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文 沙春蕊 +6 位作者 刘柏辉 张艳华 吕贺 于艳春 季有梅 徐丹 许桂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塞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10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于入院当天测定CRP、LP(a)及FG含量。同时选择性别和年龄相似的健康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塞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10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于入院当天测定CRP、LP(a)及FG含量。同时选择性别和年龄相似的健康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和不同梗塞面积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RP、LP(a)和FG水平。结果:①老年急性脑梗塞组CRP、LP(a)和FG分别为(14.06±2.17)mg.L-1、(322.34±6.31)mg.L-1和(8.24±2.62)g.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不同梗塞面积的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组间CRP、LP(a)和FG水平呈现大梗塞灶>小梗塞灶>腔隙性梗塞,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③不同严重程度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组间CRP、LP(a)和FG水平为重型>中型>轻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老年急性脑梗塞的发生与血清CRP、LP(a)和FG水平关系密切。CRP、LP(a)和FG水平越高,梗塞面积越大、病情程度越严重。CRP、LP(a)和FG可作为老年急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并可预测梗塞面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诊断 脂蛋白(A)/诊断应用 C反应蛋白/诊断应用 纤维蛋白原/诊断应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肌梗塞与脂蛋白(a)、血小板活性及凝血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文 张艳华 +7 位作者 沙春蕊 刘柏辉 王明星 孙磊 徐丹 许桂英 于艳春 季有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4-1096,共3页
探讨老年心肌梗塞(MI)与脂蛋白(a)[Lp(a)]、血小板活性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老年MI患者(n=68)作为老年MI组,选择以胸闷和胸痛等不典型症状来诊、但CAG正常的患者(n=74)作为对照组;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Lp... 探讨老年心肌梗塞(MI)与脂蛋白(a)[Lp(a)]、血小板活性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老年MI患者(n=68)作为老年MI组,选择以胸闷和胸痛等不典型症状来诊、但CAG正常的患者(n=74)作为对照组;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Lp(a)、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血脂、血糖(FGB)和血小板(P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MI患者LP(a)、GMP-140、FG和FPA均增高(P>0.05);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高(P>0.05);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FGB及Pl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MI患者与LP(a)、GMP-140、FG和FPA的增高关系密切,TC及LDL-C的增高与老年M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生物学 心肌梗塞/血液 脂蛋白(A)/诊断应用 P选择素/诊断应用 血液凝固因子/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文 张艳华 沙春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阐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同时选...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阐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同时选择60岁以上体检健康的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采血后分离血浆,检测血浆Hcy和CRP。结果:老年冠心病各组TC和TG均高于对照组(P<0.05),TG升高呈AMI组>UAP组>SAP组趋势。老年冠心病各组血浆Hcy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各组之间血浆Hcy和CRP水平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呈AMI组>UAP组>SAP组趋势。结论:老年冠心病与Hcy和CRP水平升高有关,高同型半胱氨基(HHcy)血症和CRP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血脂异常与HHcy血症和CRP水平升高有关联。随着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Hcy和CRP水平也增高,可以通过监测血浆Hcy和CRP水平增高程度来预测老年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诊断应用 C-反应蛋白/诊断应用 高脂血症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脉压与年龄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沙春蕊 李爱丽 +2 位作者 杨文 张艳华 刘柏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脉压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采用汞式血压计测量2次非同日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取平均值并计算脉压(PP)。根据PP大小将60岁以上的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A组(n=210),PP 50~69 mmH... 目的:探讨老年人脉压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采用汞式血压计测量2次非同日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取平均值并计算脉压(PP)。根据PP大小将60岁以上的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A组(n=210),PP 50~69 mmHg;B组(n=168),PP 70~89 mmHg;C组(n= 42),PP≥90 mmHg。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g·m-2)男>134 g·m-2、女 >110 g·m-2作为LVH的诊断标准。结果: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收缩压逐渐增高,舒张压增高不明显,最终导致 PP加大;脉压差越大,左室肥厚的程度越大。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PP增加是导致左室肥厚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病因学 脉压 高血压/并发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氟中毒对大鼠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李丹 杨文 +2 位作者 范哲 孙波 李广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7,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过量氟对大鼠心肌组织I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5组(每组8只):常规食对照组、常规食加氟组(加氟100 mg·L-1)、低钙偏食对照组、低钙偏食加低量氟组 (加氟50 mg·L-1)和低钙偏食加高... 目的:探讨过量氟对大鼠心肌组织I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5组(每组8只):常规食对照组、常规食加氟组(加氟100 mg·L-1)、低钙偏食对照组、低钙偏食加低量氟组 (加氟50 mg·L-1)和低钙偏食加高量氟组(加氟100 mg·L-1)。采用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氟中毒大鼠心肌I型、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图像分析显示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显示的I型、Ⅲ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各加氟组其I型、Ⅲ型胶原均较其对照组稍有增高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观察I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0%~10%,各加氟组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氟中毒对大鼠心肌胶原代谢无明显影响,心肌胶原可能不是氟化物作用的靶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心肌/代谢 纤维胶原类/代谢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