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在损伤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洪发 李伟 +1 位作者 张丽红 王长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4-246,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B(PDGF- B)在损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旨在阐明其在末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和碾压伤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PDGF- B的表达。结果 :两类损伤模型中 ,损伤...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B(PDGF- B)在损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旨在阐明其在末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和碾压伤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PDGF- B的表达。结果 :两类损伤模型中 ,损伤近端神经和再生轴突 PDGF- B的表达均增强。两类损伤模型均可见损伤神经远端的雪旺氏细胞 PDGF- B表达量明显增加 ,在碾压伤模型中 ,随着轴突 -雪旺氏细胞关系的恢复 ,PDGF- B表达水平下降 ,并最终恢复正常 ;在切割伤模型中 ,二者关系不能恢复 ,PDGF- B减至极低水平。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PD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雪旺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封闭监护室患者家属留守医院的原因及需求调查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桂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了解全封闭监护室患者家属在医院留守的需求状况,为监护室改善服务管理满足患者家属需求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全封闭监护室留守医院患者家属状况表,了解导致留守问题的院方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重危... 目的了解全封闭监护室患者家属在医院留守的需求状况,为监护室改善服务管理满足患者家属需求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全封闭监护室留守医院患者家属状况表,了解导致留守问题的院方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了解留守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态、需求及满足状况。结果留守患者家属以农民及自由职业者为主,占66.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46.4%;留守患者家属SAS、SDS均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留守患者家属需求与已获得的满足情况间存在显著差异(除自身舒适外,均P<0.01)。结论监护室医护人员应积极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内容及形式,切实减轻家属的后顾之忧,积极关注留守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态,切实满足患者家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护室 患者家属 需求 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组织中内皮抑素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岩 倪朝辉 赵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脑胶质瘤组织及5例正常脑组织中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结果:内皮抑素在脑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并随着肿瘤恶性程...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脑胶质瘤组织及5例正常脑组织中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结果:内皮抑素在脑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并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强,且内皮抑素表达强度与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论:内皮抑素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成为判断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胶质瘤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人格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姚姝妍 杨庆晓 +1 位作者 宋彬 孟宪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D型人格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收集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175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D型人格量表-14进行D型人格鉴定,并将其分为D型人格组和... 目的探讨D型人格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收集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175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D型人格量表-14进行D型人格鉴定,并将其分为D型人格组和非D型人格组。应用非运动症状量表进行非运动症状评估,应用帕金森病调查问卷-39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生活质量与D型人格的关系。结果在175例参与者中,D型人格组62例(35.4%),该组低收入家庭、运动波动的患者比例较高,且生活质量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均高于非D型人格组(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D型人格与PD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D型人格的PD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下降。因此,掌握PD患者的D型人格特征对于制定护理策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D型人格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氧糖剥离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守跃 张影 +2 位作者 胡林森 罗毅男 关文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8-664,604,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I/R)诱导细胞凋亡的氧糖剥离再灌注(OGD/R)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探讨成功诱导神经元凋亡发生的可靠时间窗,为进一步阐明神经元凋亡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I/R)诱导细胞凋亡的氧糖剥离再灌注(OGD/R)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探讨成功诱导神经元凋亡发生的可靠时间窗,为进一步阐明神经元凋亡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不同的OGD/R时间,通过MTT法计算细胞存活率,选定再灌注24h存活率接近50%的OGD10h/R组和对照组细胞,通过光镜、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胞浆内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MTT法结果显示,细胞存活率随OGD时间延长显著降低,OGD10h/R24h组为对照组的(44.91±1.21)%,不同OGD/R时间组间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倒置显微镜及HE染色显示,OGD10h/R组细胞密度减低,形态多样性,核固缩;AO/EB荧光染色可见凋亡小体形成,电镜显示核内异染色质凝集、趋边等凋亡的改变。实验组培养液内LDH水平及胞浆内MDA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LDH水平于再灌注24h达峰值,MDA含量于再灌注24h接近平台期,胞浆内SOD活性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与相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显示,随再灌注时间延长,OGD10h/R组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24h达峰值(74.09±2.62)%,其后有所降低,G2/M期细胞比例再灌注0h时最高达(26.85±1.35)%,此后逐渐降低,24h前均显著高于同时间对照组细胞,S期细胞比例逐渐降低,24h最低达(19.2±1.58)%,此后逐渐升高,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体外模拟I/R模型的OGD10h/R组能够成功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进一步应用于凋亡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离/再灌注 SH-SY5Y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脊索瘤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毅平 张雅洁 +4 位作者 罗毅男 赵万 鞠砚 赵刚 王长坤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8-199,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脊索瘤 软骨性脊索瘤 经鼻蝶窦入路 颞下入路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小脓肿诊治的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綦斌 刘立丹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8-409,共2页
关键词 脑内小脓肿 癫痫 CT MRI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守跃 姚春山 +3 位作者 关文明 孟繁凯 胡林森 罗毅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7-970,共4页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而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75%~80%,其发病机制涉及多方面复杂因素;蛋白质组学作为新兴学科从整体角度,系统地研究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分构成及其活动规律,为探索该病机制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旨在...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而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75%~80%,其发病机制涉及多方面复杂因素;蛋白质组学作为新兴学科从整体角度,系统地研究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分构成及其活动规律,为探索该病机制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旨在综述蛋白质组学概念和主要研究技术,以及脑缺血个体体液、脑缺血个体脑组织、体外模拟缺血的细胞模型三方面的脑缺血性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该病蛋白质水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在人脑转移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军 赵彬 +1 位作者 韩艳君 刘丽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脑转移瘤及瘤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和调控特征,认识水通道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脑水肿形成和消除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肺腺癌脑转移瘤标本提取组织总RNA,RT-PCR检测人脑转移瘤组织中AQP的表达类型,对肿瘤组织病理切... 目的:研究人脑转移瘤及瘤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和调控特征,认识水通道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脑水肿形成和消除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肺腺癌脑转移瘤标本提取组织总RNA,RT-PCR检测人脑转移瘤组织中AQP的表达类型,对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进行相应AQ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染色结果;应用HPIAS-1000高清晰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分别测量每张切片中紧贴肿瘤区和离肿瘤较远区的平均灰度值,比较这两类区域中AQP的实际表达量。结果:AQP4在脑转移瘤周围脑组织高表达,而在转移瘤组织内部未见表达;距离肿瘤组织较远的区域AQP4染色较浅,紧贴肿瘤组织的区域AQP4染色显著加深。两种区域染色的平均灰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转移瘤组织和瘤周脑组织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均未见AQP1染色。结论:随着距瘤组织距离的逐渐拉近,AQP4表达量明显上调,AQP4这种表达特点可能与脑转移瘤瘤周脑水肿的形成有关;AQP1的阴性表达可能不利于瘤周细胞间隙水肿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脑转移瘤 脑水肿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OGD/R模型的差异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守跃 张影 +3 位作者 胡林森 宋彬 罗毅男 关文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1-865,F0002,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I/R)诱导细胞凋亡的氧糖剥离再灌注(OGD/R)模型的建立,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凋亡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进一步揭示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选用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I/R)诱导细胞凋亡的氧糖剥离再灌注(OGD/R)模型的建立,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凋亡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进一步揭示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选用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OGD10h/R24h处理建立OGD/R诱导SH-SY5Y细胞凋亡模型,提取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总蛋白,利用荧光染色双向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检测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变化。结果:DeCyder软件分析2D-DIGE凝胶图像显示平均分离了(1 800±156)个蛋白质点;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共有30个蛋白点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变化(蛋白表达量上调或下调30%以上),其中22个升高,8个降低,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OGD/R模型中发现有差异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离 再灌注 蛋白质组学 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CTA成像技术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占川 韩锦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5-87,93,共4页
目的:探讨3D-CTA成像技术在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3D-CTA检查确诊动脉瘤42例,3D-CTA诊断结果和空间成像结果与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手术病变暴露过程与3D-CTA空间成像相同。手术结果与3D-CTA诊... 目的:探讨3D-CTA成像技术在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3D-CTA检查确诊动脉瘤42例,3D-CTA诊断结果和空间成像结果与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手术病变暴露过程与3D-CTA空间成像相同。手术结果与3D-CTA诊断结果相同40例,不吻合2例。结论:3D-CTA可做为临床诊断动脉瘤首选方法和术前确定手术方案重要参考。对于前交通和后交通动脉瘤应进一步用MIP、SSD技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MRI灌注成像结合脑血管造影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占川 王海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670-673,共4页
目的:研究脑MRI灌注成像(PWI)与脑血管造影(DSA)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脑PWI及脑DSA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临床表现与DSA和PWI结果的关系。结果:脑PWI结果与DSA检查病变范围一致11... 目的:研究脑MRI灌注成像(PWI)与脑血管造影(DSA)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脑PWI及脑DSA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临床表现与DSA和PWI结果的关系。结果:脑PWI结果与DSA检查病变范围一致11例,不一致4例。临床表现为一过性脑缺血(TIA)发作11例,中风4例。PWI中局部脑血流(rCBF)正常8例,下降6例,增高1例。达峰时间(TTP)正常5例,延迟10例。DSA存在动脉病变13例,无异常改变2例;缺血区有侧支代偿7例,无代偿8例。结论:TTP是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循环状态的一个敏感的检查方法,但应结合DSA检查,对脑缺血进行一个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脑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青年卒中患者的多模态影像检查
13
作者 李昕 张英魁 +1 位作者 曹康熙 袁庆海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3期314-317,共4页
影像检查在卒中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影像学技术中,MRI既有多序列优势,又可同时进行功能成像,对卒中患者可同时实现从形态到功能的多维度评估,为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影像检查在卒中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影像学技术中,MRI既有多序列优势,又可同时进行功能成像,对卒中患者可同时实现从形态到功能的多维度评估,为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本文对1例青年卒中患者的多模态影像评估进行总结,与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多模态影像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海绵窦囊性海绵状血管瘤5例
14
作者 刘占川 方雁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0-311,共2页
海绵窦囊性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困难.我科近6年收治囊性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5例,结合有关文献,进一步探讨囊性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关键词 海绵窦囊性海绵状血管瘤 外科手术 治疗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