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伴有心脏受累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袁静 陈丽萍 孙晓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9-830,共2页
1病例简介例1:女,43岁,主诉:活动后心悸、气促20 d。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体格检查:肝脏肿大,肋下2 cm,剑突下3 cm,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超声心动图检查(图1A、B)提示右心房及下腔静脉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关键词 平滑肌瘤病 静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脏核磁诊断心脏脂肪瘤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婧 王小丛 +1 位作者 徐晶 张艳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71-72,共2页
病例女,45岁,因胸闷、气短半月余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BP:120/80 mmHg(1 mmHg=0.133 kPa),HR 90次/分,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内可见实质性回声,大小约57 mm×3... 病例女,45岁,因胸闷、气短半月余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BP:120/80 mmHg(1 mmHg=0.133 kPa),HR 90次/分,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内可见实质性回声,大小约57 mm×32 mm,呈椭圆形,回声不均匀,边界较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脂肪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腹部肌肉内部分层分析对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石鑫 梁重霄 +1 位作者 张蓓 王继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21,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肌肉脂肪浸润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将肌肉内部按照不同的密度范围划分成不同的亚分区,进一步研究肌肉密度改变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9月于吉林大... 目的本文旨在肌肉脂肪浸润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将肌肉内部按照不同的密度范围划分成不同的亚分区,进一步研究肌肉密度改变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OLT的145例患者,以患者腰3椎体水平最大层面的CT平扫图像作为原始数据,利用Neusoft Fatanalysis软件对图像进行相关肌肉参数的测量。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或Fisher检验。利用RIAS软件进行临床特征提取及分析建模,分别建立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C)3种机器学习模型,并绘制不同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正曲线、决策分析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精确率、F1分数、准确率。结果采用肌肉分层分析前的7种临床特征建立LR-C、SVM-C、RFC-C 3种机器学习模型,其中RFC-C模型测试集的AUC值为0.803、灵敏度0.588,特异度0.778。采用肌肉分层分析后的16种临床特征建立的LR-CS、SVM-CS、RFC-CS模型中,LR-CS及SVM-CS模型测试集的AUC值较高,均为0.852,灵敏度分别为0.765、0.706,特异度分别为0.889、0.926,通过对比肌肉分层分析前后各模型测试集的AUC、灵敏度、特异度、精确率、F1分数、准确率后发现,肌肉分层分析后预测模型的参数均有所提升。通过对比各预测模型的决策分析曲线和校正曲线,发现LR-CS及SVM-CS模型对于预测OLT患者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具有良好效能。结论在肌肉脂肪浸润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将肌肉内部按照不同的密度划分成不同子区,对于OLT患者术后并发症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脂肪浸润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结合二维超声评价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心功能 被引量:5
4
作者 谭羽莹 王小丛 +1 位作者 徐晶 徐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结合二维超声定量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探讨不同程度PH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52例诊断为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结合二维超声定量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探讨不同程度PH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52例诊断为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轻度组(PASP 36~49 mmHg,n=20)、中度组(PASP 50~70 mmHg,n=18)、重度组(PASP>70 mmHg,n=14);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30)。所有研究对象均留取二维及三维图像,利用二维超声获取左心室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PASP、e'及E/e'等指标;利用3D-STI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及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等指标。对比不同组间参数,分析PASP与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E/e'及LAVI在中度组、重度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S及GAS在中度组绝对值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GLS、GRS、GCS及GAS绝对值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二维参数中LAVI和PASP相关性较好(r=0.56,P<0.01);三维应变数值中GLS绝对值与PASP相关性较好(r=0.60,P<0.01)。结论 3D-STI结合二维超声能够有效评估PH患者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受损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多因素所致左室壁肥厚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鑫瑶 王小丛 +2 位作者 李晓东 张艳丽 王雪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病例女,45岁,因间断胸闷、气短20余天入院。日常活动出现气短症状,休息约10 min后自行缓解,夜间可平卧,偶有憋醒。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6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5/75 mmHg(1 mmHg=0.133 kPa),主动脉瓣听诊区... 病例女,45岁,因间断胸闷、气短20余天入院。日常活动出现气短症状,休息约10 min后自行缓解,夜间可平卧,偶有憋醒。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6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5/75 mmHg(1 mmHg=0.133 kPa),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Ⅰ、Ⅱ、Ⅲ、aVR、aVL、aVF、V3-V6导联ST-T改变。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査(图1,2):左房、左室内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左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桥慧 王小丛 +1 位作者 谭羽莹 徐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病例男,22岁,自述劳动后心前区不适3年余,偶有乏力,近1月活动后心慌、胸闷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20/85 mmHg(1 mmHg=0.133 kPa),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2蛐6~3蛐6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正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室长轴切面左房室沟处可... 病例男,22岁,自述劳动后心前区不适3年余,偶有乏力,近1月活动后心慌、胸闷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20/85 mmHg(1 mmHg=0.133 kPa),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2蛐6~3蛐6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正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室长轴切面左房室沟处可见扩张的左冠状动脉,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可见明显扩张的左冠状动脉走行迂曲,起始处宽约11mm,舒张期主动脉血流流人扩张的左冠状动脉(图1),扩张的左冠状动脉经左室侧壁、后壁外侧走行,由左室下壁进人左室腔,瘘口宽约6.8 mm(图2),彩色多普勒显示舒张期瘘口处有五彩镶嵌的湍流束射入左室(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原发癌肉瘤1例报告
7
作者 于微 张成斌 马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90-289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发热,伴恶心、呕吐、腹胀5 d”于2020年6月11日入院。5 d前患者出现发热症状,自测最高体温38.5℃。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无腹泻。而后于当地医院行腹部核磁检查,发现肝脏占位。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本院肝...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发热,伴恶心、呕吐、腹胀5 d”于2020年6月11日入院。5 d前患者出现发热症状,自测最高体温38.5℃。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无腹泻。而后于当地医院行腹部核磁检查,发现肝脏占位。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本院肝胆外科就诊。入院以来精神状态尚可,饮食、睡眠良好,近期体质量减少约1 kg。既往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抗病毒治疗17年。多年前于当地医院剖宫产手术史,有青霉素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肉瘤 肝细胞 血管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