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D腹腔镜系统在腹部外科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莹
史莹
+1 位作者
周艳
任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让外科治疗进入了微创时代,3D腹腔镜系统的出现克服了传统腹腔镜缺乏空间感及深度感等缺点,本文对3D腹腔镜系统工作原理、发展过程、3D腹腔镜系统在临床手术应用现状及效果评估等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3D腹腔镜
三维视野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肿瘤安全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朱甲明
刘选文
+1 位作者
刘晶晶
房学东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安全切缘,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肿瘤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363例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安全切缘,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肿瘤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363例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412例开腹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肿瘤安全切缘距离以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患者年龄、性别、BMI以及肿瘤T分期比例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3.5±8.4)枚,开腹手术组为(24.7±9.3)枚;腹腔镜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6.95±1.92)cm,远切缘距离(4.89±1.80)cm;开腹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7.28±2.01)cm,远切缘距离(4.05±1.77)cm;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肿瘤远近端切缘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10.6±35.2)ml和(420.5±112.2)ml,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5±2.6)d和(11.5±2.9)d,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够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安全可行,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2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
肿瘤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D147-shRNA对HepG2细胞MMP-9和AFP的影响
3
作者
宫路路
林瑞新
+1 位作者
刘卓
曹宏
《肝胆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461-462,共2页
目的观察CD147-shRNA重组质粒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MMP-9和AF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前期合成并筛选的CD147-shRNA重组质粒pBS/U6/CD147-shRNA3转染至HepG2细胞中,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epG2细胞MMP-9和AFP的表达情况。结果 HepG2细胞在...
目的观察CD147-shRNA重组质粒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MMP-9和AF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前期合成并筛选的CD147-shRNA重组质粒pBS/U6/CD147-shRNA3转染至HepG2细胞中,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epG2细胞MMP-9和AFP的表达情况。结果 HepG2细胞在转染了0.3μg和1μg的pBS/U6/CD147-shRNA3后,HepG2细胞MMP-9前体和活化型以及肿瘤标记物AFP的生成和表达明显受抑,AFP可实现80%~90%左右的抑制。结论基因沉默CD147基因对肝癌细胞HepG2的MMP-9和AFP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RNA干扰
MMP-9
A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纳米管/铜纳米结构电极材料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旭东
田晓丰
+1 位作者
季福建
刘铁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8-463,共6页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铜纳米结构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方法对电极表面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铜纳米结构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高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以及高葡萄...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铜纳米结构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方法对电极表面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铜纳米结构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高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以及高葡萄糖电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葡萄糖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铜
电沉积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罕见的癌前期病变——Caroli病
5
作者
赵文杰
熊炳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9期7-7,共1页
Caroli于1958年首先描述肝内末梢胆管的多发性囊状扩张病例,因此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又称Caroli病,属于先天性肝脏囊性纤维性病变,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以男性居多。以胆道感染和门脉高压为主要...
Caroli于1958年首先描述肝内末梢胆管的多发性囊状扩张病例,因此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又称Caroli病,属于先天性肝脏囊性纤维性病变,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以男性居多。以胆道感染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临床上较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LI病
癌前期病变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青少年时期
囊状扩张
主要表现
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肝囊肿
6
作者
赵文杰
熊炳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9期4-4,共1页
肝囊性占位性病变是临床比较常见一种肝脏疾病。由于不同的囊性占位病变其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各种不同囊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肝囊性占位性病变起初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只有在肿块增大到一定程度...
肝囊性占位性病变是临床比较常见一种肝脏疾病。由于不同的囊性占位病变其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各种不同囊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肝囊性占位性病变起初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只有在肿块增大到一定程度,对邻近器官产生压迫或合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时才会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和腹部肿块,也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疲乏和黄疸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肝脏良性疾病
囊性占位病变
占位性病变
腹部肿块
肝脏疾病
临床比较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脏化脓性感染性疾病——肝脓肿
7
作者
赵文杰
熊炳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9期5-5,共1页
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是化脓性细菌 肝脏受感染后,因未及时或正确处理而形成脓肿。常见的肝脓肿有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两种。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
化脓性细菌
性感染性疾病
肝脏
阿米巴性肝脓肿
病原菌
感染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隐蔽的“定时炸弹”——肝海绵状血管瘤
8
作者
赵文杰
熊炳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9期6-6,共1页
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为其病因 肝海绵状血管瘤(简称肝血管瘤),质地柔软,切面呈蜂窝状,内充满血液,可压缩,状如海绵。该病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学说:①发育异常学说:先天性发育异常是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学说,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先天性发育异常
炸弹
肝血管瘤
学说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突发性寒战、高热、纳差伴右上腹胀痛不适3天
9
作者
赵文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9期17-17,共1页
患者,女,57岁。以突发性寒战、高热伴右上腹胀痛不适3天为主诉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最高体温39.5℃,患者自以为感冒,自行口服"感冒药",无改善,后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
患者,女,57岁。以突发性寒战、高热伴右上腹胀痛不适3天为主诉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最高体温39.5℃,患者自以为感冒,自行口服"感冒药",无改善,后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愿进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腹胀痛
突发性
寒战
高热
不适
纳差
持续性胀痛
胃内容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策略:附13例报告
被引量:
2
10
作者
吴德俊
林瑞新
+1 位作者
高洪文
房学东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15~42岁,平均年龄29岁。...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15~42岁,平均年龄29岁。患者血糖正常,无外伤和胰腺炎病史。肿瘤位于胰头3例,位于胰颈3例,位于胰体、尾7例。肿瘤直径3~9cm不等。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均未发现腹腔或肝脏转移。其中肿物位于胰头部的2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位于胰、体尾部的4例行常规开腹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1例行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其余5例行完整肿物切除术。术后均未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时间从2个月到60个月不等,未发现复发、转移,无死亡。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困难,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结果,其恶性度很低,很少发生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治疗首选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最大可能保留患者脏器功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诊断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腹腔镜系统在腹部外科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莹
史莹
周艳
任辉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医院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医院
乳腺
外科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医院
结直肛肠门
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2期26-28,共3页
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3DFA01390)
文摘
目的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让外科治疗进入了微创时代,3D腹腔镜系统的出现克服了传统腹腔镜缺乏空间感及深度感等缺点,本文对3D腹腔镜系统工作原理、发展过程、3D腹腔镜系统在临床手术应用现状及效果评估等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3D腹腔镜
三维视野
微创外科
分类号
R65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肿瘤安全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朱甲明
刘选文
刘晶晶
房学东
机构
吉林大学
普通外科
疾病诊疗中心
出处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150-153,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安全切缘,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肿瘤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363例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412例开腹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肿瘤安全切缘距离以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患者年龄、性别、BMI以及肿瘤T分期比例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3.5±8.4)枚,开腹手术组为(24.7±9.3)枚;腹腔镜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6.95±1.92)cm,远切缘距离(4.89±1.80)cm;开腹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7.28±2.01)cm,远切缘距离(4.05±1.77)cm;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肿瘤远近端切缘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10.6±35.2)ml和(420.5±112.2)ml,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5±2.6)d和(11.5±2.9)d,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够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安全可行,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关键词
胃癌
D2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
肿瘤安全性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D2 lymphadenectomy
Laparoscopy
Oncologic safety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D147-shRNA对HepG2细胞MMP-9和AFP的影响
3
作者
宫路路
林瑞新
刘卓
曹宏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吉林大学
普通外科
疾病诊疗中心
出处
《肝胆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461-462,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CD147-shRNA重组质粒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MMP-9和AF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前期合成并筛选的CD147-shRNA重组质粒pBS/U6/CD147-shRNA3转染至HepG2细胞中,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epG2细胞MMP-9和AFP的表达情况。结果 HepG2细胞在转染了0.3μg和1μg的pBS/U6/CD147-shRNA3后,HepG2细胞MMP-9前体和活化型以及肿瘤标记物AFP的生成和表达明显受抑,AFP可实现80%~90%左右的抑制。结论基因沉默CD147基因对肝癌细胞HepG2的MMP-9和AFP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肝癌细胞
RNA干扰
MMP-9
AFP
Keywords
RNAi
HepG2 cell
MMP-9
AFP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纳米管/铜纳米结构电极材料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旭东
田晓丰
季福建
刘铁梅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疾病诊疗中心
吉林大学
中日联谊
医院
输血科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8-463,共6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批准号:201015186)资助
文摘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铜纳米结构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方法对电极表面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铜纳米结构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高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以及高葡萄糖电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葡萄糖的检测.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铜
电沉积
葡萄糖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s(CNT)
Copper
Electrodeposition
Glucose
分类号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罕见的癌前期病变——Caroli病
5
作者
赵文杰
熊炳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疾病诊疗中心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超声影像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9期7-7,共1页
文摘
Caroli于1958年首先描述肝内末梢胆管的多发性囊状扩张病例,因此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又称Caroli病,属于先天性肝脏囊性纤维性病变,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以男性居多。以胆道感染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临床上较罕见。
关键词
CAROLI病
癌前期病变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青少年时期
囊状扩张
主要表现
门脉高压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肝囊肿
6
作者
赵文杰
熊炳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疾病诊疗中心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超声影像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9期4-4,共1页
文摘
肝囊性占位性病变是临床比较常见一种肝脏疾病。由于不同的囊性占位病变其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各种不同囊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肝囊性占位性病变起初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只有在肿块增大到一定程度,对邻近器官产生压迫或合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时才会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和腹部肿块,也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疲乏和黄疸等症状。
关键词
肝囊肿
肝脏良性疾病
囊性占位病变
占位性病变
腹部肿块
肝脏疾病
临床比较
治疗方法
分类号
R575.8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脏化脓性感染性疾病——肝脓肿
7
作者
赵文杰
熊炳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疾病诊疗中心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超声影像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9期5-5,共1页
文摘
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是化脓性细菌 肝脏受感染后,因未及时或正确处理而形成脓肿。常见的肝脓肿有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两种。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
化脓性细菌
性感染性疾病
肝脏
阿米巴性肝脓肿
病原菌
感染后
分类号
R575.4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蔽的“定时炸弹”——肝海绵状血管瘤
8
作者
赵文杰
熊炳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疾病诊疗中心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超声影像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9期6-6,共1页
文摘
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为其病因 肝海绵状血管瘤(简称肝血管瘤),质地柔软,切面呈蜂窝状,内充满血液,可压缩,状如海绵。该病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学说:①发育异常学说:先天性发育异常是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学说,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先天性发育异常
炸弹
肝血管瘤
学说
病因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突发性寒战、高热、纳差伴右上腹胀痛不适3天
9
作者
赵文杰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疾病诊疗中心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9期17-17,共1页
文摘
患者,女,57岁。以突发性寒战、高热伴右上腹胀痛不适3天为主诉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最高体温39.5℃,患者自以为感冒,自行口服"感冒药",无改善,后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愿进食。
关键词
上腹胀痛
突发性
寒战
高热
不适
纳差
持续性胀痛
胃内容物
分类号
R44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策略:附13例报告
被引量:
2
10
作者
吴德俊
林瑞新
高洪文
房学东
机构
吉林大学
普通外科
疾病诊疗中心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出处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15~42岁,平均年龄29岁。患者血糖正常,无外伤和胰腺炎病史。肿瘤位于胰头3例,位于胰颈3例,位于胰体、尾7例。肿瘤直径3~9cm不等。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均未发现腹腔或肝脏转移。其中肿物位于胰头部的2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位于胰、体尾部的4例行常规开腹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1例行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其余5例行完整肿物切除术。术后均未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时间从2个月到60个月不等,未发现复发、转移,无死亡。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困难,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结果,其恶性度很低,很少发生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治疗首选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最大可能保留患者脏器功能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诊断
手术
Keywords
Solid pseudopaplillary tumor
Pancreatic tumor
Diagnosis
Operation
分类号
R735.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D腹腔镜系统在腹部外科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刘莹
史莹
周艳
任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肿瘤安全性临床分析
朱甲明
刘选文
刘晶晶
房学东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D147-shRNA对HepG2细胞MMP-9和AFP的影响
宫路路
林瑞新
刘卓
曹宏
《肝胆外科杂志》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碳纳米管/铜纳米结构电极材料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
王旭东
田晓丰
季福建
刘铁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罕见的癌前期病变——Caroli病
赵文杰
熊炳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肝囊肿
赵文杰
熊炳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肝脏化脓性感染性疾病——肝脓肿
赵文杰
熊炳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隐蔽的“定时炸弹”——肝海绵状血管瘤
赵文杰
熊炳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突发性寒战、高热、纳差伴右上腹胀痛不适3天
赵文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策略:附13例报告
吴德俊
林瑞新
高洪文
房学东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