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二醇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岩 于鹏程 +3 位作者 王禹 王英平 李平亚 刘金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4-1161,共8页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PD)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凋亡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T3-L1脂肪前体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PD处理组,采用CCK-8法测定0~100μmol·L^(-1)PD作用后未分化3T3-L1脂肪前体细胞及分化后成熟...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PD)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凋亡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T3-L1脂肪前体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PD处理组,采用CCK-8法测定0~100μmol·L^(-1)PD作用后未分化3T3-L1脂肪前体细胞及分化后成熟脂肪细胞的细胞活性。不同浓度(0、5、25和50μmol·L^(-1))PD作用于3T3-L1脂肪前体细胞,采用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3T3-L1脂肪前体细胞凋亡率和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裂解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计算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结果:CCK-8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D处理组3T3-L1脂肪前体细胞的细胞活性降低(P<0.05或P<0.01),成熟脂肪细胞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PI染色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D处理组3T3-L1脂肪前体细胞轮廓变得不规则,出现核碎裂,观察到凋亡小体与染色质碎片;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D处理组3T3-L1脂肪前体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D处理组细胞中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5或P<0.01)。结论:PD能够明显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二醇 3T3-L1脂肪前体细胞 细胞凋亡 抗肥胖 蛋白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止痛化癥胶囊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娜 刘俊丽 +3 位作者 王涵 刘金平 李平亚 董庆海 《特产研究》 2019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检测止痛化癥胶囊中挥发性成分,为止痛化癥胶囊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止痛化癥胶囊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检测止痛化癥胶囊中挥发性成分,为止痛化癥胶囊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止痛化癥胶囊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检出挥发性成分70种,鉴定出其中的70个组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29%,主要包括烯烃、有机酸、醛、酮、酯、杂环和芳香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分别是5-甲基-2-糠醛(18.47%)、焦粘醛(16.23%)、2-乙酰吡咯(7.17%)、薄荷酮(4.84%)、1-(2-呋喃基)乙酮(4.58%)。止痛化癥胶囊挥发性成分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化癥胶囊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刺苞南蛇藤挥发性成分
3
作者 杨娜 王涵 +2 位作者 刘俊丽 刘金平 李平亚 《特产研究》 2019年第2期80-84,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刺苞南蛇藤藤茎的挥发性成分,为刺苞南蛇藤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刺苞南蛇藤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行...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刺苞南蛇藤藤茎的挥发性成分,为刺苞南蛇藤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刺苞南蛇藤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检出挥发性成分105种,鉴定出其中的102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40%。主要包括有机酸、烷烃、烯烃、醇、醛和芳香类化合物等;含量较高的分别是乙基己醇(12.26%)、正壬醛(5.68%)、己酸(5.05%)、正十四烷(3.64%)、正癸醛(3.09%)、新醇(3.02%)、正十五烷(2.94%)、苯甲醛(2.43%)、香叶基丙酮(2.18%)。刺苞南蛇藤挥发性成分丰富,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苞南蛇藤 挥发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和短梗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4
作者 芮施 赵岩 +4 位作者 王晶瑶 蔡恩博 祝洪艳 李平亚 刘金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7-924,共8页
目的:对比刺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SENR)和短梗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SESR)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短梗五加根皮替代刺五加根皮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测定指标的不同,选择雄性昆明小鼠360只,每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组(DZP,... 目的:对比刺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SENR)和短梗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SESR)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短梗五加根皮替代刺五加根皮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测定指标的不同,选择雄性昆明小鼠360只,每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组(DZP,3 mg·kg^-1,灌胃给药),不同剂量(4、8、16、32和64 mg·kg^-1)SENR组和不同剂量(4、8、16、32和64 mg·kg^-1)SESR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d,记录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利用亚催眠剂量(28 mg·kg^-1)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小鼠睡眠发生率,利用催眠剂量(48 mg·kg^-1)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筛选出SENR和SESR的亚催眠剂量和催眠剂量。根据模型药[5-羟色氨酸(5-HTP)和氟马西尼(FLU)]的不同,雄性ICR小鼠180只,每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SENR组、SESR组、SENR+模型药组和SESR+模型药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d,采用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发生率、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ZP组、不同剂量(8、16、32和64 mg·kg^-1)SENR组和不同剂量(8、16、32和64 mg·kg^-1)SESR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睡眠发生率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且睡眠时间延长(P<0.05或P<0.01);依据实验结果,选择SENR和SESR的亚催眠剂量为4 mg·kg^-1,催眠剂量为32 mg·kg^-1。5-HTP模型实验,与空白对照组、SENR(4 mg·kg^-1)组和SESR(4 mg·kg^-1)组比较,SENR+5-HTP组和SESR+5-HTP组小鼠睡眠发生率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1),脑组织中5-HT水平升高(P<0.01);FLU模型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ENR(32 mg·kg^-1)组和SESR(32 mg·kg^-1)组小鼠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1);与SENR(32 mg·kg^-1)组和SESR(32 mg·kg^-1)组比较,SENR+FLU组和SESR+FLU组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睡眠时间缩短(P<0.01),脑组织中GABA水平降低(P<0.05)。结论:SENR和SESR均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脑组织中5-HT和GABA水平有关;在镇静催眠方面,短梗五加根皮可作为刺五加根皮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短梗五加 根皮 镇静 催眠 乙醇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