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海英 王春梅 +4 位作者 张明 吕晓艳 王云晶 陈立 杜红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6-1020,F0002,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黄连素治疗组,...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黄连素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黄连素组。药物干预治疗8周后,处理动物,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通过离体实验方法观察离体胸主动脉条的张力反应;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治疗组大鼠FBG、TC及TG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升高(P<0.05);黄连素治疗组大鼠乙酰胆碱(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明显改善,而硝普钠(SNP)诱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反应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黄连素治疗组大鼠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内皮病变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大鼠给予黄连素灌胃,上述指标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血管内皮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反应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糖尿病 实验性 血管内皮 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荻 徐林燕 +1 位作者 于杰 刘学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创伤心理领域上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通过综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况、影响因素和干预研究,旨在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为国内护理人员更好地认识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 父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心肌细胞钙超载损伤中的作用
3
作者 杜红伟 李晶 +3 位作者 徐志刚 宋艳芳 项丹 陈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细胞钙离子超载引起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钙反常组和己酮可可碱(PTX)治疗组,采用Langendorff灌流,预灌注20min,无钙灌注5min,复钙灌注30min,制作钙反常模型,持续观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细胞钙离子超载引起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钙反常组和己酮可可碱(PTX)治疗组,采用Langendorff灌流,预灌注20min,无钙灌注5min,复钙灌注30min,制作钙反常模型,持续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含量。结果无钙-复钙灌注可显著抑制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心室发展压(LVDP)下降10倍,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上升20倍,同时左心室上升最大速率(±dP/dt)下降20倍,心肌TNF-α含量显著升高,心肌NF-κB含量在总蛋白与胞浆蛋白中比值明显下降,己酮可可碱100μmol/L可显著逆转因钙反常引起的各项变化。结论NF-κB的激活及TNF-α的生成在钙超载引起的心肌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超载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己酮可可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Ⅲ期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梁欢 盛海 +9 位作者 卫海燕 杨玉 杜红伟 刘芳 杨利 王美娜 王莉 马青 张惠文 顾学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85-691,共7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中国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症(IS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2016年12月27日至2020年07月30日,招募青春期前ISS患儿开展的一项随机、开放、空白对照、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纳入受试者以3:3:...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中国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症(IS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2016年12月27日至2020年07月30日,招募青春期前ISS患儿开展的一项随机、开放、空白对照、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纳入受试者以3:3: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rhGH的给药周期为52周。观察治疗前后实际年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变化(ΔHTSDS),治疗结束时受试者的年生长速率(HV)和骨成熟情况,同时考察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结果共有150例受试者完成了试验。基线时各组受试者的年龄、骨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及HT-SDS、年HV、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数据集分析(FAS)和符合方案集(PPS)分析均发现,第26、39、52周,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之间ΔHT SD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发现,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的ΔHT SD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分析发现,第13、26、39、52周,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之间HV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发现,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的H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2周,各组之间骨成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rhGH治疗ISS疗效确切,患儿用药52周后有明显的身高增长,但对终身高的作用和安全性尚需更多的观察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长春地区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雨 董美丽 +3 位作者 张雨 郝点点 杜佳霖 温晓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90-2395,共6页
目的分析长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情发生期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筛选2022年3月1日—6月30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出院的37411例患者,最终纳入135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总结其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长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情发生期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筛选2022年3月1日—6月30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出院的37411例患者,最终纳入135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同时与2019—2021年同期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发病情况及致病菌群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结果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占同期本院收治患者的0.36%,较往年有不同程度增长(χ^(2)=32.081,P<0.001)。135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6~18)d,住院时间较往年延长(H=9.223,P=0.026)。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较往年升高(H值分别为14.150、8.736,P值分别为0.003、0.033)。有69例(51.11%)患者行血培养,培养结果依次如下:无菌生长(59.42%),肺炎克雷伯菌(30.43%),大肠埃希菌(4.35%),脆弱拟杆菌(1.45%),屎肠球菌(1.45%),表皮葡萄球菌(1.45%),产酸克雷伯菌(1.45%)。有90例(66.67%)患者行脓液培养,培养结果如下:肺炎克雷伯菌(72.22%),无菌生长(14.44%),大肠埃希菌(4.44%),屎肠球菌(2.22%),铜绿假单胞菌(2.22%),鲍曼不动杆菌(1.11%),产气克雷伯菌(1.11%),产酸克雷伯菌(1.11%),铅黄肠球菌(1.11%)。127例(94.07%)患者经抗感染及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治疗后,病情好转至痊愈,3例(2.22%)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结论长春新冠疫情期间,本院肝脓肿患者较往年同期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较往年升高,主要致病菌是肺炎克雷伯菌,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