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吗替麦考酚酯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倩倩 姜振宇 +3 位作者 赵令 马宁 王凯 张彦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外周血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老年SLE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30例健康老年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B细胞及NK细...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外周血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老年SLE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30例健康老年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B细胞及NK细胞水平变化。将30例老年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一组静点泼尼松治疗,另一组口服MMF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SLE患者CD3+CD4+Th细胞明显降低(P<0.000 1),CD3+CD8+Ts细胞(CD3+CD8+抑制性T细胞)明显升高(P=0.000 3);老年SLE患者CD3-(CD16CD56)+NK、CD3+(CD16CD56)+NK细胞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 1),而CD3-CD19+B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 2)。老年SLE患者外周血CD3-CD19+B细胞与SLEDAI呈正相关性(P=0.003 4,R=0.267 8)。CD3+CD4+Th(P=0.071 0,R=0.315 0)、CD3+CD8+Ts(P=0.126,R=0.245 6)、NK(P=0.098 7,R=0.574 1)细胞与SLEDAI活动指数无明显相关性。单用激素组治疗后CD3-CD19+B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35 9)。MMF联合激素组,治疗后CD3+CD4+Th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2),CD3-CD19+B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0 1)。MMF联合激素组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优于单用激素组。结论:免疫细胞亚群的改变在老年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MMF优于单用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老年 淋巴细胞亚群 吗替麦考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不同临床表现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园园 赵令 +2 位作者 马红爽 刘涛 姜振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41-1644,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不同临床表现中的意义。方法:分析98例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4~2015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类风湿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意义。结果:类风湿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不同临床表现中的意义。方法:分析98例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4~2015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类风湿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意义。结果:类风湿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检出率为40.8%,类风湿因子阳性组患者较阴性组患者更易出现乏力、关节及肺部病变以及腮腺、颌下腺、唇腺的改变;实验室检查方面易出现抗SSB抗体阳性、颗粒型抗核抗体阳性、IgG升高、血沉水平升高。结论:类风湿因子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涎腺、关节及肺部病变具有预测价值。类风湿因子联合涎腺超声可能提高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率,减少唇腺活检等有创检查带来的不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类风湿因子 涎腺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石晓东 魏琪 +4 位作者 余敏 刘星星 贾志芳 王越淇 姜振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819-1821,共3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累及肝脏实质的慢性进展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对IgG4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日益增多,外国学者研究发现,AIH患者的肝脏亦有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表明IgG4可能参与AIH的发病机制,进而认为这是AIH的特殊类型,称之为IgG...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累及肝脏实质的慢性进展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对IgG4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日益增多,外国学者研究发现,AIH患者的肝脏亦有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表明IgG4可能参与AIH的发病机制,进而认为这是AIH的特殊类型,称之为IgG4相关性AIH(IgG4-AIH)。对AIH与IgG4-AIH的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从而加强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免疫球蛋白G 诊断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NK细胞及NKT细胞受体及亚群的差异表达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麦迪娜.麦麦提明 姜振宇 +3 位作者 叶壮 张进 赵令 刘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92-1696,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外周血NK和NKT细胞的活化性、抑制性受体及亚群表达水平的变化,揭示其在RA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32例初诊RA患者和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NK和NKT细胞及其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对自发和刺激后... 目的:探讨初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外周血NK和NKT细胞的活化性、抑制性受体及亚群表达水平的变化,揭示其在RA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32例初诊RA患者和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NK和NKT细胞及其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对自发和刺激后的NK、NKT细胞分泌的IFN-γ、NKT细胞和CD107a+NK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各细胞亚群与临床指标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诊RA患者的NK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26);RA患者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NKP46+和NKT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C+,NKG2D+,NKP46+的比例显著增高(P=0.011,P=0.010,P<0.001,P=0.032,P=0.001);NK细胞抑制性受体KIR2DL3+、KIR3DL1+和NKG2A+和NKT细胞抑制性受体KIR2DL3+,NKG2A+的比例显著降低(P=0.002,P=0.002,P=0.014,P=0.027,P=0.002);刺激后的IFN-γ+NK和IFN-γ+NKT细胞的比例,自发和刺激后的CD107a+NK细胞的比例在RA患者中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7,P=0.004,P=0.001,P=0.001)。此外,NK细胞、抑制性NK细胞受体NKG2A+和KIR2DL3+的比例和初诊RA患者的DAS28值显著相关(r=0.357,P=0.045;r=0.399,P=0.024;r=0.468,P=0.021)。结论:人外周血NK细胞及NKT细胞受体及亚群的差异表达、细胞功能的变化可能诱发RA的自身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NK细胞 NKT细胞 CD107a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毒素β受体、TIPE2和可溶性PD-1分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冯秀南 姜振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TIPE2和可溶性PD-1分子(sPD-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RA患者9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骨关节炎(OA)患者61例... 目的:探讨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TIPE2和可溶性PD-1分子(sPD-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RA患者9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骨关节炎(OA)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采集关节腔积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LTβR、TIPE2和sPD-1表达。结果:研究组关节腔积液中LTβR和sPD-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TIPE2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年龄关节腔积液中LTβR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活动期关节腔积液中LTβR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缓解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年龄关节腔积液中TIPE2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活动期关节腔积液中TIPE2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缓解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年龄关节腔积液中sPD-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活动期关节腔积液中sPD-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缓解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βR和sPD-1高表达及TIPE2低表达参与RA病情发生、发展,在RA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毒素β受体 TIPE2 可溶性PD-1分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非布司他的降血脂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进 刘涛 +2 位作者 姜振宇 鄢海波 张彦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8-1022,共5页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血尿酸(UA)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非布司他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选择60例男性痛风患者作为痛风组,25例健康体检的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UA及血脂水平。对痛风组中有高脂血症的42例患者进行降UA治疗,采用双...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血尿酸(UA)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非布司他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选择60例男性痛风患者作为痛风组,25例健康体检的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UA及血脂水平。对痛风组中有高脂血症的42例患者进行降UA治疗,采用双盲试验,根据患者使用药物情况分为低剂量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40mg·d-1,n=13)、高剂量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80mg·d-1,n=16)和别嘌醇治疗组(别嘌醇300mg·d-1,n=13),观察各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UA及血脂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痛风组患者UA、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升高(P<0.05),且痛风组患者UA与T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75,P<0.05);低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HD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高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TC、LDL和TG水平下降,HDL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后TC、HDL、LDL和T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前后TC、HDL、LDL和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后UA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U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患者常并发高脂血症,非布司他在降低UA水平的同时可以降低血脂水平,非布司他(80mg·d-1)能降低痛风患者LDL、TC和TG水平,升高HD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脂血症 非布司他 别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与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梁爽 姚胜 +3 位作者 高紫欣 谷三炜 姜振宇 马宁(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1-59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艾拉莫德(T-614)与羟氯喹(HCQ)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BM、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2月间有关T-614... 目的:系统评价艾拉莫德(T-614)与羟氯喹(HCQ)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BM、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2月间有关T-614和HCQ治疗pSS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采用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包括10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614组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23,95%CI(1.16,1.31),P<0.00001],降低ESSDAI评分[MD=-1.94,95%CI(-2.25,-1.33),P<0.00001],降低ESSPRI评分[MD=-2.16,95%CI(-2.98,-1.34),P<0.00001],提高Schirmeri试验数值[MD=2.09,95%CI(1.62,2.56),P<0.00001],提高唾液流率[MD=0.39,95%CI(0.29,0.49),P<0.00001],降低IgG[MD=-2.96,95%CI(-3.55,-2.37),P<0.00001],降低ESR[MD=-5.67,95%CI(-8.02,-3.33),P<0.00001],降低RF[MD=-4.53,95%CI(-5.80,-3.25),P<0.00001],升高PLT[MD=11.29,95%CI(7.53,15.06),P<0.00001],降低CD19+CD27+B细胞百分率[MD=-0.04,95%CI(-0.06,-0.02),P<0.0001],降低ACL[MD=-0.33,95%CI(-0.50,-0.16),P<0.0001]方面均优于HCQ组。T-614组与HCQ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9,95%CI(0.47,1.00),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T-614联合甲泼尼龙治疗pSS的疗效优于HCQ联合甲泼尼龙。二者安全性相当。由于本研究受到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羟氯喹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涛 赵令 +3 位作者 张彦东 王凯 马宁 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为治疗儿童SLE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儿童SLE患者和30例健康儿童,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T(NKT)细胞水平。将SLE患者分...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为治疗儿童SLE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儿童SLE患者和30例健康儿童,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T(NKT)细胞水平。将SLE患者分为单纯激素治疗组和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组,每组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治疗前后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患儿组CD3+CD4+Th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5);CD3+CD8+Tc细胞比率明显升高(P<0.05);CD3-(CD16CD56)+NK和CD3+(CD16CD56)+NKT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5),而CD3-CD19+B细胞比率明显增高(P<0.01)。儿童SLE患者外周血CD3+CD8+Tc细胞比率与SLE活动指数(SLE DAI)呈正相关关系(r=0.754 7,P<0.01);CD3-CD19+B细胞比率与SLEDAI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158 6,P=0.029 3);Th、NK和NKT细胞比率与SLE DAI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单用激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5);NK、NKT和Th细胞比率均有所升高,Tc细胞比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组治疗后患者B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NK细胞、Th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儿童SLE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失调与SLE的发病有关,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儿童SLE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环磷酰胺 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SDF-1反应轴与VEGF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宁 姜振宇 +4 位作者 高云艳 刘涛 马红爽 张彦东 王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SDF-1)反应轴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阐明VEGF作为AS活动期和监测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AS患者...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SDF-1)反应轴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阐明VEGF作为AS活动期和监测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AS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CXCR4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VEGF及SDF-1的表达水平;对CXCR4、SDF-1和VEGF三者间及其与疾病活动性指标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AS组患者CXCR4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S组患者VEGF及SDF-1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CXCR4、SDF-1和VEGF三者间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8、0.638和0.723(P<0.05);VEGF与ESR和CRP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84和0.772(P<0.05);CXCR4及SDF-1与ESR和CRP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CXCR4/SDF-1反应轴与VEGF对AS发病、病情进展、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作用;VEGF可作为活动期和监测预后的可靠指标,三者可能成为AS靶向治疗的主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受体4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脊柱炎 强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剂量参数V20和V30在评估和预测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致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敏娟 姜振宇 +2 位作者 徐晓光 李洁 张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容积剂量(Vd)参数V20和V30(双肺接受20和30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所致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明确能否用V20和V30评价和预测同... 目的:探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容积剂量(Vd)参数V20和V30(双肺接受20和30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所致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明确能否用V20和V30评价和预测同步放化疗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方法:入选本研究的同步放化疗患者36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总剂量60-66Gy/30-33F。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也在常规放疗时另设野,给予电子线局部补量至60-70Gy/7周。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Taxol+Carboplatin),Taxol 135 mg·m-2,第1天、第22天;Carboplat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6g·L-1·min-1,第1天、第22天化疗。将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分级与V20和V30进行相关分析,并根据全肺V20平均值(25.32%)及V30平均值(18.17%)分别进行分组,包括V20≤25%、V20〉25%组和V30≤18%、V30〉18%组,比较各组患者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结果: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分级与V20和V30均呈正相关关系(r=0.740,P〈0.05;r=0.705,P〈0.05)。V20≤25%和V20〉25%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7.64%和52.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30≤18%和V30〉18%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积剂量参数V20和V30可用于评估和预测同步放化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同步放化疗中V20〉25%及V30〉18%时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需要对治疗计划进行修改,甚至放弃所设计的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同步放化疗 放射性肺损伤 容积剂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胰腺癌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后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晓燕 马宁 +2 位作者 姜振宇 张彦东 杜冰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胰腺癌患者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阐明HIFU治疗对原发性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胰腺癌组患者36例,对照组体检健康者28例,于HIFU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抽取... 目的:探讨原发性胰腺癌患者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阐明HIFU治疗对原发性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胰腺癌组患者36例,对照组体检健康者28例,于HIFU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并比较治疗前后原发性胰腺癌患者KPS评分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变化。结果:HIFU治疗前原发性胰腺癌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胰腺癌组患者经HIFU治疗4周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胰腺癌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和CA-199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治疗可以改善原发性胰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胰腺肿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成人斯蒂尔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旗 袁艺 +1 位作者 马宁 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7-1202,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OSD)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特点和治疗预后情况,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例AOSD并发HPS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热峰值温度、皮疹、关节肿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治疗和预后情... 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OSD)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特点和治疗预后情况,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例AOSD并发HPS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热峰值温度、皮疹、关节肿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等临床数据以及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淋巴细胞绝对值(LY#)、单核细胞绝对值(MO#)、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血清铁蛋白(SF)、纤维蛋白原(FBG)及骨髓象等实验室数据,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般情况,3例患者均为50岁以上女性,出现HPS的时间分别为AOSD发病后的1个月、1个月和5个月。临床表现,3例AOSD患者均以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均无肝脾肿大,仅患者3在AOSD初期出现淋巴结肿大,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发热、皮疹、关节肿痛及淋巴结肿大症状均好转。并发HPS后3例患者均再次首先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均在39℃以上,其中2例患者出现黄疸,出现HPS后均未发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指标特点,血细胞减少和持续升高的SF为AOSD并发HPS的早期敏感指标,肝功能酶学及FBG水平的变化均滞后于血细胞和SF变化。AOSD并发HPS患者肝功能异常以ALT水平升高最为明显。血细胞减少早期行骨穿活检即可发现吞噬现象。结论:AOSD并发HPS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不明原因的再发持续高热,实验室指标的特点为血细胞减少(尤其是血小板减少)、SF持续升高、重度肝损伤(以ALT水平升高为主)、纤维蛋白原减少和骨穿活检出现吞噬现象;AOSD并发HPS患者应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其复发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 血小板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ateway克隆技术构建人Hiwi腺病毒载体
13
作者 马宁 董晓燕 +2 位作者 姜艳芳 刘蒙蒙 刘子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8-903,I0004,共7页
目的:获得人的全长Hiwi编码区基因,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Hiwi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iwi诱导白血病干细胞分化和凋亡的作用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扩增Hiwi编码区基因全长;利用Gateway克隆技术将Hiwi编码... 目的:获得人的全长Hiwi编码区基因,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Hiwi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iwi诱导白血病干细胞分化和凋亡的作用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扩增Hiwi编码区基因全长;利用Gateway克隆技术将Hiwi编码区基因全长插入带有GFP的载体Flag-IRES-hrGFP中构建成为pDown-Hiwi-3×flag-IRES-hrGFP,再将克隆载体pDown-Hiwi-3×flag-IRES-hrGFP与表达载体pAV.Des1d进行同源重组反应,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AV.Ex1d-Hiwi-3×flag-IRES-hrGFP。经PCR筛选阳性克隆提取重组腺病毒质粒,包装成重组Ad-Hiwi-3×flag-IRES-hrGFP腺病毒。结果:人Hiwi全长编码区基因克隆成功,经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证实重组Ad-Hiwi-3×flag-IRES-hrGFP腺病毒质粒构建成功。采用Lipofectamine法将Ad-Hiwi-3×flag-IRES-hrGFP转染入HEK293A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转染细胞中的绿色荧光。结论:成功构建重组Ad-Hiwi-3×flag-IRES-hrGFP腺病毒质粒,其可在HEK293A细胞内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wi基因 腺病毒 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 Gateway克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6
14
作者 鄢海波 马宁 +3 位作者 崔春丽 刘涛 赵令 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40,I0003,I0004,共8页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受累关节彩色超声图像的变化。方法:选择66例男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分为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40 mg·d-1,n=37)和别嘌醇组(别嘌醇100mg·d-1,n=29),观察...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受累关节彩色超声图像的变化。方法:选择66例男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分为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40 mg·d-1,n=37)和别嘌醇组(别嘌醇100mg·d-1,n=29),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脂水平和滑膜周围血流信号及受累关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UA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6、20和24周,非布司他组患者达到目标血UA值的百分率均较别嘌醇组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非布司他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升高(P=0.001),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前后TC、HDL、LDL和TG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治疗后大部分痛风结晶消失(非布司他组占71.4%,别嘌醇组占58.9%),非布司他组较别嘌醇组痛风结晶溶解效果更佳。2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关节腔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和滑膜周围血流信号均有改善,但2组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别。2组患者痛风慢性发作期表现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非布司他可更有效地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UA水平,改善痛风急性发作期表现,痛风结晶溶解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痛风性关节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与疾病活动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4
15
作者 冯秀南 袁艺 +1 位作者 宿凯笙 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5-1421,共7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并阐明其与SLE疾病活动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初治SLE患者外周血,分析不同临床亚型SLE患者(肾脏受累、皮肤受累、关节受累、血液系统受累和不同疾病活动期)T淋...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并阐明其与SLE疾病活动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初治SLE患者外周血,分析不同临床亚型SLE患者(肾脏受累、皮肤受累、关节受累、血液系统受累和不同疾病活动期)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评估初治SLE患者基线期临床指标与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之间的关系。100例患者中有78例随访12个月,随访患者中26例出现不良预后,比较预后不良组与临床缓解组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狼疮肾炎组SLE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狼疮肾炎组(P<0.05),关节受累组SLE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关节受累组(P<0.05),皮肤受累组SLE患者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皮肤受累组(P<0.05),血液系统受累组SLE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血液系统受累组(P<0.05)。SLE患者基线水平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标(SLEDA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391,P=0.001;r=-0.360,P=0.002;r=-0.315,P=0.008);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SLE患者血浆C3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07,P=0.001;r=0.395,P=0.001;r=0.254,P=0.03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LY)计数呈正相关关系(r=0.717,P=0.000;r=0.617,P=0.000;r=0.599,P=0.000);重度活动组SLE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轻度活动组(P<0.05);预后不良组SLE患者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于临床缓解组(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在不同亚组SLE患者中各有不同,并且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关联;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SLE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有可能成为SLE疾病活动性标志物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淋巴细胞亚群 疾病活动性 预后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并发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谷三炜 马红爽 +1 位作者 赵令 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9-1004,共6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并发甲状腺相关疾病时的特征性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首次确诊的77例PM/DM患者,依据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甲状... 目的:研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并发甲状腺相关疾病时的特征性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首次确诊的77例PM/DM患者,依据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低T3综合征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收集其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免疫学检查、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77例PM/DM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共41例,其中低T3综合征组17例,占41.46%。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中出现吞咽困难、水肿,且蛋白尿发生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低T3综合征组中死亡率明显升高,更易出现水肿、胸腔积液,且常伴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白蛋白和钙离子水平降低(P<0.05)。结论:PM/DM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低T3综合征最为常见,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低T3综合征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呼吸系统和肾脏等受累的可能性大,且并发低T3综合征的患者死亡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甲状腺功能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晓光 姜振宇 +2 位作者 杜敏娟 杨亚琴 蒋颖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0-874,共5页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8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4例)和单纯治疗组(40例)。联合治疗组应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8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4例)和单纯治疗组(40例)。联合治疗组应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单纯治疗组应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均随访6个月。分别记录2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3及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呼气峰流速(PEF)日变异率(ΔPEF%);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和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治疗组患者的FEV1%FVC、FEV1%Pred和PaO2均明显升高(P<0.01),PaCO2均明显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与同期单纯治疗组比较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3和6个月后上述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ΔPEF%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和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治疗COPD疗效确切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 N-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Ro-52抗体阳性的抗合成酶综合征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8
作者 宿凯笙 赵令 +1 位作者 冯秀南 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5-939,共5页
目的:分析抗Ro-52抗体阳性的抗合成酶综合征(ASS)患者的诊疗过程,总结抗Ro-52抗体与ASS的关系,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例抗Ro-52抗体阳性AS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抗Ro-52抗体与ASS的关系。结果: 2例... 目的:分析抗Ro-52抗体阳性的抗合成酶综合征(ASS)患者的诊疗过程,总结抗Ro-52抗体与ASS的关系,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例抗Ro-52抗体阳性AS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抗Ro-52抗体与ASS的关系。结果: 2例年轻女性患者均因明显的双手关节症状入院,查体可见双手关节肿胀,呈“技工手”样改变,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肌酸激酶活性升高。均行肌炎抗体谱、肺CT、肌电图和肌肉活检等辅助检查,确诊后给予相关治疗。2例患者肌炎抗体谱均为抗Jo-1抗体和抗Ro-52抗体强阳性,肺CT显示间质性肺疾病(ILD),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均符合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改变。2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ASS,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好转,肌酸激酶活性降低,随访至今未见疾病活动及继发肿瘤征象。结论:抗Ro-52抗体作为一种肌炎相关性抗体,可导致ASS患者出现一系列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可能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联,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Ro-52抗体 抗合成酶综合征 肌炎相关性抗体 肌酸激酶 间质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吸虫病误诊为肝肿瘤1例报告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志宇 谷三炜 +1 位作者 陈晓倩 蔡艳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2-603,共2页
肝吸虫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没有特异性体征^([1]),轻症者常无症状,虫卵检出率低,易漏诊、误诊。现将1例曾被误诊为肝占位(肝内胆管细胞癌可能性大)的肝吸虫病的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4岁,内蒙古乌兰浩特人,... 肝吸虫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没有特异性体征^([1]),轻症者常无症状,虫卵检出率低,易漏诊、误诊。现将1例曾被误诊为肝占位(肝内胆管细胞癌可能性大)的肝吸虫病的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4岁,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因"咳嗽、咳痰1个月,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0 d"于2017年4月8日入院。患者缘于2017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偶有咳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形吸虫 肝疾病 寄生虫性 肝肿瘤 误诊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共存皮肌炎并发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声海 袁艺 +2 位作者 张彦东 谷三炜 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8-1034,共7页
目的:分析1例抗Jo-1抗体和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共存皮肌炎(DM)并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为该类罕见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并存DM并发S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各项信息,包括患者... 目的:分析1例抗Jo-1抗体和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共存皮肌炎(DM)并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为该类罕见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并存DM并发S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各项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随访信息等,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复习。结果:患者,女性,52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和气短伴全身乏力2个月,门诊以“间质性肺炎”收入院,双手轻度“技工手”样改变,四肢肌力3级。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阳性,影像学提示肺间质改变,肌肉病理学检查提示肌肉组织萎缩、变性和炎细胞浸润,唇腺病理学检查提示为口腔干燥症,临床诊断为DM并发SS,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5个月,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降至正常,DM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抗体阳性DM并发SS发病率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累及肺脏,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和肌酶谱检测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本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有效。在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抗JO-1抗体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 皮肌炎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