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摘除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曹弘薇 管国芳 +4 位作者 张德军 孙开 于多娇 鹿艳青 刘瑶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67,共1页
目的:观察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对44例感染期耳前瘘管摘除术后患者(44耳),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红光理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红光理疗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1次行切口处红光理疗,每次15分... 目的:观察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对44例感染期耳前瘘管摘除术后患者(44耳),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红光理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红光理疗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1次行切口处红光理疗,每次15分钟;对照组则不给予红光理疗。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结果:红光理疗组患者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8.68±0.63天,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2±0.74天。两组经统计学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光理疗可以明显促进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 耳前瘘管 感染期 耳廓软骨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多娇 管国芳 +3 位作者 张德军 孙开 曹弘薇 刘瑶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0,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88例(89耳)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45耳),对照组为44例(44耳)。对照组常规应用金纳多、三磷酸腺苷及地塞米松等药物,10日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对...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88例(89耳)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45耳),对照组为44例(44耳)。对照组常规应用金纳多、三磷酸腺苷及地塞米松等药物,10日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耳门、听宫、听会三穴行局部注射,同时联合患侧耳部红光照射,隔日1次,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总有效率63.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红光照射较单纯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穴位注射 红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外移术联合Nd:YAG激光插入法治疗慢性鼻炎 被引量:1
3
作者 管国芳 杨桂琴 +3 位作者 文连姬 崔树勋 王宗贵 辛丁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的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外移术联合Nd :YAG激光插入法。方法 :采用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外移术联合Nd :YAG激光插入法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 84例。治疗前后采用糖精试验评定... 目的 :探讨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的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外移术联合Nd :YAG激光插入法。方法 :采用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外移术联合Nd :YAG激光插入法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 84例。治疗前后采用糖精试验评定鼻粘膜纤毛功能。结果 :经 1至 3年随访 ,总有效率达 10 0 %。无并发症发生。治疗前后粘液纤毛传输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该术式视野清晰 ,操作简单 ,术后反应轻 ,病人痛苦小 ,门诊即可完成 ,疗效极佳 ,是一种对鼻粘膜纤毛功能无损伤的治疗慢性鼻炎的微创手术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炎 ND:YAG激光 鼻内窥镜术 下鼻甲骨折 激光插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e激光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桂琴 李玉英 +2 位作者 耿桂芳 马远达 郝冬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HE-NE激光 治疗 渗出性中耳炎 疗效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Nd:YAG激光在预防鼻息肉术后复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明 李野 +2 位作者 陈鸥 夏轶男 张文龙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7,共1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Nd:YAG激光在复发性多发性鼻息肉术后处理及防止息肉复发的优越性,方法:168例鼻息肉术后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经鼻内镜下Nd:YAG激光和传统方法处理术腔。结果:随访1年至3年,对首发的鼻息肉经激光治疗的无息肉复发,...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Nd:YAG激光在复发性多发性鼻息肉术后处理及防止息肉复发的优越性,方法:168例鼻息肉术后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经鼻内镜下Nd:YAG激光和传统方法处理术腔。结果:随访1年至3年,对首发的鼻息肉经激光治疗的无息肉复发,对于复发性多发性鼻息肉患者术后半年内仅有9%的复发率,传统的术后处理方法治疗术后半年仍有30%的复发率。结论:鼻内镜下Nd:YAG激光可有效的预防鼻息肉术后复发,尤其对于复发性多发性鼻息肉更有其独特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鼻内镜 鼻息肉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治疗肥厚性鼻炎
6
作者 赵明 王宗贵 +2 位作者 辛丁 李培鑫 金春顺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73,共1页
目的 :探讨在鼻内窥镜下利用Nd :YAG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根据鼻甲肥大部位 ,由后向前将光纤多点插入至鼻甲肥厚部位 ,根据鼻甲肥厚的程度决定照射时间及深度 ,至肥大部分凝固收缩。结果 :对 89例慢... 目的 :探讨在鼻内窥镜下利用Nd :YAG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根据鼻甲肥大部位 ,由后向前将光纤多点插入至鼻甲肥厚部位 ,根据鼻甲肥厚的程度决定照射时间及深度 ,至肥大部分凝固收缩。结果 :对 89例慢性肥厚性鼻炎进行治疗 ,术后随防 6个月~ 1年 ,65例显效 ,有效 2 0例 ,无效 4例 ,无效病例中 2例术后 3个月经 2次激光治疗痊愈。总有效率 97.7%。结论 :鼻内窥镜下Nd :YAG激光治疗肥厚性鼻炎疗效确切 ,患者痛苦小、不需住院等优点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肥厚性 鼻炎 激光 鼻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理疗对改善鼻中隔成形术后黏膜缺血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张德军 管国芳 +3 位作者 孙开 刘瑶 于多娇 郝延茹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67,共1页
目的:观察红光理疗对改善鼻中隔成形术后鼻中隔黏膜局部缺血状态的疗效。方法:对30例行鼻中隔成形术,术后发现鼻中隔黏膜局部缺血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红光理疗组即实验组,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实验组每日先行鼻部红... 目的:观察红光理疗对改善鼻中隔成形术后鼻中隔黏膜局部缺血状态的疗效。方法:对30例行鼻中隔成形术,术后发现鼻中隔黏膜局部缺血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红光理疗组即实验组,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实验组每日先行鼻部红光理疗15分钟,然后以浸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及金霉素软骨的明胶海绵贴敷于鼻中隔缺血处黏膜;对照组则单纯给予后者治疗。观察两组鼻中隔黏膜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鼻中隔黏膜平均恢复时间10±3天,对照组患者鼻中隔黏膜平均恢复时间14±3天,两组经统计学检验,p<0.0l,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红光理疗可以明显促进鼻中隔成形术后鼻中隔黏膜缺血状态的恢复,有利于预防鼻中隔成形术后鼻中隔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红光 鼻中隔穿孔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照射对鼓室成形术后干耳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孙开 管国芳 +3 位作者 刘瑶 郝延茹 娄玮 史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68,共1页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鼓室成形术后干耳的疗效。方法:对60例患有慢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激光照射组,即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抽出纱条后第2日开始每日换药时行一次氦氖激光术腔照射15分钟,...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鼓室成形术后干耳的疗效。方法:对60例患有慢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激光照射组,即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抽出纱条后第2日开始每日换药时行一次氦氖激光术腔照射15分钟,对照组则不给予氦氖激光照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术后干耳时间。结果:氦氖激光照射组患者术后干耳时间为17±3天,对照组患者术后干耳时间为21±3天,两组间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氦氖激光照射对鼓室成形术后干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鼓室成形术 干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YAG激光治疗鼻中隔棘突弯曲
9
作者 程鹤香 王磊 +2 位作者 陈鸥 赵明 徐艳霞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YAG激光治疗鼻中隔棘突状弯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我们选择鼻中隔弯曲的患者29例,均为单侧鼻中隔呈棘状突起者,在鼻内镜下利用YAG激光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经过6至3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鼻塞和头痛等症状消失,无并发...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YAG激光治疗鼻中隔棘突状弯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我们选择鼻中隔弯曲的患者29例,均为单侧鼻中隔呈棘状突起者,在鼻内镜下利用YAG激光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经过6至3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鼻塞和头痛等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鼻内镜下利用YAG激光矫正鼻中隔棘突的方法,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少,门诊局麻下就可完成手术,疗效可靠,节省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激光 鼻中隔棘突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对鼻腔黏液纤毛系统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赵家利 杨桂琴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4,共2页
本文对Nd :YAG激光的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前、治疗后的鼻粘膜的临床表现及黏液纤毛系统的光镜、电镜进行了对照研究 ,对Nd :YAG激光治疗慢性鼻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ND:YAG激光 治疗 慢性肥厚性鼻炎 鼻腔黏液纤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ShinⅢ期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治疗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志玲 张德军 +3 位作者 郭颖媛 郝延茹 马帅帅 管国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8-99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施行胆脂瘤摘除术治疗Ⅲ期(Shin分期)外耳道胆脂瘤病例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2例Ⅲ期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内镜下经外耳道行胆脂瘤摘除术。术中未行耳内切口,在0&...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施行胆脂瘤摘除术治疗Ⅲ期(Shin分期)外耳道胆脂瘤病例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2例Ⅲ期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内镜下经外耳道行胆脂瘤摘除术。术中未行耳内切口,在0°、30°或70°等不同角度内镜直视下,利用耳显微器械逐步摘除外耳道内及侵入乳突腔内的胆脂瘤组织,操作时尽量保留外耳道上皮的完整性。出院后于门诊换药至干耳,术后每3-6月复查一次,评估干耳时间、术腔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及复发等。结果 2例患者均在多角度内镜下完全清除胆脂瘤,术中见这2例外耳道骨壁破坏侵犯乳突处均呈"囊袋"样突入乳突腔,上皮化均完好,未见有气房暴露。患者术后随访17-19个月,干耳时间分别为5天、7天,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1、内镜下经外耳道治疗Ⅲ期外耳道胆脂瘤可安全有效清除病变,避免了传统显微镜下视野局限需开放原本完好的乳突的弊端,保留了中耳正常结构及功能。2、保留外耳道内陷上皮后,外耳道分泌物可能会局部堆积,因此术后定期于角度内镜下随访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外耳道胆脂瘤 乳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癌周毛细淋巴管增殖与扩张在淋巴转移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野 金春顺 +2 位作者 赵明 冯华 孙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4-446,共3页
目的 :研究喉癌癌周毛细淋巴管的增殖和扩张在喉癌淋巴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全自动图像分析仪 ,对 75例喉癌及其癌周组织、 8例正常喉组织毛细淋巴管的状态和相关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和观察。结果 :喉癌癌巢组织内未... 目的 :研究喉癌癌周毛细淋巴管的增殖和扩张在喉癌淋巴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全自动图像分析仪 ,对 75例喉癌及其癌周组织、 8例正常喉组织毛细淋巴管的状态和相关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和观察。结果 :喉癌癌巢组织内未见毛细淋巴管 ;癌周毛细淋巴管的密度比正常组织明显增高 (P<0 .0 1 ) ,且均呈不同程度的扩张 ,部分管壁被破坏 ;各型喉癌癌周组织毛细淋巴管密度、管径及管腔面积均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P<0 .0 1 ) ,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亦明显增高 (P<0 .0 1 )。结论 :癌周毛细淋巴管的大量增殖、扩张是喉癌经淋巴道转移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探讨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淋巴转移 淋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诱导Hep-2细胞凋亡及其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青杰 杜柏山 +2 位作者 舒畅 李刚 孙立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 :通过高温诱导 Hep- 2细胞凋亡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 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高温诱导 Hep- 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时相的改变。结果 :高温组与对照组之间 Hep- 2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MT... 目的 :通过高温诱导 Hep- 2细胞凋亡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 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高温诱导 Hep- 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时相的改变。结果 :高温组与对照组之间 Hep- 2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MTT比色法高温组与对照组之间 ,Hep- 2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高温可提高 Hep- 2细胞的凋亡率 ,抑制 Hep- 2细胞的增殖 ,抑制 Hep- 2细胞 G1 期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生理学 细胞周期/生理学 高温 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丙嗪协同紫杉醇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青杰 徐艳萍 +1 位作者 辛丁 傅仲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氯丙嗪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Hep-2细胞分为单纯紫杉醇组(3.0、6.0和12.0mg·L-1)、氯丙嗪4.0mg·L-1)加紫杉醇(12.0mg·L-1... 目的:观察盐酸氯丙嗪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Hep-2细胞分为单纯紫杉醇组(3.0、6.0和12.0mg·L-1)、氯丙嗪4.0mg·L-1)加紫杉醇(12.0mg·L-1)联合组和空白对照组(100mL培养液),应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单独及联合用药后Hep-2细胞的周期进程及凋亡率。结果:3.0、6.0和12.0mg·L-1单纯紫杉醇组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4.0%、23.9%和36.7%,随紫杉醇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三组间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为46.3%,明显高于相同剂量单纯紫杉醇组(P<0.05);单纯紫杉醇组随其用药浓度的增加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期细胞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下,盐酸氯丙嗪能够增强紫杉醇诱导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周期进程各时相变化和凋亡率,氯丙嗪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嗪 紫杉醇 HEP-2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真核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喉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鸥 李野 +3 位作者 赵明 金春顺 金玲 姜艳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7-820,共4页
目的:构建人PTEN基因的真核荧光表达载体并在Hep-2喉癌细胞中高效表达,阐明PTEN基因在喉癌细胞株中的抑癌效果并为喉癌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从人喉黏膜组织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得到PTEN全基因。克隆入PGEM-T ... 目的:构建人PTEN基因的真核荧光表达载体并在Hep-2喉癌细胞中高效表达,阐明PTEN基因在喉癌细胞株中的抑癌效果并为喉癌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从人喉黏膜组织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得到PTEN全基因。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上,经过PCR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将所获得的基因定向克隆入Pegfp-C1载体中构建PTEN真核荧光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Hep-2细胞中进行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表达。结果:反转录PCR扩增后的产物,在约1400 bp处可观察到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与GenBank中的PTEN基因序列相同。PCI-PTEN真核载体转染Hep-2细胞后的Western Blotting表明表达产物与抗人PTEN单克隆抗体有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成功构建出PTEN真核荧光表达载体,诱导产生蛋白经检测证实为PTEN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PTEN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咽部溃疡粘膜中炎细胞的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滕博 金春顺 +1 位作者 辛丁 李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84,F001,共4页
目的 :观察顽固性咽部溃疡 ( RPU)患者咽部组织粘膜炎细胞的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SP技术随机检测 36例 RPU组溃疡粘膜的 HLA- DR抗原的表达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PU组溃疡粘膜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符合 RP... 目的 :观察顽固性咽部溃疡 ( RPU)患者咽部组织粘膜炎细胞的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SP技术随机检测 36例 RPU组溃疡粘膜的 HLA- DR抗原的表达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PU组溃疡粘膜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符合 RPU的诊断 ,病变粘膜中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异常表达 HLA- DR抗原。结论 :RPU患者溃疡粘膜HLA- DR抗原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递呈抗原及启动局部免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RPU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局部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咽部溃疡 HLA—DR抗原 溃疡/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3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辛丁 王艳 孙常领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4,共1页
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安全性、可行性,与传统手术,对比其优越性及治疗喉癌的适应症。方法:随访30例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癌CO2激光切除术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结果;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创伤小,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激光... 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安全性、可行性,与传统手术,对比其优越性及治疗喉癌的适应症。方法:随访30例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癌CO2激光切除术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结果;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创伤小,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安全、高效,应用前景广泛。有选择的激光辅助声门型喉癌手术可取代传统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手术 早期声门型喉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炎的Nd:YAG激光治疗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祎宁 杨桂琴 文连姬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经Nd:YAG激光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健康人及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激光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水平。结果: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中...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经Nd:YAG激光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健康人及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激光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水平。结果: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外周血中CD_3^+、CD_4^+及CD_4^+/ CD_8^+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_8^+细胞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激光治疗后,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CD_8^+水平则较治疗前下降(P<0.01),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而通过Nd:YAG激光治疗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而且对机体损伤小,同时减少了复发次数,避免了手术摘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炎 激光 免疫 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喉癌的蜂毒肽重组抗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丽丽 王浩然 +3 位作者 徐一鸣 费丹 付婷婷 管国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51-2555,共5页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了重组融合蛋白antiEGFR/MEL,并用Ni2+层析柱对其进行了纯化.该重组蛋白中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ntiEGFR)单链抗体(scFv)主要靶向喉癌细胞中的EGFR,而蜂毒肽(MEL)主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了重组融合蛋白antiEGFR/MEL,并用Ni2+层析柱对其进行了纯化.该重组蛋白中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ntiEGFR)单链抗体(scFv)主要靶向喉癌细胞中的EGFR,而蜂毒肽(MEL)主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证明了antiEGFR/MEL的有效表达.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antiEGFR/MEL可与Hep-2肿瘤细胞有效结合,而几乎不与EGFR阴性的Jurkat细胞结合.噻唑蓝(MTT)检测结果说明,antiEGFR/MEL可有效抑制人喉癌细胞Hep-2的增殖.以上结果表明,antiEGFR/MEL能够有效靶向EGFR阳性肿瘤细胞,并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望应用于EGFR靶向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链抗体 蜂毒肽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喉癌/抗VEGF双功能抗体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鸥 孙立群 +3 位作者 盛力 金春顺 赵明 韩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研制抗人喉癌/抗血管内皮因子(VEGF)双功能克隆抗体,用于喉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法:采用二次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喉癌/抗VEGF双功能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SP法检测喉癌及癌前病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VEGF的含量表达。结果:获得... 目的:研制抗人喉癌/抗血管内皮因子(VEGF)双功能克隆抗体,用于喉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法:采用二次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喉癌/抗VEGF双功能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SP法检测喉癌及癌前病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VEGF的含量表达。结果:获得6株分泌抗人喉癌/抗VEGF双功能抗体的杂交瘤,经免疫组化证实与喉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率为93%,而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率为89%。血清中VEGF含量表达,喉癌组与癌前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IgG亚型鉴定为IgG2aBSAb抗体效价为1∶25600倍(ELISA法)。结论:二次杂交瘤法制备的双功能抗体具有均匀性、可控性、效价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喉癌抗血管生成治疗,动态检测可作为判断喉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双功能抗体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