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PD-L1抑制剂治疗肿瘤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宇飞 陈晓 李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4-911,共8页
近年来,程序死亡分子(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抑制剂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迅速应用到其他类型肿瘤,其中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骨髓瘤... 近年来,程序死亡分子(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抑制剂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迅速应用到其他类型肿瘤,其中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骨髓瘤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许多临床试验证明了抗PD1/PD-L1治疗可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生存期,并且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耐受性尚可。目前关于其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的研究仍在继续,并进一步探索其诊断、疗效评估的理想生物标记物,以及用于长期监测的方法,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使抗PD1/PD-L1治疗更加系统、完善,为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分子 程序死亡分子配体1 安全性 疗效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对多原发肺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刘博 孙超 +1 位作者 王旭 马克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7-446,共10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多原发肺癌(MPLCs)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对肺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200972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数据初步处理后,采用Seurat R...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多原发肺癌(MPLCs)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对肺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200972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数据初步处理后,采用Seurat R包进行数据处理与细胞聚类及注释并得到DEGs。采用clusterProfiler R包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Hub基因),采用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GEPIA)检测基因在肺腺癌数据库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基因在A549细胞原位移植瘤小鼠肿瘤与正常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 Meier-Plotter软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细胞聚类分析共识别出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B细胞、髓系细胞和肥大细胞共7种细胞类型,以及肿瘤上皮细胞与正常上皮细胞14 605个DEGs。GSEA分析,得到4个在肿瘤样本中发生激活的通路[原癌基因蛋白(MYC)通路、P53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和糖酵解通路]以及1个抑制通路[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 (TNF-α/NF-κB)通路]。筛选PPI网络中的CXC趋化因子8 (CXCL8)、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CXC趋化因子1 (CXCL1)、趋化因子配体2 (CCL2)、黏蛋白1 (MUC1)和分泌型磷蛋白1 (SPP1)为Hub基因。GEPIA数据库分析与动物实验,与肺正常组织比较,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PP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SPP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S)短于低表达患者(P<0.01)。结论:MPLCs中不仅有原癌基因相关通路的激活,也有抑癌通路起拮抗肿瘤进展作用,同时非小细胞肺癌中SPP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提示有相对较差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 基因集富集分析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血管生成及其与免疫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娜 刘相良 +3 位作者 徐志强 马责竣 徐鹤鸣 李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56-1063,共8页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阻断特定的信号传导通路,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的反应能力进而识别和破坏肿瘤细胞,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失衡可促进肿瘤异常血管的形成,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特...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阻断特定的信号传导通路,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的反应能力进而识别和破坏肿瘤细胞,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失衡可促进肿瘤异常血管的形成,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特征,可产生低氧、酸性和间质压升高等微环境改变,使促进肿瘤免疫的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相对缺乏,抑制肿瘤免疫的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增多,从而降低免疫治疗疗效。对恶性肿瘤患者行抗血管生成治疗不但可促进异常血管正常化和重塑肿瘤微环境,还可增加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的浸润,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二者联合应用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在肺癌、肝癌、肾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患者治疗中均观察到明显获益,且总体安全性可控。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血管异常对肿瘤免疫的影响和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微环境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影响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答及其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纪伟(综述) 崔久嵬(审阅) 李薇(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9,共8页
人类肠道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是人体内最庞大的微生物群,被称为"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宿主免疫构建和影响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 人类肠道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是人体内最庞大的微生物群,被称为"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宿主免疫构建和影响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应答和ICI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开展和测序分析技术的进步,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组学分析的成熟和推广丰富了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及免疫治疗间的探索维度,干预和塑造肠道菌群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微生物制品的食源性添加、粪菌移植等研究尚未获得足够证据,肠道菌群的免疫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肠道菌群影响肿瘤对ICI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防治中“上医治未病”理念的实施与挑战 被引量:8
5
作者 崔久嵬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10,共6页
从肿瘤防治前沿问题出发,首先概述了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作用,其是肿瘤防治行动的关键,对于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整体生存质量和生存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其次,阐述了“上医治未病”理念在肿瘤防控中的具体实施,主要体现... 从肿瘤防治前沿问题出发,首先概述了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作用,其是肿瘤防治行动的关键,对于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整体生存质量和生存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其次,阐述了“上医治未病”理念在肿瘤防控中的具体实施,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引导肿瘤防治工作、建立科学防治指南以改善肿瘤防治不足或过度现象、科学普及防癌抗癌理念,以及积极研发肿瘤防治新技术等方面,促使肿瘤防控事业的有效实施。最后,对近几年肿瘤防控过度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防治 筛查 治未病 早诊早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清除肿瘤干细胞功能性检测试验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蕴潜 赵丽艳 +1 位作者 张忠华 李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0-636,共7页
肿瘤干细胞(CSCs)在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和治疗抵抗中起决定性作用,靶向清除CSCs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靶向清除CSCs的效果必须通过CSCs功能性检测来验证和评估。本文总结了近年清除CSCs功能性检测中肿瘤球形成试验、小鼠异种... 肿瘤干细胞(CSCs)在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和治疗抵抗中起决定性作用,靶向清除CSCs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靶向清除CSCs的效果必须通过CSCs功能性检测来验证和评估。本文总结了近年清除CSCs功能性检测中肿瘤球形成试验、小鼠异种移植试验和有限稀释试验等技术,对这些技术的意义和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提高靶向清除CSCs措施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自我更新 分化 球形成试验 异种移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其他药物在实体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旭 马莉 +3 位作者 苏克举 曹洪明 何华 李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0-873,共4页
伴随着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DNA甲基化异常在血液肿瘤的发生和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地西他滨作为一种去甲基化药物已经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且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开... 伴随着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DNA甲基化异常在血液肿瘤的发生和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地西他滨作为一种去甲基化药物已经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且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开始应用。本文作者主要就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其他药物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表观遗传学 实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突变负荷对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撒焕兰 马克威 +1 位作者 高勇 王德强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0-384,共5页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首位,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外,免疫治疗也成为其不容忽视的治疗策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相继批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首位,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外,免疫治疗也成为其不容忽视的治疗策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相继批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二线治疗和部分患者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也推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复发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治疗。目前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因此挑选有效及可靠的生物标记物,筛选出接受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成为精准治疗的重点。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未来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独立预测生物标记物,但是TMB在预测免疫疗效方面仍有一定局限性。本文综述了TMB对于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肿瘤 肿瘤突变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9细胞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姜玉雪 朱晓青 +1 位作者 高素君 易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1-274,共4页
CD4+辅助性T细胞(Th)是重要的效应细胞,通过分泌特异性的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不同的Th细胞亚群由不同的抗原刺激,在特定的细胞因子环境下分化发育,在调控免疫应答和维持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传统的Th1和Th2细胞外,最近发现... CD4+辅助性T细胞(Th)是重要的效应细胞,通过分泌特异性的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不同的Th细胞亚群由不同的抗原刺激,在特定的细胞因子环境下分化发育,在调控免疫应答和维持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传统的Th1和Th2细胞外,最近发现了许多新的亚群,如Th9、Th17、Th22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9 免疫应答 细胞分化 肿瘤免疫 细胞因子 寄生虫感染 细胞亚群 抗原刺激 效应细胞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Musashi1与实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克举 王旭 +2 位作者 何华 曹洪明 李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9-432,共4页
Musashi1(Msi1)是一种最新研究报道的肿瘤干细胞(TSC)标志物,其在Notch和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多种实体肿瘤的发病、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联。详细研究Msi1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有助于明确Msi1在... Musashi1(Msi1)是一种最新研究报道的肿瘤干细胞(TSC)标志物,其在Notch和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多种实体肿瘤的发病、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联。详细研究Msi1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有助于明确Msi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作者对Msi1的作用机制、Msi1与多种实体肿瘤发生发展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ashi1 实体肿瘤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物的肿瘤发生机制及其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开文 崔久嵬 李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3-622,共10页
肠道微生物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庞大生态系统,它与机体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共存体。近年来得益于分子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除了微生物本身的直接作用之外,由它们引起... 肠道微生物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庞大生态系统,它与机体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共存体。近年来得益于分子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除了微生物本身的直接作用之外,由它们引起的宿主炎症免疫系统、代谢功能方面的改变也间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变化对于后续抗肿瘤治疗也产生一定影响。基于肠道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微生态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也逐渐显现,可为今后的抗肿瘤治疗提供辅助作用。本文从肠道微生物的地位、肠道微生物影响肿瘤发展的机制和对抗肿瘤治疗的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的临床应用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基于肠道微生物的抗肿瘤制剂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肿瘤 机制 抗肿瘤治疗 微生态制剂 粪菌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支持治疗关键临床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恺英 于世英 +3 位作者 巴一 谌永毅 李薇 石汉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226,共5页
近些年,中国肿瘤支持治疗关键临床技术发展已取得多项临床成果:1)支持治疗观念显著改变:充分认识到支持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核心措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2)明确了支持治疗团队组成及其运作模式:确定了理想支持治疗团队组成,明确了支持... 近些年,中国肿瘤支持治疗关键临床技术发展已取得多项临床成果:1)支持治疗观念显著改变:充分认识到支持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核心措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2)明确了支持治疗团队组成及其运作模式:确定了理想支持治疗团队组成,明确了支持治疗"三位一体"运作模式。3)工作范畴日渐明晰:提出了支持治疗七个方面工作范畴,倡导"身心社灵"全人支持治疗模式。开展"无痛、无血、无栓、无饿、无忧"示范病房建设。4)癌痛治疗逐步规范:组建癌痛多学科团队,建立门诊癌痛随访系统,重视癌痛科普教育和政策宣教。5)肿瘤患者营养诊疗体系基本建立:提倡入院患者进行肿瘤和营养不良的双诊断,率先提出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和五阶梯治疗。6)支持治疗延续和拓展:提出了医院-社区-家庭分级营养管理,构建立体整合营养治疗体系。7)生存质量得到重视:建立新型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方法,构建了终末期肿瘤患者生存预测模型。8)肿瘤患者的护理更加全面:将"灵性"的概念引入肿瘤患者的照护。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了延续护理服务管理平台。本文就上述成果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支持治疗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肿瘤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白日兰 崔久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3-668,共6页
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飞速发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多种晚期肿瘤的首选疗法。但由于其激活抗肿瘤免疫系统的独特作用模式,多种非常规缓解模式相继出现,如延迟反应和假性进展等,给传统疗效评价标准带来挑战,进而促使人们不断探... 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飞速发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多种晚期肿瘤的首选疗法。但由于其激活抗肿瘤免疫系统的独特作用模式,多种非常规缓解模式相继出现,如延迟反应和假性进展等,给传统疗效评价标准带来挑战,进而促使人们不断探索应对免疫治疗特殊反应的评价指南。本文主要对实体肿瘤多种免疫治疗相关疗效评价标准的探索进程、研究进展及各指南间异同进行系列阐述,并对其目前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肿瘤 肿瘤免疫治疗 假性进展 疗效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杜娜雯 白日兰 崔久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4-462,共9页
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十大特征之一,针对免疫逃逸环节的免疫疗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免疫疗法涉及多个因素和环节,与肿瘤细胞自身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均有相关且机制复杂,目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本文从3... 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十大特征之一,针对免疫逃逸环节的免疫疗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免疫疗法涉及多个因素和环节,与肿瘤细胞自身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均有相关且机制复杂,目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本文从3个方面介绍了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包括肿瘤自身的改变、肿瘤诱导微环境的改变以及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发展。同时针对这些机制,将目前的治疗策略进行了梳理,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疗法以及免疫细胞疗法等的困境与进展,旨在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下一步发展理清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逃逸 肿瘤微环境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肿瘤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菲 周小越 +1 位作者 白日兰 崔久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2-668,共7页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存在于肿瘤患者血液中有活性的肿瘤细胞,与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关系密切。随着多种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发展,对CTCs的认识不断深入。CTCs检测对获取肿瘤细胞信息较组织活检更方便,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将其应用于...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存在于肿瘤患者血液中有活性的肿瘤细胞,与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关系密切。随着多种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发展,对CTCs的认识不断深入。CTCs检测对获取肿瘤细胞信息较组织活检更方便,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将其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以患者少量外周血为标本检测CTCs作为液体活检的方式之一,可实现对肿瘤的病理诊断;CTCs数与肿瘤分期、抗肿瘤治疗疗效、复发风险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对CTCs进行分子和基因水平分析可评估病情发展、指导临床精准治疗,并最终改善患者总生存时间(OS),是新一代的肿瘤标志物。现就CTCs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异质性-精准临床诊治的挑战 被引量:12
16
作者 白日兰 崔久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081-1087,共7页
肿瘤异质性是肿瘤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普遍而又至关重要的表现特征,是肿瘤形成及进一步演进的重要支撑点。尽管近几年,肿瘤异质性内在规律和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有诸多新进展,但肿瘤异质性仍是实现临床精准诊治、克服耐药问题的重大... 肿瘤异质性是肿瘤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普遍而又至关重要的表现特征,是肿瘤形成及进一步演进的重要支撑点。尽管近几年,肿瘤异质性内在规律和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有诸多新进展,但肿瘤异质性仍是实现临床精准诊治、克服耐药问题的重大挑战。近几年,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对肿瘤单个细胞或全基因组测序已逐步揭示肿瘤异质性的时空变异和分子机制。本篇文章对肿瘤异质性的复杂性、形成机制和对肿瘤演进的影响以及对临床诊治带来的挑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异质性 基因组不稳定性 肿瘤干细胞 表观遗传 药物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脂代谢重编程及其对肿瘤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白日兰(综述) 崔久嵬(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1-517,共7页
肿瘤细胞脂代谢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进行了重编程,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是肿瘤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普遍而又至关重要的代谢特征。同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亦发生了异常脂代谢,且肿瘤脂代谢重编程对免疫微环境中细胞的... 肿瘤细胞脂代谢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进行了重编程,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是肿瘤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普遍而又至关重要的代谢特征。同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亦发生了异常脂代谢,且肿瘤脂代谢重编程对免疫微环境中细胞的功能和状态也产生影响,进一步促进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目前,通过对肿瘤异常脂代谢及其对肿瘤免疫的影响的广泛探究,在发现肿瘤代谢特征和其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以及肿瘤演进过程中代谢的适应性和复杂性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新突破。靶向肿瘤和免疫脂代谢相关基因与酶的研究已为肿瘤防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开辟了新的思路,并为抗肿瘤治疗策略带来变革,有望在直接靶向肿瘤的同时靶向免疫细胞脂代谢以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实现"双管齐下"的治疗模式。本文综述了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不同脂代谢特征以及不同脂质代谢对肿瘤演进和免疫细胞功能的重要影响,并概述了针对肿瘤免疫脂代谢异常的抗肿瘤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代谢重编程 脂代谢 免疫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新兴靶点 被引量:9
18
作者 孟凡萱 崔久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血小板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能够通过构建炎性微环境、促进血管生成和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进程。随着肿瘤微环境的动态变化,血小板的数量、体积和分子组学也发生相应改变,提示血小板相关的生... 血小板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能够通过构建炎性微环境、促进血管生成和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进程。随着肿瘤微环境的动态变化,血小板的数量、体积和分子组学也发生相应改变,提示血小板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具有反映肿瘤负荷演变的巨大潜力。基于血小板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促进效应,血小板被视为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靶点。靶向抑制血小板功能可以显著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血小板对肿瘤组织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应用靶向血小板或血小板功能模拟的思路研发抗肿瘤靶向制剂以有效地增加纳米药物的肿瘤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是提高肿瘤靶向治疗效率的新兴策略。本文聚焦于血小板与肿瘤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在总结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血小板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和抗肿瘤靶向治疗进行了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血小板参数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精准医学时代下精准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白日兰 郭寒菲 崔久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精准检测技术推动了精准医学时代个体化肿瘤诊治的发展,同时,临床精准诊治的需求进一步驱动精准检测技术的改良与应用。近年来,精准医学检测实现了从基因低通量测序到高通量测序、组织活检到液体活检及多细胞混杂检测到单细胞精准检测... 精准检测技术推动了精准医学时代个体化肿瘤诊治的发展,同时,临床精准诊治的需求进一步驱动精准检测技术的改良与应用。近年来,精准医学检测实现了从基因低通量测序到高通量测序、组织活检到液体活检及多细胞混杂检测到单细胞精准检测的变革,推动了肿瘤精准医学时代新技术、新靶点、新药物的产生与发展。未来,多维度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精准医学的精准度,ctDNA甲基化检测分析则有助于拓宽精准医学研究领域,临床试验设计的变革也有助于推动精准医学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精准医学 液体活检 第二代测序 单细胞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肿瘤化放疗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菲 白日兰 崔久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0-816,共7页
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还可通过参与化疗药物代谢导致化疗相关性肠炎、激活或调控免疫反应及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修复肠道黏膜损伤等多种途径影响肿瘤患者对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的疗效... 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还可通过参与化疗药物代谢导致化疗相关性肠炎、激活或调控免疫反应及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修复肠道黏膜损伤等多种途径影响肿瘤患者对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肠道菌群种类繁多、丰度可变,个体差异性是患者对抗肿瘤治疗产生不同反应的原因之一。而肠道菌群受不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故对其干预或重塑将增强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和减轻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就肠道菌群对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就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以提高抗肿瘤疗效、降低或预防毒副反应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肿瘤 化疗 放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