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神经肽Y变化及黄芪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崔明姬 徐学明 张睿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 ( CRF)患者血浆神经肽 Y( Neuropeptide Y,NPY)含量及临床意义 ,研究黄芪对 CRF患者血浆 NPY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 0例 CRF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前后血浆 NPY含量变化。结果 :1CRF患者血浆 NP...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 ( CRF)患者血浆神经肽 Y( Neuropeptide Y,NPY)含量及临床意义 ,研究黄芪对 CRF患者血浆 NPY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 0例 CRF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前后血浆 NPY含量变化。结果 :1CRF患者血浆 NPY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 ,且尿毒症期患者 NPY含量明显高于氮质血症期 ;2 CRF患者血浆 NPY含量与平均动脉压 ( MAP)、血清肌酐值( CRE)均呈正相关 ;3经黄芪治疗 3周后 ,实验组血浆 NPY含量明显降低 ,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CRF患者体内存在 NPY的合成、分泌或代谢失调 ,与 CRF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 ,黄芪可影响CRF患者血浆 NPY含量 ,有益于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神经肽Y 黄芪 CRF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慢性环孢素A肾毒性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雷东明 邹洪斌 +6 位作者 高弼虎 金英顺 刘金莲 罗康 金华 金世兰 李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环孢素A(CsA)能否导致贫血,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慢性CsA肾毒性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SD大鼠给予CsA15mg/(kg·d)皮下注射4周建立慢性CsA肾毒性模型(CsA毒性组),对照组1mL/(kg·d)皮下... 目的探讨慢性环孢素A(CsA)能否导致贫血,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慢性CsA肾毒性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SD大鼠给予CsA15mg/(kg·d)皮下注射4周建立慢性CsA肾毒性模型(CsA毒性组),对照组1mL/(kg·d)皮下注射橄榄油。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大鼠的肾功能,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三色(Masson Trichrome)染色确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EPO及EPOR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A毒性组大鼠肾功能低下,肾小管间质发生纤维化,凋亡细胞增多(P<0.01);同时CsA毒性组大鼠有贫血发生,表现为Hb和Hct水平的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EPO在CsA毒性组肾组织中的表达减少,而EPOR的表达增加(P<0.01)。直线相关分析提示,EPO蛋白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0.729,P<0.001)和TUNEL阳性细胞数(r=-0.841,P<0.001)呈负相关。结论慢性CsA肾毒性大鼠肾组织中EPO蛋白表达减少,从而导致贫血;CsA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EPO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肾毒性 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低蛋白饮食+复合氨基酸和低蛋白饮食+复方α-酮酸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珉丹 迟宝荣 马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1454-1455,共2页
关键词 低蛋白饮食 病人 Α-酮酸 复方 开同 临床疗效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单位 严格 解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中红细胞形态和电泳时间判定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方法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春光 王少敏 +2 位作者 屈智慧 邹洪斌 闻玉晶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6-437,共2页
关键词 血尿 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IL-8和TNF-α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杜玉君 王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清 IL-8 TNF-Α 检测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人肾细胞癌786-0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毕然 杜玉君 +1 位作者 魏伟 王春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ndro)对肾细胞癌(RCC)786-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程序性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786-0细胞,加入不同浓度(5、10、20、40和80μmol·L-1)Andro作为实...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ndro)对肾细胞癌(RCC)786-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程序性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786-0细胞,加入不同浓度(5、10、20、40和80μmol·L-1)Andro作为实验组,以0μmol·L-1 Andro组作为空白对照组,MTS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取对数生长期786-0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50、1.25和2.50μmol·L-1)Andro作为实验组,以0μmol·L-1 Andro组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取对数生长期786-0细胞,加入不同浓度(10、20和40μmol·L-1)Andro作为实验组,以0μmol·L-1 Andro组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20、40和80μmol·L-1 Andro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0和1.25μmol·L-1 Andro组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20和40μmol·L-1 Andro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明显降低(P<0.01),20和40μmol·L-1 Andro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μmol·L-1 Andro组细胞中DNA损伤蛋白γ-H2A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aspase-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aspase-8剪切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Andro能够有效地抑制R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的机制与诱导DNA损伤及JNK/H2AX和Caspase-8介导的细胞程序性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肾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磷脂酶A2受体及其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广宇 郭莹 +4 位作者 王婉宁 尹敏 王雪婷 吴晨 张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1-655,共5页
膜性肾病(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自身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抗M型PLA2R自身抗体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M型PLA2R和抗M型PLA2R抗体与IMN的诊断、病情活动性、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归纳总结M型P... 膜性肾病(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自身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抗M型PLA2R自身抗体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M型PLA2R和抗M型PLA2R抗体与IMN的诊断、病情活动性、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归纳总结M型PLA2R及抗M型PLA2R抗体在IMN诊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受体 M型磷脂酶A2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乐可复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宝玲 付彤 +1 位作者 刘冰 孙珉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9-293,I0002,I0003,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IgA肾病(IgAN)模型,观察普乐可复对IgAN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普乐可复对肾小球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针对性治疗IgAN提供依据。方法:取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IgA肾病(IgAN)模型,观察普乐可复对IgAN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普乐可复对肾小球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针对性治疗IgAN提供依据。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脂多糖(LPS)+四氯化碳(CCl4)方法建立实验性IgA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n=8)、普乐可复组(n=8)、贝那普利组(n=8)、贝那普利+普乐可复组(n=8),并设正常对照组(n=10)。成模后分别给予上述各组大鼠以蒸馏水、普乐可复、贝那普利、贝那普利+普乐可复和蒸馏水灌胃,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的灰度值及MMP-9/TIMP-1比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呈弱阳性表达,贝那普利+普乐可复组、普乐可复组、贝那普利组及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可见逐渐递增的棕黄色染色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呈强阳性表达,贝那普利+普乐可复组、普乐可复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MMP-9及TIMP-1呈阳性表达,但较模型组表达弱,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强。正常对照组大鼠MMP-9/TIMP-1比值接近1,模型组大鼠MMP-9/TIMP-1比值最高,贝那普利+普乐可复组、普乐可复组、贝那普利组大鼠MMP-9/TIMP-1比值低于模型组(P<0.05),贝那普利+普乐可复组大鼠肾组织中MMP-9/TIMP-1比值高于贝那普利组和普乐可复组(P<0.05),普乐可复组MMP-9/TIMP-1比值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普乐可复可下调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水平,纠正MMP-9/TIMP-1失衡,普乐可复可能对肾脏纤维化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普乐可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珉丹 王飞宇 陈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1期1989-1989,共1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标准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合并肾性贫血且病情稳定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10000 U rHuEPO,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标准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合并肾性贫血且病情稳定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10000 U rHuEPO,皮下注射,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3000 U rHuEPO,皮下注射,每周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GG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血压较前明显升高,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rHuEPO每周1次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较好,同时减少了患者的注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贫血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国永 傅强 +4 位作者 卢日峰 陈强 凌玲 范洪学 郭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0-691,694,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的能力及机制。方法:取健康3周龄C57BL/6J小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BMSCs体外扩增培养。将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平行对照组(10只)和细胞移植组(28只)。建...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的能力及机制。方法:取健康3周龄C57BL/6J小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BMSCs体外扩增培养。将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平行对照组(10只)和细胞移植组(28只)。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BMSCs移植到细胞移植组小鼠中,平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通过检测肾功能观察BMSCs对肾损伤的促修复作用。并通过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和观察蓝色荧光标记供体BMSCs在受体内的踪迹,初步探讨BMSCs促宿主损伤肾组织修复的机制。结果:分离培养的BMSCs增殖旺盛,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平行对照组表现为小鼠整体状态差,肾功能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都没有得到改观。细胞移植组小鼠整体状态良好,肾功能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明显改善(P<0.05)。并在宿主恢复的肾组织中发现了较多的带有蓝色荧光的细胞存在。结论:BMSCs在体外易分离培养,具有旺盛的增殖能力;移植BMSCs后,具有向受损组织归巢的作用,并参与和提高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宿主C57BL/6J小鼠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缺血-再灌注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1
作者 王红月 王茉 +2 位作者 张晨 齐宏欣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80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取Ⅳ期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1×10-6 mol·L-1)组、HGF(8μg·...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取Ⅳ期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1×10-6 mol·L-1)组、HGF(8μg·L-1)组和AngⅡ(1×10-6 mol·L-1)+HGF(8μg·L-1)组。采用CCK8法检测HK-2细胞增殖情况,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HK-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HGF组HK-2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AngⅡ+HGF组HK-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HK-2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HGF组HK-2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AngⅡ+HGF组HK-2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AngⅡ组比较,AngⅡ+HGF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AngⅡ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而促进TEMT,HGF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而抑制TEMT,HGF可能介导AngⅡ抑制HK-2细胞增生及促进TEMT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血管紧张素Ⅱ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成功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附三例报告)
12
作者 孙珉丹 宋东 杨春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霉酚酸酯 药物治疗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信号肽NT4-GFP-穿膜肽Ant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昊 吴江 +3 位作者 杨宇 孙欣 杨广笑 王全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802,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具有穿膜功能的融合报告基因NT4-GFP-Ant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方法:应用PCR技术和T载体克隆法克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用T4DNA连接酶将测序正确的GFP与已构建成功的Ant基因片段及PBV220/NT4线性质粒载体定向连接... 目的:构建携带具有穿膜功能的融合报告基因NT4-GFP-Ant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方法:应用PCR技术和T载体克隆法克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用T4DNA连接酶将测序正确的GFP与已构建成功的Ant基因片段及PBV220/NT4线性质粒载体定向连接,构建PBV220/NT4-GFP-Ant融合载体,酶切获取融合基因,并将其连入腺相关病毒载体PSSHG中,构建PSSHG/NT4-GFP-Ant重组腺相关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结果:T-easy/GFP经EcoRⅠ酶切后,可得到730bp左右的片段,GFP基因经DNA测序证实与GenBank序列一致;pBV220/NT4-GFP-Ant经BamHI/EcoRⅠ联合双酶切后,得到约为1000bp的基因片段;PSSHG/NT4-GFP-Ant经BamHI/EcoRⅠ联合双酶切后,得到大小约为1000bp长度的基因片段。结论:成功克隆GFP基因,成功构建NT4信号肽-GFP-Ant穿膜肽融合基因和PSSHG/NT4-GFP-Ant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信号引导肽 穿膜肽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肌痉挛三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珉丹 迟宝荣 朱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1708-1708,共1页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慢性血液透析 肌痉挛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珉丹 杨春光 宋东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3-394,共2页
目的 :探讨新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观察泌尿系感染患者 64例 ,男 8例 ,女 5 6例 ,平均年龄 (4 0± 17)岁。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 目的 :探讨新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观察泌尿系感染患者 64例 ,男 8例 ,女 5 6例 ,平均年龄 (4 0± 17)岁。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注射液 ,均静脉点滴。疗程 7~ 14d。结果 :临床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 87.5 %和62 .5 % ,细菌转阴率分别为 81.6%和 4 8.6%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6.3%和 12 .6%。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泌尿系感染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秀洁 王禹 +3 位作者 于同 姜振德 姜淇耀 王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64-1667,1674,共5页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在氧化应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氧化应激是骨质疏松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因此,血尿酸与骨量丢失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近年来,国内外对血尿酸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较多...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在氧化应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氧化应激是骨质疏松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因此,血尿酸与骨量丢失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近年来,国内外对血尿酸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其确切关系仍存在争议。本文主要从不同人群血尿酸与骨密度相关性、二者相关性的可能机制、及其存在的争议等问题进行阐述,以期能进一步加深对二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辛铭 邹洪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2,共1页
目前动静脉内瘘(AVF)作为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第一选择,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维护血管通路的通畅,合理正确地使用和护理AVF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回顾性分析了32例AVF闭塞患者的资料,对其闭塞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 目前动静脉内瘘(AVF)作为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第一选择,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维护血管通路的通畅,合理正确地使用和护理AVF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回顾性分析了32例AVF闭塞患者的资料,对其闭塞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闭塞 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分析 维持性血透患者 血管通路 闭塞原因 AV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结石成分与发样和土壤中有关元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志宏 徐学明 +3 位作者 杜娟 赵惠萍 张培萍 刘丽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 :探讨吉林省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与发样和土壤有关元素的关系。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发样和结石中元素含量。结果 :尿路结石病人发样中钙 ( Ca)、钠 ( Na)、铁 ( Fe)含量 (ωβ/1 0 -6) ( 71 .1± 1 2 .77,7.69... 目的 :探讨吉林省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与发样和土壤有关元素的关系。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发样和结石中元素含量。结果 :尿路结石病人发样中钙 ( Ca)、钠 ( Na)、铁 ( Fe)含量 (ωβ/1 0 -6) ( 71 .1± 1 2 .77,7.69± 1 .1 0 ,0 .5 9± 0 .1 8)低于正常人 ( 70 0± 1 0 0 ,360± 40 ,40± 1 0 )。结论 :病人发样中 Ca、Na、Fe含量与其尿路结石和土壤中相应元素含量呈负相关。Ca代谢异常是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高 Ca饮食饮水是形成结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成分 发样 土壤 有关元素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长春地区186例绝经前汉族女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19
作者 孙珉丹 林承赫 +1 位作者 邹洪斌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 D受体 (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长春地区生活 10年以上无亲缘关系的绝经前健康汉族女性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 PCR- RFL P技术检测 186例绝经前健康妇女的 VDR基因Bsm I的多态性。结果 :VDR基因型分... 目的 :探讨维生素 D受体 (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长春地区生活 10年以上无亲缘关系的绝经前健康汉族女性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 PCR- RFL P技术检测 186例绝经前健康妇女的 VDR基因Bsm I的多态性。结果 :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 BB 0例 ,Bb 2 3例 (12 .4 %) ,bb 16 3例 (87.6 %)。与广州地区汉族及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与新疆地区的汉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中国长春地区绝经前汉族女性的 VDR基因呈现多态性 ,但以 bb型占大多数 ,BB型缺如。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骨化三醇 多态现象(遗传学)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TiO_2纳米线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一铭 杨继凯 +9 位作者 马福哲 陈张笑雄 魏子娟 张宇飞 成明 杨雪 肖楠 王国政 王新 黄科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3-620,共8页
使用金属辅助化学刻蚀(MACE)法与水热法,改变贵金属粒子的刻蚀时间,制备不同n型多孔硅/TiO_2纳米线光阳极。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光阳极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多孔硅宏孔的尺寸会随着刻蚀时间延长而增大,由0.1μm变化... 使用金属辅助化学刻蚀(MACE)法与水热法,改变贵金属粒子的刻蚀时间,制备不同n型多孔硅/TiO_2纳米线光阳极。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光阳极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多孔硅宏孔的尺寸会随着刻蚀时间延长而增大,由0.1μm变化到0.4μm,多孔硅表面长有TiO_2纳米线为金红石相及少量锐钛矿相。测试结果显示刻蚀35 min的多孔硅/TiO_2样品具有最高的减反射率,在模拟太阳光下具有较高的光电流(光电流密度)活性,且在1.5 V外加偏压下具有最高的光电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刻蚀35 min的多孔硅基底具有优异的减反射性能,同时多孔硅与Ti O_2纳米线复合形成光阳极之后具有异质结效应和窗口效应,使得多孔硅/TiO_2纳米线光阳极具有优异光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光水解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