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负载蜂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代智慧
罗云纲
刘志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4,共7页
目的:制备负载蜂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纳米纤维膜,阐明其理化性能、药物释放行为、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质量分数为0.12%的蜂胶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8%的PVB甲醇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法分别以PVB和PVB-蜂胶(PVB-P)溶液制备PVB及PV...
目的:制备负载蜂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纳米纤维膜,阐明其理化性能、药物释放行为、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质量分数为0.12%的蜂胶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8%的PVB甲醇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法分别以PVB和PVB-蜂胶(PVB-P)溶液制备PVB及PVB-P纳米纤维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PVB-P纳米纤维微观形貌,Nano Measurer软件分析纤维直径分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PVB-P化学组成,水接触角测量评价PVB-P亲水性,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时间点蜂胶累计释放量;将PVB和PVB-P纳米纤维膜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沙门氏菌(Salmonella)及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共培养,分为PVB组和PVB-P组,采用吸收法计算PVB和PVB-P对5种细菌的抑菌值;将NIH-3T3细胞接种于PVB和PVB-P纳米纤维膜上,分为PVB组和PVB-P组,CCK-8法检测PVB组和PVB-P组纳米纤维膜在1、3和7 d的细胞存活率。结果:SEM观察,PVB与PVB-P纳米纤维相互交叉呈网状多孔结构,粗细均匀,无串珠;Nano Measurer软件检测,PVB纳米纤维直径为(0.50±0.10)μm,PVB-P纳米纤维直径为(0.54±0.16)μm。FTIR分析,PVB-P纳米纤维膜出现PVB特征峰(1140和1002 cm^(-1))和蜂胶特征峰(1161 cm^(-1))。水接触角测量PVB膜为(144.26°±2.90°),PVB-P膜为(128.13°±1.36°)。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蜂胶1 d时释放0.04 mg,3 d时释放0.07 mg,7 d释放达到稳定,累计释放0.79 mg。吸收法检测,PVB-P纳米纤维膜对S.aureus、E.coli、C.albicans、Salmonella和P.aeruginosa抑菌值分别为4.39、1.27、5.68、3.16及1.87。CCK-8法检测,1、3和7 d NIH-3T3细胞在PVB组和PVB-P组细胞存活率均>90%,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蜂胶的PVB纳米纤维膜直径增大,对S.aureus和C.albicans等具有抗菌作用并可实现蜂胶的持续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蜂胶
静电纺丝
生物相容性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负载ZIF-8的GelMA水凝胶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和抑菌作用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姜孔昭
李驰宇
+1 位作者
罗云纲
刘志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含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8(ZIF-8)的复合光交联水凝胶,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药物释放能力和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ZIF-8颗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ZIF-8颗粒微观形态表现。将ZIF-8颗粒以质量分数0.2%的比例与甲基...
目的:制备一种含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8(ZIF-8)的复合光交联水凝胶,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药物释放能力和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ZIF-8颗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ZIF-8颗粒微观形态表现。将ZIF-8颗粒以质量分数0.2%的比例与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混合获得复合水凝胶GelMA-Z。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各时间点GelMA-Z中锌离子(Zn^(2+))累计释放量。NIH-3T3细胞分为对照组、GelMA组和GelMA-Z组,将GelMA和GelMA-Z与NIH-3T3细胞共培养1、3和7 d,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分为对照组、GelMA组和GelMA-Z组,将GelMA和GelMA-Z分别与E.coli和S.aureus共培养6、12和24 h,采用酶标仪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菌活性,采用平板抑菌实验和活/死细菌染色实验检测各组细菌菌落形成情况和活/死细菌染色情况。结果:SEM观察,采用水热法合成的ZIF-8颗粒具有均匀的粒径。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GelMA-Z中Zn^(2+)在1 d内呈突释阶段后缓慢释放,7 d左右达到平衡。与对照组比较,1、3和7 d时GelMA组和GelMA-Z组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标仪检测菌液活性,与细菌共培养6、12和24 h时,与对照组和GelMA组比较,GelMA-Z组E.coli和S.aureus活性明显降低(P<0.05)。平板抑菌实验,GelMA-Z组中菌液涂布后形成的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和GelMA组。活/死细菌染色实验,GelMA-Z组存在大量红色荧光染色的死细菌,对照组和GelMA组中则为大量绿色荧光染色的活细菌。结论:负载ZIF-8的GelMA水凝胶可实现原位光交联,具有良好的Zn^(2+)释放能力和抗菌性,是一种可用于感染伤口治疗的新型水凝胶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8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
水凝胶
感染伤口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载蜂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代智慧
罗云纲
刘志辉
机构
吉林大学
口腔
医院
修复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净月分院口腔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4,共7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医药健康领域项目(20220204124YY)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JL2023-18)。
文摘
目的:制备负载蜂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纳米纤维膜,阐明其理化性能、药物释放行为、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质量分数为0.12%的蜂胶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8%的PVB甲醇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法分别以PVB和PVB-蜂胶(PVB-P)溶液制备PVB及PVB-P纳米纤维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PVB-P纳米纤维微观形貌,Nano Measurer软件分析纤维直径分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PVB-P化学组成,水接触角测量评价PVB-P亲水性,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时间点蜂胶累计释放量;将PVB和PVB-P纳米纤维膜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沙门氏菌(Salmonella)及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共培养,分为PVB组和PVB-P组,采用吸收法计算PVB和PVB-P对5种细菌的抑菌值;将NIH-3T3细胞接种于PVB和PVB-P纳米纤维膜上,分为PVB组和PVB-P组,CCK-8法检测PVB组和PVB-P组纳米纤维膜在1、3和7 d的细胞存活率。结果:SEM观察,PVB与PVB-P纳米纤维相互交叉呈网状多孔结构,粗细均匀,无串珠;Nano Measurer软件检测,PVB纳米纤维直径为(0.50±0.10)μm,PVB-P纳米纤维直径为(0.54±0.16)μm。FTIR分析,PVB-P纳米纤维膜出现PVB特征峰(1140和1002 cm^(-1))和蜂胶特征峰(1161 cm^(-1))。水接触角测量PVB膜为(144.26°±2.90°),PVB-P膜为(128.13°±1.36°)。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蜂胶1 d时释放0.04 mg,3 d时释放0.07 mg,7 d释放达到稳定,累计释放0.79 mg。吸收法检测,PVB-P纳米纤维膜对S.aureus、E.coli、C.albicans、Salmonella和P.aeruginosa抑菌值分别为4.39、1.27、5.68、3.16及1.87。CCK-8法检测,1、3和7 d NIH-3T3细胞在PVB组和PVB-P组细胞存活率均>90%,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蜂胶的PVB纳米纤维膜直径增大,对S.aureus和C.albicans等具有抗菌作用并可实现蜂胶的持续释放。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蜂胶
静电纺丝
生物相容性
抗菌性能
Keywords
Polyvinyl butyral
Propolis
Electrospinning
Biocompatibility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载ZIF-8的GelMA水凝胶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和抑菌作用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姜孔昭
李驰宇
罗云纲
刘志辉
机构
吉林大学
口腔
医院
修复科
吉林大学
第二
医院
骨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净月分院口腔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医药健康专项项目(20200708107YY)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20204124YY)。
文摘
目的:制备一种含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8(ZIF-8)的复合光交联水凝胶,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药物释放能力和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ZIF-8颗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ZIF-8颗粒微观形态表现。将ZIF-8颗粒以质量分数0.2%的比例与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混合获得复合水凝胶GelMA-Z。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各时间点GelMA-Z中锌离子(Zn^(2+))累计释放量。NIH-3T3细胞分为对照组、GelMA组和GelMA-Z组,将GelMA和GelMA-Z与NIH-3T3细胞共培养1、3和7 d,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分为对照组、GelMA组和GelMA-Z组,将GelMA和GelMA-Z分别与E.coli和S.aureus共培养6、12和24 h,采用酶标仪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菌活性,采用平板抑菌实验和活/死细菌染色实验检测各组细菌菌落形成情况和活/死细菌染色情况。结果:SEM观察,采用水热法合成的ZIF-8颗粒具有均匀的粒径。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GelMA-Z中Zn^(2+)在1 d内呈突释阶段后缓慢释放,7 d左右达到平衡。与对照组比较,1、3和7 d时GelMA组和GelMA-Z组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标仪检测菌液活性,与细菌共培养6、12和24 h时,与对照组和GelMA组比较,GelMA-Z组E.coli和S.aureus活性明显降低(P<0.05)。平板抑菌实验,GelMA-Z组中菌液涂布后形成的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和GelMA组。活/死细菌染色实验,GelMA-Z组存在大量红色荧光染色的死细菌,对照组和GelMA组中则为大量绿色荧光染色的活细菌。结论:负载ZIF-8的GelMA水凝胶可实现原位光交联,具有良好的Zn^(2+)释放能力和抗菌性,是一种可用于感染伤口治疗的新型水凝胶敷料。
关键词
含沸石咪唑类骨架材料8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
水凝胶
感染伤口
抗菌性能
Keywords
Zeolite imidazole framework-8
Gelatin methacryloyl
Hydrogel
Infected wound
Antibacterial property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负载蜂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代智慧
罗云纲
刘志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负载ZIF-8的GelMA水凝胶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和抑菌作用评价
姜孔昭
李驰宇
罗云纲
刘志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