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移植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潘玥吉 贾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4-1098,共5页
近年来角膜移植术后干眼的发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高对角膜移植术后干眼的认识,本文从角膜移植术后干眼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学研究、术后泪膜的改变、临床治疗等方面将近年来角膜移植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干眼 泪膜 结膜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勇 胡源 +7 位作者 贾卉 王哲文 李京 奚丽 施小茹 刘蕾 黄荣 卢伯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7-351,共5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泪膜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154例(154只眼),按年龄分为3组,A组,患者年龄<60岁,共30只眼;B组,患者年龄为60~75岁,共68只...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泪膜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154例(154只眼),按年龄分为3组,A组,患者年龄<60岁,共30只眼;B组,患者年龄为60~75岁,共68只眼;C组,患者年龄>75岁,共56只眼;3组患者均行10点位3mm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个月,比较术后不同时间各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的变化。结果:术后7dA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高于B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和3个月,3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C组患者SchirmerⅠ试验值低于A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A组BUT长于B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和3个月,C组患者BUT与A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3个月C组患者BUT未恢复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和1个月A组患者角膜染色积分低于B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3个月,3组患者角膜染色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损伤程度及恢复时间不同;高龄患者术后眼表损伤更大,恢复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泪膜 干眼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基础及抗VEGF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丹 董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400,共5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展中及发达国家儿童致盲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使得ROP发病机理更加清晰地被认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为ROP患儿带来了越发光明的世界。本文综述了ROP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展中及发达国家儿童致盲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使得ROP发病机理更加清晰地被认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为ROP患儿带来了越发光明的世界。本文综述了ROP的发病机理、相关的血管生成因子、血小板体积、抗VEGF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发病机理 血管生成因子 平均血小板体积 抗VEGF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