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IK-1通道在低血钾诱发人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张恒羲 熊蕾 +6 位作者 巫悦 吕金花 左征 李若兰 张德绸 刘平 左东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5-901,共7页
目的:探讨TWIK-1通道在低血钾诱发人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中的作用和电生理机制。方法:构建载有人TWIK-1、TWIK-1 shRNA或TWIK-1-T118i突变体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心肌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 目的:探讨TWIK-1通道在低血钾诱发人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中的作用和电生理机制。方法:构建载有人TWIK-1、TWIK-1 shRNA或TWIK-1-T118i突变体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心肌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hiPSC-CMs)分为对照组和TWIK-1敲减组。HL-1小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TWIK-1通道过表达组和TWIK-1-T118i突变体通道过表达组。通过膜片钳监测细胞外低钾(1 mmol/L)对各组心肌细胞膜电位以及全细胞电流的影响。结果:电流钳结果显示,在1 mmol/L细胞外钾条件下,hiPSC-CMs以及过表达人TWIK-1通道的HL-1小鼠心肌细胞膜电位呈现去极化并导致异常自发起搏活动的发生,该现象可通过移除细胞外液钠离子或敲减TWIK-1基因消除;而对照HL-1小鼠心肌细胞以及过表达人TWIK-1-T118i突变体通道的HL-1小鼠心肌细胞膜电位呈现超极化,不伴有异常自发起搏活动的发生。电压钳结果显示,在低钾条件下,在发生异常自发起搏活动的hiPSC-CMs可记录到TWIK-1介导的钠漏电流,该电流可被TWIK-1非选择性阻断剂quinine阻断。结论:低血钾时,TWIK-1通道介导的钠漏电流导致人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K-1双孔钾通道 低钾血症 心肌细胞 异常起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叶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睢大员 于小风 +1 位作者 曲绍春 赵学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 :观察刺五加叶皂苷 (AS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 30 m in后松扎 ,再灌注 6 0 m 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情况 ,并测定心肌组织超氧物歧化酶 (S... 目的 :观察刺五加叶皂苷 (AS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 30 m in后松扎 ,再灌注 6 0 m 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情况 ,并测定心肌组织超氧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丙二醛 (MAD)及 Ca2 + 浓度变化。结果 :ASS5 0和 10 0 mg· kg- 1 能防止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缩短心律失常的维持时间 ,降低 ST段抬高的程度 ,可明显增加再灌注心肌组织中 SOD及 GSH- Px活性 ,降低 MAD及 Ca2 + 浓度。结论 :AS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主要与增强心肌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 ,减少自由基及 Ca2 + 超负荷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治疗应用 心肌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 心律失常 刺五加叶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晓明 李付彪 +1 位作者 吕文伟 陈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及TGP 2.0、4.0和8.0 mg.kg-1剂量组;采用结扎麻醉开胸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备急...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及TGP 2.0、4.0和8.0 mg.kg-1剂量组;采用结扎麻醉开胸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备急性心肌梗塞模型,观察TGP对心外膜电图(EECG)、心肌梗塞面积(MIS)和血清心肌酶的影响。结果:TGP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程度(Σ-ST)减轻(P<0.05,P<0.01),心肌缺血范围(N-ST)缩小(P<0.05),MIS缩小(P<0.05,P<0.01),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降低(P<0.05,P<0.01),游离脂肪酸(FFA)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降低(P<0.05,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P<0.05,P<0.01)。结论:TGP对实验性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心肌梗塞/药物疗法 心外膜电图#心肌酶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抗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宋子凯 曲锐 +1 位作者 秦玲 黄可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主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和动脉粥样硬化(AS)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阐明通心络抗AS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通心络组,饲...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主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和动脉粥样硬化(AS)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阐明通心络抗AS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通心络组,饲养14周,检测实验前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PAI-1、VCAM-1水平的变化;处死动物后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AS局部PAI-1和VCAM-1阳性表达百分数。结果:实验前三组动物血清TC、TG、LDL、PAI-1和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4周后胆固醇饲料组和通心络组TC、TG、LDL、PAI-1和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通心络组血清TC、TG、LDL、PAI-1和VCAM-1水平明显低于胆固醇饲料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胆固醇饲料组和通心络组AS局部PAI-1和VCAM-1的阳性表达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通心络组PAI-1和VCAM-1的阳性表达较胆固醇饲料组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AS的发生伴有PAI-1和VCAM-1的过度表达,抑制PAI-1和VCAM-1的表达可能是通心络抗AS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动脉粥样硬化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87例临床分析和治疗药物选择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思睿 孙景辉 +3 位作者 李洋 韩燕燕 周岩 刘仕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诊断和分型中体表心电图的价值以及如何合理应用治疗SVT的药物。方法分析87例经过电生理检查的SVT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9.7%的病例能通过体表心电图正确诊断及定位。SVT构成比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目的探讨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诊断和分型中体表心电图的价值以及如何合理应用治疗SVT的药物。方法分析87例经过电生理检查的SVT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9.7%的病例能通过体表心电图正确诊断及定位。SVT构成比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6.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7.6%,其他5.7%。AVRT患儿应用普罗帕酮转复率为94.9%,维拉帕米为71.4%,ATP为75.0%,地高辛为62.5%;AVNRT用普罗帕酮转复率为83.3%,维拉帕米为90.0%,ATP为100.0%,地高辛为66.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普罗帕酮14.8%,维拉帕米31.6%,ATP18.8%,地高辛18.2%。结论正确运用体表心电图诊断和定位以及药物治疗能有效地解决小儿SVT的诊疗问题,几种治疗SVT的药物对不同类型SVT的治疗价值各不相同,应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体表心电图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心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秦玲 王立波 谷兰梨树县中医院内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胆心综合征 发生机制 研究进展 胆道神经反射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终止心肌梗死后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崔妍 张煜 +4 位作者 申彬如 姜秋岩 刘蕾 董丽露 潘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0-590,共1页
β受体阻滞剂在发生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交感风暴时有特殊作用,可通过拮抗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内环境趋于稳定,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现将本院β受体阻滞剂终止心肌梗死后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 Β受体阻滞剂 心肌梗 死后 抗心律失常作用 过度兴奋 交感神经 交感风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大鼠B型钠尿肽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武国东 王素侠 +1 位作者 及志勇 张舒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大鼠B型钠尿肽(BNP)与肝功能的关系,阐明肝功能的变化对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采用腹腔连续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模型,成功...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大鼠B型钠尿肽(BNP)与肝功能的关系,阐明肝功能的变化对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采用腹腔连续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模型,成功造模后存活的大鼠中随机选取20只作为心力衰竭组,另选取2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2组大鼠均行心彩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收缩末内径(LVES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2组大鼠血清BNP水平、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大鼠LVEF值显著降低(P<0.01),BNP值明显增高(P<0.01);血清AST和γ-GT明显升高(P<0.01)。分别以LVEF和BNP为自变量,以AST及γ-GT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γ-GT和AST水平随LVEF的下降而升高,呈负相关关系(λ=-0.765,λ=-0.789,P<0.01);AST和γ-GT随BNP水平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λ=0.793,λ=0.648,P<0.01)。结论: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大鼠的心功能与肝功能均异常,LVEF水平下降,BNP、AST和γ-GT水平升高;BNP与AST、γ-GT呈正相关关系,LVEF与AST、γ-GT呈负相关关系,提示肝功能变化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左心室收缩末内径 左心室射血分数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B型钠尿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左心收缩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玥 杨晓英 +1 位作者 王润兰 梅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5-197,F0003,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阐明RT-3DE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3DE技术检测32例川崎病患儿治疗前(病例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病例组治疗后)及30例正常对...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阐明RT-3DE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3DE技术检测32例川崎病患儿治疗前(病例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病例组治疗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左室整体射血分数值(LVEF)和各节段收缩末期容积分数(EDV%)。结果:①病例组治疗前LVE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病例组治疗后LVEF值低于正常对照组,高于病例组治疗前(P<0.05)。②病例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1、6、8、12节段EDV%值明显增高(P<0.01),第7、13、16节段EDV%值增高(P<0.05);病例组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6、12节段收缩末期EDV%值增高(P<0.05)。病例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第1、2、6、8、12节段EDV%值明显减低(P<0.01),第4、7、13、16、17节段EDV%值减低(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经治疗后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RT-3DE技术可用于川崎病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 收缩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川崎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MMP-3,9及PPAR_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鸿雁 秦玲 黄可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9(MMP-9)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讨通心络的抗AS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家兔分为对照组(n=8)、高脂模型组(n=8)和通心络干预组(n=...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9(MMP-9)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讨通心络的抗AS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家兔分为对照组(n=8)、高脂模型组(n=8)和通心络干预组(n=8);高脂模型组用高脂饲料饲养14周,通心络干预组除高脂饲养外加用通心络;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MP-3、MMP-9和PPARγ在主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通心络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高脂模型组和通心络组兔主动脉壁所含MMP-3和MMP-9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所含PPARγ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是通心络干预组兔所含MMP-3和MMP-9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而所含PPARγ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论通心络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MMP-3和MMP-9的表达,增加PPARγ的表达。其抗AS作用可能与抑制MMP-3和MMP-9及增加PPAR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金属蛋白酶-3 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许慧 孙红 李静 《中国健康教育》 2001年第5期290-291,共2页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将 1 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98例 ,用药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 ;对照组 98例单纯用药治疗 ,评定药物治疗前后病情转归情况与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将 1 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98例 ,用药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 ;对照组 98例单纯用药治疗 ,评定药物治疗前后病情转归情况与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观察组对健康知识认知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可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 ,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教育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与免疫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玲 井玲 郑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病与免疫因素的关系,了解DCM患者免疫机能状态。 方法:对82例DCM患者(心肌病组)进行了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免疫球蛋白(Ig)及抗心...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病与免疫因素的关系,了解DCM患者免疫机能状态。 方法:对82例DCM患者(心肌病组)进行了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免疫球蛋白(Ig)及抗心肌抗体(AHA)的测定,并以4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作对照。 结果:心肌病组以上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与心功能状态相关。 结论:DCM患者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可能带来了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2受体 免疫球蛋白 抗心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佳 刘培培 +2 位作者 李小宁 杨洋 李树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7-707,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间断上腹痛、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既往:否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史;查体:体温:36.8℃,血压:135/86 mmhg(1 mm Hg=0.133 k Pa),脉搏:75次/min,神志清楚,双...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间断上腹痛、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既往:否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史;查体:体温:36.8℃,血压:135/86 mmhg(1 mm Hg=0.133 k Pa),脉搏:75次/min,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率:75次/min,律齐,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可闻及肠鸣音,4-5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栓塞 急性心肌梗死 湿性啰音 器质性杂音 风湿性心脏病 肺呼吸音 临床资料 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标志物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麦氧钒对糖尿病大鼠内质网应激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颖 丛晓强 +2 位作者 赵良臣 谢林 刘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联麦氧钒(BMOV)对糖尿病(DM)大鼠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给予柠檬酸缓冲液(55mg·kg-... 目的:探讨联麦氧钒(BMOV)对糖尿病(DM)大鼠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给予柠檬酸缓冲液(55mg·kg-1),正常饮水,维持4周。其余25只大鼠腹腔注射链佐脲酶素(STZ)1周建立DM模型,空腹血糖≥13.3mmol·L-1大鼠定为DM模型;选择20只随机分为DM组和BMOV组,每组10只。DM组大鼠正常饮水,继续维持3周。BMOV组大鼠饮水中加入BMOV,共维持3周。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行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X盒结合蛋白1(XBP-1)水平;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XBP-1mRNA表达水平。结果:TUNEL染色,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见极少的凋亡细胞,凋亡指数(AI)为0.80±0.63;DM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AI升高(P<0.05);BMOV组较DM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AI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组织中GRP78、CHOP和XB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组比较,BMOV组大鼠心肌组织中GRP78、CHOP和XB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q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组织中XBP-1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组比较,BMOV组大鼠心肌组织中XBP-1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BMOV对DM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ERS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麦氧钒 糖尿病心肌病 内质网应激 X-盒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溶解心耳血栓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培培 刘佳 +2 位作者 朱青 李树岩 孙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88-1188,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就诊于我院;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CHADS2评分为1分,CHA2DS2-VASc评分为2分。因患者考虑行房颤射频消融术,行经食道超声检查(TEE):提示左心房内呈云雾状自发显影,左心耳血栓...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就诊于我院;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CHADS2评分为1分,CHA2DS2-VASc评分为2分。因患者考虑行房颤射频消融术,行经食道超声检查(TEE):提示左心房内呈云雾状自发显影,左心耳血栓形成,大小为7.6 mm×7.3 mm(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耳 自发显影 左心耳血栓 阵发性心房颤动 食道超声 射频消融术 左心房 房内 心室率 云雾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诱导心肌肥厚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瑞革 赵利华 王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3-664,共2页
目的 :分析长期运动致左心室重量增加者的 QT离散度 ( QTd)。方法 :2 6例长期运动个体和 2 6例运动较少的正常人 ,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室结构参数 ,记录同步 1 2导联心电图测量QT离散度。结果 :长期运动者与运动少者左心室重量 ( LVM... 目的 :分析长期运动致左心室重量增加者的 QT离散度 ( QTd)。方法 :2 6例长期运动个体和 2 6例运动较少的正常人 ,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室结构参数 ,记录同步 1 2导联心电图测量QT离散度。结果 :长期运动者与运动少者左心室重量 ( LV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两组矫正的 QT间期离散度 ( QTc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LVM与 QTd和 QTcd呈负相关。结论 :运动诱导的心肌肥厚 QTd不增加 ,反映了长期运动者心肌去极化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导 心肌肥厚 QT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独或联合应用rhG-CSF与bFGF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洋 陈冬梅 +2 位作者 潘红丽 尉海涛 刘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单独或联合腹腔注射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治疗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模型。成活大鼠随机分为4组:心梗对照组(MI)、rhG-CSF组(G)、b...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单独或联合腹腔注射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治疗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模型。成活大鼠随机分为4组:心梗对照组(MI)、rhG-CSF组(G)、bFGF组(B)和联合治疗组(GB),造模后24h开始依次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rhG-CSF、bFGF和rhG-CSF+bFGF。另设假手术组(S),只开胸不造模,不给药。分别计数注射前和注射后1周大鼠外周血白细胞(WBC)和单个核细胞(MNC)百分比,心梗后1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D34+细胞表达,HE染色计数新生毛细血管,心梗后4周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计数毛细血管,测量心功能和梗塞面积。结果:G、B、GB组与MI组比较,及GB组与G组或B组相比,外周血WBC计数、MNC百分比、梗塞区周围CD34+细胞计数、毛细血管密度升高(P<0.01),梗塞面积减小(P<0.01),+dp/dtmax、-dp/dtmax和LVSP增高(P<0.01),LVDP降低(P<0.01)。结论:腹腔注射rhG-CSF可以动员大量心肌样细胞;腹腔注射rhG-CSF或bFGF都可以促进血管侧支循环建立,增加梗塞区毛细血管数量,两者都可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液袋用于心脏介入术后局部压迫止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慧 温澄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2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低温液代 压迫止血 心脏介入术 PTCA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缺氧/复氧乳鼠心室肌细胞游离钙的影响及其离子通道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杨 佟倩 张文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93-1697,共5页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缺氧/复氧乳鼠心室肌细胞游离钙的影响及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建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预适应组和卡托普利组。经Flou-3/AM负载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分...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缺氧/复氧乳鼠心室肌细胞游离钙的影响及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建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预适应组和卡托普利组。经Flou-3/AM负载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L-型钙通道和钠钙交换电流的变化。结果:(1)缺氧/复氧时,[Ca2+]i和Na+/Ca2+交换电流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型钙电流(ICa-L)峰值下降,I-V曲线上移,半数失活电压(V0.5)减小,ICa-L失活曲线左移。(2)晚期预处理和卡托普利使缺氧/复氧时[Ca2+]i低于缺氧/复氧组(P<0.01);ICa-L增加,I-V曲线下移,V0.5增大及稳态失活曲线右移;Na+/Ca2+交换电流减少;但[Ca2+]i和Na+/Ca2+交换电流高于对照组(P<0.05)。(3)卡托普利组与缺氧预适应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通过Na+/Ca2+交换电流的异常增加可引起[Ca2+]i的异常升高及其钙超载;卡托普利通过轻度增加Na+/Ca2+交换电流及其[Ca2+]i而触发晚期预处理,抑制后续缺氧/复氧引起的Na+/Ca2+交换电流及其[Ca2+]i的异常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钙通道 L型 心肌细胞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康心滴丸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智东 王晓明 董金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5-615,共1页
目的:应用HPLC法测定康心滴丸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建立制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封填充剂的色谱柱,以乙睛-0.05%磷酸(21.5:7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1在4.310~12.930μ... 目的:应用HPLC法测定康心滴丸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建立制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封填充剂的色谱柱,以乙睛-0.05%磷酸(21.5:7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1在4.310~12.93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7.50%,RSD为1.38%.结论: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康心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心滴丸 人参皂苷RG1 含量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