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3
1
作者 邱晓红 罗丽琼 李荷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9-320,共2页
目的 :避免或减少妇产科手术时输尿管损伤 ,提高输尿管损伤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临床统计学方法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病例。结果 :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 1 .2 0 % ,其中以宫颈癌根治术为最多。结... 目的 :避免或减少妇产科手术时输尿管损伤 ,提高输尿管损伤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临床统计学方法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病例。结果 :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 1 .2 0 % ,其中以宫颈癌根治术为最多。结论 :术中术野渗液增多或出现输尿管扩张 ,术后出现腰腹胀痛 ,不明原因的发热 ,阴道及伤口漏尿 ,无尿 ,腹腔或盆腔积液时应考虑有输尿管损伤的可能。延误诊治会导致处理困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损伤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妇产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增加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风险: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占超 王佳 +2 位作者 刘程 郑薇 李光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595-3601,共7页
背景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妊娠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妊娠合并Graves病甲亢是众所周知的小于胎龄儿(SGA)的危险因素。但妊娠早期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IMH)是否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目前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致。目的... 背景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妊娠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妊娠合并Graves病甲亢是众所周知的小于胎龄儿(SGA)的危险因素。但妊娠早期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IMH)是否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目前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致。目的探讨妊娠早期IMH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建档、产检并分娩或终止妊娠的单胎孕妇,根据本研究制定的妊娠早期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2.5th和97.5th分成IMH组(344例)和对照组(19426)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早期IMH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再依据孕前BMI(PPBMI)将研究对象分为超重/肥胖(PPBMI≥24.0 kg/m2,IMH组69例/对照组3376例)和非超重/肥胖(PPBMI<24.0 kg/m2,IMH组275例/对照组16050例)。比较不同分组及亚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及IMH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MH组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LGA)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627倍(OR=1.627,95%CI=1.103~2.399,P=0.014)和1.681倍(OR=1.681,95%CI=1.288~2.196,P<0.001);两组低出生体质量儿(LBW)及SGA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PBMI<24.0 kg/m2中,IMH组巨大儿及LGA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的2.021倍(OR=2.021,95%CI=1.320~3.093,P=0.001)和1.788倍(OR=1.788,95%CI=1.322~2.418,P<0.001)。而在PPBMI≥24.0 kg/m2中,两组巨大儿、LBW、LGA及SGA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妊娠早期患IMH会增加分娩巨大儿或LGA的发生风险,尤其在孕前非超重/肥胖孕妇中。在孕前超重/肥胖孕妇中,妊娠早期患IMH并不会增加巨大儿或LGA的发生风险。而LBW及SGA发生率在整体及孕前超重/肥胖、孕前非超重/肥胖孕妇中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 巨大儿 大于胎龄儿 孕前BMI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褚雨晴 林杨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48-115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模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并指导临床分流,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组织病理学...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模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并指导临床分流,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采用LASSO回归进行特征筛选并构建诊断列线图。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用于模型性能评估。结果:该模型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验证显示其诊断性能优异,训练集AUC为0.980 5(95%CI:0.969 9~0.991 1),测试集AUC为0.962 9(95%CI:0.937 5~0.989 3)。校准曲线分析表明,模型诊断效能与实际发生率高度一致,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在多数阈值下均能提供显著净收益,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结论:基于临床数据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方面展现出较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 被引量:26
4
作者 赵淑华 韩丽英 +1 位作者 李荷莲 高洪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9-680,共2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 ( MTX) ,并辅助以全身单次肌注 MTX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应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技术及 B超定位技术将 MTX30 mg缓慢推注于输卵管异位妊娠部位 ,并辅助以 MTX 5 0 mg单次肌肉注射...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 ( MTX) ,并辅助以全身单次肌注 MTX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应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技术及 B超定位技术将 MTX30 mg缓慢推注于输卵管异位妊娠部位 ,并辅助以 MTX 5 0 mg单次肌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 ;对照组选择单用 MTX肌肉注射 2 0 mg.d-1,连续用药 5 d,隔 7d再用下一个疗程 ,平均 2~ 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 90 % ,而对照组治愈率为 75 % ;观察组治愈后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β- HCG降至正常时间及治愈后输卵管复通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宫腔镜输卵管插管局部注射 MTX并辅以全身单次肌注 MTX治疗输卵管妊娠 ,是一种简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药物疗法 甲氨蝶呤 投药 剂量 治疗应用 宫腔镜 插管法 输卵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悦 赵慧 +4 位作者 黄冰玉 蔺军敏 徐影 崔满华 路英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阐明促排卵治疗中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于门诊行宫腔镜检查的76例做过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分析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促排卵治疗周期数和促排卵治疗中是否...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阐明促排卵治疗中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于门诊行宫腔镜检查的76例做过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分析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促排卵治疗周期数和促排卵治疗中是否应用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结果:在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中,不同不孕类型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0);不同不孕年限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1,P=0.458);而不同促排卵治疗周期数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2,P=0.025);促排卵治疗中是否应用过GnRHa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99,P=0.000)。在经过促排卵治疗的患者中,随着促排治疗周期数的增加,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增加,经过3个以上促排卵治疗周期的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高于经过1-2个促排卵治疗周期者(52.4%vs25.5%,P=0.025)。在促排卵治疗中应用过GnRHa的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过GnRHa的患者(16.0%vs 65.4%,P=0.000)。结论:促排卵治疗周期数的增加是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而GnRHa可抑制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排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不孕症 子宫内膜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膜贴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6
作者 宫凤艳 苑春莉 +1 位作者 刘淑芹 许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434-3436,共3页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膜贴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月随访到的完整病例76例,其中观察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内置入透明质酸钠膜贴;对照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膜贴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月随访到的完整病例76例,其中观察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内置入透明质酸钠膜贴;对照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常规处理。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行门诊宫腔镜复查,评价宫腔粘连的发生率、粘连的类型、粘连的程度及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1)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0.5%(4/38)和65.8%(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8.4%(7/38)和68.4%(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发生宫腔粘连的类型及粘连程度:观察组无粘连或发生膜性粘连,对照组易发生粘连且粘连程度较重。(3)创面<1/2宫腔者粘连发生率为11.8%(4/34),创面≥1/2宫腔者粘连发生率为59.5%(25/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膜贴能减少粘连发生率,减轻粘连程度,近期疗效优于远期。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程度与宫腔内手术创伤面积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检查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功能储备正常者拮抗剂方案COH使用过程中添加高纯度人绝经促性腺激素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马亚兰 张欣 +4 位作者 李丹丹 周鹤 房书珈 徐影 郑连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功能储备正常者应用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不同阶段添加高纯度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P-hM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接受体外受精(IVF)治疗的25~40岁卵... 目的:探讨卵巢功能储备正常者应用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不同阶段添加高纯度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P-hM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接受体外受精(IVF)治疗的25~40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14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HP-hMG添加时机分为早期添加组(第1天添加HP-hMG)和中晚期添加组(第6天添加HP-hMG),分析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与早期添加组比较,中晚期添加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升高(P=0.042),孕酮(P)水平升高(P=0.016),直径>16mm及直径>18mm的卵泡数增加(P=0.035,P=0.026);与早期添加组比较,中晚期添加组患者成熟卵率、优质胚胎率和累积妊娠率升高(P=0.006,P=0.001,P=0.040)。结论:卵巢功能储备正常者应用拮抗剂方案COH时,在中晚卵泡期添加HP-hMG可改善累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度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拮抗剂方案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剑 赵菁 +3 位作者 郑晶莹 张凌怡 赵淑华 赵丽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6-1240,共5页
在神经系统,阿特拉津(ATR)可干扰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小鼠行为反射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抑制多巴胺的摄取和储存,导致细胞内多巴胺增加,进一步导致氧化损伤。在免疫系统,ATR可减少免疫系统构成细胞并影响淋巴细胞分布,影响树突状细胞(DC... 在神经系统,阿特拉津(ATR)可干扰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小鼠行为反射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抑制多巴胺的摄取和储存,导致细胞内多巴胺增加,进一步导致氧化损伤。在免疫系统,ATR可减少免疫系统构成细胞并影响淋巴细胞分布,影响树突状细胞(DC)细胞成熟,干扰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生殖系统,ATR可诱导小鼠睾丸发生变性,抑制黄体生成素从而抑制排卵并诱发流产。在内分泌系统,ATR可作为内分泌干扰物损伤线粒体功能引起胰岛素抵抗,抑制雌激素引起的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高峰。此外,ATR还具有遗传学毒性并可引起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除草剂 毒性 生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楸树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原位移植荷胃癌小鼠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林瑞新 杨淑莉 +2 位作者 房学东 宫路路 张研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0-263,共4页
目的:研究核桃楸树皮乙酸乙酯提取物(HYT)对原位移植荷胃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阐明HYT抗胃癌作用机理,为研发低毒高效的抗胃癌中草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HYT灌胃的原位移植荷胃癌小鼠研究模型,分为HYF高剂量组(60m... 目的:研究核桃楸树皮乙酸乙酯提取物(HYT)对原位移植荷胃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阐明HYT抗胃癌作用机理,为研发低毒高效的抗胃癌中草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HYT灌胃的原位移植荷胃癌小鼠研究模型,分为HYF高剂量组(60mg·kg-1)、HYF低剂量组(40mg·kg-1)、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5-FU)及阴性对照组,观察每组小鼠抑瘤率及胸腺、脾脏指数,采用ELISA法及流式细胞术等检测荷胃癌小鼠IL-4、IL-12、TNF-α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HYT高剂量组抑瘤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YT高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IL-12水平升高(P<0.05),IL-4水平降低(P<0.05),TNF-α水平升高(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升高(P<0.05)。结论:HYT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明确的抑瘤作用,可以作为抗胃癌低毒高效的中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楸树皮乙酸乙酯提取物 抗肿瘤活性 胃肿瘤 原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评价及卵巢功能和血皮质醇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淑华 管晓丽 +1 位作者 韩丽英 李荷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保守性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疗效、对卵巢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开腹或腹腔镜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126例,双盲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n=72)和达那唑组(n=54)。两组分别口服米非...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保守性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疗效、对卵巢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开腹或腹腔镜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126例,双盲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n=72)和达那唑组(n=54)。两组分别口服米非司酮和达那唑,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卵巢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变化。结果:两组间治疗后痛经、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盆腔触痛、后陷凹结节、子宫活动受限、卵巢异位囊肿体积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米非司酮组及达那唑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值分别为(74.18±22.32)pmol·L-1和(24.96±3.94)pmol·L-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米非司酮组及达那唑组停药后恢复月经平均日数分别为(27.0±8.9)d和(40.0±12.4)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组与达那唑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米非司酮组血清E2保持在卵泡期水平,达那唑组血清E2处于绝经后水平,米非司酮组不出现雌激素缺乏症;停药后米非司酮组较达那唑组排卵功能恢复快,月经复潮时间短,有利于早日受孕;米非司酮与达那唑短期治疗对血清皮质醇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雌激素治疗患者阴道内白念珠菌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向梅 李静艳 +1 位作者 陈瑞雪 朱凤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203,共2页
目的 :了解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患者阴道内白念珠菌增殖情况。方法 :观察组 (雌激素替代疗法 )和对照组 (非雌激素替代疗法 )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用霉菌培养基进行培养 ,对培养结果及外阴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阴道... 目的 :了解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患者阴道内白念珠菌增殖情况。方法 :观察组 (雌激素替代疗法 )和对照组 (非雌激素替代疗法 )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用霉菌培养基进行培养 ,对培养结果及外阴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泌物中的白念珠菌的检出率 ( 1 3.8% )高于对照组 ( 8.7% ) ( P<0 .0 5 )。外阴瘙痒症状发生率 ,对照组 ( 1 0 .9% )明显高于观察组 ( 3.7% )( P<0 .0 1 )。结论 :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使白念珠菌少量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替代疗法 白念珠菌 瘙痒 阴道内白念珠菌 念珠菌阴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6
12
作者 苑春莉 韩丽英 +2 位作者 胡静 黄冰玉 李荷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7-269,F003,共4页
目的 :建立分离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人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方法 ,为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方法 :胶原酶消化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 ,进行原代培养 ,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培养 ... 目的 :建立分离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人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方法 ,为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方法 :胶原酶消化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 ,进行原代培养 ,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培养 ,光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角蛋白、波形蛋白染色证实细胞纯度达 95 %以上。结论 :胶原酶消化法简便易行 ,可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可以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 间质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25及CA19-9抗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13
作者 尚慧玲 王博蔚 李荷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6-298,共3页
目的 :探讨 CA12 5及 CA19- 9抗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血清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观察 2 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 (卵巢 )及其在位子宫内膜 CA12 5及 CA19- 9的蛋白... 目的 :探讨 CA12 5及 CA19- 9抗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血清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观察 2 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 (卵巢 )及其在位子宫内膜 CA12 5及 CA19- 9的蛋白质表达 ;应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 2 0例子宫内膜内异症患者血清 CA12 5及CA19- 9的含量。结果 :CA12 5及 CA19- 9蛋白质主要表达于异位子宫内膜腺体上皮细胞。CA12 5蛋白质在异位子宫内膜及在位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 .0 %及 2 5 .0 % ;CA19- 9蛋白质在异位子宫内膜及在位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5 .0 %及 10 .0 %。 6例 、 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 CA19- 9、CA12 5值 (U· m L- 1 )及阳性率分别为 (2 9.6 4± 10 .2 4 )、 (2 5 .85± 9.4 5 )及 16 .7%、 33.3%。 14例 、 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 CA19- 9、CA12 5值 (U· m L- 1 )及阳性率分别为 (46 .5 4± 14 .2 9)、 (5 8.0 2± 2 0 .11)及 4 2 .8%、 71.4 %。异位内膜 CA19- 9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为 85 .0 % (17/ 2 0 ) ,与血清中 CA19- 9测定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rs=0 .36 ,P<0 .0 5 )。结论 :CA12 5及 CA19- 9蛋白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呈高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抗原 肿瘤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磷脂抗体及抗核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路春梅 刘晶珠 +3 位作者 李荷莲 林丽 毛跃平 张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及抗核抗体 (ANA)与反复自然流产 (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98例 RSA患者及 4 0例正常妇女血清 ACA和 ANA。结果 :RSA组 ACA阳性率为 32 .7%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0 % ,P<0 .0 1) ;早期与...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及抗核抗体 (ANA)与反复自然流产 (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98例 RSA患者及 4 0例正常妇女血清 ACA和 ANA。结果 :RSA组 ACA阳性率为 32 .7%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0 % ,P<0 .0 1) ;早期与晚期 RSA两组间比较 ,AC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RSA2次与 RSA≥ 3次两组间比较 ,AC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ACA Ig M、Ig G、Ig A中以 Ig G、Ig M检出率较高 ,ACA Ig M、Ig G、Ig A同时阳性者仅 4例 ;阳性和强阳性 ACA占 37.5 % (11/32 ) ,其余均为 ACA弱阳性 ;RSA患者 ANA阳性率为 17.3% ,较对照组 (2 .5 % )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ACA及 ANA与 RSA有关 ,可作为 RSA免疫因素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心脂/血液 抗体 抗核/血液 流产 自然/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异位子宫内膜Bcl-2与PCNA的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华 韩丽英 李荷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3-604,共2页
目的 :探讨 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 2 (Bcl- 2 )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与正常及异位子宫内膜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 6例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和 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中的 Bcl- 2蛋白和 PCN... 目的 :探讨 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 2 (Bcl- 2 )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与正常及异位子宫内膜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 6例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和 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中的 Bcl- 2蛋白和 PCNA蛋白。结果 :Bcl- 2蛋白和 PCNA蛋白在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生期升高 (两组均为 6 1.5 % ) ,分泌期低落 (2 2 .2 %和 5 .5 % ) ,月经期消失 (0和 33.3% ) ;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均为 10 0 % )高于增生期 (P<0 .0 5 )。结论 :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中 Bcl- 2蛋白和 PCNA蛋白表达有周期性变化 ,且与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不同 ,异位子宫内膜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生存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种人工阴道成形术的远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雪红 张智莹 +1 位作者 吴姝媛 朱凤全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17,共2页
目的 :评估九种人工阴道成形术式的远期效果 ,为临床医师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病历的回顾、患者的复诊及信访了解接受阴道成形手术患者对术后阴道分泌物性状、性生活满意度及自觉症状等 ,评价不同阴道成形术的效果。结果 :前... 目的 :评估九种人工阴道成形术式的远期效果 ,为临床医师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病历的回顾、患者的复诊及信访了解接受阴道成形手术患者对术后阴道分泌物性状、性生活满意度及自觉症状等 ,评价不同阴道成形术的效果。结果 :前庭粘膜上提法最接近正常生理状态 ,其次是腹膜代阴道法 ,羊膜代阴道法最简单 ,肠管代阴道法个别有肠粘膜脱垂及时有腹痛发生 ,且分泌物较多。结论 :远期效果最理想、最受病人欢迎的人工阴道成形术是前庭粘膜上提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阴道 人工阴道成形术 术式 疗效 前庭粘膜上提法 腹膜代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人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单延红 张海军 +1 位作者 徐志刚 崔满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联合人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在体外对人卵巢癌浆液性囊腺癌细胞SKOV-3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其协同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诱导脐血CIK细胞,将SKOV-3细胞随机分为Cur组、CIK细胞组和Cur联合CIK细胞组...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联合人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在体外对人卵巢癌浆液性囊腺癌细胞SKOV-3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其协同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诱导脐血CIK细胞,将SKOV-3细胞随机分为Cur组、CIK细胞组和Cur联合CIK细胞组,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RT-PCR检测各组细胞Fas相关死亡结构蛋白Fas、Fas相关死亡结构蛋白(FADD)和Caspase-3mRNA的表达。结果:与Cur组和CIK细胞组比较,Cur联合CIK细胞组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大,并且随时间的延长或剂量的增加,增殖抑制率亦增加,在效靶比为12.5∶1,20μmol·L-1 Cur作用48h时,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76.2%;Cur联合CIK细胞组与Cur组和CIK细胞组比较,SKOV-3细胞Fas及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Cur组、CIK细胞组和Cur联合CIK细胞组SKOV-3细胞FADD-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CIK细胞与Cur合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其效应可能与促进SKOV-3细胞Fas及Caspase-3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人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卵巢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替代治疗卵巢早衰24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吉湘 刘静 +1 位作者 付莉 吴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13-414,共2页
关键词 卵巢早衰 激素替代治疗 烦躁 更年期症状 潮热 继发性闭经 性交 痛苦 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干预对Rho/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凤 高海成 +7 位作者 盛晓彤 孙文艺 陈园园 杨秀娜 陈金彤 蒋博 国中华 孙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干预后对Rho/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肝脏的影响,阐明其对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SF干预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15mg....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干预后对Rho/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肝脏的影响,阐明其对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SF干预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15mg.kg-1诱发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稳定2d后,除模型组外,其余2组给予SF和贝那普利。利用Masson染色分析给予SF后心肌胶原的含量变化;RT-PCR法分析Rho A和Rock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心肌Rock蛋白表达;拉曼光谱分析肝脏的损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注射Iso后3周,Rho A和Rock mRNA表达即有所增加(P<0.01);给予SF和贝那普利后,Rho A和Rock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给予SF后大鼠肝脏组织的峰位较模型组向右移动1个单位,趋近正常对照组峰位。结论:SF可能通过阻断Rho/Rock信号通路进而起到抑制纤维化的作用,同时又起到肝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阿魏酸钠 RHO Roc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静珠 林丽 +3 位作者 胡静 张士平 张爽 樊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Ⅰantibody)与反复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1例RSA患者和39例正常妇女血清中anti-β2-GPⅠ的水平。结果:RSA组anti-β2-GPⅠ及其IgG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0%和40.8%...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Ⅰantibody)与反复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1例RSA患者和39例正常妇女血清中anti-β2-GPⅠ的水平。结果:RSA组anti-β2-GPⅠ及其IgG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0%和40.8%,显著高于对照组(7.7%)(P<0.01,P<0.05);IgM型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与中晚期RSA两组间及RSA 2次与RSA≥3次两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anti-β2-GPⅠ与RSA有关,可作为RSA免疫因素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