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汉族人群乙型肝炎肝硬化患病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关联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潘焕峰 李东复 +2 位作者 李迎杰 郑永晨 王秀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肝硬化患病与白细胞抗原(HLA)DRB1区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吉林地区汉族61例慢性乙型肝炎,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2名HBV感染自然恢复者及50名健康献血员作对照进行了HLA-...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肝硬化患病与白细胞抗原(HLA)DRB1区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吉林地区汉族61例慢性乙型肝炎,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2名HBV感染自然恢复者及50名健康献血员作对照进行了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HLA-DRB1*1201-3等位基因表达频率为17.2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00%(P=0.0427,RR=2.391);慢性乙型肝炎组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HLA-DRB1*070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1.48%,12.5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0%(P=0.0066,RR=6.35;P=0.0046,RR=7.00)及HBV感染自然恢复组1.56%(P=0.0183,RR=8.17;P=0.0136,RR=9.00);而所检测HLA-DRB1座位的其它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在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吉林地区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病与HLA-DRB1*1201-3、HLA-DRB1*0701等位基因型相关联;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病仅与HLA-DRB1*0701等位基因型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肝硬化 等位基因 人类白细胞抗原 PCR-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kel憩室伴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2
作者 段佩佩 杨岚岚 金珍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1-1101,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6岁。因间断性黑便3d,鲜血便1d,无呕血,伴头晕,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显示:慢性胃炎,2011年5月2日急诊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较差,贫血貌,甲床及结膜苍白,体温36.5°C,血压100/70mmHg,
关键词 憩室 消化道 MECK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复制对外周血IL-12和IL-18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永胜 李东复 +1 位作者 刘晓阳 周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复制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ELISA法检测136例不同类型慢性肝病患者(10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3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复制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ELISA法检测136例不同类型慢性肝病患者(10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3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95例HBV携带者及20名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外周血HBV-DNA复制与IL-12和IL-18表达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组IL-12及IL-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DNA高复制组(HBV-DNA≥105.mL-1)IL-12及IL-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HBV-DNA<103.mL-1)(P<0.05);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炎肝硬化患者组及不同HBV携带者组之间IL-12及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肝病患者HBV复制水平与IL-12和IL-1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4,P<0.05;r=0.80,P<0.05)。结论:HBV复制活跃程度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及IL-18的表达,HBV复制程度越活跃,慢性肝病患者IL-12及IL-18表达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病毒复制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和IL-12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东复 闫峻 +1 位作者 周晓琦 申吉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3-585,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肝病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IL- 10和 IL- 12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与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法 ,对 6 8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IL- 10和 IL- 12进行平行测定。结果 :不同... 目的 :观察慢性肝病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IL- 10和 IL- 12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与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法 ,对 6 8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IL- 10和 IL- 12进行平行测定。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患者 CD4 +、CD4 + / CD8+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 CD8+明显高于对照组 ;慢性肝炎组 IL- 10、 IL- 12明显高于对照组 ;慢性 HBe Ag阳性肝炎患者 CD4 +、 CD4 + / CD8+及 IL- 12明显低于HBe Ag阴性患者 ,CD8+及 IL- 10明显高于 HBe Ag阴性患者。结论 :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调节紊乱 ,IL- 10、 IL- 12水平及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患者 HBV携带状态即 HBV的复制活跃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血液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10/血液 白细胞介素12/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1与TGF-β1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东复 太京华 +3 位作者 潘留兰 孟宪明 金珍婧 宋春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73-675,共3页
目的:为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病毒复制及临床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1、TGF-β1与炎症相关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l(IL-1)、... 目的:为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病毒复制及临床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1、TGF-β1与炎症相关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l(IL-1)、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进行了平行测定。结果:慢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1、TGF-β1、IL-1、IL-8及TNF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和 HBeAg阳性患者明显高于 HBV-DNA或 HBeAg阴性患者,且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呈正相关。结论:sICAM-l、TGF-β1及炎症相关性细胞因子水平与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及携带HBV的活跃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细胞因子 ICAM-1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p53、c-erbB-2、p21和nm23基因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东复 陈永胜 +2 位作者 孙梅 王亮 卢琳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53、cerbB2、p21和nm23联合基因产物表达检测对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23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标本中p53、cerbB2、p21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进行测定。结果:高分化胃癌组p53表达阳性率...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53、cerbB2、p21和nm23联合基因产物表达检测对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23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标本中p53、cerbB2、p21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进行测定。结果:高分化胃癌组p53表达阳性率38.0%(27/71),cerbB2为59.2%(42/71),p21为39.4%(28/711),nm23为71.8%(51/71),低分化胃癌组4种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2%(24/52)、36.5%(19/52)、69.2%(24/52)和34.6%(18/52);在非胃癌组织(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胃炎胃镜标本)未见cerbB2、p21、nm23基因表达。p53、cerbB2、p21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转移程度呈正相关(r=0.53,r=0.67,r=0.48,P<0.05);nm23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转移程度呈负相关(r=-0.36,P<0.05)。结论:胃癌组织p53、cerbB2、p21、nm23基因表达检测在胃良恶性肿瘤鉴别、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多基因表达检测对胃癌预后判断明显优于单基因表达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p53 受体 c-erbB-2 基因 c-erbB-2 P21 NM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苗苗 贾胜男 +2 位作者 张倩 肖合军 潘留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86-389,共4页
妊娠期肝病与常见肝病的差异性较大,提高其认知度和诊断水平尤为重要。回顾近几年有关妊娠期肝病的文献资料,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妊娠期肝病研究取得的进展作了总结。
关键词 肝疾病 诊断 治疗 孕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东复 黄革 +1 位作者 闫峻 申吉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3-805,共3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赛若金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大剂量干扰素α治疗前后乙肝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及 CD4+ /CD...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赛若金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大剂量干扰素α治疗前后乙肝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及 CD4+ /CD8+ 、IL - 1 0、IL- 1 2、TNF-α含量。结果 :干扰素 α治疗前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4+ /CD8+比值及 IL- 1 0、IL- 1 2和 TNF- α含量分别为 ( 39.91± 4.5 2 ) %、( 34.1 3± 4.2 4 ) %、( 1 .1 3± 0 .1 2 ) %及 ( 30 .61± 1 1 .2 1 ) pg· L-1 、( 5 8.1 2± 1 3.5 2 ) pg· L-1 和 ( 2 65 .83± 60 .63) pg· L-1 ,治疗 6个月后治疗有效组分别为 ( 4 3.1 2±4.31 ) %、( 30 .81± 5 .1 3) %、( 1 .41± 0 .1 1 ) %及 ( 1 6.5 1± 8.63) pg·L-1 、( 92 .93± 2 1 .5 2 ) pg·L-1 、( 1 2 6.92± 5 3.83) pg·L-1。结论 :大剂量干扰素 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免疫状态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治疗 干扰素Α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生何首乌粉致肝损害2例报告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苗苗 潘留兰 +2 位作者 魏玉统 肖合军 段立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0-111,共2页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47岁,因发现尿色加深15 d,加重伴乏力、腹胀3 d,于2013年12月2日入院。既往3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慢性胆囊炎病史10年。1年前因乳腺癌行左侧乳腺切除术,规律口服"他莫昔芬"(10 mg,2次/d)至今。查体:巩膜中度...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47岁,因发现尿色加深15 d,加重伴乏力、腹胀3 d,于2013年12月2日入院。既往3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慢性胆囊炎病史10年。1年前因乳腺癌行左侧乳腺切除术,规律口服"他莫昔芬"(10 mg,2次/d)至今。查体:巩膜中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Mus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叩击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肝炎 慢性 药物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与IL-1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留兰 周晓琦 +2 位作者 周玉华 田月丽 李东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骨桥蛋白与IL-1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3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95例HBV携带者及20名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因子骨桥蛋白与IL-18表达水平进...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骨桥蛋白与IL-1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3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95例HBV携带者及20名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因子骨桥蛋白与IL-18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组外周血骨桥蛋白及IL-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组骨桥蛋白、IL-18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型组骨桥蛋白、IL-18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轻型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骨桥蛋白和IL-1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1,P<0.05;r=0.78,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性慢性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与细胞因子骨桥蛋白及IL-18水平变化相关,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与IL-1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4,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骨桥蛋白 细胞因子/I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永勤 潘留兰 +2 位作者 贾胜男 柳思琪 金珍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0-464,共5页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可用于治疗各种肝衰竭患者,其能缓解症状、减轻病情、延长生命、为等待肝移植争取时间。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技术比较成熟,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成为人工肝在临床应用上的主流技术,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生...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可用于治疗各种肝衰竭患者,其能缓解症状、减轻病情、延长生命、为等待肝移植争取时间。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技术比较成熟,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成为人工肝在临床应用上的主流技术,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生物型人工肝(BAL)能完全模拟人体肝脏复杂的生理功能,弥补NBAL的不足,但其受到技术水平限制,进展较为缓慢,尤其在临床方面。BAL和混合型人工肝(HBL)支持系统是临床应用的发展方向,且ALSS进展迅速。本文分类介绍了人工肝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情况,对ALSS近年来发展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非生物型人工肝 生物型人工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玲娟 古春昱 +2 位作者 胥佳 马静婷 李东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58-461,共4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常见肝病的差异性较大,提高其认知度和诊断水平尤为重要。回顾了有关自身免疫性肝病最近几年的文献资料,总结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自身抗体、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还须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及实践加以证...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常见肝病的差异性较大,提高其认知度和诊断水平尤为重要。回顾了有关自身免疫性肝病最近几年的文献资料,总结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自身抗体、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还须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及实践加以证实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肝疾病 自身抗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GF-mRNA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3
作者 金珍婧 迟宝荣 +2 位作者 马丽娜 赵文静 苑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7,145,共4页
目的 :观察 CTGF- m RNA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 RT- PCR方法检测 5 2只实验性肝纤维化雄性昆明种小鼠肝脏中 CTG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肝纤维化小鼠 CTGF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小鼠 (P<0 .0 1) ,... 目的 :观察 CTGF- m RNA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 RT- PCR方法检测 5 2只实验性肝纤维化雄性昆明种小鼠肝脏中 CTG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肝纤维化小鼠 CTGF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小鼠 (P<0 .0 1) ,并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r=0 .5 82 ,P<0 .0 1)。结论 :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 CTGF-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提示 CTGF在肝纤维化激活及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物质 结缔组织/病理学 肝硬化 实验性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丽英 田新华 +1 位作者 王喜立 杨海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包括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为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多层CT及超声检查120例急性胰腺炎(包括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5例)患者,对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阳... 目的:探讨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包括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为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多层CT及超声检查120例急性胰腺炎(包括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5例)患者,对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为57.5%,多层CT的阳性率为88.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为88.2%,多层CT的阳性率为75.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而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优于多层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胆源性胰腺炎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Ⅱ类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焕峰 李东复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慢性肝炎 等位基因多态性 HLA-Ⅱ类 癌相关性 肝炎后 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 HBV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遗传易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丽英 王江滨 杨俊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溃疡性结肠炎遗传易感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疾病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本地区汉族溃疡性结肠炎60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DRB1的基因分型,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比较了...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溃疡性结肠炎遗传易感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疾病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本地区汉族溃疡性结肠炎60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DRB1的基因分型,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比较了两组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DR2和DRB1*15基因表达频率分别为45%和41.7%,较对照组(23.3%和21.7%)明显升高,OR分别为2.688和2.582(均P<0.05)。慢性持续型UC的DRB1*15等位基因频率较相应其他型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DR2或DRB1*15等位基因可能是我国汉族人群UC的易感基因。HLA-DR基因多态性与UC的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 溃疡型结肠炎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对发育小鼠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邢沈阳 孙寒 +2 位作者 梁重阳 衣同辉 孙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高压静电场(HVEF)对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分别设非静电场处理组(CK)、HVEF 0.6、1.2、1.8和2.4 kV.cm-1处理组,测定不同强度HVEF下饲养的小鼠在发育过程中多种生理生...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高压静电场(HVEF)对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分别设非静电场处理组(CK)、HVEF 0.6、1.2、1.8和2.4 kV.cm-1处理组,测定不同强度HVEF下饲养的小鼠在发育过程中多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一定强度HVEF具有促进小鼠生长的作用,其阈值为0.6kV.cm-1。在这个电场强度处理下,小鼠体重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和肝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升高;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下降,与CK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脏和肝脏多种生化酶指标均正常。结论:HVEF对小鼠发育的促进作用不是对某一代谢机制的单独作用,而是整体机能协同作用的结果,适宜的HVEF对多种疾病的康复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生物物理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分析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分析 过氧化脂质类/分析 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Ghrelin与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检测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珍婧 田月丽 +1 位作者 李东复 王永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Ghrelin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及IL-6表达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损害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慢性肝病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Ghrelin、TNF-αI、L-1及IL-6表达水平检测采用酶联... 目的:探讨外周血Ghrelin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及IL-6表达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损害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慢性肝病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Ghrelin、TNF-αI、L-1及IL-6表达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Ghrelin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失代偿期肝硬化(B、C级)患者外周血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Ghrelin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组外周血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Ghrelin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及IL-6呈正相关(慢性肝炎组r值分别为0.587、0.995、0.985,肝硬化组r值分别为0.730、0.966、0.979),而在NAFLD疾病组则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60、-0.873、-0.894)。结论:Ghrelin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组外周血高表达,而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组外周血低表达,Ghrelin表达水平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细胞因子 肝炎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肝硬化、肝癌高动力循环及胃黏膜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东复 卢琳琳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77-879,共3页
目的: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肝硬化、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高动力循环及胃黏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1、4C-尿素呼气试验、鲎血试验定量法、免疫印迹试验、亚硝酸盐比色法及ELISA法检测肝硬化、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胃黏... 目的: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肝硬化、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高动力循环及胃黏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1、4C-尿素呼气试验、鲎血试验定量法、免疫印迹试验、亚硝酸盐比色法及ELISA法检测肝硬化、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胃黏膜标本HP感染;胃黏膜组织、外周血IL-1I、L-8、TNF-α、内毒素、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VacA和CagA抗体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量参数。结果: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77.1%,VacA和CagA抗体同时阳性率为60.4%;VacA和CagA抗体阳性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组织、外周血IL-1I、L-8、TNF-α、内毒素、NO及ET水平明显高于VacA和CagA抗体阴性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P<0.05,P<0.01),VacA和CagA抗体阳性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其脾静脉血流量(SVF)与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SMVF)之和显著大于、门静脉血流量(PVF)显著小于VacA和CagA抗体阴性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SVF与SMVF之和及PVF。结论:产毒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肝硬化、肝癌高动力循环及其胃黏膜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肝癌 幽门螺杆菌(HP) 高动力循环 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梅 王玉新 +1 位作者 孙亚欣 李东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8-92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用CD117、CD34、SMA、Desmin、S-100蛋白质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2例原发性GIST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GIST基本组织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用CD117、CD34、SMA、Desmin、S-100蛋白质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2例原发性GIST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GIST基本组织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可以伴有囊性变、黏液变、出血及坏死.核分裂像大于5/50HPF的5例中肿瘤直径均大于或等于5 cm,其中4例伴有囊性变、出血或坏死,1例伴有黏液样变.2例核分裂像在2~5/50HPF者均为上皮样细胞型,其中1例伴有黏液样变,肿瘤直径均2~4 cm.免疫组化染色CD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5.5%和68.2%,Desmin不表达,S-100蛋白质和SMA不表达或者呈灶状阳性.结论:GIST肿瘤细胞形态多变和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CD117、CDa4阳性,Desmin阴性,S-100蛋白和SMA不表达或者呈灶状阳性;肿瘤细胞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有出血或坏死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