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片仔癀在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张潮鹤 张昕玮 王相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目的:探讨片仔癀(PZH)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引起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分为对照组、APAP组(10 mmol·L^(-1)APAP)、APAP+PZH组(10 mmol·L^(-1)APAP和0.4 g·L^(-1)PZH)... 目的:探讨片仔癀(PZH)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引起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分为对照组、APAP组(10 mmol·L^(-1)APAP)、APAP+PZH组(10 mmol·L^(-1)APAP和0.4 g·L^(-1)PZH)和PZH组(0.4 g·L^(-1)PZ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肝细胞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肝细胞凋亡率,生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荧光探针技术检测各组肝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蛋白和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与对照组比较,APAP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APAP组比较,APAP+PZH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倒置显微镜观察,与对照组比较,APAP组细胞呈现数量减少且排列疏松的趋势;与APAP组比较,APAP+PZH组细胞数量及排列得到显著改善。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APAP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APAP组比较,APAP+PZH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试剂盒检测,与对照组比较,APAP组细胞中LDH活性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APAP组比较,APAP+PZH组细胞中LDH活性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APAP组肝细胞中R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与APAP组比较,APAP+PZH组肝细胞中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APAP组肝细胞中MMP明显降低;与APAP组比较,APAP+PZH组肝细胞中MMP明显升高。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APAP组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9、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KBα)、p-P65、磷酸化kappa B抑制因子激酶β(p-IKK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APAP组比较,APAP+PZH组细胞中caspase-9、BAX、p-PI3K、p-AKT、p-IKBα、p-P65、p-IKKβ、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PZH能够降低APAP引起的细胞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缓解L02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仔癀 药物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V617F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晓 於秋燕 +7 位作者 徐文 王春红 金立方 金鑫 李小丰 王秀丽 于晓艳 李景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6-1112,共7页
目的:研究JAK2V617F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JAK2V617F突变与MPN临床特征的关联性,阐明其在MPN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0例M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组(n=68)、原发性血... 目的:研究JAK2V617F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JAK2V617F突变与MPN临床特征的关联性,阐明其在MPN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0例M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组(n=68)、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组(n=88)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n=14),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法检测170例MPN患者JAK2V617F突变情况,分析各组内JAK2V617F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性别分布、年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是否并发脾肿大和血栓栓塞方面的差别。结果:在170例MPN患者中JAK2V617F的总突变率为68.2%(116/170),PV、ET和PMF组的突变率分别为72.1%(49/68)、68.1%(60/88)和50.0%(7/14),PV组患者中的JAK2V617F突变率高于其他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与野生型组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发病年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PT和APTT明显延长(P<0.01),脾肿大发生率升高(P<0.05);JAK2V617F突变型ET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P<0.01),血红蛋白水平降低(P<0.01),APTT明显延长(P<0.01),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升高(P<0.05);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增加(P<0.05),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或P<0.01)。与JAK2V617F突变型ET和PMF患者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APTT明显延长(P<0.05);与JAK2V617F突变型PV和ET患者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增加及白细胞计数升高(P<0.05)。结论:JAK2V617F突变型MPN患者与野生型患者临床特征明显不同;JAK2V617F突变型MPN患者中PV、ET和PMF临床特征也不尽相同,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更易发生APTT延长,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更大且白细胞计数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V617F 基因突变 白细胞计数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凌宇 沈卫章 +1 位作者 谈磊 李金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4-1740,共7页
目的:分析1例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TP)患者的临床特点、干预时机、诊治方案和预后等因素,为该类罕见病的精准诊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例既往接受病毒灭活疫苗后早期被误诊为急性感染的i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 目的:分析1例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TP)患者的临床特点、干预时机、诊治方案和预后等因素,为该类罕见病的精准诊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例既往接受病毒灭活疫苗后早期被误诊为急性感染的i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6 d”入院,查体下肢散在红色斑丘疹,早期仅有血小板轻度减少,入院时PLASMIC评分为5分。入院诊断急性感染,给予消炎、抗感染和激素等治疗效果不佳,1周后复查血常规血小板明显减少,并随病情进展逐渐表现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血尿、酱油色尿和神经及精神症状。完善相关检查,重新评估PLASMIC评分为7分。高度疑诊iTTP后立即启动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治疗过程中含血栓形成素1型结构域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金属肽酶13 (ADATMS13)活性水平<1%,ADAMTS13抑制物检测结果为阳性,基因检测存在iTTP易感基因的错义突变。诊断明确后规律应用利妥昔单抗静脉注射,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并随访至今,评估病情治疗有效。结论:iTTP常由于首诊临床症状不典型导致病情延误,一旦疑诊应立即启动以TPE和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治疗,利妥昔单抗等新药为iTTP多学科综合诊治策略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分析 血浆置换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T315I突变细胞株KBM5R的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小丰 李景贺 +6 位作者 王春红 王秀丽 刘秋菊 徐文 郏博 邱林 马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43-64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耐伊马替尼(IM)并有T315I点突变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株KBM5R的诱导凋亡作用。选择T315I点突变的CML细胞KBM5R和野生型细胞KBM5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KBM5R细胞对IM的耐药性及ATO对KBM5、KBM5R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耐伊马替尼(IM)并有T315I点突变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株KBM5R的诱导凋亡作用。选择T315I点突变的CML细胞KBM5R和野生型细胞KBM5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KBM5R细胞对IM的耐药性及ATO对KBM5、KBM5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TO诱导KBM5、KBM5R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TO对KBM5、KBM5R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8、-9的影响。结果表明,①IM作用于KBM5R细胞的IC50值为12.66±0.565μmol/L,明显高于对KBM5细胞的IC50值(0.303±0.031)μmol/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不同浓度ATO作用于KBM5、KBM5R细胞24、48、72、96小时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相同的药物浓度和时间点ATO对KBM5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对KBM5细胞;③ATO(2、4、8μmol/L)作用于细胞48小时后KBM5、KBM5R细胞凋亡率均以药物浓度依赖形式增加,且相同药物浓度时KBM5R细胞凋亡率较KBM5细胞高;④4μmol/LATO作用于KBM5、KBM5R细胞24小时后,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8、-9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KBM5R细胞对IM具有显著的耐药性;ATO对KBM5、KBM5R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与野生型细胞KBM5比较,ATO对T315I突变的KBM5R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更强;ATO通过活化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8、-9诱导细胞KBM5和KBM5R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伊马替尼耐药 T315I点突变 KBM5R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人参皂苷GQ对阿霉素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金鑫 沈卫章 +6 位作者 金立方 贾姣源 李小丰 王秀丽 邸鑫 张红娟 李平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4-1168,1313,共6页
目的:构建阿霉素(DOX)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探讨伪人参皂苷GQ(PGQ)对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股静脉注射DOX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X组(18mg·kg-1)、DOX+右丙亚胺(DZR)... 目的:构建阿霉素(DOX)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探讨伪人参皂苷GQ(PGQ)对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股静脉注射DOX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X组(18mg·kg-1)、DOX+右丙亚胺(DZR)组(180mg·kg-1)和DOX+低、中、高剂量PGQ组(分别为3、6和12mg·kg-1·d-1)(n=5)。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计算各组大鼠心脏/体质量(HW/BW)比值,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和血清肌钙蛋白I(TnI)水平,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OX组大鼠BW总下降值明显升高(P<0.05),HW/BW比值明显增高(P<0.05),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力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P<0.05),TnI水平明显增高(P<0.05),并见心肌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损伤。与DOX组比较,DOX+DZR组和DOX+中剂量PGQ组大鼠HR、LVSP、±dp/dtmax明显升高(P<0.05),TnI水平明显减低(P<0.05),HW/BW比值明显减低(P<0.05),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好转。与DOX+DZR组比较,DOX+中剂量PGQ组大鼠BW总下降值明显减少(P<0.05),且对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保护作用更显著。结论:PGQ能够拮抗DOX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人参皂苷GQ 阿霉素 心肌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T315I突变细胞株KBM5R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丰 刘秋菊 +5 位作者 李景贺 王秀丽 沈卫章 卢爱萍 郏博 陈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5-249,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T315I突变的伊马替尼(IM)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株KBM5R细胞周期的影响,为对抗CML患者的IM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野生型KBM5细胞作为T315I点突变KBM5R细胞的阴性对照组,根据是否经过ATO处理...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T315I突变的伊马替尼(IM)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株KBM5R细胞周期的影响,为对抗CML患者的IM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野生型KBM5细胞作为T315I点突变KBM5R细胞的阴性对照组,根据是否经过ATO处理将实验分为KBM5R细胞空白对照组、KBM5R细胞ATO处理组、KBM5细胞空白对照组和KBM5细胞ATO处理组。应用MTT法检测IM和ATO作用后KBM5和KBM5R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ATO作用后KBM5和KBM5R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TO作用后KBM5和KBM5R细胞周期调节相关蛋白P21和P27表达的变化。结果:IM作用后耐药组KBM5R细胞IC50与野生型KBM5细胞比较明显增高(P<0.01);不同浓度(0.5、1.0、2.0、4.0和8.0μmol·L-1)ATO于不同时间点(24、48、72和96h)作用于KBM5和KBM5R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TO处理组细胞均表现为显著的增殖抑制,且随药物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加(P<0.05);在相同的药物浓度和时间点,ATO对KBM5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野生型KBM5细胞(P<0.05);2.0、4.0和8.0μmol·L-1 ATO作用细胞48h后,KBM5和KBM5R细胞周期中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均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相同药物浓度时KBM5R细胞周期中G2/M期细胞所占比例与KBM5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O作用KBM5和KBM5R细胞48h后,2.0、4.0和8.0μmol·L-1ATO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内P21和P27蛋白表达均增加,且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ATO通过上调P21和P27蛋白水平使KBM5R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细胞周期阻滞是ATO抑制T315I点突变细胞株KBM5R增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伊马替尼耐药 T315I点突变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睿 李亚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07-1911,共5页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免疫治疗手段,已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获得显著疗效。近年来,CRAT细胞疗法应用于实...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免疫治疗手段,已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获得显著疗效。近年来,CRAT细胞疗法应用于实体瘤的治疗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就CAR-T细胞疗法的发展历程及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 免疫治疗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miRNA181a-5p表达与Treg/Th17失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萌 金立方 +3 位作者 李小丰 赵岩 朱耿军 沈卫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7-243,共7页
目的:研究miRNA181a-5p表达与Treg/Th17失衡关系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ITP患者T细胞免疫失衡的机制。方法:收集37例ITP患者(包括21例未治疗患者和16例治疗有效患者)及19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 目的:研究miRNA181a-5p表达与Treg/Th17失衡关系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ITP患者T细胞免疫失衡的机制。方法:收集37例ITP患者(包括21例未治疗患者和16例治疗有效患者)及19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qRT-PCR分析miRNA181a-5p和Notch1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h17亚群和Treg细胞比例;收集ITP组的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年龄、血小板计数及病程。结果:ITP组miR-181a-5p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经治疗有效后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TP组和治疗有效组Notch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之间两两比较,Treg细胞比例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ITP组Th17亚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reg/Th17比值明显降低(P<0.05);ITP组miR-181a-5p表达和Treg/Th17比值呈正相关关系(r=0.555)。结论:ITP患者存在miR-181a-5p表达明显下降,且与Treg/Th17细胞失衡密切相关,经治疗有效后miR-181a-5p可以得到显著纠正,但仍无法达到健康人水平;而Notch1表达明显升高,经治疗有效后Notch1表达也无法达到健康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miRNA181a-5p TREG细胞 Th17亚群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蛋白1基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安乐 杨建征 +4 位作者 胡春梅 于琼 肖晗 郝书弘 唐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6-779,共4页
目的:研究多囊蛋白1(PC1)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PC1对凋亡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1基因重组质粒pEGPF-PC1-5TMC和空白对照质粒pEGFP分别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验证。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转染组(转... 目的:研究多囊蛋白1(PC1)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PC1对凋亡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1基因重组质粒pEGPF-PC1-5TMC和空白对照质粒pEGFP分别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验证。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转染组(转染PC1重组质粒)、空白对照组(转染空白对照质粒pEGFP)和正常对照组(正常HeLa细胞)转染后48和72h时细胞增殖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后48和72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PC1基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抗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蛋白1 宫颈肿瘤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敏 金鑫 +4 位作者 邸鑫 田畅 刘伽莹 丛珊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MAs)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提高临床医生对IMAs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IMAs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42岁,因咳嗽和咳痰入院,CT检查显示双肺... 目的:探讨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MAs)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提高临床医生对IMAs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IMAs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42岁,因咳嗽和咳痰入院,CT检查显示双肺斑片状影,因疑似双肺肺炎行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及胸水脱落细胞检测结果均为炎性表现,后经皮穿刺活检病理回报为IMAs。基因检测结果为KRAS外显子2点突变。行紫杉醇加卡铂并联合应用血管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化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变。结论:IMAs是一种特殊病理类型的肺腺癌(ADCs),该类患者影像学表现多样,基因表达特殊,治疗原则与其他类型ADCs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 肺腺癌 基因突变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韩悦 李亚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681-2686,共6页
近几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已成为医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及尿路上皮癌等恶性肿瘤的应用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本文对PD-1/PD-L1... 近几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已成为医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及尿路上皮癌等恶性肿瘤的应用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本文对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晚期NSCLC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D-1 PD-L1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