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斯蒂尔病伴皮病性淋巴结炎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刘雨新 王力玄 +2 位作者 赵敏 程培源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0-796,共7页
成人斯蒂尔病(AOSD)是一种少见的自身炎症性疾病,以发热、皮疹、关节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为主要表现。本文作者分析了1例AOSD伴皮病性淋巴结炎(DL)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的病例资料,旨... 成人斯蒂尔病(AOSD)是一种少见的自身炎症性疾病,以发热、皮疹、关节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为主要表现。本文作者分析了1例AOSD伴皮病性淋巴结炎(DL)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复杂并发症的认识。患者,女性,48岁,以间断发热伴皮疹15 d入院,积极抗感染治疗10 d症状无改善,且面部、躯干新发大片充血性水肿性红斑,四肢关节和肌肉疼痛,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清铁蛋白升高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CD25水平升高,行腋窝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为DL。排除其他疾病后,明确诊断为AOSD伴DL并发HPS。诊断为HPS后,立即给予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1994方案联合芦可替尼治疗,6周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AOSD的诊断在并发HPS等并发症时尤为复杂,需要细致的鉴别诊断,尤其需排除淋巴瘤。AOSD伴DL的病例罕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需深入研究,早期诊断和多学科合作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皮病性淋巴结炎 噬血细胞综合征 发热 皮疹 淋巴结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吉林省长春市区居民肺功能筛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雪阳 马骥 +5 位作者 孟广平 王琦 李伟 徐艳玲 张捷 高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7-1052,共6页
目的:调查吉林省长春市区40周岁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现况,阐明肺功能检查早期应用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为中心的周边10个社区街道办事处,由社区工作人员协助随机招募年龄≥40周岁的长春市居民作为... 目的:调查吉林省长春市区40周岁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现况,阐明肺功能检查早期应用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为中心的周边10个社区街道办事处,由社区工作人员协助随机招募年龄≥40周岁的长春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进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查,COPD诊断参照2015年GOLD指南标准执行。将COPD患者分为确诊组和漏诊组,再将吸烟COPD患者分为戒烟组和未戒烟组,分别比较各组肺功能指标。结果:共调查40周岁以上居民1 392人,其中男性568人,女性824人,平均年龄为(59.59±6.60)岁。其中COPD患者176例,患病率为12.64%;新发现即漏诊患者160例,漏诊率为90.91%;曾确诊为COPD 16例,诊断率仅为9.09%。吸烟人群中COPD患病率为20.71%,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的患病率(8.8%,P<0.05)。对吸烟指数和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戒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除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MEF%)外均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而下降(P<0.05),未戒烟组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除FVC%外均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而下降(P<0.05)。结论:长春市区40周岁以上居民COPD存在高患病率及高漏诊率,应对人群进行肺功能筛查以发现更多的COPD患者,使其得到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率 肺功能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版Wells评分、修订版Geneva评分和D-二聚体水平在恶性肿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聪 郭秀 +3 位作者 迟昊 张捷 许溟宇 董春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7-713,共7页
目的:探讨简化版Wells评分、修订版Geneva评分和D-二聚体(DD)水平在恶性肿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PTE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诊断为PTE并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14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 目的:探讨简化版Wells评分、修订版Geneva评分和D-二聚体(DD)水平在恶性肿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PTE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诊断为PTE并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14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CTPA结果将72例恶性肿瘤并发PTE患者作为PTE组,70例不并发PTE患者为非PTE组,对2组患者形成PTE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采用Z检验比较上述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在恶性肿瘤并发P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类型为腺癌、肿瘤发生转移、并发深静脉血栓(DVT)和DD阳性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简化版Wells评分、修订版Geneva评分和DD水平的灵敏度分别为87.5%、87.5%及97.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3%、70.0%及83.3%,上述2种评分量表与DD水平联合评价的灵敏度均为100%,漏诊率较低,且其阴性预测值可达100%,排除价值较大;简化版Wells评分、修订版Geneva评分、DD水平、修订版Geneva评分联合DD水平和简化版Wells评分联合DD水平的AUC分别为0.762、0.687、0.649、0.741及0.786,简化版Wells评分联合DD水平的AUC最大,大于其他种类量表(P<0.05)。结论:简化版Wells评分联合DD水平对恶性肿瘤并发PTE患者诊断更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肺血栓栓塞症 简化版Wells评分 修订版Geneva评分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1对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信瑞 李冬 +3 位作者 徐慧英 王春宇 曲丹华 孙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2-778,共7页
目的:观察miRNA-21对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乳腺癌T47D和MDA-MB-361细胞分别给予0.0、2.5和5.0 Gy γ射线照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进程,实时定量PCR法检测72 h内细胞中miRNA... 目的:观察miRNA-21对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乳腺癌T47D和MDA-MB-361细胞分别给予0.0、2.5和5.0 Gy γ射线照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进程,实时定量PCR法检测72 h内细胞中miRNA-21表达水平。T47D和MDA-MB-361细胞分别转染anti-miRNA-21序列(anti-miRNA-21组)和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并设置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NA-21表达水平;经0.0和5.0 Gy γ射线照射后,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进程。结果:经5.0 Gy γ射线照射后,T47D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MDA-MB-361细胞(P<0.05);与0.0 Gy照射组比较,5.0 Gy 照射组T47D和MDA-MB-361细胞G 2/M期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升高(P<0.05),miRNA-2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ti-miRNA-21组T47D和MDA-MB-361细胞中miRNA-2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 P<0.01);给予5.0 Gy γ射线照射后,anti-miRNA-21组T47D和MDA-MB-361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 P<0.01),T47D细胞G 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而sub G 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miRNA-21表达下调能够增强乳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周期G 2/M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1 乳腺肿瘤 放射敏感性 细胞存活率 G2/M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引起淋巴结肿大致真性乳糜胸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丛珊 门兰 +2 位作者 刘伽莹 田畅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407,共4页
目的:分析1例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乳糜胸的病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乳糜胸罕见病因的认识。方法:1例女性患者,以咳嗽、胸痛及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查体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部CT显示为双侧胸腔积液,胸水穿刺... 目的:分析1例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乳糜胸的病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乳糜胸罕见病因的认识。方法:1例女性患者,以咳嗽、胸痛及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查体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部CT显示为双侧胸腔积液,胸水穿刺引流并送检化验,结果证实为乳糜胸。与乳糜胸产生相关的常见病因检查结果皆为阴性,最终临床诊断为感染性乳糜胸。给予抗感染治疗5d。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腔彩超显示双侧胸腔积液已完全吸收,浅表肿大淋巴结缩小。1个月后随访症状消失,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部CT未见异常。结论:对于临床上诊断困难的乳糜胸患者,应考虑到感染的可能,并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避免漏诊、误诊和延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淋巴结肿大 乳糜胸 胸腔积液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险被误诊为淋巴瘤的淋巴结结核一例
6
作者 张辉 闫冰迪 +3 位作者 林苏杰 张晴 韩晓晓 杨俊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42-544,共3页
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较常见,但常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当淋巴结结核侵及多部位淋巴结时,易与淋巴瘤所致淋巴结肿大相混淆,两者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9月收治1例全身淋... 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较常见,但常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当淋巴结结核侵及多部位淋巴结时,易与淋巴瘤所致淋巴结肿大相混淆,两者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9月收治1例全身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结核患者,险被误诊为淋巴瘤;笔者复习相关文献,对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结核 淋巴瘤 误诊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淋巴结肿大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 危重症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梭形细胞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李倩 周佳奇 +3 位作者 苑静怡 赵敏 邸鑫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探讨肺梭形细胞癌(SpCC)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SpCC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上述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71岁,因咳... 目的:探讨肺梭形细胞癌(SpCC)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SpCC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上述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71岁,因咳嗽和气短1个月入院。查体见左侧胸廓凹陷,肋间隙变窄,气管向左侧移位,叩诊左肺浊音,左肺呼吸音消失,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显示左侧气道内高密度影,左肺体积减小。纤维支气管镜显示左主支气管内见带蒂新生物阻塞气道。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支气管腺性乳头状瘤形成伴鳞化。入院后行胸部增强CT检查显示左主支气管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左肺体积减小,呈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综合全面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考虑支气管良性肿瘤可能性大,行2次纤维支气管镜下电圈套器治疗。支气管镜肺活检见大量梭形细胞,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确诊为SpCC。结论:SpC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皮来源肿瘤,形态与肉瘤相似,极易误诊。以主支气管占位性病变伴肺不张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SpCC患者较为少见,应与支气管良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样癌 梭形细胞癌 影像学表现 纤维支气管镜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肺部影像学改变为首发表现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李倩 苑静怡 +2 位作者 周佳奇 赵敏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点、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上述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6...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点、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上述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6岁,因“发热伴咳嗽和咳痰15 d”入院。患者四肢散在红色皮疹,胸廓无畸形,气管居中,叩诊左下肺浊音,左下肺呼吸音减弱,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双肺下叶见多发条片状高密度影,以左下肺为著,纵隔和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初步考虑双肺炎症可能性大,待除外占位性病变。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纵隔淋巴结支气管穿刺针吸活检术(TBNA)和胸水脱落细胞检测,结果均排除肺恶性病变。先后行抗感染治疗和实验性抗结核治疗,患者仍反复发热,多次复查胸部CT结果显示左下肺高密度影范围增大和实变。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异常,患者具体发热原因不明确。患者查体见躯干和四肢多发淡红色皮疹,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经右侧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组织检查,最终病理回报AITL。结论:有肺部影像学改变的不明原因发热,且伴有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如系统抗感染治疗效果不好,应考虑AI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靶向治疗EGFR-TKI耐药伴发MET扩增的NSCLC 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9
9
作者 江文利 张琳 +3 位作者 李君瑶 许溟宇 张捷 董春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2-788,共7页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获得性耐药的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的疗效,为该病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EGFR基因第19外显子非移码缺失突...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获得性耐药的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的疗效,为该病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EGFR基因第19外显子非移码缺失突变伴发间质表皮转化因子(MET)扩增的NSCLC并发CNS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及耐药后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女性,47岁,3年前于本院明确诊断为肺腺癌,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存在EGFR基因第19外显子非移码缺失突变,给予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治疗18个月后基因检测,存在Exon20-T790M突变,改用口服奥希替尼靶向治疗。12个月后复查,疾病进展并发CNS转移,基因检测提示存在MET扩增,改为口服奥希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治疗。2个多月后复查发现疾病进一步进展,调整治疗方案为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靶向治疗。1和4个月后复查胸部CT及头颅MRI,肺部病变和脑部病变较之前明显缩小。结论:对于长期靶向治疗后出现EGFR-TKI耐药伴发MET扩增的NSCLC并发CNS转移的患者,采用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靶向治疗短期内可明显控制患者肺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性肺 脑转移 靶向治疗 奥希替尼 赛沃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信号传导通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和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谭婧瑾 王瑞民 +3 位作者 姜杉 姚月 陈洋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54-1258,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与肺癌有一些共同点,两者在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和基因突变、microRNA的异常表达、细胞和分子变异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信号通路的激活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结合FGFR信号传...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与肺癌有一些共同点,两者在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和基因突变、microRNA的异常表达、细胞和分子变异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信号通路的激活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结合FGFR信号传导通路的一些基本概念,总结FGFR信号传导通路在IPF及非小细胞肺癌肺癌(NSCLC)发病中的作用机制。TPF和NSCLC可能存在着相同的FGFR信号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非小细胞肺 发病机制 FGFR信号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肺部感染病原学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俏 苏振中 +1 位作者 许璐璐 张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2-1387,共6页
肺部感染作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全球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病菌类型多种多样,目前常用的病原体检测主要有形态学鉴定、细菌培养和抗原抗体检测,部分罕见的病原体不易被检测出,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作为一项新... 肺部感染作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全球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病菌类型多种多样,目前常用的病原体检测主要有形态学鉴定、细菌培养和抗原抗体检测,部分罕见的病原体不易被检测出,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检测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检测周期短等特点。mNGS对提高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效率和检测效能具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常规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的领域,如罕见疾病、新发传染病及检测条件苛刻的微生物等。现针对mNGS技术在肺部感染病原体诊断的优势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通过mNGS技术实现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测序 肺部感染 病原学 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持续性中、高热为首要表现的痛风急性发作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畅 刘伽莹 +2 位作者 丛珊 赵敏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4-717,共4页
目的:分析以持续性中、高热为首发症状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以持续性中、高热为首要表现的痛风急性发作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不明原因发热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 目的:分析以持续性中、高热为首发症状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以持续性中、高热为首要表现的痛风急性发作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不明原因发热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以"持续性发热4d"入院,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胸部CT示左肺下叶炎症,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10d,患者发热症状无明显缓解,白细胞计数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引起发热的阳性结果。患者查体见双足痛风结节,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结合患者既往痛风病史,给予试验性抗痛风治疗;治疗2周后,患者发热症状逐渐缓解,白细胞计数和尿酸水平逐渐恢复正常,考虑发热原因为痛风急性发作。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尤其是中、高度热型患者,如系统抗感染治疗效果不好,应考虑痛风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发热 痛风性关节炎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影像诊断为肺癌性淋巴管炎的肺结节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伽莹 田畅 +2 位作者 丛珊 赵敏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5-1448,I0022,共5页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咳嗽、渐进性呼吸困难2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胸...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咳嗽、渐进性呼吸困难2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影,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PET-CT影像诊断为肺癌伴癌性淋巴管炎(PLC),双侧锁骨上、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入院后纤维支气管镜病理回报肺组织内见慢性肉芽肿性炎,未见明确坏死,不能完全排除结核。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肺结节明显减少,3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胸部CT显示双肺结节基本消失,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明显缩小,最终诊断为肺结节病。结论:结节病的确诊应主要依据患者的病理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仅凭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易误诊为肿瘤或者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肺结节病 病例报告 癌性淋巴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敏 金鑫 +4 位作者 邸鑫 田畅 刘伽莹 丛珊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MAs)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提高临床医生对IMAs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IMAs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42岁,因咳嗽和咳痰入院,CT检查显示双肺... 目的:探讨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MAs)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提高临床医生对IMAs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IMAs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42岁,因咳嗽和咳痰入院,CT检查显示双肺斑片状影,因疑似双肺肺炎行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及胸水脱落细胞检测结果均为炎性表现,后经皮穿刺活检病理回报为IMAs。基因检测结果为KRAS外显子2点突变。行紫杉醇加卡铂并联合应用血管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化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变。结论:IMAs是一种特殊病理类型的肺腺癌(ADCs),该类患者影像学表现多样,基因表达特殊,治疗原则与其他类型ADCs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 肺腺癌 基因突变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性肺疾病与肺癌发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艳 王瑞民 +1 位作者 张庆华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0-834,共5页
间质性肺疾病已成为导致肺癌发病的因素之一,尤其是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并发肺癌的研究,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出现。本文作者就IPF、尘肺、结节病和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等几种常见类型的间质性肺疾病,从发病机制、临... 间质性肺疾病已成为导致肺癌发病的因素之一,尤其是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并发肺癌的研究,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出现。本文作者就IPF、尘肺、结节病和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等几种常见类型的间质性肺疾病,从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间质性肺疾病与肺癌发病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尘肺 结节病 结缔组织疾病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气管插管致气管反复狭窄治疗成功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苏杰 闫冰迪 +3 位作者 王琦 张辉 张晴 杨俊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919-2921,共3页
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全身麻醉手术中气管插管的广泛应用,气管狭窄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其治疗方式更层出不穷,但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可能再次出现气管狭窄,对于反复发生气管狭窄的患者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仍然困扰着临床医生。本文报... 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全身麻醉手术中气管插管的广泛应用,气管狭窄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其治疗方式更层出不穷,但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可能再次出现气管狭窄,对于反复发生气管狭窄的患者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仍然困扰着临床医生。本文报道了一例因气管插管后反复发生气管狭窄,经球囊扩张术联合T型管置入术治愈的病例,可为临床治疗反复发生气管狭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球囊扩张术 T管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化型肺结节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蔷薇 韩闪 刘晓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9-1106,共8页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累及的肉芽肿性疾病,好发于呼吸系统,如不及时治疗,约20%的患者最终可能会发展为肺纤维化,严重时并发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结节病发展为肺纤维化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因此,深入了解纤维...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累及的肉芽肿性疾病,好发于呼吸系统,如不及时治疗,约20%的患者最终可能会发展为肺纤维化,严重时并发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结节病发展为肺纤维化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因此,深入了解纤维化型肺结节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纤维化型肺结节病的发生与遗传学有关联,基因多态性、转录水平的调控和表观遗传改变等对纤维化型肺结节病的进展有重要影响。促纤维化因素、信号转导过程和免疫机制也参与促进结节病发展为肺纤维化。此外,结节病相关的肺纤维化患者可同时并发肿瘤,2种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结节病可能会增加肿瘤的发病风险。结节病的临床分期及分型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现对纤维化型肺结节病的发病机制中基因遗传学机制、促纤维化因素、免疫学机制、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肿瘤的相关性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肺纤维化 肉芽肿 肿瘤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的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蔷薇 韩闪 刘晓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11-818,共8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最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以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为2年-4年。近年来,IPF相关的肺癌(lung cancer associate...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最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以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为2年-4年。近年来,IPF相关的肺癌(lung cancer associated with IPF,IPF-L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预后较单纯的IPF差。研究发现,IPF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尽管IPF-LC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示这两种疾病在分子及细胞水平的致病过程存在相似之处。目前肺纤维化相关的肺癌的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焦点。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以IPF-LC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及治疗最新现状为重点进行综述,希望能够提高临床医生对IPF-LC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肿瘤 细胞 分子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肺肺大泡为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9
作者 刘伽莹 田畅 +2 位作者 丛珊 赵敏 王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以双肺肺大泡为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特点,分析SS累及肺部的常见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SS患者常见胸部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以双肺肺大泡为肺部影像学表现的SS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气管镜和病理... 目的:探讨以双肺肺大泡为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特点,分析SS累及肺部的常见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SS患者常见胸部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以双肺肺大泡为肺部影像学表现的SS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青年女性,以呼吸困难、咳血为首发症状入院。查体可见猖獗齿,无其余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显示双肺肺大泡,行风湿系列、角膜染色、唇腺活检及其他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关治疗。患者血清免疫学提示抗SSA、抗SSB和类风湿因子阳性,角膜染色(+),下唇腺病理示每灶淋巴细胞数≥50个,最终临床诊断为SS。给予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继续口服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2个月后复查胸部CT示双肺肺大泡未见明显变化。结论:SS作为一种结缔组织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累及肺部时,肺部的影像学表现也各不相同。当患者胸部CT提示存在双肺不明原因的多发肺大泡时,应考虑SS的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漏诊、误诊及延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肺大泡 病例报告 肺部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