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链球菌脑膜炎伴视力和听力障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孙威 郎悦 崔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可并发视力和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后的生活质量。本科室收治1例59岁男性患者,以头痛伴发热起病,随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右耳听力减退。神清语明,双眼视力下降,仅有光感,双耳听力下降(以右侧为著),颈强3横指,Ker... 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可并发视力和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后的生活质量。本科室收治1例59岁男性患者,以头痛伴发热起病,随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右耳听力减退。神清语明,双眼视力下降,仅有光感,双耳听力下降(以右侧为著),颈强3横指,Kernig征阳性。磁共振成像(MRI)头部平扫示右侧额叶白质区片状异常信号,进一步完善MRI头部增强扫描,未见异常信号;脑脊液外观呈头滴带血后微黄浑浊,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蛋白水平升高;葡萄糖和氯水平降低,多核细胞百分率79%,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gG)82.25 mg·L^(-1);血培养提示猪链球菌;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提示革兰阳性菌,猪链球菌序列数为7001条。诊断为猪链球菌脑膜炎,给予抗感染、激素及对症治疗。分别于出院后6和18个月随访,视力恢复尚可,听力较出院时无明显好转。对于有过病(死)猪接触史的患者,如出现脑膜炎,并有眼和耳等其他脏器同时受累表现时,应考虑猪链球菌脑膜炎,应及早给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行血培养及mNGS明确诊断。联合应用猪链球菌敏感抗生素和地塞米松有助于改善患者听力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脑膜炎 听力障碍 视力障碍 脑脊液 宏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模型的轻量化脑电图肌电伪影检测方法
2
作者 孙鸽 林卫红 +1 位作者 娄洪伟 韩金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脑电图(EEG)已经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脑电图分析在脑神经疾病、运动想象和情绪识别方面有广泛应用。然而,EEG的应用受到低信噪比的限制,特别是癫痫诊断中肌电(EMG)伪影降低了异常放电特征波形的识别准确率,且现... 脑电图(EEG)已经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脑电图分析在脑神经疾病、运动想象和情绪识别方面有广泛应用。然而,EEG的应用受到低信噪比的限制,特别是癫痫诊断中肌电(EMG)伪影降低了异常放电特征波形的识别准确率,且现有算法难以实现快速且准确的伪影检测。本研究对YOLO算法进行改进,以深度可分离卷积作为骨干网络,对网络的输入数据、结果矩阵和损失函数进行调整,以适应多导联的EEG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模型的轻量化脑电图肌电伪影检测方法。利用临床采集和公开数据集的伪影标注数据(共4711条)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其mAP@0.5和mAP@0.5:0.95分别达到了93.7%和79.8%,检测速度为31.0 ms/帧。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上优于传统YOLO模型和其他先进算法。同时提升了EEG信号的信噪比,从而可有效改善EEG在临床判读和智能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肌电伪影 YOLO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苏醒麒 赵灵敏 +6 位作者 马迪 尤久琳 陈盈 冯良枢 王晶 冯加纯 王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为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发病72 h内的6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为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发病72 h内的6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最大梗死层面面积将患者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n=34)和非大面积脑梗死组(n=33)。收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既往病史等临床基线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计算2组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值(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时计算IFN-γ/IL-4比值、TNF-α/IL-4比值和TNF-α/IL-10比值;并依据临床神经专科查体体征评价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秩相关分析检验2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NIHSS评分、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比较,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IL-2、IL-6、IL-10、IL-17A、TNF-α和IFN-γ水平以及外周血中NLR均明显升高(P<0.01),LYM#、LYM%和TNF-α/IL-4比值明显降低(P<0.01)。秩相关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_(s)=0.521,P<0.05),非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患者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_(s)=0.721,P<0.001)。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血清中IL-6(r_(s)=0.306,P=0.005)、IL-4(r_(s)=0.252,P<0.001)、IL-2(r_(s)=0.109,P=0.025)、IL-17A(r_(s)=0.405,P<0.001)和IFN-γ(r_(s)=0.146,P<0.001)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NIHSS评分与TNF-α(r_(s)=0.039,P=0.726)和IL-10(r_(s)=0.121,P=0.192)水平无相关性。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血清中LYM#(r_(s)=-0.026,P=0.036)和LYM%(r_(s)=-0.008,P=0.002)呈负相关关系,与NLR呈正相关关系(r_(s)=0.315,P=0.009)。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与NIHSS评分、炎症反应、适应性免疫损伤程度和免疫状态具有相关性,细胞因子和免疫指标也与梗死面积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比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免疫 炎症 细胞因子 炎性细胞 梗死面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中小胶质细胞相关易感基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快 杨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5,共11页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免疫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发挥免疫应答功能,一方面吞噬清除异常蛋白和凋亡神经元,避免损伤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诱导慢性神经炎症,进一步加剧病理损伤。既往研究认为小胶质细胞激活后的功能改变是...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免疫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发挥免疫应答功能,一方面吞噬清除异常蛋白和凋亡神经元,避免损伤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诱导慢性神经炎症,进一步加剧病理损伤。既往研究认为小胶质细胞激活后的功能改变是由AD病理引起的,然而近年来基因组学的发现打破了这一认知。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研究已经明确了70余个AD风险位点。在相关风险基因座中,大部分基因变体参与编码小胶质细胞功能相关分子或影响小胶质细胞功能基因的转录活性。功能及通路分析发现上述风险位点主要富集于调控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脂质代谢和免疫应答等功能的信号通路,提示小胶质细胞不仅是AD病理的“应答者”,同时也是AD病理发生的“参与者”。对上述易感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小胶质细胞在AD的调控机制和功能谱。现基于遗传学研究对目前发现的小胶质细胞相关AD易感基因及其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易感基因 吞噬作用 脂质代谢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偏头痛发病的相关物质
5
作者 杨蓉 李佳佳 +1 位作者 崔子婷 董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偏头痛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的频率、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病人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其他更为不良的后果。虽然对偏头痛发病机制已有广泛的研究,但... 偏头痛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的频率、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病人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其他更为不良的后果。虽然对偏头痛发病机制已有广泛的研究,但与其相关的很多关键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表明皮质扩布性抑制或能量失衡等因素使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并敏化,从而释放多种神经肽、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无菌性炎症而出现头痛。本文详细介绍与偏头痛发作相关的上述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物质在偏头痛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为偏头痛治疗或预防提供积极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神经肽 血管活性物质 炎症介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朱鹤 石凡超 +7 位作者 安澜 殷晓莎 付梅花 王昱丹 周艺林 杨芳 姚燕 张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5-611,共7页
目的:探讨我国部分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为新时代下提高学生健康网络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月15日—3月5日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调... 目的:探讨我国部分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为新时代下提高学生健康网络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月15日—3月5日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调查,以有效调查问卷781份作为样本。社交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社交网络使用情况、网络欺凌行为和心理学量表。根据网络欺凌行为参与及实施情况,将样本分为网络欺凌行为仅受害者组、仅施害者组和受害-施害者组。采用χ2检验分析各组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分段、登陆社交网络频率、在社交网络上的活动时间、熟人所占的比例及朋友人数等级资料各组网络欺凌发生率。结果:研究对象781人中,306人(39.18%)参与过网络欺凌,其中53人(17.32%)实施过网络欺凌行为,111人(36.27%)受到过网络欺凌,142人(46.41%)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416人(53.27%)存在自我同一性危机,419人(53.65%)对生活不满意。男性、来自西部地区、社交网络登陆频率≥2次、自我同一性危机和生活满意度是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5,95%CI:1.97-3.83;OR=3.09,95%CI:1.88-5.07;OR=3.22,95%CI:1.14-9.08;OR=1.55,95%CI:1.11-2.16;OR=1.47,95%CI:1.05-2.06)。结论:我国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较高,加强大学生网络使用管理,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对减少网络欺凌行为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凌 社交网络 大学生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视神经鞘直径超声成像和测量国际共识解读
7
作者 田兵 周福波 +1 位作者 王丽娟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0-478,共9页
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的超声成像和测量一直是备受临床和影像医师关注的话题。2024年,来自多个国家的ONSD超声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ONSD超声成像和测量国际共识,并将其发表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该共识... 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的超声成像和测量一直是备受临床和影像医师关注的话题。2024年,来自多个国家的ONSD超声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ONSD超声成像和测量国际共识,并将其发表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该共识中的ONSD即时超声质量标准检查表给出了ONSD超声成像、测量的标准化建议,并对后续相关研究中ONSD测量的技术细节、培训建议进行了说明。本文对该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鞘直径 专家共识 超声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平均气温对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住院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新 刘特 +5 位作者 王树越 张文静 谢静芳 秦元明 钱东华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吉林省长春市不同季节日平均气温(DM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住院人次的关系,阐明DMT对AECOPD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并进行住院治疗的2 564例AECOP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同期气象因素资料,采用病例交... 目的:探讨吉林省长春市不同季节日平均气温(DM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住院人次的关系,阐明DMT对AECOPD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并进行住院治疗的2 564例AECOP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同期气象因素资料,采用病例交叉设计研究分析不同季节气象因素与AECOPD的关联性。结果:在控制日平均相对湿度(DMRH)、日平均风速(DMWS)及日平均气压(DMAP)等气象因素的条件下,春、夏季DMT每升高1℃,AECOPD患者住院人次分别增加18.9%(OR=1.189,95%CI=1.152-1.228)和14.2%(OR=1.142,95%CI=1.074-1.214);秋季DMT每升高1℃,AECOPD患者住院人次降低9.7%(OR=0.903,95%CI=0.874-0.933);冬季DMT与AECOPD患者住院人次无关联(P>0.05)。结论:春、夏季DMT升高可能是AECOPD患者的危险因素;秋、冬季DMT升高是AECOPD患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日平均气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例交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疾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护理防控操作规范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芳 高岚 +5 位作者 霍春暖 魏娜 杨倩倩 杜鸿雁 梁涛 杨莘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7期748-751,共4页
目的:帮助护士掌握神经重症疾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评估内容,明确干预策略,规范实施防控技术,提高护士操作的正确性与准确度。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近30年来神经疾病并发HAP的相关文献,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 目的:帮助护士掌握神经重症疾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评估内容,明确干预策略,规范实施防控技术,提高护士操作的正确性与准确度。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近30年来神经疾病并发HAP的相关文献,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2009,进行证据和推荐意见确认,将防控HAP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进行梳理。结果:制定出翻身扣背、体位引流、振动排痰、口腔护理等神经重症患者预防HAP的可行性操作规范。结论:本规范可促使神经重症疾病护理人员早期、安全、有效地评估与实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疾病 肺炎 护理防控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K-1通道在低血钾诱发人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张恒羲 熊蕾 +6 位作者 巫悦 吕金花 左征 李若兰 张德绸 刘平 左东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5-901,共7页
目的:探讨TWIK-1通道在低血钾诱发人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中的作用和电生理机制。方法:构建载有人TWIK-1、TWIK-1 shRNA或TWIK-1-T118i突变体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心肌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 目的:探讨TWIK-1通道在低血钾诱发人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中的作用和电生理机制。方法:构建载有人TWIK-1、TWIK-1 shRNA或TWIK-1-T118i突变体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心肌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hiPSC-CMs)分为对照组和TWIK-1敲减组。HL-1小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TWIK-1通道过表达组和TWIK-1-T118i突变体通道过表达组。通过膜片钳监测细胞外低钾(1 mmol/L)对各组心肌细胞膜电位以及全细胞电流的影响。结果:电流钳结果显示,在1 mmol/L细胞外钾条件下,hiPSC-CMs以及过表达人TWIK-1通道的HL-1小鼠心肌细胞膜电位呈现去极化并导致异常自发起搏活动的发生,该现象可通过移除细胞外液钠离子或敲减TWIK-1基因消除;而对照HL-1小鼠心肌细胞以及过表达人TWIK-1-T118i突变体通道的HL-1小鼠心肌细胞膜电位呈现超极化,不伴有异常自发起搏活动的发生。电压钳结果显示,在低钾条件下,在发生异常自发起搏活动的hiPSC-CMs可记录到TWIK-1介导的钠漏电流,该电流可被TWIK-1非选择性阻断剂quinine阻断。结论:低血钾时,TWIK-1通道介导的钠漏电流导致人心肌细胞异常起搏活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K-1双孔钾通道 低钾血症 心肌细胞 异常起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德惠市40岁及以上人群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远 邱子涵 +5 位作者 张付良 郭珍妮 张鹏 孙欣 靳航 李凤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9-912,918,共5页
目的探讨吉林省德惠市40岁及以上人群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TWP)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1月至3月对吉林省德惠市40岁及以上的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将HTWP定义为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1... 目的探讨吉林省德惠市40岁及以上人群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TWP)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1月至3月对吉林省德惠市40岁及以上的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将HTWP定义为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1.7 mmol/L,男性腰围(WC)≥90 cm,女性WC≥80 cm。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人群HTWP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吉林省德惠市40岁及以上人群HTWP检出率为33.98%。正常WC-正常TG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患病率5.02%),HTWP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1例(患病率8.06%)。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TWP组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为正常WC-正常TG组的1.45倍(OR=1.45,95%CI:1.01~2.10,P<0.05)。结论吉林省德惠市40岁及以上人群HTWP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 腰围 缺血性脑卒中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酮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OGD/R后氧化应激损伤对HT2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玮琛 张桂美 张舒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5,共9页
目的:探讨姜酮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T22细胞,设置不同OGD/R时间梯度,建立OGD/R细胞损伤模型。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组、OGD/R+1μmol·L^(-1)姜酮组... 目的:探讨姜酮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T22细胞,设置不同OGD/R时间梯度,建立OGD/R细胞损伤模型。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组、OGD/R+1μmol·L^(-1)姜酮组、OGD/R+10μmol·L^(-1)姜酮、OGD/R+100μmol·L^(-1)姜酮组和OGD/R+0.2%二甲亚枫(DMSO)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并计算各组细胞存活率,确定姜酮最适药物浓度。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组、OGD/R+姜酮组和OGD/R+姜酮+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组,OGD/R+姜酮组细胞经姜酮给药处理4 h后予以OGD 8 h和复糖复氧8 h处理,OGD/R+姜酮+ML385组细胞在姜酮给药前予以10μmol·L^(-1)ML385预处理6 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T22细胞经OGD 8 h和复糖复糖8 h处理后细胞存活率低于50%,以OGD 8 h和复糖复糖8 h建立HT22细胞OGD/R模型。与OGD/R组比较,OGD/R+不同剂量姜酮组细胞存活率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OGD/R+100μmol·L^(-1)姜酮组细胞存活率升高最明显(P<0.01),故选用100μmol·L^(-1)姜酮用于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Nrf2、HO-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OGD/R组比较,OGD/R+姜酮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Nrf2、HO-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OGD/R+姜酮组比较,OGD/R+姜酮+ML385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Nrf2、HO-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培养上清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姜酮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OGD/R后氧化应激损伤对HT2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酮 糖氧剥夺 HT22神经元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在帕金森病和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萎缩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筱筱 董万惠 +3 位作者 李翼 孙智慧 范康丽 张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7-1055,共9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在帕金森病(PD)和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萎缩(MSA-P)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52例MSA-P患者(MSA-P组),均行18F-FDG PE... 目的 探讨18F-FDG PET在帕金森病(PD)和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萎缩(MSA-P)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52例MSA-P患者(MSA-P组),均行18F-FDG PET显像,并采用CortexID Suite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感兴趣区26个脑区的Z值(Z-score),通过与正常对照数据库对比,最终获得帕金森病和MSA-P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模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18F-FDG PET对帕金森病和MSA-P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效能,Kappa检验评价18F-FDG PET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结果 (1)代谢模式:与正常对照数据库相比,PD组脑桥(t=2.851,P=0.005)、小脑(t=2.295,P=0.024)及颞叶内侧(t=5.850,P=0.000)呈现显著高代谢,枕叶外侧(t=-7.116,P=0.000)、顶叶上部(t=-13.466,P=0.000)、顶叶下部(t=-21.838,P=0.000)、楔前叶(t=-7.121,P=0.000)、感觉运动区(t=-6.931,P=0.000)及前额叶外侧(t=-6.778,P=0.000)则呈现显著低代谢;而MSA-P组脑桥(t=-8.364,P=0.000)、小脑(t=-9.900,P=0.000)、顶叶上部(t=-4.830,P=0.000)及顶叶下部(t=-11.287,P=0.000)呈显著低代谢,初级视觉皮质呈高代谢(t=5.579,P=0.000)。(2)诊断与鉴别诊断:与MSA-P组相比,PD组感觉运动区(t=-2.695,P=0.008)、楔前叶(t=-4.516,P=0.000)、顶叶上部(t=-4.611,P=0.000)、顶叶下部(t=-5.903,P=0.000)、枕叶外侧(t=-5.088,P=0.000)及初级视觉皮质(t=-3.218,P=0.002)Z-score较低,颞叶内侧(t=3.718,P=0.002)、小脑(t=9.880,P=0.000)及脑桥(t=9.520,P=0.000)Z-score较高。ROC曲线显示,小脑(Z=3.595,P=0.000;Z=2.942,P=0.003;Z=2.942,P=0.003;Z=3.519,P=0.000)、脑桥(Z=3.363,P=0.001;Z=3.237,P=0.000;Z=2.376,P=0.018;Z=3.012,P=0.003)、6个脑区联合(Z=4.354,P=0.000;Z=4.242,P=0.000;Z=3.711,P=0.000;Z=4.233,P=0.000)AUC均大于楔前叶、顶叶上部、顶叶下部、枕叶外侧,且6个脑区联合AUC大于脑桥(Z=1.986,P=0.047);Kappa检验显示18F-FDG PET诊断两种疾病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均较高(均κ=0.678,P=0.000)。结论 基于18F-FDG PET可以获得帕金森病和MSA-P的特征性大脑葡萄糖代谢模式,对帕金森病和MSA-P具有较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东瑞 金晶玉 佟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4-619,共6页
冠状动脉扩张现象通常是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被偶然发现,其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冠状动脉表型,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目前尽管有较多关于冠状动脉扩张的研究,但对于其病因和治疗方案仍有较大的争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扩张现象通常是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被偶然发现,其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冠状动脉表型,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目前尽管有较多关于冠状动脉扩张的研究,但对于其病因和治疗方案仍有较大的争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冠状动脉扩张相关研究,从多方面阐述了冠状动脉扩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刘彩云 金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0-330,共11页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基于其亚型和环境信号在诱导炎症或耐受性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树突状细胞对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和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在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和早期临床试验中,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具有强...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基于其亚型和环境信号在诱导炎症或耐受性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树突状细胞对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和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在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和早期临床试验中,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治疗潜力。与体外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相比,特异性靶向其表面受体的体内诱导策略表现出更大的前景和优势。本文总结树突状细胞在调节免疫耐受和多发性硬化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并对有潜力作为靶点的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进行梳理,以为耐受性免疫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非MeSH词) 多发性硬化 免疫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作用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唐颖 丛中凰 +1 位作者 李晓丹 许力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FN-γ、IL-33、IL-17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及上述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和吸入组各20例,健康...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FN-γ、IL-33、IL-17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及上述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和吸入组各20例,健康对照2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吸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160μg+福莫特罗4.5μg,每日2次吸入,疗程均为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33、IL-17、IFN-γ水平及肺功能情况,比较哮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常规组和吸入组患者血清IL-33、IL-17、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F和FEV1/FVC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和吸入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33、IL-17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PEF和FEV1/FVC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吸入组血清IL-33、IL-17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PEF和FEV1/FVC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和吸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IL-33、IL-17水平在哮喘患者体内明显增高,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可有效降低IL-33、IL-17水平,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福莫特罗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33 白细胞介素-17 γ-干扰素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对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0
17
作者 孙冰 吴江 +1 位作者 周春奎 房绍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步长脑心通对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前脑缺血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月和2月模型... 目的:通过观察步长脑心通对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前脑缺血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月和2月模型对照组及给药组(步长脑心通),另设1月和2月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大鼠。应用Morris水迷宫评定不同时期大鼠认知功能;通过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1月和2月给药组大鼠游迷宫平均潜伏期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HE染色观察发现,1月和2月给药组大鼠锥体细胞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缺血性改变较模型对照组改变轻,2月较1月给药组缺血改变明显;TUNEL染色观察发现,1月和2月给药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给药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平均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可明显提高Bcl-2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用于治疗慢性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长脑心通 痴呆 血管性 细胞凋亡 基因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血清瘦素水平测定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朴云峰 丁百静 +2 位作者 李玉琴 高沿航 王丽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为了解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情况,选择慢性肝炎17例,脂肪肝、肝硬化、正常对照各21例,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脂肪含量(%Fat),血清瘦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的方法测定,并进... 为了解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情况,选择慢性肝炎17例,脂肪肝、肝硬化、正常对照各21例,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脂肪含量(%Fat),血清瘦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的方法测定,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肝炎组、脂肪肝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无差异,血清瘦素水平与肝功能分级无关;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肝病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上述说明瘦素与多数慢性肝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血清瘦素水平 关系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慢性肝炎 脂肪肝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为主的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王英凯 王丹 唐彤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3-254,共2页
观察以鳖甲为主的软坚消症中药复方制剂与秋水仙碱比较其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生化、肝脏形态方面优于对照组秋水仙碱。临床观察患者的腹胀、恶心、肝区疼痛症状改善 ,血中透明质酸、层粘蛋白有所下降 ,尿中羟脯氨... 观察以鳖甲为主的软坚消症中药复方制剂与秋水仙碱比较其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生化、肝脏形态方面优于对照组秋水仙碱。临床观察患者的腹胀、恶心、肝区疼痛症状改善 ,血中透明质酸、层粘蛋白有所下降 ,尿中羟脯氨酸有一定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治疗 临床研究 肝纤维化 软坚消症 秋水仙碱 鳖甲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李佳 杨落落 +3 位作者 周长丽 何平 孙逊 孟祥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阐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结直肠息肉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测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组,n=239)与同期结肠镜检查正常或为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患者(对照组,n=245)的血脂水平...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阐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结直肠息肉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测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组,n=239)与同期结肠镜检查正常或为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患者(对照组,n=245)的血脂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检测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OR=6.26,95%CI:3.79~10.33)、高水平甘油三酯(TG)(P=0.043,OR=1.63,95%CI:1.02~2.63)、男性(P=0.001,OR=2.05,95%CI:1.35~3.11)及年龄大于66岁的高龄患者(P=0.005,OR=1.90,95%CI:1.21~2.98)结直肠息肉发病率明显升高,2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肠息肉患者LDL-C水平(t=-4.497,P<0.01)、TG水平(t=-2.116,P=0.036)、TC水平(t=-3.843,P<0.001)及高脂血症(HLP)比例(χ~2=9.458,P=0.002)明显高于右半结肠息肉患者,而2组患者性别、年龄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患者LDL-C水平高于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t=2.049,P=0.042),而2组患者性别、年龄、HDL-C水平、TG水平、TC水平及HLP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高龄、高水平LDL-C及高水平TG是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水平升高与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发病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