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雷公藤对肾小球肾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罗萍 李艳辉 +3 位作者 刘树军 顾华 张艳华 苗起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608,共3页
目的 :探讨东北雷公藤对阿霉素肾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肾炎大鼠经东北雷公藤灌胃 2 8d后 ,检测大鼠尿蛋白、肾组织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 PAI- 1 )及血胆固醇、肝功、肾功变化。结果 :东北雷公藤具有降低肾炎大鼠尿蛋白... 目的 :探讨东北雷公藤对阿霉素肾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肾炎大鼠经东北雷公藤灌胃 2 8d后 ,检测大鼠尿蛋白、肾组织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 PAI- 1 )及血胆固醇、肝功、肾功变化。结果 :东北雷公藤具有降低肾炎大鼠尿蛋白及肾组织中 PAI- 1的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治疗应用 肾小球肾炎 中药疗法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1、AQP2和AQP3在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冬梅 许钟镐 +3 位作者 辛丽 刘树军 苗里宁 罗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AQP1 AQP3 AQP2 肾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肾脏活检 水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9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临床表现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珉丹 罗萍 耿兴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0-693,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长春地区汉族IgA肾病患者的MMP-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ELP)技术检测85例IgA肾病患者的MMP-9C-1562T基因多态性,应用SPSS 13.0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前驱... 目的:研究中国长春地区汉族IgA肾病患者的MMP-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ELP)技术检测85例IgA肾病患者的MMP-9C-1562T基因多态性,应用SPSS 13.0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前驱感染、肉眼血尿、肾区疼痛、高血压、肾功能改变、是否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尿蛋白定量等临床表现的关联性。结果:IgA肾病患者MMP-9 C-1562T基因型分布频数为:CC基因型62例(72.94%),CT基因型23例(27.06%),TT基因型缺如,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CC和CT基因型与24 h尿蛋白定量有关联性(U=502.0,P=0.0454),与前驱感染、肉眼血尿、肾区疼痛、高血压、肾功能改变、是否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镜下血尿程度等临床表现无关(P>0.05)。结论:临床上IgA肾病患者的MMP-9 C-1562T基因型可能影响尿蛋白程度,但不影响其他临床表现,亦不决定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1562T基因 遗传多态性 IGA肾病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树军 于洗河 +1 位作者 罗萍 刘淑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9-300,共2页
目的 :了解肾活检在老年人肾脏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在彩超引导下 ,采用 1秒钟抽吸法对2 9例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行经皮肾活检术 ,标本做光镜、免疫荧光检查 ,必要时做电镜检查。结果 :2 9例患者中 ,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肾小球... 目的 :了解肾活检在老年人肾脏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在彩超引导下 ,采用 1秒钟抽吸法对2 9例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行经皮肾活检术 ,标本做光镜、免疫荧光检查 ,必要时做电镜检查。结果 :2 9例患者中 ,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2 1例 ,约占 72 .4 % ;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最高 ,约占 38.1 %。结论 :肾活检病理诊断对老年人肾小球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肾小球肾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血清中MMP-2、MMP-9和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罗萍 顾华 +4 位作者 卢雪红 苗里宁 王丽华 张向颖 杨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尿蛋白及血中 TGF-β1 、 MMP- 2和 MMP- 9的影响 ,研究其在肾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用 EL 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MMP- 2、 MMP- 9和 TGF-β1 。结果 :经东北雷公藤治疗后肾炎大鼠尿蛋白 [(170 .38... 目的 :通过观察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尿蛋白及血中 TGF-β1 、 MMP- 2和 MMP- 9的影响 ,研究其在肾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用 EL 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MMP- 2、 MMP- 9和 TGF-β1 。结果 :经东北雷公藤治疗后肾炎大鼠尿蛋白 [(170 .38± 32 .6 2 ) m g/ 2 4 h]明显低于治疗前 [(32 7.38± 4 8.6 7) mg/ 2 4 h,P<0 .0 1];血清 TGF-β1 水平模型对照组为 (2 87.6 0± 4 3.37) ng· L- 1 ,模型治疗组为 (2 10 .6 7± 39.36 ) ng· L- 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血清中 MMP- 2模型对照组为 (2 4 0 .6 3± 38.34) μg· L- 1 ,模型治疗组为 (382 .2 6±4 0 .38) μg· L- 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MMP- 9模型治疗组高于模型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 :东北雷公藤可能具有延缓肾炎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免疫学 疾病模型 动物 明胶酶B/血液 明胶酶A/血液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对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广东 刘树军 +2 位作者 苗里宁 顾华 罗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58-760,共3页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后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成份的变化及其与PAI1含量改变的关系及该药的效果。方法:以阳离子化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的肾炎大鼠模型,以ELISA方法检测不同疗程组的大鼠肾组织中的FN、LN的含...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后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成份的变化及其与PAI1含量改变的关系及该药的效果。方法:以阳离子化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的肾炎大鼠模型,以ELISA方法检测不同疗程组的大鼠肾组织中的FN、LN的含量,发色底物法检测肾组织中PAI1含量变化,并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价甲基强的松龙的治疗作用。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的FN、LN及PAI1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且FN、LN与PAI1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肾小球系膜基质轻、中度增生;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周及2周后,治疗组的FN、LN及PAI1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不同程度减轻,但未达到正常组水平;治疗后大鼠尿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免疫复合物肾炎大鼠细胞外基质积聚与PAI1含量升高密切相关,甲基强的松龙可能通过干扰PA/PAI1系统而影响细胞外基质积聚并达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免疫复合物型肾炎 细胞外基质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中PAI-1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冬梅 顾华 +2 位作者 孙广东 苗里宁 刘建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5-356,共2页
目的 :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Ⅳ型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血浆中 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浆中PAI 1含量。结果 :①LN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 ;②LN患者经甲基强的松龙... 目的 :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Ⅳ型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血浆中 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浆中PAI 1含量。结果 :①LN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 ;②LN患者经甲基强的松龙两次冲击治疗后与治疗前分别比较 (P <0 .0 1) ;③甲基强的松龙第二次冲击治疗后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通过干扰纤溶酶原激活物 (PA) 纤溶酶系统 ,使LN病人血浆中PAI 1含量明显降低 ,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狼疮性肾炎 血浆 PAI-l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功能和足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祁冰雪 王杨威 +3 位作者 张艺献 赵静波 马彦 孙亚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1-339,共9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功能和足细胞相关蛋白表达及病理形态表现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6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功能和足细胞相关蛋白表达及病理形态表现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6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n=12)、利拉鲁肽组(n=12)和利拉鲁肽+LY294002组(n=12)。利拉鲁肽组大鼠腹腔注射利拉鲁肽,利拉鲁肽+LY294002组大鼠提前给予LY294002腹腔注射,30 min后再给予利拉鲁肽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每天注射1次。于用药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及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足细胞中Synaptopodin蛋白表达水平,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足细胞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足细胞中Synaptopodin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UACR、FBG、血清中Scr和BUN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拉鲁肽组大鼠UACR、FBG、血清中Scr和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HE染色,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体积肿大,系膜细胞和基质增多,而利拉鲁肽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较模型组明显缓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足细胞中Synaptopo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拉鲁肽组大鼠肾脏组织足细胞中Synaptopo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电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足突覆盖于肾小球基底膜外表面,形态正常,分布均匀;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足突增宽、肿胀、广泛融合,部分可见足突消失,溶酶体坏死,肾间质水肿;利拉鲁肽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足突肿胀、融合好转,与正常对照组足突结构相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ynaptopodin、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拉鲁肽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ynaptopodin、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利拉鲁肽组比较,利拉鲁肽+LY294002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ynaptopodin、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大鼠肾脏功能,减轻DN大鼠足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利拉鲁肽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罗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杜冰 秦玲 崔文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9-954,共6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阿罗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8年第3期)、MEDLINE(1991—2009年3月)、EMbase(1991年1月—2009年3月)、CBMdisc(1991年1月—2009...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阿罗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8年第3期)、MEDLINE(1991—2009年3月)、EMbase(1991年1月—2009年3月)、CBMdisc(1991年1月—2009年3月)、CNKI(1994年1月—2009年3月)以及手工检索关于阿罗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应用RevMan 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初检出176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6篇8项关于阿罗洛尔与其他常用抗高血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文献。同质性检验,有效性:χ^2=4.41,df=7,P=0.73;安全性:χ^2=2.96,df=4,P=0.56。二者合并效应量的估计,有效性:Z=0.64(P=0.52),合并OR=1.17,OR95%CI(0.72-1.85);安全性:Z=1.75(P=0.08),合并OR=0.60,OR95%CI(0.34-1.06)。结论:阿罗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罗洛尔 阿尔马尔 高血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钠透析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雪红 罗萍 +3 位作者 顾华 苗里宁 田庚 李柱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4-476,共3页
目的 :观察可调钠透析对相对血容量 (RBV)、脉搏 (P)、血压 (B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 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常规血液透析 (CHD)模式及可调钠透析 (PHD)模式先后进行 1 2个月的观察 ,患者自身对照 ,分别在 CHD及 PHD治疗 6个月前后 ... 目的 :观察可调钠透析对相对血容量 (RBV)、脉搏 (P)、血压 (B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 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常规血液透析 (CHD)模式及可调钠透析 (PHD)模式先后进行 1 2个月的观察 ,患者自身对照 ,分别在 CHD及 PHD治疗 6个月前后 ,观察两种模式患者心功能的变化 ,记录每次透析过程中的 RBV、P、BP、红细胞压积 (HCT)和血红蛋白 (Hb)的变化。每个患者每周监测血钠浓度 ,下次透析前记录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结果 :PHD使 RBV保持稳定 ,与 CH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PHD对于保持心率、 BP稳定 ,透析后 HCT、Hb升高不明显 ,与 CHD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PHD治疗 6个月后射血分数 (EF)、左室短轴缩短率 (FS)、每搏输出量 (SV)、心输出量 (CO)、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 (E峰 )和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 (A峰 )的比值 (E/ A)较 CHD均明显升高 (P<0 .0 5 )。PHD透析过程中血钠逐渐升高 ,2 h达高峰 ,随后逐渐恢复至透析前水平。CHD和 PHD透析间期体重比较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PHD对保持患者 RBV、心率、BP稳定 ,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显著的作用。PHD的这种作用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血液透析/副作用 碳酸氢盐类 透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颈动脉形态特征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博罕 穆洋 +4 位作者 李延广 陈曦曌 马杰 张伟光 智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对颈动脉形态特征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明确老年患者颈动脉超声筛查对心血管事件的意义。方法连续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体检者976例,其中男性461例,女性515例,年龄29-86(58.8±13.8)岁。根据人群年龄分为青年组... 目的探讨年龄对颈动脉形态特征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明确老年患者颈动脉超声筛查对心血管事件的意义。方法连续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体检者976例,其中男性461例,女性515例,年龄29-86(58.8±13.8)岁。根据人群年龄分为青年组151例、中年组317例和老年组508例,对3组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3组人群的颈动脉舒张末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血液峰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斑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人群颈动脉斑块在颈总动脉、窦部、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布率分别为16.9%、58.5%、18.9%、5.7%,在窦部的分布率最高。3组人群颈动脉斑块随着年龄增长,斑块检出率显著升高(20.52%vs 35.65%vs 39.76%,P=0.000)3组人群随年龄的增长,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血液峰流速及3条颈动脉的搏动指数均显著下降,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条颈动脉的舒张末内径、内膜中层厚度、阻力指数和斑块检出率,还有颈外动脉的血液峰流速均显著升高,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是导致颈动脉形态改变、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老年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筛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年龄因素 颈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后相关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祁冰雪 马彦 +2 位作者 张艺献 孙亚东 苗里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5-283,共9页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后相关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分化成熟的足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甘露醇对照组、利拉鲁肽组和高糖+利拉鲁肽组。提取各组...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后相关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分化成熟的足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甘露醇对照组、利拉鲁肽组和高糖+利拉鲁肽组。提取各组细胞RNA,应用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各组足细胞中Nephrin、Podocin和ZO-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ephrin、Podocin、ZO-1、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足细胞中骨架蛋白Synaptopodin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将分化成熟的足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利拉鲁肽组、高糖+利拉鲁肽+LY294002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转导蛋白、Bcl-2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足细胞中标志蛋白Nephrin、Podocin和Z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足细胞特异性骨架蛋白Synaptopodin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足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利拉鲁肽组足细胞中Nephrin、Podocin和Z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足细胞特异性骨架蛋白Synaptopodin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足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足细胞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利拉鲁肽组足细胞内PI3K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高糖+利拉鲁肽组比较,高糖+利拉鲁肽+LY294002组足细胞中PI3K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利拉鲁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足细胞凋亡,减轻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细胞凋亡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利拉鲁肽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