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HEA抑制大鼠转移性Morris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姜艳芳 谭岩 +4 位作者 赵平伟 刘力华 方艳秋 段秀梅 松崎静司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0-864,共5页
目的 :探讨去氢表雄酮 (DHEA)的体内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Buffalo大鼠 2 1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n=5 ) ;肿瘤对照组 (把 Morris肝细胞瘤移植到大鼠的两肋皮下 ,建立 Morris肝细胞瘤移植的 Buffalo大鼠的体内模型 ) ,喂养基础饲料 (... 目的 :探讨去氢表雄酮 (DHEA)的体内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Buffalo大鼠 2 1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n=5 ) ;肿瘤对照组 (把 Morris肝细胞瘤移植到大鼠的两肋皮下 ,建立 Morris肝细胞瘤移植的 Buffalo大鼠的体内模型 ) ,喂养基础饲料 (n=6 )、DHEA肿瘤组 (建立 Morris肝细胞瘤移植模型后 ,在喂养的基础饲料中添加 DHEA) (n=6 )和去氢表雄酮硫酸酯 (DHEA- s)肿瘤组 (建立 Morris肝细胞瘤移植模型后 ,在喂养的基础饲料中添加 DHEA - s) (n=4 )。分别喂养 4周后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的免疫功能 ,应用磁场型高分解能质量分析仪 (GC/ MS)方法测定大鼠体内类固醇的含量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染色检测磷酸化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PTEN )蛋白表达 ,同时测定其对大鼠的毒副作用。结果 :DHEA肿瘤组的瘤重量 [(8.31± 0 .6 1) g]较肿瘤对照组 [(14 .5 7± 0 .5 6 ) g]显著减小 ,抑制率达到 4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DHEA肿瘤组的磷酸化PTEN蛋白表达量增加 ,同时提高了 CD3、CD4阳性细胞百分率及 CD4 + / CD8+比值 ,与肿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DHEA肿瘤组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未见其有毒副作用。结论 :DHEA对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表雄酮 肝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氢表雄酮及其代谢产物对人肿瘤细胞系的抗增殖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姜艳芳 赵平伟 +2 位作者 谭岩 方艳秋 松崎静司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5-989,共5页
目的:研究去氢表雄酮(DHEA)及其代谢物去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对HepG2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HepG2和HT-29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1、10、50、100及200μmol·L-1)DHEA组和DHEAs组,孵育8、24、48及72h后... 目的:研究去氢表雄酮(DHEA)及其代谢物去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对HepG2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HepG2和HT-29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1、10、50、100及200μmol·L-1)DHEA组和DHEAs组,孵育8、24、48及72h后,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BrdU测定法检测DHEA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同时测定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A还原酶(HMGR)、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①MTT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DHEA组HepG2和HT-29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增加(P<0.05)。作用24h时,100μmol·L-1DHE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最显著(P<0.05),而DHEA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BrdU法结果显示,当DHEA浓度在50、100和200μmol·L-1时细胞的生长均显著受到抑制,尤其以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最高(P<0.05)。③DHEA对HepG2细胞HMGR活性抑制率为62%,对HT-29细胞HMGR活性抑制率为51%,而DHEAs则无明显作用。④100μmol·L-1DHEA抑制G6PD的效力为85%,而DHEAs的抑制效力仅为6%。⑤DHEA和DHEAs对细胞LDH的活性影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HEA对HepG2和HT-29两种肿瘤细胞系均具有较强的抗增殖作用,能明显降低细胞的G6PD或HMGR活性,DHEAs则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表雄酮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waf1)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姜艳芳 谭岩 +3 位作者 赵平伟 刘力华 方艳秋 许淑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 :构建人 p2 1waf1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 JM10 9中高效表达。方法 :从人肝细胞中分离总 RNA,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得到 p2 1waf1 全基因。用原核细胞表达载体构建了 p BV 2 2 0 / p2 1waf1 重组质粒 ,经 DNA... 目的 :构建人 p2 1waf1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 JM10 9中高效表达。方法 :从人肝细胞中分离总 RNA,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得到 p2 1waf1 全基因。用原核细胞表达载体构建了 p BV 2 2 0 / p2 1waf1 重组质粒 ,经 DNA测序确认后 ,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 JM10 9进行表达、初步纯化。结果 :SDS- PAGE凝胶电泳分离显示在分子量 2 10 0 0处有一诱导蛋白带 ,薄层扫描显示表达产物在诱导 5 h时可达细菌总蛋白的 38% ,Westernblotting证明表达产物与抗人 P2 1waf1 单克隆抗体有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 :成功构建出 p2 1waf1 表达载体 ,诱导产生蛋白经检测证实为 P2 1waf1 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