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伴智力低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舒岩 杨立彬 +2 位作者 李树蕾 张现娥 张舒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的同时对改善癫痫患儿智力水平的疗效。方法:癫痫伴智力低下患儿48例,其中轻度36例,重度12例,测定认知功能后,给予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起始治疗剂量5mg·kg-1,2次·d-1口服,每2周增加5mg·...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的同时对改善癫痫患儿智力水平的疗效。方法:癫痫伴智力低下患儿48例,其中轻度36例,重度12例,测定认知功能后,给予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起始治疗剂量5mg·kg-1,2次·d-1口服,每2周增加5mg·kg-1,最大治疗剂量20mg·kg-1。治疗3及6个月后,再次测定患儿认知功能,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3及6个月的认知功能。结果:左乙拉西坦治疗3个月后,22.2%轻度智力低下患儿和16.7%重度智力低下患儿的IQ均提高5分以上;治疗6个月后,86.1%轻度智力低下患儿和41.7%重度智力低下患儿的IQ均提高5分以上,与治疗3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轻度智力低下组的智力改善显著优于重度智力低下组(P<0.01)。左乙拉西坦治疗6个月后,41%轻度智力低下患儿平均IQ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而重度智力低下患儿平均IQ较治疗前无显著提高(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可以明显改善轻度智力低下患儿的智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小儿 癫痫 智力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晓亮 杨秋平 +1 位作者 臧秀贤 董均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8-419,共2页
目的 :探讨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治疗机制。方法 :对 40例心功能 ~ 级的患者通过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变化观察心功能改变。结果 :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 目的 :探讨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治疗机制。方法 :对 40例心功能 ~ 级的患者通过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变化观察心功能改变。结果 :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先安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内毒素诱导的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秀江 杜玉君 +1 位作者 董均树 张志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内毒素诱导的脏器损伤大鼠血清和肺、肝、肾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及肺、肝、肾组织病理改变,探讨其对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LPS)组、治疗组。舌下静脉注射LPS诱导脏器损伤。治疗...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内毒素诱导的脏器损伤大鼠血清和肺、肝、肾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及肺、肝、肾组织病理改变,探讨其对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LPS)组、治疗组。舌下静脉注射LPS诱导脏器损伤。治疗组在给予LPS前静脉注射UTI,分别于给药后2、6 h取血,同时取肺、肝、肾,制备组织匀浆并作病理。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及肺、肝、肾组织中TNF-α、IL-6、IL-1β、iNOS。结果治疗组血清及肺、肝、肾组织TNF-α、IL-6、IL-1β、iNOS较内毒素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肺、肝、肾组织的细胞变性、坏死、渗出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轻于内毒素组。结论UTI能减少内毒素诱导的脏器损伤大鼠血清及肺、肝、肾组织中TNF-α、IL-6、IL-1β、iNOS的含量,减轻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脏器损伤,保护脏器功能,减少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腹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阶段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国辉 许岩 杜晓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8-61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腹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阶段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变化特点。方法 :35例急腹症 SIRS患者于入院当日 (0 d)及入院后 1、 3、 7和 14 d分别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肿瘤坏死... 目的 :探讨急腹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阶段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变化特点。方法 :35例急腹症 SIRS患者于入院当日 (0 d)及入院后 1、 3、 7和 14 d分别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三肽偶氮显色法测定内毒素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氧化氮(NO)及脂质过氧化物 (L PO)。结果 :患者血浆中 IL- 6、TNF- α、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IL- 6和 TNF-α于入院时达峰值 ,以后逐渐下降 ,第 3天和第 7天 IL - 6明显降低 ;入院 3d内毒素持续处于高水平 ,第7天和第 14天明显下降 ;血清 L PO于入院时、第 3天和第 7天增高 (P<0 .0 1) ;NO于入院时和第 3天增高(P<0 .0 5 ) ;NO及 L PO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急腹症多见感染性 SIRS;SIRS时 IL- 6、TNF- α、NO、 L PO及内毒素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急腹症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 脂质过氧化物 内毒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亚冬眠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舒岩 黄艳智 +3 位作者 杨立彬 张舒石 王志纲 姜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8-931,共4页
目的:观察按药物半衰期长短交替应用5种抗惊厥药物组成的改良亚冬眠疗法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引起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方法:9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痫持续状态的患儿,按患儿家长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经一致性检验,2组具有可比性... 目的:观察按药物半衰期长短交替应用5种抗惊厥药物组成的改良亚冬眠疗法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引起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方法:9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痫持续状态的患儿,按患儿家长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经一致性检验,2组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惊厥、冰敷法物理降温及常规治疗。抗惊厥应用5种抗惊厥药:冬眠灵、非那根各0.5 mg·kg^-1,100 g·L^-1水合氯醛0.5 mL.kg^-1,鲁米那5 mg·kg^-1,安定0.3 mg·kg^-1,发生抽搐时交替给药,不抽搐时不给抗惊厥药。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改良亚冬眠疗法,抗惊厥采取与对照组相同药物及剂量,根据每种药半衰期的长短,依次每隔46 h交替给一种药,排好时间,不管是否发生抽搐,均连续给药2 d,以后解眠,逐渐撤去镇静药。观察2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纳入的9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872,P〈0.05)。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未观察到明显副作用。②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治疗组患儿惊厥、发热、头痛、呕吐的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癫痫持续状态症状明显减轻。治疗组患儿肢瘫、昏迷、失语的恢复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亚冬眠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引起的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亚冬眠 重症病毒性脑炎 癫痫持续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内注射BGN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漫松 赵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 :观察侧脑室内注射 ( icv) BGN 对正常和应激性高血压 ( stress- inducedhypertension,SIH)大鼠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方法 :将 BGN及荷包牡丹碱 ( Bic)注入正常和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的侧脑室 ,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icv BGN或 B... 目的 :观察侧脑室内注射 ( icv) BGN 对正常和应激性高血压 ( stress- inducedhypertension,SIH)大鼠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方法 :将 BGN及荷包牡丹碱 ( Bic)注入正常和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的侧脑室 ,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icv BGN或 Bic,正常鼠和 SIH大鼠血压均降低或升高 ,SIH鼠较正常鼠血压变化更显著 ( P<0 .0 5 ) ,但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予先 icv Bic可阻断BGN的降压反应。结论 :BGN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具有降低大鼠动脉血压的作用 ;BGN的中枢降压效应是由脑中的 GABAA 受体介导的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N 荷包牡丹碱/药理学 应激性高血压 注射 脑室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大鼠骨髓红系祖细胞的增殖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杜玉君 王冠军 +1 位作者 杨亮 李秀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慢性肾衰竭 骨髓红系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刺激颈舌咽神经对大鼠的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舒岩 李树蕾 +1 位作者 杨立彬 张现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8-850,共3页
目的:观察颈舌咽神经脉冲电刺激对大鼠的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的影响,阐明脉冲电刺激颈舌咽神经抗大鼠惊厥的有效性。方法: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颈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和颈舌咽神经电刺激观察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只行... 目的:观察颈舌咽神经脉冲电刺激对大鼠的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的影响,阐明脉冲电刺激颈舌咽神经抗大鼠惊厥的有效性。方法: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颈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和颈舌咽神经电刺激观察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只行左侧颈部切开消毒处理,颈迷走神经电刺激组行左颈部迷走神经分离后脉冲电刺激,颈舌咽神经电刺激组行左颈部舌咽神经分离后脉冲电刺激。各组动物分别给予双侧耳缘电刺激,记录大鼠的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颈舌咽神经电刺激组大鼠嘶叫和发生强直阵挛的最小刺激电压显著提高(P<0.01),颈舌咽神经电刺激组与颈迷走神经电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舌咽神经电刺激能提高大鼠的电刺激反应性和电致惊厥阈,有较好的抗惊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大鼠 Wistar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大鼠心肌梗塞后左室胶原改建的作用
9
作者 孙明莉 刘晓亮 +2 位作者 董均树 杨济洲 孔繁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4-576,共3页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左心室胶原改建的影响。方法 :70只 SD大鼠随机分成 6组 :1假手术对照组 Sham1(n=5 )和 Sham4 (n=5 ) ,合称 Sham组 ,开胸打开心包后立即缝合 ,用生理盐水 1.5 m L灌胃 (每日 1次 ) ,分别常规饲养 ...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左心室胶原改建的影响。方法 :70只 SD大鼠随机分成 6组 :1假手术对照组 Sham1(n=5 )和 Sham4 (n=5 ) ,合称 Sham组 ,开胸打开心包后立即缝合 ,用生理盐水 1.5 m L灌胃 (每日 1次 ) ,分别常规饲养 1和 4周 ;2对照组 AMI1(n=10 )和 AMI4 (n=10 ) ,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塞模型后立即用生理盐水 1.5 m L 灌胃 (每日 1次 ) ,分别常规饲养 1和 4周 ;3缬沙坦 1周组VAS1(n=10 )及 4周组 VAS4 (n=10 ) ,心肌梗塞造模后立即用缬沙坦 10 mg· kg- 1 · d- 1 加生理盐水 1.5 m L灌胃 1或 4周 (每日 1次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量非梗塞区左室心肌 型及 型胶原蛋白的比值 ;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 (Ang )、醛固酮 (AL D)、内皮素 (ET)、TXA2 及 PGI2 。结果 :1非梗塞区左室心肌 型及 型胶原蛋白的比值降低 ;2与心肌梗塞对照组比较 ,缬沙坦可降低血浆 AL D、ET及 TXA2 水平 ,使 Ang 及 PGI2升高。结论 :缬沙坦对心肌梗塞后左心室胶原改建可产生有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心肌梗塞 胶原 血管紧张素Ⅱ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意识障碍1例报告
10
作者 巨名飞 郑杨 陈满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6-776,共1页
关键词 意识障碍 梗塞后 并发 心肌 急性 肺呼吸音 心包摩擦音 剧烈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脉灵注射液对室颤家兔内皮素1的影响
11
作者 邢吉红 刘晓亮 董均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3-814,共2页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对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家兔血浆及心肌组织内皮素 1 ( ET- 1 )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用家兔 2 0只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为肾上腺素组 ( n=1 0 ) ,另一组为碟脉灵组( n=1 0 ) ,采用开胸心外膜下电刺激法制备室...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对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家兔血浆及心肌组织内皮素 1 ( ET- 1 )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用家兔 2 0只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为肾上腺素组 ( n=1 0 ) ,另一组为碟脉灵组( n=1 0 ) ,采用开胸心外膜下电刺激法制备室颤动物模型 ,用放免法测定室颤前后血浆及心肌组织ET- 1的含量。结果 :碟脉灵组室颤前血浆 ET- 1含量虽低于肾上腺素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室颤后血浆及心肌组织 ET- 1含量明显低于肾上腺素组 ( P<0 .0 5 )。结论 :碟脉灵注射液能降低室颤家兔血浆及心肌组织 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心室颤动 内皮缩血管肽1 放射免疫测定 动物模型 内皮素1 碟脉灵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家兔急性期血浆和心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12
作者 刘晓亮 臧秀贤 +1 位作者 董均树 曲世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6-538,共3页
目的 :探讨实验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家兔急性期血浆和心肌内一氧化氮含量及其意义。方法 :结扎家兔肠系膜上动脉致肠缺血制备 MODS动物模型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家兔开腹不结扎肠系膜上动... 目的 :探讨实验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家兔急性期血浆和心肌内一氧化氮含量及其意义。方法 :结扎家兔肠系膜上动脉致肠缺血制备 MODS动物模型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家兔开腹不结扎肠系膜上动脉 ;采用一氧化氮代谢产物亚硝酸盐测定法测定 MODS家兔急性期血浆和心肌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浆和心肌中一氧化氮在 6h即有明显升高 ( P<0 .0 5 ) ,1 2 h仍有升高趋势 ( P<0 .0 1 ) ,2 4 h升高最明显 ( P<0 .0 1 ) ,此时心肌细胞损伤最严重。结论 :一氧化氮在 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家兔 急性期 血浆 心肌 一氧化氮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13
作者 孙明莉 刘晓亮 董均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左心室功能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①假手术对照组,Sham1(n=5)和Sham4(n=5),合称Sham组,开胸打开心包后立即缝合,用生理盐水1.5mL灌胃(每日1次),分别常规...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左心室功能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①假手术对照组,Sham1(n=5)和Sham4(n=5),合称Sham组,开胸打开心包后立即缝合,用生理盐水1.5mL灌胃(每日1次),分别常规饲养1和4周。②对照组AMI1(n=15)和AMI4(n=15),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后立即用生理盐水1.5mL灌胃(每日1次),分别常规饲养1和4周。③缬沙坦1周组VAS1(n=15)及4周组VAS4(n=15),AMI造模后立即用缬沙坦10mg·kg-1加生理盐水1.5mL灌胃1或4周(每日1次)。进行下列指标测定:动脉插管测定心功能,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血浆血栓素A2(TXA2)及前列腺素I2(PGI2)。结果:①应用缬沙坦1周和4周后左室最大收缩、舒张压力微分(±dp/dtmax)明显升高;②与AMI对照组比较,缬沙坦能降低血浆ALD、ET及TXA2水平,使AngⅡ及PGI2升高。结论:缬沙坦对AMI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心肌梗塞 心室功能 血管紧张素Ⅱ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香茶菜二萜类化合物F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影响
14
作者 孙明莉 孙晓娟 +6 位作者 张宏宇 孔晓霞 袁兆新 穆桂芳 李扬 王冠军 李洪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44-346,共3页
观察尾叶香茶菜中提取物二萜类化合物F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分别应用MTT法、AO/EB荧光染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和凋亡情况,利用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过氧化物(ROS)的水平。二萜类化合物F抑制SMMC-7721... 观察尾叶香茶菜中提取物二萜类化合物F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分别应用MTT法、AO/EB荧光染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和凋亡情况,利用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过氧化物(ROS)的水平。二萜类化合物F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二萜类化合物F作用的SMMC-7721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二萜类化合物F可以启动细胞内氧化应激诱导SMMC-7721细胞坏死或凋亡而抑制肝癌细胞株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萜类化合物F 尾叶香茶菜 肝癌细胞株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救治百草枯中毒1例报告
15
作者 陈满秋 巨名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1-581,592,共2页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救治成功 临床资料 急性中毒 中毒患者 死亡率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技术在抢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董均树 卢应 +1 位作者 刘晓亮 李小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4-966,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技术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2 2例危重患者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应用美国 Barter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 BM2 5进行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 ,每个患者做 3~ 5次 ,每次8~ 14 h。 2 2例患者中多脏器... 目的 :总结应用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技术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2 2例危重患者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应用美国 Barter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 BM2 5进行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 ,每个患者做 3~ 5次 ,每次8~ 14 h。 2 2例患者中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4例 ,其中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者 2例 ;肝移植 1例 ;重症感染 1例 ;急性胰腺炎 5例 ;急性中毒 5例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 6例。结果 :2 2例危重患者经血液滤过治疗 ,除 1例肝移植患者及 1例重症感染患者外 ,有 2 0例康复出院 ;其中 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滤过治疗后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CR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 1)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滤过治疗后血尿淀粉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 1) ;血液滤过能明显地降低急性肾功能不全 (3例 )及急性胰腺炎患者 (5例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白细胞介素 1(IL - 1)含量 (P<0 .0 5 ) ;患者经血液滤过治疗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及凝血象平稳 ;无明显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副作用 ;有 3例患者出现轻度出血现象 ,经鱼精蛋白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应用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技术抢救危重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过滤 危重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