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黎文静 徐萌 +2 位作者 郭丽双 杨思睿 刘金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阐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HSP的关联性。方法:选择相同年龄段同期住院且符合诊断标准的HSP患儿323例、近期无感染病史的心律失常患儿5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247例及支气管肺炎患儿122例,分...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阐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HSP的关联性。方法:选择相同年龄段同期住院且符合诊断标准的HSP患儿323例、近期无感染病史的心律失常患儿5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247例及支气管肺炎患儿122例,分别为HSP组、心律失常组、急性支气管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根据入组标准将HSP组患儿分为难治HSP组和一般HSP组。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SP组有281例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53例(54.4%);心律失常组52例患儿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7例(32.7%);急性支气管炎组247例患儿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46例(59.1%);支气管肺炎组122例患儿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46例(37.7%)。与心律失常组和支气管肺炎组比较,HSP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与急性支气管炎组比较,HSP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HSP组患儿较一般HSP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HSP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且肺炎支原体可能使HSP患儿病情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肺炎支原体抗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脉冲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郭丽双 刘金香 +4 位作者 王晶华 潘璐 徐萌 刘聪聪 杨思睿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8-373,共6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脉冲(MDP)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6例临床诊断为SLE、狼疮性肾炎(LN)、病理分级均为Ⅳ型弥漫性球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患儿,其中7例采用MDP联合MMF治疗,冲击...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脉冲(MDP)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6例临床诊断为SLE、狼疮性肾炎(LN)、病理分级均为Ⅳ型弥漫性球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患儿,其中7例采用MDP联合MMF治疗,冲击间歇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C),作为脉冲治疗组;9例采用口服GC移行减量治疗,作为传统治疗组。疗效评价系统为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析2组患儿体质量指数(BMI)、眼压(IO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血压(BP)和血钙(Ca),比较2组患儿治疗1年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脉冲治疗组SLEDAI评分、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24h尿蛋白定量均优于传统治疗组,其中治疗后3和6个月SLEDAI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血沉(ESR)和24h尿蛋白定量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和12个月补体C3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治疗组患儿治疗后BMI、IOP、TG和FBG低于传统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BMI、IOP和TG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和12个月F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治疗组患儿Ca高于传统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脉冲治疗组患儿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高于传统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发生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胰腺炎和心血管事件(如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MDP联合MMF治疗SLE可早期快速控制症状,减轻脏器损害。以治疗1年为观察截点,其疾病活动度低于传统治疗,疗效优于口服GC移行减量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且GC相关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脉冲 吗替麦考酚酯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儿童慢性无菌性骨髓炎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梅 张天誉 +9 位作者 马乐 张志勇 徐萌 张涛 徐虹 唐雪梅 杨思睿 俞海国 宋红梅 孙利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278-284,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儿童慢性无菌性骨髓炎(chronic nonbacterial osteomyelitis,CNO)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CNO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国内5家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 目的分析我国儿童慢性无菌性骨髓炎(chronic nonbacterial osteomyelitis,CNO)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CNO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国内5家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CNO患儿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单纯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组、传统抗风湿病药物(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组、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tumor necrosis factor inhibitor,TNF-i)组、双膦酸盐组、双膦酸盐+TNF-i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并采用改良医师总体评估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纳入58例CNO患儿,男女比例约为1.15(31例比27例);平均发病年龄为(8.5±3.4)岁,平均确诊年龄为(9.8±3.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0.9(5.0,30.1)个月;近3年共确诊46例(79.3%);发热31例(53.4%)、骨痛和/或关节痛54例(93.1%)、红细胞沉降率升高51例(87.9%)、C反应蛋白升高45例(77.6%);常见骨受累部位为下肢骨,其中股骨42例、胫骨41例,3例就诊时即存在椎骨压缩性骨折;33例骨活检结果为亚急性或慢性骨髓炎;各治疗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P=0.562),双膦酸盐+TNF-i组11个月缓解率为60.0%,NSAID组和DMARD组11个月缓解率分别为55.6%和33.3%;NSAID组和TNF-i组12个月缓解率分别为66.7%和52.4%;共40例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终点治疗缓解率为81.3%。结论我国多中心CNO患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骨痛和/或关节痛为主要临床特点,可伴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基本正常、C反应蛋白和/或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各治疗组疗效相似,目前NSAID抗炎治疗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无菌性骨髓炎 临床特点 诊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例儿童白塞病样8号染色体三体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婉雯 刘海梅 +3 位作者 张天誉 杨思睿 孙利 宋红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299-305,共7页
目的结合文献报道,对多中心诊治的白塞病样8号染色体三体(Beh?et’s disease like trisomy 8,T8-BD)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以提升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与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 目的结合文献报道,对多中心诊治的白塞病样8号染色体三体(Beh?et’s disease like trisomy 8,T8-BD)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以提升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与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及中英文文献库中检索的T8-BD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纳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T8-BD患儿6例、10篇文献中的T8-BD患儿13例。19例T8-BD患儿中,男童4例(21.1%),女童15例(78.9%);中位起病年龄为8岁(范围:0~1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94.7%),外阴溃疡(57.9%),发热(57.9%,其中4例有周期热样表现);合并恶性血液病14例(73.7%),消化道病变9例(47.4%),皮肤病变7例(36.8%),脑脊液压力升高1例(5.3%)。发育异常7例(36.8%),其中发育迟缓5例,褶纹深3例,关节畸形3例,特殊面容1例,智力障碍1例,胼胝体发育不全1例。辅助检查示血细胞减少11例(57.9%);C反应蛋白升高11例(57.9%),红细胞沉降率升高9例(47.4%)。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治疗11例(57.9%),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9例(47.4%),生物制剂治疗6例(31.6%),造血干细胞移植6例(31.6%),化学药物治疗3例(15.8%)。预后方面,死亡4例(21.1%),均为合并恶性血液病者。结论T8-BD患儿以女童多见,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口腔溃疡、外阴溃疡、发热,可合并消化道病变、皮肤病变、恶性血液病、发育异常,但亦有部分患儿起病时伴有其他不典型表现,临床医生应注意识别。整体来看,T8-BD患儿预后尚可,但合并恶性血液病者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差,死亡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8号染色体三体 儿童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