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降血糖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尚禹东 张郑瑶 +2 位作者 丁云录 陈声武 赵广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7-432,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药效学实验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为开发利用银杏叶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大鼠小肠中的α-葡萄糖苷酶液,利用葡萄糖试剂盒测定酶活力;体外抑制实验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通过体外药效学实验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为开发利用银杏叶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大鼠小肠中的α-葡萄糖苷酶液,利用葡萄糖试剂盒测定酶活力;体外抑制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GBE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L-1),对反应体系中的葡萄糖浓度进行测定,计算药物对蔗糖酶的抑制率;离体器官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GBE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L-1),对反应体系中的淀粉光密度值进行测定,计算药物对淀粉酶的抑制率;半数抑制率(IC50)实验将GBE分为7个剂量组,分别计算药物对α-糖苷酶的抑制率及IC50;抑制曲线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GBE组,计算反应速率,以底物浓度的倒数作为横坐标,以反应速率的倒数作为纵坐标,绘制抑制曲线。结果:大鼠小肠酶活力值为67.2活力单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BE高、中、低剂量组蔗糖酶抑制率明显增加(P<0.001,P<0.001,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BE高剂量组大鼠小肠中淀粉酶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GBE对蔗糖酶的IC50值为0.758 6 g.L-1,对淀粉酶的IC50值为0.910 1 g.L-1;GBE组趋势线与正常对照组斜率相近,且截距大于正常对照组趋势线。结论:GBE对α-糖苷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反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Α-葡萄糖苷酶 体外抑制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EGF和EGFR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高扬 周延民 +4 位作者 张颖奇 高尚 韩冰 张茹慧 王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EGF及EGFR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EGF及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癌变过程中STAT3蛋白表达在正常黏膜...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EGF及EGFR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EGF及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癌变过程中STAT3蛋白表达在正常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13.3%(8/60)、30.0%(9/30)、71.2%(43/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GF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5.0%(15/60)、46.7%(14/30)、76.7%(46/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在正常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5.0%(9/60)、36.7%(11/30)、70.0%(42/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呈正相关关系。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STAT3、EGF及EG-FR在口腔鳞癌的浸润、转移及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联合检测STAT3、EGF及EGFR可望成为口腔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EGF EGFR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扬 韩冰 +2 位作者 张茹慧 王渝 周延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6-1110,1208,共6页
目的:分析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ISH)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 目的:分析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ISH)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TAT3 mRNA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5.0%(15/60)、40.0%(12/30)和68.3%(41/6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3.855,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之间STAT3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5.912,χ2=25.616,χ2=7.455,均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联,不同分化等级的鳞状细胞癌组织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Ⅰ级40.0%,Ⅱ级73.9%,Ⅲ级90.9%;χ2=11.532,P<0.05);浅层浸润癌组织与深层浸润癌组织的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浅层26.3%,深层92.7%;χ2=24.989,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发生转移91.3%,未发生转移59.5%;χ2=5.602,P<0.05)。正常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13.3%(8/60)、30.0%(9/30)和71.2%(43/6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3.855,P<0.05)。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均增高,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提示STAT3过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STAT3有望成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口腔鳞状细胞癌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 mRNA、EGF mRNA和EGFR mRNA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扬 周延民 +4 位作者 张茹慧 韩冰 高尚 李艳秋 李春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STAT3 mRNA、EGF mRNA和EGFR 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6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STAT3 mRNA、EGF mRNA和EGFRmRNA的表达,并结合... 目的:探讨STAT3 mRNA、EGF mRNA和EGFR 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6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STAT3 mRNA、EGF mRNA和EGFRmRNA的表达,并结合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口腔鳞癌癌变过程中STAT3、EGF和EGFRmRNA的表达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依次增高,分别为25.0%(15/60)、40.0%(12/30)、68.3%(41/60)和33.3%(20/60)、43.3%(13/30)、80.0%(48/60)及18.3%(11/60)、46.7%(14/30)、75.0%(45/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EGF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EGFR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口腔鳞癌中STAT3、EGF和EGFR mR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STAT3、EGF和EGFR mRNA可能在口腔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TAT3、EGF和EGFR mRNA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口腔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EGF EGFR 口腔鳞状细胞癌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5标记寡脱氧核苷酸MT01经大鼠牙龈黏膜局部注射后在重要脏器组织中的分布
5
作者 张超 申玉芹 +3 位作者 侯旭 裴瑾 孙晗 孙新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4-577,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Cy5标记寡脱氧核苷酸(ODN)MT01在大鼠体内重要脏器组织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分布的规律性。方法:选取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大鼠牙龈黏膜局部注射Cy5标记的MT01,对照组大鼠牙龈黏膜...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Cy5标记寡脱氧核苷酸(ODN)MT01在大鼠体内重要脏器组织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分布的规律性。方法:选取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大鼠牙龈黏膜局部注射Cy5标记的MT01,对照组大鼠牙龈黏膜局部注射未经标记的MT01;于注射后15min、1h、4h、8h、16h、1d、2d、3d、4d和5d分别取大鼠肺、肝、脾、肾、心和脑组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大鼠重要脏器组织中MT01的荧光分布,以荧光阳性细胞率表示各脏器组织内MT01进入各组织细胞量。结果:对照组大鼠重要脏器组织中未观察到荧光阳性细胞;实验组大鼠除心、脑组织外,肺、肝、脾和肾组织细胞中均可观察到荧光阳性细胞;肾组织中荧光阳性细胞呈片状分布,荧光主要集中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肝、脾和肾组织的荧光阳性细胞率呈规律性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注射后4、3和4d时,肺组织的荧光阳性细胞率未见明显规律性。结论:MT01经大鼠牙龈局部注射后可进入肺、肝、脾和肾组织,主要集中在肾脏组织中,且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脱氧核苷酸 MT01 Cy5标记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