高速发展,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崭新的理论观念。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本质等方面,功能脑区、心智模块、现代心智、镜像神经元、原初知觉这些新观点、新概念既为经典艺术问题和范畴提供了新的阐释空间,同时也面对着证明困难、类比引申、深层意蕴缺失、直感经验缺位方面的质疑与挑战。如果神经艺术史无法有效介入、融入艺术史研究的具体环境、历史文化、生产制度等传统维度,形成相互参照的研究格局,那么交叉研究则仍然停留在单纯的共同性研究追求中。在致力于将共时性科学目标与历时性人文价值相互融合的研究者面前,仍然展现出一条漫漫长途。但这并不否定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可通约性,而需要研究者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予以讨论。
关键词
现代心智
认知进化
认知模块
模仿与移情
原初知觉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认知神经美学发展的比较
被引量:
5
2
作者
孟凡君
机构
吉林大学
文学院
吉林大学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浙江
大学
当代马克思主义
美学
研究
中心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范式及心脑机制研究》(项目批号:19ZDA043)研究成果
中国博士后浙江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第六十六批)《泽基神经美学研究》(项目批号:2019M662096)
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泽基神经美学对当代美学的启示研究》(项目批号:2021N79)研究成果
文摘
认知神经美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美学的一股重要潮流。借助客观的、科学的视角,美学的基本问题呈现出崭新的空间视域和实践领域。比较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发展历程、当前机遇和未来道路,有助于厘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有助于我们促进中西美学的交流互动。从发展线索、理论根源、焦点问题等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彰显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各自研究特色。同时,在共同话语资源和共同实践领域中促进中西美学融合,这有助于重新建构美学体系,形成关于美感科学机理的共通研究。
关键词
认知神经美学
中西比较
美感的科学机理
分类号
B83-05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艺术、美学和生物学融合研究中的问题与多元文化取向
被引量:
2
3
作者
孟凡君(译)
卢幸妮(译)
机构
捷克马萨里克
大学
艺术史系
吉林大学
文学院
吉林大学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浙江
大学
当代马克思主义
美学
研究
中心
浙江
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比利时安特卫普
大学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133,160,F000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范式及心脑机制研究”(19ZDA043)之阶段性成果。
文摘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术史和美学研究中的“移情”与“模仿”机制在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推进中,就存在着忽略文化历史具体性的问题。在多元知识视域中,探索人类的生物存在和文化存在之间相互接合的复杂层次和中间阶段,避免单纯的社会生物学、文化生物学的一元化结论,既是当前部分学者的主要尝试,也构成未来美学和艺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基本原则。
关键词
文化生物学
神经艺术史
镜像神经元
模仿
移情
多元文化
Keywords
cultural biology
neuroarthistory
mirror neuron
mimesis
empathy
multi-culture
分类号
J110.9 [艺术—艺术理论]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十年神经美学发展状况及其对新文科建设的贡献
被引量:
5
4
作者
孟凡君
机构
吉林大学
文学院
吉林大学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浙江
大学
当代马克思主义
美学
研究
中心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146,F000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21FWZB09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神经美学问题研究及启示”(21YJA751012)之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近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神经美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形成了神经生物美学、神经信息美学、认知神经美学、神经艺术学、进化神经美学、神经美学与文学、神经美育学等特征鲜明、路径清晰的研究分支。神经美学的多元发展态势展现出美学作为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的包容力和延展力。神经美学的新方向既不断拓展与融合多门学科的边界,又不断聚焦美学经典问题给出当代性回答。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汇通于神经美学,两者之间的隔阂逐渐被打破。在我国当前新文科建设与发展的语境中,神经美学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神经美学
学科集群
相关性
起因性
新文科
Keywords
Neuroaesthetics
disciplinary complex
correlative
causative
new liberal arts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艺术史研究中的认知神经科学观念、路径及其限度
马修·兰普利
孟凡君(译)
高晓芳(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西认知神经美学发展的比较
孟凡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艺术、美学和生物学融合研究中的问题与多元文化取向
孟凡君(译)
卢幸妮(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十年神经美学发展状况及其对新文科建设的贡献
孟凡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