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ICU危重患者防误吸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晶 金玉红 +1 位作者 周晶 王鹏举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31-34,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系统、指导性强的预防神经外科ICU患者误吸的护理体系,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患者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针对神经外科疾病特点,形成一套防误吸标准化体系,内容包括误吸风险筛查、医患有效沟通、标...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系统、指导性强的预防神经外科ICU患者误吸的护理体系,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患者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针对神经外科疾病特点,形成一套防误吸标准化体系,内容包括误吸风险筛查、医患有效沟通、标准体位管理、气囊压力监测、声门下吸引技术、吸出物监测、口咽部清洁、喂养途径选择、鼻饲流程及出院随访等,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应用于临床。结果防误吸标准化体系实施前后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防误吸标准化体系可帮助护理人员掌握系统的防范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神经外科患者误吸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误吸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频次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晶 周晶 +3 位作者 田洋洋 宋岩 于鸿源 纪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现状的调查,探讨最佳消毒频次。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ICU内的床栏、微量泵、监护仪按钮、洗手液按压开关、鼠标、病历的物体表面共6项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消毒后2、4、6...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现状的调查,探讨最佳消毒频次。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ICU内的床栏、微量泵、监护仪按钮、洗手液按压开关、鼠标、病历的物体表面共6项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消毒后2、4、6、8 h进行采样,培养48 h后读取菌落数。比较不同消毒后时间点的菌落数。结果床栏和监护仪按钮消毒后不同时间点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菌落数均<5 CFU/cm^2。微量泵、洗手液按压开关、鼠标、病历消毒后不同时间点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该四类物体表面消毒后8 h的菌落数均高于消毒后6 h(均P<0.05)。结论 ICU内不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污染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消毒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接触物体表面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消毒 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受体3对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文慧 于淼 +4 位作者 郭莹 刘宇朋 幸洋 洪新雨 崔佳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4-1480,共7页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CXC趋化因子受体3 (CXCR3)是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介质,不仅在诱导炎性趋化和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中起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发挥重要调控作用。CXCR3及其配体可直接或间接参与...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CXC趋化因子受体3 (CXCR3)是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介质,不仅在诱导炎性趋化和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中起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发挥重要调控作用。CXCR3及其配体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神经炎症和神经免疫等反应,有望成为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及胶质瘤等疾病治疗的靶点。现对CXCR3及其相应配体在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神经系统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性疼痛等方面的表达及影响,及其与CXCR3配体间的关联进行综述,揭示CXCR3与疾病关系的机制,探讨CXCR3作为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和药物干预靶点的潜力,为CXCR3对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3 CXC趋化因子受体3配体 神经系统炎症 神经系统肿瘤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叶区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显峰 徐保峰 +2 位作者 朱战鹏 郭云宝 赵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显微手术切除岛叶区胶质瘤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择经外侧裂显微手术切除岛叶区胶质瘤患者19例(观察组)和既往肉眼或镜下单纯经额、颞叶手术切除岛叶区胶质瘤患者17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岛叶区肿瘤切...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显微手术切除岛叶区胶质瘤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择经外侧裂显微手术切除岛叶区胶质瘤患者19例(观察组)和既往肉眼或镜下单纯经额、颞叶手术切除岛叶区胶质瘤患者17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岛叶区肿瘤切除程度、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和肿瘤复发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中观察并经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观察组近全切17例(89.5%),大部切除2例;术后2例轻偏瘫,1例短暂性失语;随访3-19个月,除1例肿瘤复发外,余未见复发及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对照组近全切10例(58.8%),大部切除7例;术后2例轻偏瘫,3例不全运动性失语;随访4-21个月,有5例癫痫发作加重,6例复发(35.3%)。两组数据经χ2检验比较,肿瘤近全切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短期肿瘤复发率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外侧裂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可显著提高肿瘤近全切率,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避免短期肿瘤复发,是目前岛叶区胶质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恰当的手术入路,对周围重要结构的精确辨认和保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外科学 岛叶区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斌 宋红梅 +1 位作者 于明鑫 李蕴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4-1269,I0014,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原发性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阐明MVD在提高手术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接受MVD治疗的HFS患者163例,其中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原发性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阐明MVD在提高手术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接受MVD治疗的HFS患者163例,其中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3例HFS患者作为对照组,术中无电生理监测;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HFS患者作为监测组,术中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侧方扩散效应/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BAEP/LSR/FN MEP)监测。对比分析2组减压手术患者术后有效率及听力下降、眩晕和面瘫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监测组患者即刻显效率为52.55%(47例),轻微面瘫1.11%(1例),听力下降、眩晕5.56%(5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面瘫、听力下降及眩晕均明显改善,手术显效率为65.56%(59例)。对照组患者即刻显效率为30.14%(22例),轻微面瘫13.69%(10例),听力下降、眩晕23.29%(17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面瘫、听力下降及眩晕均明显改善,手术显效率为64.38%(47例),2组患者即刻手术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面瘫、听力下降和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优于对照组。结论:LSR监测能够提高面神经MVD近期疗效,对于远期疗效意义不明显,但术中行BAEP、LSR及FN MEP监测对于责任血管的识别、减压效果和面、听神经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侧方扩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锁孔技术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毅男 付双林 +2 位作者 葛鹏飞 陈大玮 陈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锁孔技术在原发性重度脑室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对 7例原发性重度脑室出血的患者采用神经内窥镜锁孔技术经侧脑室额角入路进行脑室内血肿清除手术。结果 :术后无一例死亡或植物生存 ;随访 3个月 ,达到修订的牛津残...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锁孔技术在原发性重度脑室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对 7例原发性重度脑室出血的患者采用神经内窥镜锁孔技术经侧脑室额角入路进行脑室内血肿清除手术。结果 :术后无一例死亡或植物生存 ;随访 3个月 ,达到修订的牛津残疾量表 0级 2例 ,1级 4例 ,2级 1例。结论 :神经内窥镜锁孔技术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在有条件的医院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 锁孔技术 额角入路 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 脑出血/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提取物对脑胶质瘤神经球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齐玲 金宏 +3 位作者 沈楠 李蕴潜 赵东海 田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提取物对脑胶质瘤神经球细胞生长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脑胶质瘤SHG-44细胞,将其置入干细胞培养液[神经培养基加入B27添加物、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中进行培养,3代以后... 目的:探讨五味子提取物对脑胶质瘤神经球细胞生长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脑胶质瘤SHG-44细胞,将其置入干细胞培养液[神经培养基加入B27添加物、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中进行培养,3代以后用于实验。将脑胶质瘤SHG-44细胞分为对照组,50、100和200mg·L-1五味子提取物组,MTT法检测各组神经球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五味子提取物作用后神经球培养上清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50、100和200mg·L-1五味子提取物组SHG-44神经球细胞24、48和72h时增殖抑制率均升高(P<0.01);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不同浓度五味子提取物作用神经球48h后,培养上清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以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100和200mg·L-1五味子提取物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五味子提取物组Bax/Bcl-2值均升高(P<0.05或P<0.01),50mg·L-1五味子提取物组培养上清中caspase-3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可能是通过上调Bax/Bcl-2值后促凋亡因素占优势,使神经球细胞凋亡而抑制胶质瘤神经球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胶质瘤 神经球 BAX蛋白 BCL-2蛋白 CASPASE-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特征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邱伟智 龚国梅 +1 位作者 李文臣 罗毅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影像学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对PCNS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免疫正常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手...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影像学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对PCNS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免疫正常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手术8例,手术+化疗14例,手术+化疗+放疗8例。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期。结果PCNSL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误诊率高达93.3%。24例PCNSL(占80.0%)MRI明显均匀强化,表现为团块状及结节状强化,或出现具有特异性的"缺口征"、"尖角征"。病理检查均为B细胞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淋巴瘤最多见。Kaplan-Meier分析全组中位生存期32.0个月,2年生存率46.7%。手术+化疗(中位生存期29个月)及手术+化疗+放疗组(34个月)的生存期高于单纯手术组(3个月)。手术+化疗组(64.3%)及手术+化疗+放疗组(62.5%)的2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手术组(0)。放化疗患者肿瘤全切组与次全切组的生存率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单纯手术治疗不是首选,应尽早采取以放、化疗为主的全身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诊断 放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邱吉庆 宋红梅 +3 位作者 别黎 许海洋 崔国振 赵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临床症状学、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对1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确定手术定位方法和手术方案。术前评估和术中脑电图监测显示为局灶性改变者行致痫灶切除术...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临床症状学、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对1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确定手术定位方法和手术方案。术前评估和术中脑电图监测显示为局灶性改变者行致痫灶切除术,检查提示一侧半球萎缩或多灶性改变者,术中行半球切除或胼胝体部分切开。结果:13例患者术后Engel分级均为Ⅰ~Ⅱ级,其中10例患者达到EngelⅠ级。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失语,其余12例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效果理想,尤其是有局灶性结构异常、发作形式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癫痫 外科治疗 致痫灶 术前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背侧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10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大伟 李毅平 +3 位作者 洪新雨 赵刚 付双林 罗毅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延髓背侧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顺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延髓背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结果8例肿瘤全部切除,随访3~45个月,正常工作学习7例、生活自理1例,... 目的探讨延髓背侧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顺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延髓背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结果8例肿瘤全部切除,随访3~45个月,正常工作学习7例、生活自理1例,2例次全切除者于术后25 d、半年因呼吸衰竭及顽固性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头部MR、DSA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正确的手术处理原则及娴熟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可提高本病的疗效,术前早期给予制酸剂、术后早期置胃管、气管切开对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 血管母细胞瘤 显微外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性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红光 徐松柏 +4 位作者 吕喆 郭伟 李艳博 赵刚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0-553,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其周期和相关蛋白的改变。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模型,12周末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海马神经元凋亡,碘化丙啶(PI)单染检测其周期,罗丹明123染色检测其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组化法...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其周期和相关蛋白的改变。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模型,12周末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海马神经元凋亡,碘化丙啶(PI)单染检测其周期,罗丹明123染色检测其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细胞色素c(Cyt 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DM大鼠出现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现象。给药12周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P<0.01),即出现明显的G0/G1期阻滞,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增高(P<0.05);caspase-3和Cyt c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上述参数的改变可能与DM所致胰岛素缺乏相关,进而引起海马结构的改变和认知功能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实验性 海马 神经元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脊膜瘤和神经纤维瘤的碰撞瘤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鹏亮 杨晓宇 +1 位作者 袁和培 赵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785-786,共2页
Hokari等首次报道椎管内可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病变.然而在排除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的椎管内碰撞瘤仅报道有2例.现对1例排除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被诊断为非典型脊膜瘤和神经纤维瘤碰撞瘤进行报道,
关键词 脊膜瘤 神经纤维瘤 碰撞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在损伤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洪发 李伟 +1 位作者 张丽红 王长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4-246,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B(PDGF- B)在损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旨在阐明其在末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和碾压伤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PDGF- B的表达。结果 :两类损伤模型中 ,损伤...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B(PDGF- B)在损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旨在阐明其在末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和碾压伤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PDGF- B的表达。结果 :两类损伤模型中 ,损伤近端神经和再生轴突 PDGF- B的表达均增强。两类损伤模型均可见损伤神经远端的雪旺氏细胞 PDGF- B表达量明显增加 ,在碾压伤模型中 ,随着轴突 -雪旺氏细胞关系的恢复 ,PDGF- B表达水平下降 ,并最终恢复正常 ;在切割伤模型中 ,二者关系不能恢复 ,PDGF- B减至极低水平。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PD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雪旺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刺沙蚕纤溶酶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少华 洪新雨 +2 位作者 薄其青 葛鑫 崔佳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7-960,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日本刺沙蚕纤溶酶(NJ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JF组(0.25、0.50和1.00mg.kg-1)和尿激酶组(UK,15 000U.kg-1),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 目的:观察日本刺沙蚕纤溶酶(NJ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JF组(0.25、0.50和1.00mg.kg-1)和尿激酶组(UK,15 000U.kg-1),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术后24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范围,湿重干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化学比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JF各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范围显著降低(P<0.001),脑含水量下降(P<0.05或P<0.01),且脑缺血海马组织中MDA水平降低(P<0.001),同时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NJF0.50mg.kg-1组大鼠脑梗死范围和脑含水量变化与UK 15 000U.kg-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JF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刺沙蚕 纤溶酶 大脑中动脉 神经保护 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神经血管的位置变化及其术中保护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彦辉 王长坤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3-574,共2页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在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对细胞迁移和侵袭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沈忠军 赵钥 +1 位作者 贾茗博 赵丽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5-1154,共10页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包括神经胶质瘤在内的各种癌症发展的关键过程。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活化可以影响胶质瘤细胞发生EMT,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现就HIF在胶质瘤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探讨HIF对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包括神经胶质瘤在内的各种癌症发展的关键过程。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活化可以影响胶质瘤细胞发生EMT,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现就HIF在胶质瘤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探讨HIF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包括对血管生成、代谢重编程、糖酵解及微环境免疫系统的调控,并总结HIF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Notch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EMT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HIF在胶质瘤细胞EMT过程中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胶质瘤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干预对猴痘病毒复制的影响
17
作者 黎焕松 刘凯 +7 位作者 张星坦 牛康 尚超 刘子睿 张翠玲 李玥 蒋琦炜 李霄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24,共7页
猴痘病毒(MPXV)可以通过影响宿主代谢途径促进自身复制,为了深入阐明宿主代谢物谷氨酰胺(Gln)对MPXV复制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噬斑形成试验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病毒载量、病毒滴度和病毒蛋白(A5L... 猴痘病毒(MPXV)可以通过影响宿主代谢途径促进自身复制,为了深入阐明宿主代谢物谷氨酰胺(Gln)对MPXV复制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噬斑形成试验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病毒载量、病毒滴度和病毒蛋白(A5L和A29L)表达3个层面上检测了Gln干预对MPXV复制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了MPXV对Gln代谢途径关键蛋白谷氨酸脱氢酶1(GLUD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Gln^(+)MPXV+组相比,Gln-MPXV+组MPXV载量极显著下降(P<0.0001),滴度极显著下降(P<0.01),A5L和A29L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001或P<0.01);Gln^(+)+MPXV+组MPXV的载量、滴度、A5L和A29L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表明缺乏Gln能够显著抑制MPXV复制,而补充Gln对病毒复制无明显影响。MPXV能够显著抑制GLUD1蛋白表达(P<0.05),提示GLUD1很可能是MPXV影响宿主Gln代谢的作用靶蛋白之一。本试验结果表明,阻断Gln摄取可能成为MPXV预防和治疗的潜在方式,为后续开发更为有效的MPXV预防和治疗手段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病毒(MPXV) 谷氨酰胺(Gln) 谷氨酸脱氢酶1(GLUD1) 病毒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神经脂肪瘤1例
18
作者 刘朋飞 高海军 +2 位作者 孙玉学 于金录 黄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940-2940,共1页
患者女,54岁,因“间断头疼、头晕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1年12月9日入院。查体:行走不稳,左侧指鼻试验阳性.水平眼震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辅助检查:头部CT:颅后窝左侧2.8cm×2.5cm类圆形等密度。局部混杂低密度信号占... 患者女,54岁,因“间断头疼、头晕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1年12月9日入院。查体:行走不稳,左侧指鼻试验阳性.水平眼震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辅助检查:头部CT:颅后窝左侧2.8cm×2.5cm类圆形等密度。局部混杂低密度信号占位性病变(图1)。头部MRI平扫加增强:颅后窝左侧可见大小约为2.8cm×2.5cm类圆形异常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脑神经 头部CT 异常信号 占位性病变 MRI平扫 行走不稳 水平眼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桥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
19
作者 王楠 宋红梅 +1 位作者 王育波 赵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8-868,共1页
患者男,57岁,病史7 d,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及感觉减退。神经系统查体提示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Ⅴ级,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无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无面瘫。头部MRI提示左侧桥脑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晰,T1高信号,T2高低混杂信号... 患者男,57岁,病史7 d,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及感觉减退。神经系统查体提示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Ⅴ级,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无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无面瘫。头部MRI提示左侧桥脑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晰,T1高信号,T2高低混杂信号。术前面神经功能评估:术前面神经功能分级为1级。诊断: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插管全麻后神经电生理监测仪(XLTEX 32导)示左侧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刺激阈值为293 V,500 Hz,2 Pulses,手术采取后正中入路,暴露桥脑背侧后,定位肿瘤位于面丘附近脑干内,切开脑干前行同心圆双极刺激探针刺激脑干表面,确定面丘部位,刺激量为0.14 mA(图1),然后在面丘上方剖开脑干,行脑干内肿瘤切除,肿瘤切除后左侧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刺激阈值为313 V,500 Hz,2 Pulses(刺激阈值)。术后查体:无发热,神清,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无面瘫,双眼活动自如、无眼震,双侧口角对称,伸舌居中,右下肢肌力3+级,右上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痛觉减退。生理反射正常引出,病理征阴性。术后面神经功能同术前。术后病理诊断: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术后1个月复查头部MRI提示肿瘤切除完整,未见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运动诱发电位 术后病理诊断 右侧肢体无力 神经系统查体 Pulses 头部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1例
20
作者 杨晓宇 顾卫宏 +4 位作者 梁爽 刘晓亮 李文忠 黄海燕 陈大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9-259,共1页
患者,女性,54岁。主因头痛、头晕1年,加重2 d于2013年6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体检:神志清楚,左侧指鼻试验(+),双侧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头部MRI:左侧小脑半球见大小约2.5 cm×2.0 cm×2.0 cm边缘清... 患者,女性,54岁。主因头痛、头晕1年,加重2 d于2013年6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体检:神志清楚,左侧指鼻试验(+),双侧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头部MRI:左侧小脑半球见大小约2.5 cm×2.0 cm×2.0 cm边缘清晰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内可见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脂肪神经细胞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