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视神经鞘直径超声成像和测量国际共识解读
1
作者 田兵 周福波 +1 位作者 王丽娟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0-478,共9页
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的超声成像和测量一直是备受临床和影像医师关注的话题。2024年,来自多个国家的ONSD超声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ONSD超声成像和测量国际共识,并将其发表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该共识... 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的超声成像和测量一直是备受临床和影像医师关注的话题。2024年,来自多个国家的ONSD超声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ONSD超声成像和测量国际共识,并将其发表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该共识中的ONSD即时超声质量标准检查表给出了ONSD超声成像、测量的标准化建议,并对后续相关研究中ONSD测量的技术细节、培训建议进行了说明。本文对该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鞘直径 专家共识 超声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疾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护理防控操作规范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芳 高岚 +5 位作者 霍春暖 魏娜 杨倩倩 杜鸿雁 梁涛 杨莘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7期748-751,共4页
目的:帮助护士掌握神经重症疾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评估内容,明确干预策略,规范实施防控技术,提高护士操作的正确性与准确度。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近30年来神经疾病并发HAP的相关文献,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 目的:帮助护士掌握神经重症疾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评估内容,明确干预策略,规范实施防控技术,提高护士操作的正确性与准确度。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近30年来神经疾病并发HAP的相关文献,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2009,进行证据和推荐意见确认,将防控HAP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进行梳理。结果:制定出翻身扣背、体位引流、振动排痰、口腔护理等神经重症患者预防HAP的可行性操作规范。结论:本规范可促使神经重症疾病护理人员早期、安全、有效地评估与实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疾病 肺炎 护理防控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脑膜炎伴视力和听力障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孙威 郎悦 崔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可并发视力和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后的生活质量。本科室收治1例59岁男性患者,以头痛伴发热起病,随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右耳听力减退。神清语明,双眼视力下降,仅有光感,双耳听力下降(以右侧为著),颈强3横指,Ker... 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可并发视力和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后的生活质量。本科室收治1例59岁男性患者,以头痛伴发热起病,随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右耳听力减退。神清语明,双眼视力下降,仅有光感,双耳听力下降(以右侧为著),颈强3横指,Kernig征阳性。磁共振成像(MRI)头部平扫示右侧额叶白质区片状异常信号,进一步完善MRI头部增强扫描,未见异常信号;脑脊液外观呈头滴带血后微黄浑浊,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蛋白水平升高;葡萄糖和氯水平降低,多核细胞百分率79%,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gG)82.25 mg·L^(-1);血培养提示猪链球菌;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提示革兰阳性菌,猪链球菌序列数为7001条。诊断为猪链球菌脑膜炎,给予抗感染、激素及对症治疗。分别于出院后6和18个月随访,视力恢复尚可,听力较出院时无明显好转。对于有过病(死)猪接触史的患者,如出现脑膜炎,并有眼和耳等其他脏器同时受累表现时,应考虑猪链球菌脑膜炎,应及早给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行血培养及mNGS明确诊断。联合应用猪链球菌敏感抗生素和地塞米松有助于改善患者听力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脑膜炎 听力障碍 视力障碍 脑脊液 宏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模型的轻量化脑电图肌电伪影检测方法
4
作者 孙鸽 林卫红 +1 位作者 娄洪伟 韩金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脑电图(EEG)已经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脑电图分析在脑神经疾病、运动想象和情绪识别方面有广泛应用。然而,EEG的应用受到低信噪比的限制,特别是癫痫诊断中肌电(EMG)伪影降低了异常放电特征波形的识别准确率,且现... 脑电图(EEG)已经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脑电图分析在脑神经疾病、运动想象和情绪识别方面有广泛应用。然而,EEG的应用受到低信噪比的限制,特别是癫痫诊断中肌电(EMG)伪影降低了异常放电特征波形的识别准确率,且现有算法难以实现快速且准确的伪影检测。本研究对YOLO算法进行改进,以深度可分离卷积作为骨干网络,对网络的输入数据、结果矩阵和损失函数进行调整,以适应多导联的EEG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模型的轻量化脑电图肌电伪影检测方法。利用临床采集和公开数据集的伪影标注数据(共4711条)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其mAP@0.5和mAP@0.5:0.95分别达到了93.7%和79.8%,检测速度为31.0 ms/帧。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上优于传统YOLO模型和其他先进算法。同时提升了EEG信号的信噪比,从而可有效改善EEG在临床判读和智能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肌电伪影 YOLO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苏醒麒 赵灵敏 +6 位作者 马迪 尤久琳 陈盈 冯良枢 王晶 冯加纯 王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为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发病72 h内的6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为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发病72 h内的6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最大梗死层面面积将患者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n=34)和非大面积脑梗死组(n=33)。收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既往病史等临床基线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计算2组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值(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时计算IFN-γ/IL-4比值、TNF-α/IL-4比值和TNF-α/IL-10比值;并依据临床神经专科查体体征评价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秩相关分析检验2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NIHSS评分、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比较,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IL-2、IL-6、IL-10、IL-17A、TNF-α和IFN-γ水平以及外周血中NLR均明显升高(P<0.01),LYM#、LYM%和TNF-α/IL-4比值明显降低(P<0.01)。秩相关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_(s)=0.521,P<0.05),非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患者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_(s)=0.721,P<0.001)。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血清中IL-6(r_(s)=0.306,P=0.005)、IL-4(r_(s)=0.252,P<0.001)、IL-2(r_(s)=0.109,P=0.025)、IL-17A(r_(s)=0.405,P<0.001)和IFN-γ(r_(s)=0.146,P<0.001)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NIHSS评分与TNF-α(r_(s)=0.039,P=0.726)和IL-10(r_(s)=0.121,P=0.192)水平无相关性。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血清中LYM#(r_(s)=-0.026,P=0.036)和LYM%(r_(s)=-0.008,P=0.002)呈负相关关系,与NLR呈正相关关系(r_(s)=0.315,P=0.009)。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与NIHSS评分、炎症反应、适应性免疫损伤程度和免疫状态具有相关性,细胞因子和免疫指标也与梗死面积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比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免疫 炎症 细胞因子 炎性细胞 梗死面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中小胶质细胞相关易感基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快 杨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5,共11页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免疫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发挥免疫应答功能,一方面吞噬清除异常蛋白和凋亡神经元,避免损伤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诱导慢性神经炎症,进一步加剧病理损伤。既往研究认为小胶质细胞激活后的功能改变是...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免疫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发挥免疫应答功能,一方面吞噬清除异常蛋白和凋亡神经元,避免损伤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诱导慢性神经炎症,进一步加剧病理损伤。既往研究认为小胶质细胞激活后的功能改变是由AD病理引起的,然而近年来基因组学的发现打破了这一认知。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研究已经明确了70余个AD风险位点。在相关风险基因座中,大部分基因变体参与编码小胶质细胞功能相关分子或影响小胶质细胞功能基因的转录活性。功能及通路分析发现上述风险位点主要富集于调控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脂质代谢和免疫应答等功能的信号通路,提示小胶质细胞不仅是AD病理的“应答者”,同时也是AD病理发生的“参与者”。对上述易感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小胶质细胞在AD的调控机制和功能谱。现基于遗传学研究对目前发现的小胶质细胞相关AD易感基因及其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易感基因 吞噬作用 脂质代谢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对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孙冰 吴江 +1 位作者 周春奎 房绍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步长脑心通对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前脑缺血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月和2月模型... 目的:通过观察步长脑心通对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前脑缺血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月和2月模型对照组及给药组(步长脑心通),另设1月和2月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大鼠。应用Morris水迷宫评定不同时期大鼠认知功能;通过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1月和2月给药组大鼠游迷宫平均潜伏期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HE染色观察发现,1月和2月给药组大鼠锥体细胞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缺血性改变较模型对照组改变轻,2月较1月给药组缺血改变明显;TUNEL染色观察发现,1月和2月给药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给药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平均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可明显提高Bcl-2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用于治疗慢性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长脑心通 痴呆 血管性 细胞凋亡 基因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霍姿含 朱丹 +2 位作者 任丽娟 叶玉琴 刘盼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0-181,共2页
腓总神经麻痹(common peroneal nerve palsy)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单神经病,多由压迫、牵拉摩擦、外伤所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并内翻,足跟行走不能,伴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的一组症状和体征。腓总神经是... 腓总神经麻痹(common peroneal nerve palsy)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单神经病,多由压迫、牵拉摩擦、外伤所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并内翻,足跟行走不能,伴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的一组症状和体征。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主要分支之一,在腓骨颈外侧,腓总神经位置表浅,与周围组织相对固定,神经束较粗大,加之神经周围又有坚硬的骨性组织等原因,常易受到损伤。本研究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腓总神经麻痹,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麻痹 综合康复治疗 疗效观察 周围组织 单神经病 主要表现 感觉障碍 坐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强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的构建及其在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宇 吴江 +4 位作者 杨欣 孙欣 吴昊 王全颖 杨广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强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感染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及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EGFP cDNA;将EGFP基因片段亚克隆到慢病毒穿梭质粒多克隆位点内;用4质粒共转染系统在2... 目的:构建携带强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感染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及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EGFP cDNA;将EGFP基因片段亚克隆到慢病毒穿梭质粒多克隆位点内;用4质粒共转染系统在293ET细胞中包装出携带E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重组病毒感染NIH 3T3细胞,FACS检测重组病毒滴度;Lent/EGFP感染体外培养的原代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共聚焦荧光纤维镜观察原代神经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基因测序证明克隆的EGFP cDNA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完全一致;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实EGFP正确插入pLenti6/V5TOPO;FACS检测病毒滴度为2×106;在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中,重组病毒感染72 h后可见较强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采用改良的4质粒共转染方法成功构建了携EGFP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EGFP对非分裂的神经细胞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且携带的EGFP基因可以在神经细胞内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属 原代培养神经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梅毒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娜 张馨月 +2 位作者 张吴琼 张微观刘 崔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397-403,共7页
神经梅毒系指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极高,特别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时,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更加复杂。神经梅毒迄今仍无诊断"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 神经梅毒系指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极高,特别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时,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更加复杂。神经梅毒迄今仍无诊断"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青霉素是治疗神经梅毒的首选药物。本文拟就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神经梅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后不同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卫红 张淑琴 +1 位作者 付玉 姜慧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79,F002,共4页
目的 :检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后不同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的基因表达与定位。方法 :建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 PCR方法观察点燃鼠不同脑区不同点燃时程 BDNF的表达及含量。结果 :点燃后大鼠颞叶及海... 目的 :检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后不同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的基因表达与定位。方法 :建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 PCR方法观察点燃鼠不同脑区不同点燃时程 BDNF的表达及含量。结果 :点燃后大鼠颞叶及海马 BDNF随着点燃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并持续至点燃后 49d。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癫痫 基因表达 杏仁核 点燃效应 神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图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和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逄紫千 叶玉琴 李秋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和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APN)的肌电图特征性表现与差异,为临床肌电图检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58例DPN患者和30例A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行神经传导检测(NCS)和交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和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APN)的肌电图特征性表现与差异,为临床肌电图检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58例DPN患者和30例A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行神经传导检测(NCS)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并对照分析2组数据的异常率。结果:DPN患者随糖尿病病程延长,NCS及SSR异常率相应升高,且SSR异常率高于NCS(P<0.05);APN患者四肢运动、感觉纤维的髓鞘脱失及轴突损伤均非常明显,且各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DPN患者(P<0.05或P<0.01),但APN及DPN患者周围神经近端纤维损伤均相对较轻。结论:DPN和APN均有其独特的肌电图表现,早期对这2类疾病进行肌电图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NCS可辅助鉴别既有糖尿病又有大量饮酒史的患者神经损伤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检测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颅压患者视神经鞘直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丽娟 冯良枢 +4 位作者 姚燕 王玉芝 陈盈 冯加纯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7期563-569,共7页
目的确定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估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的诊断标准并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双盲横断面研究,收集2013年3月-12月可疑高ICP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的患... 目的确定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估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的诊断标准并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双盲横断面研究,收集2013年3月-12月可疑高ICP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个体相关信息及脑脊液压力值,分为ICP正常组及增高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运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高ICP的ONSD最佳诊断值。结果共收录了279例患者,其中包括101例高ICP患者。比较显示,ONSD是ICP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不受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头围、腰围、高血压和病因分型的影响。ONSD能够有效准确地评估高ICP。运用超声检测ONSD诊断高ICP的最佳临界值是4.1 mm(敏感度95%,特异度92%)。结论我国高ICP患者的ONSD的诊断值比白种人低,因此建议检测ONSD评估高ICP时应该注意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颅压 视神经鞘 超声 无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神经掌支肌电图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逄紫千 王可人 +3 位作者 叶玉琴 张欣 刘明军 黄庆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6-849,共4页
目的:通过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掌支纤维(PCBm)肌电图检测及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探讨CTS患者PCBm的电生理异常,阐明PCBm肌电图检测在C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检测确诊为CTS的50例患者为CTS组,并以3... 目的:通过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掌支纤维(PCBm)肌电图检测及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探讨CTS患者PCBm的电生理异常,阐明PCBm肌电图检测在C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检测确诊为CTS的50例患者为CTS组,并以3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NCS检测。记录正中神经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Amp)、远端潜伏期(Lat)、运动传导速度(MCV);记录指3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Amp、Lat、感觉传导速度(SCV),同时进行PCBm肌电图检测,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TS患者(100%)均出现正中神经传导检测异常,主要表现为CMAP远端Lat延长(P<0.01),指3SCV减慢及Lat延长(P<0.01),显示为正中神经腕部损伤;其中20例(29只手,45.3%)患者PCBm SCV减慢(P<0.01),Lat延长(P<0.01),提示PCBm损伤。结论:CTS患者常出现PCBm损伤,PCBm损伤可作为传统CTS神经电生理检测的补充,可做为CTS超出腕部损伤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掌支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在局灶性脑缺血中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晓红 张巨 张见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0-272,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及 NO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利用光镜、电镜观察 N-硝基 -左旋 -精氨酸 (N- nitro- L - arginine,NNL A)干预后局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大...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及 NO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利用光镜、电镜观察 N-硝基 -左旋 -精氨酸 (N- nitro- L - arginine,NNL A)干预后局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大剂量给予 NNL A干预后 ,手术侧电镜下半影区神经细胞改变较手术对照组明显 ,神经细胞核周水肿、溶解和小胶质细胞核染色质凝集 ,以细胞坏死为主。结论 :过多的 NO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导致神经细胞损伤 ,其一是过量 NO以活性氧自由基 (ROS)表达式直接攻击神经细胞 ,是神经细胞损伤的直接毒性分子。其二是过少的 NO不足以维持脑血管的基础张力 ,脑血流下降 ,导致缺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极易误诊漏诊的神经梅毒 被引量:10
16
作者 饶明俐 黄朔 付希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383-387,共5页
大约公元1505年(511年前)梅毒传入我国,当时称“杨梅疮”或“广疮”。我国最早有关梅毒的专著是明代韩懋编著的《杨梅疮论治方》,最早有关神经梅毒的论著则见于程玉麐教授于1939年编著、因抗日战争推迟于1948年出版的我国首部《神经... 大约公元1505年(511年前)梅毒传入我国,当时称“杨梅疮”或“广疮”。我国最早有关梅毒的专著是明代韩懋编著的《杨梅疮论治方》,最早有关神经梅毒的论著则见于程玉麐教授于1939年编著、因抗日战争推迟于1948年出版的我国首部《神经病学》专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误诊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预测颅内压增高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丽娟 陈盈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7期570-575,共6页
视神经鞘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颅内压增高时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会出现增粗,故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可以无创、床旁评估颅内压增高。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对于诊断高颅压的ONSD的最佳临界值有差异,故我们建... 视神经鞘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颅内压增高时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会出现增粗,故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可以无创、床旁评估颅内压增高。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对于诊断高颅压的ONSD的最佳临界值有差异,故我们建议在运用此技术评估颅内压增高时需要考虑种族差异,建立适合不同种族的诊断标准。超声检测ONSD具有广阔的应用和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专题综述 动静脉畸形 TCD检测 DOPPLER 彩色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调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对体外培养胎鼠神经干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俐 张巨 +6 位作者 林卫红 马涤辉 齐亚丽 付海龙 孙强 常明 吕晓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1-455,579,共6页
目的:探讨谷氨酸对体外培养胎鼠神经干细胞的损伤作用,为开发神经干细胞保护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妊娠15 d的Wistar大鼠胚胎脑组织行体外细胞培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证实为神经干细胞。以正常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谷氨酸对体外培养胎鼠神经干细胞的损伤作用,为开发神经干细胞保护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妊娠15 d的Wistar大鼠胚胎脑组织行体外细胞培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证实为神经干细胞。以正常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为对照组,谷氨酸处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谷氨酸,MTT比色法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存活率。结果:从神经干细胞球内分化的细胞既有神经元又有神经胶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阳性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阳性。谷氨酸处理组给药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干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50μmol.L-1谷氨酸组细胞存活率为86.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00及1 000μmol.L-1谷氨酸组干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1.22%和15.14%)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谷氨酸对神经干细胞有损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随着谷氨酸剂量的增加,神经干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EGFP基因在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朝晖 杨宇 +3 位作者 庄鹏辉 许杰华 马延兵 胡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3T3荧光表达细胞的数量来确定病毒的浓度;使用RV载体感染SK-N-SH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学荧光检测明确RV在SK-N-SH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转移载体RV/EGFP,确定重组病毒的浓度为8.3×106病毒颗粒/mL。在SK-N-SH细胞RV/EGFP稳定转染并有效表达。在SK-N-SH细胞EGFP的荧光表达显示RV的转移并且表达的效率达到30%以上。结论SK-N-SH细胞能被RV病毒载体有效感染,在转基因细胞株外源基因的表达长期稳定并且显示RV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基因转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反转录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偏头痛发病的相关物质
20
作者 杨蓉 李佳佳 +1 位作者 崔子婷 董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偏头痛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的频率、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病人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其他更为不良的后果。虽然对偏头痛发病机制已有广泛的研究,但... 偏头痛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的频率、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病人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其他更为不良的后果。虽然对偏头痛发病机制已有广泛的研究,但与其相关的很多关键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表明皮质扩布性抑制或能量失衡等因素使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并敏化,从而释放多种神经肽、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无菌性炎症而出现头痛。本文详细介绍与偏头痛发作相关的上述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物质在偏头痛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为偏头痛治疗或预防提供积极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神经肽 血管活性物质 炎症介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