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性脊髓病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振强 朴云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了解内科综合治疗对肝性脊髓病 (HM)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了 2 9例H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全组共缓解 11例 ,无效 18例 ,缓解率 37 93%。A组 (肌力≤ 2级 ) 11例 ,缓解 1例 (缓解率9 0 9% ) ;B组 (肌力≥ 3级 ) 18...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了解内科综合治疗对肝性脊髓病 (HM)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了 2 9例H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全组共缓解 11例 ,无效 18例 ,缓解率 37 93%。A组 (肌力≤ 2级 ) 11例 ,缓解 1例 (缓解率9 0 9% ) ;B组 (肌力≥ 3级 ) 18例 ,缓解 10例 (缓解率 5 5 5 6 % )。B组的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HM早期进行内科治疗 ,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 内科治疗 新霉素 乳果糖 神经营养药 补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邱香 李传凤 朴云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门脉 高压性胃病 发病机制 门静脉压力 胃粘膜 血流动力学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4
3
作者 韩红梅 朴云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肝源性糖尿病 病发病机制 慢性肝病 糖耐量减低 糖代谢异常 肝性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肝细胞损伤 胰岛素抵抗 外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宇 朴云峰 许贤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肝性脑病 HE 肝功能失调 神经系统 神经精神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传凤 朴云峰 邱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治疗 营养支持 戒酒 皮质类固醇激素 钙通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相关性再障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子玲 黄琳 +3 位作者 李薇 赵乃昊 牛颖 迟宝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66-967,共2页
目的了解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有关诊断标准,对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相关性再障患者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及病毒学检测等多方... 目的了解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有关诊断标准,对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相关性再障患者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及病毒学检测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36例肝炎相关性再障患者中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障10例(占28%),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相关性再障3例(占8%)。从感染肝炎病毒到发生再障的间隔时间为40~150d,这两种再障均为急性肝炎相关性再障,生存期5~64d。结论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丙型 临床分析 肝炎相关性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毒学检测 临床特点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 间隔时间 血常规 肝功能 生存期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8例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声像图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小丛 杨晓英 +3 位作者 吴限 高普均 饶敏 郭永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02-303,共2页
观察分析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声像图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超声观察178例肝硬化患者的胆囊壁厚度 和腹水检查、门静脉宽度、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ALT)水平。发现肝硬... 观察分析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声像图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超声观察178例肝硬化患者的胆囊壁厚度 和腹水检查、门静脉宽度、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ALT)水平。发现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厚度与AST、ALT及TBil无相关性(P>0.05),与ALB呈负相关(P< 0.05),与门脉宽度呈正相关(P<0.05),与有无腹水呈明显正相关(P<0.01),并且发现伴大量腹水者,胆囊壁增厚 呈双边征(P<0.001)。肝硬化患者如ALB下降、门脉增宽尤其伴腹水者胆囊壁增厚,伴大量腹水者,胆囊壁出现双 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囊壁厚度 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心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秦玲 王立波 谷兰梨树县中医院内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胆心综合征 发生机制 研究进展 胆道神经反射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74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宇 朴云峰 许贤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6-167,共2页
为研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选择74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的最常见诱因为上消化道出血(44.6%)、感染(39.2%)、电解质紊乱(35.1%)。肝硬化合并HE病死率为22.... 为研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选择74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的最常见诱因为上消化道出血(44.6%)、感染(39.2%)、电解质紊乱(35.1%)。肝硬化合并HE病死率为22.97%。肝性脑病预后与诱因、脑病分期、肝功能、肾功能、血Na+、Child分级及有无并发症密切相关。积极去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肝硬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与慢性肝病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百静 高沿航 朴云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8-150,共3页
关键词 瘦素 慢性肝病 脂肪肝 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静 朴云峰 +3 位作者 丁百静 祝尔健 王凯 唐彤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STAT3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urvivin、VEGF的mRNA水平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基因的蛋白水平及定位表达。结果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STAT3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urvivin、VEGF的mRNA水平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基因的蛋白水平及定位表达。结果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3基因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survivin、VEGF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p53基因mRNA的表达下调,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3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STAT3基因的持续激活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基因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国花 朴云峰 陈兆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的不同及其意义,采用库尔特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STKS型及其配套试剂,检测40例正常人与5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44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PLT、MPV,并比...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的不同及其意义,采用库尔特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STKS型及其配套试剂,检测40例正常人与5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44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PLT、MPV,并比较出血组与无出血组的PLT、MPV的变化,发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MPV低于正常组,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MPV高于正常组,出血组PLT、MPV比无出血组明显减少(P<0.01和P<0.05)。血小板参数PLT、MPV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衡量出血倾向的指标之一,而乙型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MPV变化不一致,能反映血小板减少原因,对肝硬化血细胞减少患者是否选择脾切除术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血小板 血小板平均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小肝癌近期疗效的监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洪磊 朴云峰 王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肝癌 近期疗效 经皮肝穿刺 射频热凝治疗 监测 治疗后 介入性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静 朴云峰 +3 位作者 蒋政 丁百静 祝尔健 王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49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肝正常组织survivin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TAT3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肝正常组织survivin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TAT3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结果: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STAT3、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而p53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可作为治疗的理想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胸水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朴美玉 朴云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肝性胸水 生机 肝硬化腹水 水产 发病机制 并发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脊髓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振强 金美玉 朴云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7-338,共2页
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 发病机制 研究现状 慢性中毒学说 营养不良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嗜肝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普均 曲立科 杨翰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嗜肝性 肝细胞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杞胶囊对酒精/CCI_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普均 王小丛 +2 位作者 朴云峰 李淑惠 孙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85-586,共2页
关键词 五杞胶囊 肝损伤 肝功能 LPO SOD 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裴继华 朴云峰 邵利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96-297,共2页
观察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3年在我院诊断急性胰腺炎 199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乌司他丁组(n=63)、善宁组(n=70)、加贝酯组(n=66)。分别观察药物疗效。比较总 有效率,乌司他丁组为88.8%(56/6... 观察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3年在我院诊断急性胰腺炎 199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乌司他丁组(n=63)、善宁组(n=70)、加贝酯组(n=66)。分别观察药物疗效。比较总 有效率,乌司他丁组为88.8%(56/63);善宁组为90.0%(63/70);加贝酯组为72.7%(48/66)。乌司他丁组明显优于 加贝酯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善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乌司他丁是治疗急性胰 腺炎的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重组腺病素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漉 金宁一 +7 位作者 李霄 刘立明 贾鹏 刘妍 高鹏 陆蕴松 李明 迟宝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dinase,F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HN基因对消化道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建立基础。方法:用BamHI和XbaⅠ双酶切质粒pVHN,将获得的HN基因片段连接入... 目的:构建表达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dinase,F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HN基因对消化道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建立基础。方法:用BamHI和XbaⅠ双酶切质粒pVHN,将获得的HN基因片段连接入穿梭质粒pacAd5 CMV K-N pA,构建含HN基因的穿梭质粒pacAd5-HN。利用PacI单酶切对pacAd5-HN和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5)进行线性化处理后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共转染AAV-293细胞,分别利用蚀斑纯化和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重组病毒进行筛选和鉴定,并测定所获得重组病毒的滴度。结果:所构建重组病毒可有效表达HN基因,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63kD,重组病毒滴度为10^8~10610PFU/ml。结论:成功构建含H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所获得重组病毒的滴度可以满足体内外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 HN基因 重组腺病毒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