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薯花青素抗结肠癌作用及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伟莉 张晨 +2 位作者 张旭浩 刘冬影 赵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5-789,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紫薯中原花青素(PCI)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细胞毒性作用,阐明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HCT-116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HF-91随机分为对照组(PBS组)、阳性药组[25mg·L-1顺铂(DDP)]和PCI组(终浓度分别... 目的:探讨紫薯中原花青素(PCI)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细胞毒性作用,阐明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HCT-116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HF-91随机分为对照组(PBS组)、阳性药组[25mg·L-1顺铂(DDP)]和PCI组(终浓度分别为25、50和100mg·L-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O/EB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JC-1线粒体膜电位变化,qPCR法检测p53和caspase-3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DDP组比较,100mg·L-1 PCI组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各浓度PCI组HF-9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与DDP组比较,50和100mg·L-1 PCI组HCT-116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DDP组和不同浓度PCI组HCT-116细胞中caspase-3和p5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DDP组比较,不同浓度PCI组HCT-116细胞中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100mg·L-1 PCI组HCT-116细胞中p53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紫薯花青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花青素 结肠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
作者 王红月 王茉 +2 位作者 张晨 齐宏欣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80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取Ⅳ期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1×10-6 mol·L-1)组、HGF(8μg·...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取Ⅳ期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1×10-6 mol·L-1)组、HGF(8μg·L-1)组和AngⅡ(1×10-6 mol·L-1)+HGF(8μg·L-1)组。采用CCK8法检测HK-2细胞增殖情况,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HK-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HGF组HK-2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AngⅡ+HGF组HK-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HK-2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HGF组HK-2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AngⅡ+HGF组HK-2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AngⅡ组比较,AngⅡ+HGF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AngⅡ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而促进TEMT,HGF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而抑制TEMT,HGF可能介导AngⅡ抑制HK-2细胞增生及促进TEMT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血管紧张素Ⅱ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赵雷 冯业童 +2 位作者 董超 周余来 刘朋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91-1895,1901,共6页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中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开发针对急性肾损伤的新型治疗模式。方法:采用庆大霉素作为急性肾损伤药物,复制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进行治疗,治疗...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中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开发针对急性肾损伤的新型治疗模式。方法:采用庆大霉素作为急性肾损伤药物,复制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收集大鼠的血浆和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方法,评价血浆及组织中炎症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进行治疗后,大鼠血浆中的炎症蛋白显著降低;在肾脏组织中,与单一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维生素E相比,二者联合在某些炎症蛋白的抑制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E对急性肾损伤中炎症反应具有一定抑制效果,优于单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单一维生素E的治疗方式,所以,这种联合治疗模式在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面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维生素E 急性肾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牙胚在肾包膜及口腔黏膜环境下成牙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颖 刘朋飞 +2 位作者 刘晓 朴正根 蔡景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肾包膜和口腔黏膜环境对小鼠牙胚成牙的适宜度,期望为牙齿再生技术探寻较为理想的培养环境。方法:构建小鼠牙胚肾包膜下及口腔黏膜下移植模型,将14.5 d胚龄( ED14.5)的胚鼠下颌第1磨牙牙胚分别移入肾包膜及口腔...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肾包膜和口腔黏膜环境对小鼠牙胚成牙的适宜度,期望为牙齿再生技术探寻较为理想的培养环境。方法:构建小鼠牙胚肾包膜下及口腔黏膜下移植模型,将14.5 d胚龄( ED14.5)的胚鼠下颌第1磨牙牙胚分别移入肾包膜及口腔黏膜下,于植入后3、4周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切片分析、硬度、弹性模量测定及拉曼光谱分析等,以观察牙胚的成牙情况。结果:(1)牙胚在肾包膜下及口腔黏膜下均可发育成牙齿状结构,但口腔黏膜组在各时点牙冠体积均小于肾包膜组,且牙齿尖窝发育状态不如肾包膜组明显。(2)组织切片染色显示:在口腔黏膜下形成的牙釉质层和牙本质层比肾包膜组薄,成釉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不明显。(3)在釉质的硬度比较上,仅口腔黏膜4周组的釉质硬度比正常鼠牙低( P<0.05);在釉质的弹性模量比较上,肾包膜下3周后的移植物釉质弹性模量比成年鼠牙略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包膜下4周和口腔黏膜下4周后的移植物釉质弹性模量均低于正常鼠牙和肾包膜3周的釉质弹性模量( P<0.01);各组间牙本质的硬度及弹性模量无显著差异( P>0.05)。(4)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2组的拉曼光谱趋势基本一致,在961 cm-1处有最大峰值,但是在2947 cm-1处,口腔黏膜3周组有明显的峰值,远高于其它各组。结论:(1)对于ED14.5的牙胚来说,相对口腔黏膜环境而言,肾包膜下环境培育3~4周更能发育成相对完整的牙齿。(2)口腔黏膜环境所形成牙齿的诸多性状与肾包膜环境下发育的牙齿相比虽有差异,但其对牙胚的生长发育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牙胚 肾包膜 口腔黏膜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对牙髓干细胞神经分化的促进作用及其意义
5
作者 袁静 陈耀宇 +3 位作者 赵艺帆 刘小博 刘朋飞 赵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6-1080,I0012,共6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OX2对牙髓干细胞(DPSCs)神经分化的影响,为研究DPSCs神经分化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人源第三磨牙牙髓中分离DPSCs(DPSCs组),通过逆转录病毒感染方法构建过表达SOX2的DPSCs(DPSCs-SOX2组),以空白载体感染的DPSCs作...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OX2对牙髓干细胞(DPSCs)神经分化的影响,为研究DPSCs神经分化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人源第三磨牙牙髓中分离DPSCs(DPSCs组),通过逆转录病毒感染方法构建过表达SOX2的DPSCs(DPSCs-SOX2组),以空白载体感染的DPSCs作为对照组(DPSCs-vector组),采用神经分化培养基诱导各组DPSCs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NPCs)。采用CCK-8法分析各组NPCs的增殖指数(PI);采用q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NPCs中Nestin和Pax6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NPCs在神经元分化方面的能力和分化后β3-Tubulin的表达效率。结果:通过神经分化培养基的定向诱导,正常DPSCs、DPSCs-vector和DPSCs-SOX2均可通过分化形成NPCs,但DPSCs-SOX2组NPCs的PI和NPCs中Nestin和Pax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PSCs组和DPSCs-vector组(P<0.05);DPSCs-SOX2组NPCs在神经元分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分化后细胞的β3-Tubulin表达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SOX2对DPSCs的神经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SOX2 神经分化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IGF-1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赵雷 陈昕 +1 位作者 冯业童 刘朋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目的:分析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开发UC-MSCs新的应用模式。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脐带组织中分离UC-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的表面特异标志物进行鉴定,通过逆转录病毒感... 目的:分析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开发UC-MSCs新的应用模式。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脐带组织中分离UC-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的表面特异标志物进行鉴定,通过逆转录病毒感染体系,构建过表达IGF-1的UC-MSCs(UC-MSCs-IGF-1),并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对UC-MSCs-IGF-1的IGF-1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分析UC-MSCs-IGF-1的表面标志物及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用不同浓度的H_2O_2(0μmol/L、10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处理细胞,分析UC-MSCs-IGF-1在增殖活力维持、抗氧化损伤和抗凋亡方面的优势。结果:UC-MSCs表面标志物CD29、CD90和CD105的表达均呈阳性,而CD34的表达为阴性,符合正常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应用逆转录病毒感染体系构建的UC-MSCs-IGF-1在IGF-1表达方面远高于正常UC-MSCs,同时干细胞表型与UC-MSCs一致,且具备正常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在H_2O_2的氧化损伤作用下,与UC-MSCs相比,UC-MSCs-IGF-1具有较强的增殖活力和抗氧化、抗凋亡功能,同时细胞中的SOD活性略高于UC-MSCs。结论:过表达IGF-1对UC-MSCs的氧化损伤及氧化引起的凋亡均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与正常UC-MSCs相比,UC-MSCsIGF-1可能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环境对移居大鼠子代主要脏器发育和形态的影响
7
作者 范东艳 王苹 +2 位作者 任海龙 周余来 石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移居大鼠子代主要脏器发育及形态的影响,观察高原移居大鼠子代心、脑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将生活在平原地区的8周龄Wistar大鼠移居到高原地区,适应1周后,56只大鼠按3∶1雌雄比例合笼受孕,所有孕鼠均自然分娩。...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移居大鼠子代主要脏器发育及形态的影响,观察高原移居大鼠子代心、脑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将生活在平原地区的8周龄Wistar大鼠移居到高原地区,适应1周后,56只大鼠按3∶1雌雄比例合笼受孕,所有孕鼠均自然分娩。子代大鼠按月龄分为1、3和6月龄共3组,每组随机取仔鼠雌雄各5只采集心、脑、肺、肝和肾等主要脏器测定质量;每组随机抽取45只仔鼠通过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和拒俘反应实验进行大鼠的行为学检测;每组随机抽取雌雄各5只仔鼠行脑、心和肺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检测大鼠上述组织器官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平原移居高原的孕鼠饮食正常,无早产和死亡。孕鼠平均每窝产仔8~10只,共计产仔345只。仔鼠体质量增长为1.0~1.5g·d^(-1)。有部分仔鼠出现采食量低和觅食困难现象,15只仔鼠在出生后3~5d后陆续死亡,死亡率为4.3%。6月龄仔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体质量比与1月龄仔鼠比较明显升高(P<0.05)。45只仔鼠在各时间点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过程中未出现溺水和死亡,其中3月龄组有7只仔鼠找到水中平台的时间低于其他仔鼠(P<0.05),其他时间点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旷场实验,1月龄组有6只仔鼠表现为中央区停留时间高于其他仔鼠(P<0.05),其他时间点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拒俘反应实验中各时间点所有大鼠表现基本一致。心肌HE染色后可见1~3月龄仔鼠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小静脉淤血,胞核消失,细胞轮廓可见;6月龄仔鼠心肌血管淤血,心肌间隙扩大。脑HE染色后可见1月龄仔鼠脑内玻璃小体形成、胞核不能辨认或消失;3~6月龄仔鼠可见神经元胞体变形、血管扩张充血、空泡样变。肺HE染色后可见1~3月龄仔鼠肺泡壁增生变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6月龄仔鼠肺泡壁增生变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肺泡毛细胞血管扩张充血,肺间质有水肿液,血管内部红细胞液化。结论:西藏高原环境对移居孕鼠仔鼠心、脑、肺发育及形态有影响,其原因可能与高原低压和低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缺氧 高原移居 行为学检测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