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封闭监护室患者家属留守医院的原因及需求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桂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了解全封闭监护室患者家属在医院留守的需求状况,为监护室改善服务管理满足患者家属需求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全封闭监护室留守医院患者家属状况表,了解导致留守问题的院方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重危... 目的了解全封闭监护室患者家属在医院留守的需求状况,为监护室改善服务管理满足患者家属需求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全封闭监护室留守医院患者家属状况表,了解导致留守问题的院方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了解留守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态、需求及满足状况。结果留守患者家属以农民及自由职业者为主,占66.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46.4%;留守患者家属SAS、SDS均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留守患者家属需求与已获得的满足情况间存在显著差异(除自身舒适外,均P<0.01)。结论监护室医护人员应积极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内容及形式,切实减轻家属的后顾之忧,积极关注留守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态,切实满足患者家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护室 患者家属 需求 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服务需求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畅 高炜烨 +3 位作者 金雅庆 张贺泉 韩莹波 杨柯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服务需求,并分析需求实现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招募法选择长春市299例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服务需求,并分析需求实现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招募法选择长春市299例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健康服务需求,运用卡诺模型进行需求分类和优先级排序,最后结合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法,构建产品和服务一起交付的智慧医疗产品新模式。结果需求指标3、4、9归属为必备型需求,需求指标1、5、8归属为期望型需求,需求指标7、10、11、13、14归属为魅力型需求,需求指标2、6、12、15归属为无差异型需求。结论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服务应在维持和完善必备、期望属性需求基础上,发展和创新魅力属性需求,客观分析和改良无差异需求,以提升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产品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慢性病患者 智慧医疗 产品服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和DS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占川 杜志君 +2 位作者 赵同源 刘建华 田新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9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探讨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方法:用CTA检查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与DSA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检查动脉共198条,两种检查结果一致的动脉195条,诊断不符合动脉3条:结论:CTA诊断脑缺血性疾病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充分利... 目的:探讨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方法:用CTA检查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与DSA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检查动脉共198条,两种检查结果一致的动脉195条,诊断不符合动脉3条:结论:CTA诊断脑缺血性疾病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充分利用CTA各种分析诊断方法,可完全替代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人格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姚姝妍 杨庆晓 +1 位作者 宋彬 孟宪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D型人格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收集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175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D型人格量表-14进行D型人格鉴定,并将其分为D型人格组和... 目的探讨D型人格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收集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175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D型人格量表-14进行D型人格鉴定,并将其分为D型人格组和非D型人格组。应用非运动症状量表进行非运动症状评估,应用帕金森病调查问卷-39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生活质量与D型人格的关系。结果在175例参与者中,D型人格组62例(35.4%),该组低收入家庭、运动波动的患者比例较高,且生活质量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均高于非D型人格组(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D型人格与PD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D型人格的PD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下降。因此,掌握PD患者的D型人格特征对于制定护理策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D型人格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 被引量:12
5
作者 贾明库 闫秀欣 王禹 《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69-270,共2页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1年~ 2 0 0 1年我院收治的 2 4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急诊行肝癌切除术 17例 ,填塞止血 3例 ,肝动脉结扎 +填塞止血 2例 ,肝动脉结扎 ...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1年~ 2 0 0 1年我院收治的 2 4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急诊行肝癌切除术 17例 ,填塞止血 3例 ,肝动脉结扎 +填塞止血 2例 ,肝动脉结扎 +缝合止血 1例 ,保守治疗 1例。 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 ,2例于术后 2 4 h内死于 MODS。随诊 2 1例 ,术后生存小于 3个月 4例 ,小于 6个月 4例 ,小于 12个月 7例 ,12~ 2 4个月 2例 ,2 4~ 36个月 2例 ,大于 36个月 2例。随诊患者最终死亡原因 :肝癌复发和转移、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结论 肝叶切除和肝脏局部切除不但可以有效止血 ,而且可以切除肿瘤 ,部分病例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破裂出血 治疗 肝叶切除 肝脏局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胃管被误判进入气管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桂杰 李景凤 +1 位作者 李春艳 苑洪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612-1613,共2页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在I临床工作中,由于患者昏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客观因素,导致胃管置入困难较为普遍,而由于特殊情况影响造成操作者判断失误导致重置胃管较为罕见。笔者就此次操作相...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在I临床工作中,由于患者昏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客观因素,导致胃管置入困难较为普遍,而由于特殊情况影响造成操作者判断失误导致重置胃管较为罕见。笔者就此次操作相关情况进行报告并分析原因,希望护理同仁能引以为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 留置胃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任宪盛 丁巍 杨小玉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1期1054-1060,共7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08只SPF级雄性3月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3组,每组36只。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08只SPF级雄性3月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3组,每组36只。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即刻实验组给予淫羊藿苷(100 mg/kg)灌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2次。术后1、2、3 d采用BBB评分法评定大鼠运动功能;术后72 h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PO、TNF-α、IL-1β的表达;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光镜观察脊髓损伤后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并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2、3 d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对照组和实验组MPO活性和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MPO、TNF-α、IL-1β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组织中A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淫羊藿苷能够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炎症、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有效保护脊髓组织,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脊髓损伤 神经保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例10公斤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卫红 张曙东 +3 位作者 朱志成 许日昊 王天策 柳克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0期186-187,189,共3页
目的总结10公斤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2006年12月-2011年7月共对153例10公斤以下婴幼儿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例心脏直视手术,男82例,女71例,年龄为5个月-5岁,平均(20.0±8.4)个月,其中5-12个月31例,13-24个月82... 目的总结10公斤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2006年12月-2011年7月共对153例10公斤以下婴幼儿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例心脏直视手术,男82例,女71例,年龄为5个月-5岁,平均(20.0±8.4)个月,其中5-12个月31例,13-24个月82例,25-36个月39例,37-60个月1例;体重4-10 kg,平均(8.9±1.3)kg。69例使用膜肺,84例使用西京87型(小号)鼓泡式氧合器;19例采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其余均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浅或中低温高流量灌注。结果体外循环时间为18-166(57.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8-123(39)min,开放主动脉后148例患儿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为97%,辅助时间为4-60(16)min。术后患儿死亡3例,死亡率为2%,死亡原因2例为严重低心排,1例为突然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临床死亡。结论根据婴幼儿的体重、病情及手术操作难易程度选用膜肺或鼓泡肺,尽量减少预充晶体量,提高胶体预充量,采用高流量灌注,通过给予速尿、超滤、加入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及良好的心肌保护、肺保护、脑保护有利于患儿术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换头颈部体位减轻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旭 杨沫 于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098-1098,共1页
本文通过定时变换头颈部体位,监测气管插管的导管套囊压力,探讨头颈部体位变换对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损伤的影响,为临床减轻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损伤并发症的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人工气道 套囊 压迫 气道损伤 头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肠外营养与早期肠内营养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骏扬 林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肠外营养(PN)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N)与单纯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探讨其对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2013年间50例确诊为胃癌并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肠外营养(PN)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N)与单纯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探讨其对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2013年间50例确诊为胃癌并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患者术后接受肠外营养与早期肠内营养(EN+PN),对照组23例仅行单纯肠内营养(EN),检测患者术前、术后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BMI、胃切除方式、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8天体重均有下降,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有升高;但观察组体重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指标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细胞、CD4+/CD8+比值均降低,术后3天开始回升,观察组术后7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后肠外营养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应用较单纯肠内营养更具优越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围手术期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对大鼠癫痫脑电高频振颤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矫健航 王洋 +2 位作者 杨利丽 任鹏飞 吴敏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索脊髓电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状态脑电高频振颤活动的影响。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8例。采用致癫剂戊四唑诱导的强直—阵挛急性发作动物模型。脊髓电刺激组大鼠在致癫剂注射开始前5 min予130 Hz脊髓电刺... 目的探索脊髓电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状态脑电高频振颤活动的影响。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8例。采用致癫剂戊四唑诱导的强直—阵挛急性发作动物模型。脊髓电刺激组大鼠在致癫剂注射开始前5 min予130 Hz脊髓电刺激,刺激持续20 min。应用MATLAB的Findpeaks功能提取强直—阵挛发作期皮层脑电图中的快速涟波振颤(250~600 Hz)成分,通过评估总快速涟波出现次数对脊髓电刺激的抗癫痫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阐述。结果戊四唑诱导的棘波放电与快速涟波振颤活动同步出现,与对照组相比,脊髓电刺激使总快速涟波出现次数降低了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脊髓电刺激有癫痫抑制作用,该作用与电刺激介导的快速涟波振颤相关去同步化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颤 癫痫发作 脊髓电刺激 戊四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健 张弘 +1 位作者 鲍欣 段洪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7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为这34例患者使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 目的 :探讨使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为这34例患者使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在这35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有1例患者术中转为开放手术。在完成乳晕入路手术的34例患者中,他们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0.1±8.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7.2±19.2)毫升,平均住院时间为(7.9±1.5)天;在这些患者中,有13例患者出现了低血钙症,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2%。结论 :使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减轻对患者的损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入路 甲状腺手术 腔镜 喉返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酸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与RNA编辑酶ADAR1表达的相关性
13
作者 王岩 冯子玹 +3 位作者 姜涛 房学东 曹宏 张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为探讨苯乙酸(PA)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RNA编辑酶ADAR1表达的相关性,应用细胞计数及MTT法检测了不同浓度(0.5,1.0,2.0和4.0 mmol/L)PA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各细胞周期... 为探讨苯乙酸(PA)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RNA编辑酶ADAR1表达的相关性,应用细胞计数及MTT法检测了不同浓度(0.5,1.0,2.0和4.0 mmol/L)PA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各细胞周期的细胞百分比,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杂交分析使用不同浓度(0.5,1.0,2.0 mmol/L)PA作用后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RNA编辑酶ADAR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不同浓度PA作用后,增殖抑制率随作用时间延长及PA浓度增加而明显提高(P<0.05),但2.0和4.0 mmol/L PA作用72 h后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RNA编辑酶ADAR1 mRNA及蛋白表达随PA浓度增加而明显降低(P<0.05).通过沉默SMMC-7721细胞中ADAR1的表达发现,ADAR1表达下调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结果表明,PA可阻抑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增殖,且存在时间及剂量的依赖性,作用机制与PA下调ADAR1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酸 肝癌 SMMC-7721 RNA编辑酶 ADA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文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6期6-6,共1页
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过程中,仍有20%~30%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往往是在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最终选用外科治疗。近年来,UC的治疗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在病变早期积极地选用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 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过程中,仍有20%~30%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往往是在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最终选用外科治疗。近年来,UC的治疗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在病变早期积极地选用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治疗费用也相应降低,术后多数患者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这种观点在国内尚未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 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内科治疗 治疗效果 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电刺激抗癫痫参数筛选的动物模型研究
15
作者 矫健航 于海驰 +2 位作者 王洋 任鹏飞 吴敏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电刺激抗癫痫参数筛选的大鼠模型。方法实验收集了麻醉状态下13只SD大鼠躯体感觉运动皮层的脑电信号。致癫药物戊四唑用以诱发并维持癫痫发作状态。在给予诱导剂量的戊四唑后可观察到痫样棘慢波脑电活动,继续给予维...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电刺激抗癫痫参数筛选的大鼠模型。方法实验收集了麻醉状态下13只SD大鼠躯体感觉运动皮层的脑电信号。致癫药物戊四唑用以诱发并维持癫痫发作状态。在给予诱导剂量的戊四唑后可观察到痫样棘慢波脑电活动,继续给予维持剂量戊四唑可将该棘慢波放电保持在稳定水平。结果在戊四唑以10 mg·kg^-1·min^-1速度泵入大鼠体内150 s后受试动物均可成功诱导出痫样棘慢波放电活动,继续给予0.21 mg·kg^-1·min^-1维持剂量戊四唑泵注2 h,棘慢波放电的频率和功率保持在稳定水平。结论戊四唑诱导的棘慢波发作模型可通过持续经静脉给药维持在稳定水平。在持续2 h的稳定期内对不同的电刺激参数进行优化筛选可显著减少实验相关时间和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发作 动物模型 戊四唑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40-OX40L共刺激分子在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范恩学 孙海侠 王焕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研究免疫耐受诱导的方案很多,但由于都是单一途径刺激,效果不甚理想。目前许多学者开始提出多途径协同刺激方案。本研究的抗CD134基因工程抗体可用来封闭OX40-OX40L共刺激相关分子,影响细胞活化,诱导免疫耐受产生,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抗CD134抗体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文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6期4-5,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 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但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 临床表现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对大鼠强直—阵挛发作的影响
18
作者 矫健航 王洋 +2 位作者 刘志刚 任鹏飞 吴敏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探索脊髓电刺激对大鼠强直—阵挛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n=8)和脊髓电刺激组(n=8)。致癫药物戊四唑用以诱发大鼠强直—阵挛发作状态。在戊四唑开始注射前5 min给予130 Hz脊髓电刺激,刺激持续至戊四唑注射结... 目的探索脊髓电刺激对大鼠强直—阵挛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n=8)和脊髓电刺激组(n=8)。致癫药物戊四唑用以诱发大鼠强直—阵挛发作状态。在戊四唑开始注射前5 min给予130 Hz脊髓电刺激,刺激持续至戊四唑注射结束后5 min。实验全程记录皮层脑电图并通过对发作潜伏期、总发作次数、总发作时间的量化评估脊髓电刺激对癫痫发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脊髓电刺激使发作潜伏期延长了24%,发作总时间减少41%,发作总次数减少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宜频率的脊髓电刺激对大鼠癫痫强直—阵挛发作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强直—阵挛发作 脊髓电刺激 戊四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识别以血液病常见表现为主诉的风湿性疾病
19
作者 姜玉珍 王庆国 徐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23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常见表现 早期识别 血液病 主诉 血细胞数 疾病患者 脾肿大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力、头晕、面色苍白3个月
20
作者 姜玉珍 王庆国 徐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22期20-21,共2页
病历摘要 患者,男,61岁,已婚,靖宇县人.因乏力、头晕、食欲不振、面色渐苍白3个月入院.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觉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时有头晕、头痛,偶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7.0℃~37.5℃,可自行消退,伴有食欲不振,有时腹胀.近1个月,面色... 病历摘要 患者,男,61岁,已婚,靖宇县人.因乏力、头晕、食欲不振、面色渐苍白3个月入院.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觉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时有头晕、头痛,偶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7.0℃~37.5℃,可自行消退,伴有食欲不振,有时腹胀.近1个月,面色苍白逐渐加重,体力较前减弱,活动后心慌气促.体重明显减轻大约4kg左右.无血尿及黑便,既往6年前曾患痔疮,便中时有少许鲜血,但近2~3年已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色苍白 头晕 乏力 食欲不振 软弱无力 体温波动 自行消退 靖宇县 血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