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休克蛋白70在消化性溃疡及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玉琴 黄民 +4 位作者 王英凯 金京兰 唐彤宇 高沿航 王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6-849,共4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消化性溃疡及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不同阶段及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其与消化性溃疡和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利用纤维电子胃镜检查选取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75例(胃溃疡29例,十二指...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消化性溃疡及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不同阶段及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其与消化性溃疡和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利用纤维电子胃镜检查选取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75例(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溃疡46例)及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13例,正常胃黏膜组26例,前两组患者进行抗溃疡治疗。用RT-PCR方法检测其治疗前后HSP70及内参GAPDH基因表达,用各样品HSP70与内参GAPDH的积分吸光度比值来表示HSP70mRNA的表达量。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HSP70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P<0.01);治疗后消化性溃疡各期(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HSP70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而治疗后消化性溃疡各期(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及不同时期(治疗后第1个月、第2个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HSP70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P<0.01);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各期(好转组和痊愈组)治疗后第1个月的HSP70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或P<0.05);而好转组和痊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SP70作为一种应激蛋白,参与了消化性溃疡及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消化性溃疡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漉 权铁刚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3-1116,共4页
PTEN/MMAC1/TEP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与一些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是迄今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也是继p53基因后发现的人类肿瘤中最常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PTEN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率各有高低,本文作... PTEN/MMAC1/TEP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与一些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是迄今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也是继p53基因后发现的人类肿瘤中最常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PTEN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率各有高低,本文作者主要就其基因变异及蛋白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肿瘤抑制 PTEN 消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血清瘦素水平测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朴云峰 丁百静 +2 位作者 李玉琴 高沿航 王丽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为了解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情况,选择慢性肝炎17例,脂肪肝、肝硬化、正常对照各21例,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脂肪含量(%Fat),血清瘦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的方法测定,并进... 为了解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情况,选择慢性肝炎17例,脂肪肝、肝硬化、正常对照各21例,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脂肪含量(%Fat),血清瘦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的方法测定,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肝炎组、脂肪肝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无差异,血清瘦素水平与肝功能分级无关;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肝病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上述说明瘦素与多数慢性肝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血清瘦素水平 关系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慢性肝炎 脂肪肝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为主的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英凯 王丹 唐彤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3-254,共2页
观察以鳖甲为主的软坚消症中药复方制剂与秋水仙碱比较其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生化、肝脏形态方面优于对照组秋水仙碱。临床观察患者的腹胀、恶心、肝区疼痛症状改善 ,血中透明质酸、层粘蛋白有所下降 ,尿中羟脯氨... 观察以鳖甲为主的软坚消症中药复方制剂与秋水仙碱比较其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生化、肝脏形态方面优于对照组秋水仙碱。临床观察患者的腹胀、恶心、肝区疼痛症状改善 ,血中透明质酸、层粘蛋白有所下降 ,尿中羟脯氨酸有一定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治疗 临床研究 肝纤维化 软坚消症 秋水仙碱 鳖甲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孙艳 吴阳 +3 位作者 刘兵 刘凯 白靓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3-736,共4页
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肝损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酒精性肝病在人群中已属多发病和常见病,对其研究日益引起关注。本文作者就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做一综述。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肝炎 酒精性 肝硬化 酒精性 脂肪肝 酒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Y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立刚 迟宝荣 孙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9-401,共3页
神经肽Y是一种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各个系统,与去甲肾上腺素一起释放,是调节血管收缩舒张的一种重要物质,在人体一些主要系统的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对神经肽Y(NPY)的生理作用... 神经肽Y是一种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各个系统,与去甲肾上腺素一起释放,是调节血管收缩舒张的一种重要物质,在人体一些主要系统的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对神经肽Y(NPY)的生理作用以及与各个系统发病机制、疾病发展、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生理作用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秀兰 赵彤 +2 位作者 迟宝荣 王英凯 秦俊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内镜下可疑早期胃癌 80例 ,对其中 5 0例予以色素喷洒并活检 ,3 0例单纯活检进行对照。结果 :色素喷洒组病理证实有 3 6例早期胃癌 ,其中通过活检证实 2 8例 ,手术证实 8例 ,活检的阳性率为 77.7% ;... 目的 :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内镜下可疑早期胃癌 80例 ,对其中 5 0例予以色素喷洒并活检 ,3 0例单纯活检进行对照。结果 :色素喷洒组病理证实有 3 6例早期胃癌 ,其中通过活检证实 2 8例 ,手术证实 8例 ,活检的阳性率为 77.7% ;单纯活检组病理证实有 1 4例早期胃癌 ,其中通过活检证实 4例 ,手术证实 1 0例 ,活检的阳性率为 2 8.6%。结论 :应用色素内镜可改善早期胃癌病灶的清晰度 ,增加活检的阳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内镜 早期胃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丹参酮ⅡA和5-氟尿嘧啶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田亚萍 王园园 迟宝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检测黄芪、丹参酮ⅡA、5-氟尿嘧啶(5-FU)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探讨黄芪、丹参酮ⅡA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12月选取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6组,包括对照组、黄芪组、丹参酮... 目的检测黄芪、丹参酮ⅡA、5-氟尿嘧啶(5-FU)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探讨黄芪、丹参酮ⅡA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12月选取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6组,包括对照组、黄芪组、丹参酮ⅡA组、5-FU组、黄芪+丹参酮ⅡA组、黄芪+丹参酮ⅡA+5-FU组,每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进行处理。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检测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力。结果 4.0 g/ml黄芪、8.0μg/ml丹参酮ⅡA、50.0 mg/L 5-FU、4.0 g/ml黄芪+8.0μg/ml丹参酮ⅡA、4.0 g/ml黄芪+8.0μg/ml丹参酮ⅡA+50.0 mg/L 5-FU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最高,同组培养72 h后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最高(P<0.05)。培养72 h后,黄芪+丹参酮ⅡA组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较黄芪组、丹参酮ⅡA组、5-FU组升高(P<0.05);黄芪+丹参酮ⅡA+5-FU组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较黄芪组、丹参酮ⅡA组、5-FU组、黄芪+丹参酮ⅡA组升高(P<0.05)。黄芪+丹参酮ⅡA+5-FU组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率较黄芪组、丹参酮ⅡA组、5-FU组、黄芪+丹参酮ⅡA组升高(P<0.05)。不同组MDA水平及GSH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SOD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黄芪组、丹参酮ⅡA组、5-FU组、黄芪+丹参酮ⅡA组、黄芪+丹参酮ⅡA+5-FU组SOD活力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黄芪、丹参酮ⅡA、5-FU可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联用后可增加抗肿瘤活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黄芪 丹参酮 氟尿嘧啶 HELA细胞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中HBeAg及HBsA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士奇 迟宝荣 +3 位作者 王峰 刘晓东 金镇勋 贺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8-470,共3页
目的 :观察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ep G2 .2 .1 5细胞分泌 HBe Ag和 HBs Ag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 HBe Ag和 HBs Ag表达的变化并以抑制率来表示。结果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Be Ag和 HBs Ag的分泌具有抑制... 目的 :观察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ep G2 .2 .1 5细胞分泌 HBe Ag和 HBs Ag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 HBe Ag和 HBs Ag表达的变化并以抑制率来表示。结果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Be Ag和 HBs Ag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Be Ag和 H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叶提取物 HBEAG HBSAG HEPG2.2.1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肝脏血流动力学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琦 王景宇 +4 位作者 迟宝荣 冬冬 朱万安 刘晓杰 王淑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5-597,共3页
目的:研究肝脏血流动态变化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25例肝硬化患者(Child A、B及C级分别为11、8及6例)和12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注入欧乃派克-300造影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电影扫描。扫描条件:... 目的:研究肝脏血流动态变化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25例肝硬化患者(Child A、B及C级分别为11、8及6例)和12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注入欧乃派克-300造影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电影扫描。扫描条件:层厚5 mm/4i,层间隔0 mm,电压120 kV,电流80 mA,得到肝脏血流参数值。结果:肝硬化组Child A、B及C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脏的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肝硬化程度加重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肝动脉分数(HA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肝硬化程度加重逐渐增高(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未见规律性变化。结论:CT灌注成像有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并可用于鉴别肝硬化的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Ⅱ E1-基因多态性在酒精性肝病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孟祥伟 迟宝荣 +1 位作者 高沿航 孙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 P45 0 E1的基因型与酒精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 PCR- RFLP分析方法对 1 0 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 ,1 5 0例非酒精性肝病患者 ,2 5例酗酒无肝病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 CYP45 0 E1多态性分析。结果 :CYP45 0 E...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 P45 0 E1的基因型与酒精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 PCR- RFLP分析方法对 1 0 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 ,1 5 0例非酒精性肝病患者 ,2 5例酗酒无肝病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 CYP45 0 E1多态性分析。结果 :CYP45 0 El分成 A型为 C1基因野生纯和子 ,B型为( C1 /C2 )基因的杂合子 ,C型为 C2基因的突变型纯合子。酒精性肝病中 A、B、C型分别 3%、93%、4%;酗酒无肝病组 A型为 1 0 0 %;非酒精性肝病中 A、B型分别 74%、2 6%;健康志愿者 A、B型分别 72 %、2 8%。酒精性肝病与酗酒无肝病组、非酒精性肝病及健康志愿者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乙肝引起肝癌与酒精相关性肝癌的 A型明显减少 ,而 B型则明显增多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细胞色素P-450/遗传学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玲玲 孟祥伟 迟宝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1715-1716,共2页
干扰素是一种由体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蛋白 ,从 195 7年被发现后 ,一直是细胞因子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前沿。本文概述了干扰素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基因定位、干扰素受体与信号传导、生物学作用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应用。
关键词 干扰素 基础研究 临床应用 生物活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牙葱木皂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杜施霖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 :探讨龙牙葱木皂苷 -齐墩果酸 (OL A)对大鼠酒精性肝病 (AL D)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高脂饮食和酒精灌胃法诱发大鼠 AL D模型 ,同时采用 OL A进行干预 ,造模 3个月后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 ;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 目的 :探讨龙牙葱木皂苷 -齐墩果酸 (OL A)对大鼠酒精性肝病 (AL D)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高脂饮食和酒精灌胃法诱发大鼠 AL D模型 ,同时采用 OL A进行干预 ,造模 3个月后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 ;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的变化 ;测定血清转氨酶 (AST、AL T)、胆碱脂酶 (Ch E)、甘油三酯 (TG)、总蛋白 (TP)、白蛋白 (AL B)、胆红素 (BI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以及 MDA。结果 :OL A能使模型组大鼠血清 AL T、 AST、TG、Ch E、MDA和肝组织 MDA降低 ,并且能使血清 GSH- Px和肝组织的 SOD、 GSH升高 ,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结论 :OL A通过清除自由基、降酶、降血脂而起到保护肝脏、预防 AL D的作用 ,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是 AL D重要的发病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类/药理学 齐墩果酸/药理学 龙牙葱 疾病模型 动物 肝炎 酒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1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传凤 黄永灿 +1 位作者 邱香 朴云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对 14 6例酒精性肝病 (ALD)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以 80例病毒肝炎肝硬化为对照组 ,分析ALD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C(酒精性肝硬化 )相关因素及戒酒后保肝药物疗效。结果显示 :入院的ALD患者皆为男性 ,以AC最多见。发病高峰... 对 14 6例酒精性肝病 (ALD)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以 80例病毒肝炎肝硬化为对照组 ,分析ALD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C(酒精性肝硬化 )相关因素及戒酒后保肝药物疗效。结果显示 :入院的ALD患者皆为男性 ,以AC最多见。发病高峰于中、青年 (35~ 5 5岁 )。ALD的肝炎病毒感染率为 16 4 4 % ,高于一般人群。AC的发生并非完全同日饮酒量及饮酒年限呈正相关。肝炎病毒感染使AC的肝脏损害加重 ,且为AC发展至肝癌的危险因素。ALD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但AC时肝脏肿大较病毒肝炎后肝硬化时多见。ALD的血清酶学 (AST、ALT、GGT)水平皆高于正常 ,以GGT升高为主。戒酒后 ,保肝药物治疗AC的疗效优于病毒肝炎后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相关因素 保肝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炎症性肠病模型的复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曦 杨世忠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265,F0003,共5页
目的: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观察中药肠康饮(CKY)对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及CKY低、中、高剂量组,应用TNBS复制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药物干... 目的: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观察中药肠康饮(CKY)对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及CKY低、中、高剂量组,应用TNBS复制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药物干预21d后,观察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体重明显低于乙醇对照组(P<0.01),CKY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体重均高于模型组(P<0.01),CKY高剂量组体重高于SASP组(P<0.01)。模型组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乙醇对照组(P<0.01),CKY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CKY高剂量组与SASP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NBS可诱发出大鼠结肠炎,类似人类炎症性肠病改变,是进行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疗效观察的理想模型,中药CKY对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三硝基苯磺酸 肠康饮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英凯 迟宝荣 +1 位作者 孙波 王智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3-89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动物模型(CM)的建立及其稳定性。方法:8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分别采用复合因素法、四氯化碳(CCl4)加乙醇法及玉米面、胆固醇加乙醇法建立大鼠肝硬化的模型(假小叶形成为判定CM成功的唯一标准)。复合因素法:40只大鼠... 目的:探讨肝硬化动物模型(CM)的建立及其稳定性。方法:8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分别采用复合因素法、四氯化碳(CCl4)加乙醇法及玉米面、胆固醇加乙醇法建立大鼠肝硬化的模型(假小叶形成为判定CM成功的唯一标准)。复合因素法:40只大鼠,饲料为80%的玉米面、20%的动物油、0.5%胆固醇,饮料仅为15%的酒精,首次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5 mL.kg-1(以下浓度相同),以后每3 d皮下注射CCl43 mL.kg-1。第6周末随机处死6只大鼠做肝脏病理,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将余下存活的26只(逃逸2只、死亡6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只均正常饲养,其中一组每7 d皮下注射3 mL.kg-1CCl4,观察第7、8周末的病理变化。CCl4加乙醇法:20只大鼠,以正常饲料喂养,余条件同复合因素法前6周。玉米面、胆固醇加乙醇法:20只大鼠,不用CCl4,余条件同复合因素法前6周。结果:复合因素法6周末处死6只大鼠均形成CM,成模后正常饲养,2周后假小叶均消失,而继续应用CCl42周后,大鼠假小叶基本存在。其余2种方法大鼠均未见典型肝硬化改变。结论:采用复合因素法建立的CM形成率高,成模后CCl4的应用能够保持CM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实验性 疾病模型 动物 四氯化碳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GF-mRNA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7
作者 金珍婧 迟宝荣 +2 位作者 马丽娜 赵文静 苑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7,145,共4页
目的 :观察 CTGF- m RNA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 RT- PCR方法检测 5 2只实验性肝纤维化雄性昆明种小鼠肝脏中 CTG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肝纤维化小鼠 CTGF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小鼠 (P<0 .0 1) ,... 目的 :观察 CTGF- m RNA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 RT- PCR方法检测 5 2只实验性肝纤维化雄性昆明种小鼠肝脏中 CTG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肝纤维化小鼠 CTGF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小鼠 (P<0 .0 1) ,并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r=0 .5 82 ,P<0 .0 1)。结论 :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 CTGF-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提示 CTGF在肝纤维化激活及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物质 结缔组织/病理学 肝硬化 实验性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杞胶囊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普均 王小丛 +2 位作者 朴云峰 李淑惠 张艳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 :探讨五杞胶囊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及醋氨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观察五杞胶囊的保肝作用。结果 :五杞胶囊 6、1 2 g· kg-1 (生药 )给小鼠连续灌胃 5 d,可明显对抗急性肝损伤模... 目的 :探讨五杞胶囊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及醋氨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观察五杞胶囊的保肝作用。结果 :五杞胶囊 6、1 2 g· kg-1 (生药 )给小鼠连续灌胃 5 d,可明显对抗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 ALT及 AST的活力升高 ,并减轻小鼠肝脏坏死性病理改变。结论 :五杞胶囊具有保肝降酶作用 ,可能与其含有抗氧化作用的三种植物粗多糖及五味子乙素等有效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杞胶囊 肝/损伤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地松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前后TNF-α和IL-8的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丽萍 左梦华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发病中的作用及甲基强地松龙 (甲强龙 )对 IPF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 8(IL - 8)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 ISA )检测甲强龙治疗前后的 1 4例 IPF病人的血清及支...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发病中的作用及甲基强地松龙 (甲强龙 )对 IPF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 8(IL - 8)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 ISA )检测甲强龙治疗前后的 1 4例 IPF病人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 TNF-α和 IL - 8的变化 ,并与 1 0例非 IPF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 :IPF病人的血清及 BAL F中 TNF-α及 IL - 8明显高于正常人 (P<0 .0 5 )。甲强龙治疗后病人的 TNF-α及IL - 8均明显下降 (P<0 .0 1 )。IPF组中 ,BAL F中 TNF-α及 IL - 8的水平均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 (r=0 .831 ,P<0 .0 1 ;r=0 .885 ,P<0 .0 1 )。结论 :TNF-α及 IL - 8在 IP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地松龙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肺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善宁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饶敏 滕文龙 +2 位作者 张晗 荆雪 高普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善宁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467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大剂量善宁组(A组),常规剂量善宁组(B组),小剂量善宁组(C组)。3组均首先给予善宁0.1mg静脉注射,之后分别以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善宁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467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大剂量善宁组(A组),常规剂量善宁组(B组),小剂量善宁组(C组)。3组均首先给予善宁0.1mg静脉注射,之后分别以不同剂量善宁持续静脉滴注:A组:0.05 mg/h;B组:0.025 mg/h;C组:0.015 mg/h。观察3组的止血疗效和停药后7天内的再出血率。另外大剂量善宁组患者出血停止后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善宁0.05 mg/h、0.025 mg/h、0.015 mg/h维持静点48小时,再观察疗效和停药后的再出血率。结果A、B、C 3组6小时有效率分别为53.8%,30.6%和30.6%;12小时有效率分别为93.1%,72.2%和69.5%;24小时有效率分别为94.9%,75%和73.9%;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5%和73.9%(PA、B<0.05),(PB、C>0.05)。结论加倍剂量善宁对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止血效果要优于常规剂量,止血成功后可以应用常规剂量或小剂量善宁继续维持治疗。小剂量善宁对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止血效果与常规剂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宁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