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3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9
1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2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周明明 陈益平 杨锦红 李继安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蔡慧君 郝建华 周宇阳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80,共9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3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3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ISPED成员单位细菌室,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22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2023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58335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占40%和60%。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4.5%)、肺炎链球菌(12.4%)、金黄色葡萄球菌(11.8%)、流感嗜血杆菌(10.2%)和卡他莫拉菌(6.4%)。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最主要分离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和大肠埃希菌(14.4%)。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标本来源(47.1%),最主要分离株为肺炎链球菌(24.3%)和流感嗜血杆菌(19.4%)。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4.7%和98.6%。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高度耐药。脑脊液来源和非脑脊液来源的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3.2%和9%。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7.2%。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3.7%、8.1%和30.8%。新生儿组CR-PA的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组(19.7%vs 7.4%,P<0.01),而CR-AB检出率低于非新生儿组(23.2%vs 32.1%,P<0.05)。新生儿组CR-AB对多种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非新生儿组(P<0.05)。ICU中MRSA、CRE、CR-PA和CR-AB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科室(P<0.001),尤其是CR-AB比例高达62.9%,高于血液科(23.5%,P<0.01)和其他科室(28.1%,P<0.001);此外,血液科患儿CRE的比例为12.8%,高于其他科室(3.5%,P<0.001)。结论2023年,中国儿童CRE和MRSA检出率较往年有所下降;CR-AB和CR-PA总体检出率较前2年有所升高,其中新生儿组CR-PA检出率较高,非新生儿组CR-AB的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加强ICU和血液科MDROs的主动筛查和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2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IL-6、IL-10、TNF-α的变化 被引量:112
2
作者 乔红梅 庞焕香 +3 位作者 张云峰 成焕吉 刘丽 鲁继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6、IL-10、TNF-α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急性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MPP患儿急性期和20例无肺部病变的对照组患儿BALF和血清中IL-6、IL-10、TNF-...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6、IL-10、TNF-α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急性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MPP患儿急性期和20例无肺部病变的对照组患儿BALF和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MPP患儿BALF和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在发病的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且BALF中IL-6、IL-10、TNF-α浓度高于血清中相应细胞因子浓度(P均<0.05),血清IL-6、IL-10、TNF-α与相应的BALF中IL-6、IL-10、TNF-α有相关性(r=0.953~0.992,P均<0.05)。结论 MPP患儿BALF和血清中有明显的细胞因子变化,IL-6、IL-10、TNF-α可能参与了MPP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白介素-6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40
3
作者 杨巍 罗春元 +3 位作者 于春雷 王莉 许丽芳 李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2-43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生机制以及糖尿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及20、40、80 mg.kg-1STZ组(Ⅱ、Ⅲ、Ⅳ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生机制以及糖尿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及20、40、80 mg.kg-1STZ组(Ⅱ、Ⅲ、Ⅳ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葡萄糖(Glu)测定试剂盒与尿液分析试纸条联合检测小鼠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光镜观察胰岛的组织学改变情况,ELISA间接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胰岛素抗体(IAA)的水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的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对照组血糖基本无变化,模型组血糖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注射STZ后第4周,尿糖结果Ⅰ组均为(-);Ⅱ组中5只(-),其余均>+;Ⅲ组中2只(-),其余均>;Ⅳ组均>。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病理改变和程度均有所差异。Ⅱ组和Ⅲ组的IAA高于对照组(P<0.05),而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组和Ⅲ组的脾细胞(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ConA的刺激表现为功能增强,而胸腺细胞(不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ConA的刺激则表现为功能降低;但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种剂量STZ均可诱导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发生。大剂量STZ(80 mg.kg-1)可诱导小鼠产生2型糖尿病;而小剂量STZ(20和40 mg.kg-1)则诱导产生1型糖尿病,以40 mg.kg-1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的效果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实验性 自身抗体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2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丽燕 唐颖 +2 位作者 张俐 斯琴 许力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9-352,共4页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分析其与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关系,探讨IL-22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血浆IgE水平将支气管哮喘...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分析其与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关系,探讨IL-22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血浆IgE水平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IgE升高组(n=46)和IgE正常组(n=32);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另外选择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IL-22、IgE水平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NO,比较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IL-22水平、FEV1和FENO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外周血中IL-22水平与IgE、FEV1和FEN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患者外周血血浆IL-22和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临床缓解期患者IL-22和FENO水平低于急性发作期,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gE升高组患者血浆IL-22水平高于IgE正常组(P<0.05)。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IL-22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关系(r=-0.365 3,P<0.05;r=-0.267 2,P<0.05),与FENO无相关关系(r=0.011 9,P>0.05;r=0.059 8,P>0.05)。结论:IL-2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并可能加剧肺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22 肺功能 呼出气一氧化氮 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的关系:附312例分析 被引量:55
5
作者 吕洁 金莲花 +1 位作者 孙景辉 朴金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 312例IM儿童分成0~3岁、~6岁、~15岁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M儿童中6岁以下占74.4%,春季和秋季高发。0~3岁组发热天数平均(7.08±3.31)d,~6岁组平...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 312例IM儿童分成0~3岁、~6岁、~15岁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M儿童中6岁以下占74.4%,春季和秋季高发。0~3岁组发热天数平均(7.08±3.31)d,~6岁组平均(7.91±3.78)d,~15岁组平均(12.38±4.14)d,~15岁组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咽峡炎(100%)、淋巴结肿大(82.69%)、肝肿大(66.7%)、脾肿大(62.5%)、鼻塞(42.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睑浮肿(36.2%)~15岁组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皮疹(23.1%)在0~3岁组多见(P<0.05)。外周血白细胞年幼儿升高明显,异型淋巴细胞年幼儿偏低,血清ALT、AST在年长儿偏高,血清LDH在各年龄组均呈高值,血清嗜异凝集试验年长儿阳性率高。结论儿童IM某些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有关,应予以重视,以提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英 郭世杰 +1 位作者 孙景辉 于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72-1176,共5页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结扎7日龄新生大鼠一侧颈总动脉,吸入低浓度氧复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动物模型,并设假手术对照(NC)组,两组分别于HIBD后1h、4h、12h、24h、48h...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结扎7日龄新生大鼠一侧颈总动脉,吸入低浓度氧复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动物模型,并设假手术对照(NC)组,两组分别于HIBD后1h、4h、12h、24h、48h、72h、7d取心脏组织,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SP法检测心肌细胞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NC组偶见心肌阳性凋亡细胞1~4个/mm2,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P>0.05)。HIBD组12h心肌阳性凋亡细胞开始增多,为(14.40±3.21)个/mm2;72h达高峰,为(26.80±2.28)个/mm2,12~72h各时间点阳性凋亡细胞明显高于NC组(P<0.05);7d阳性细胞数减少,但仍高于NC组。NC组大鼠心肌组织Bax呈阳性表达,Bcl-2呈弱阳性表达。HIBD组Bax于24h开始增高,72h表达最明显,7d时表达有所降低,24h~7d表达高于NC组(P<0.05);Bcl-2于24h表达开始增高,以后缓慢增高,72h达高峰,24h~7d较NC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Bcl-2/Bax比值逐渐降低。Bax、Bcl-2的表达与凋亡细胞数之间均呈直线正相关(r=0.921、0.980,P均<0.01)。Bcl-2/Bax的比值与凋亡细胞数无相关性(r=0.702,P>0.05)。结论HIBD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存在凋亡,心肌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增加,且与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大鼠 心肌细胞 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鲁继荣 周亮 +2 位作者 马青山 成焕吉 靳英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研究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在儿童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对比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在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研究轻、中、重度哮喘患儿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探讨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哮喘组白三烯受体基因... 目的研究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在儿童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对比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在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研究轻、中、重度哮喘患儿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探讨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哮喘组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引入内参β-actin,应用电泳凝胶定位分析仪,1D凝胶分析软件,对比并定量分析CysLT1-Receptor和CysLT2-Receptor基因mRNA在哮喘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和评价。结果在哮喘组及对照组中均可检测到CysLT1-Receptor和CysLT2-Receptor基因mRNA的表达;哮喘组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轻、中、重度哮喘患儿CysLT1-Receptor和CysLT2-Receptor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性别、年龄因素对哮喘组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表达无影响(P均>0.05)。结论CysLT1-Receptor和CysLT2-Receptor基因在儿童外周血白细胞中存在表达,其mRNA表达水平在哮喘组显著增高;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哮喘组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受体 白三烯 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地区319例儿童麻疹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宋丽君 张交生 +2 位作者 常桂芬 鲁继荣 刘羽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2-574,共3页
关键词 麻疹 儿童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杰 刘羽飞 +1 位作者 孔文文 王朝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96-1200,共5页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AP)发病率逐年升高,儿童AP在临床上也并不罕见。由于儿童AP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婴幼儿对自身不适叙述不清,加重了临床诊断的难度,易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治疗。随着对儿童AP的进一步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均较前明显...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AP)发病率逐年升高,儿童AP在临床上也并不罕见。由于儿童AP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婴幼儿对自身不适叙述不清,加重了临床诊断的难度,易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治疗。随着对儿童AP的进一步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均较前明显提高。现主要对儿童AP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诊断 治疗 儿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丽 鲁继荣 +1 位作者 乔红梅 成焕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特点及更昔洛韦疗效。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MV-IgM,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咽分泌物中的CMV-DNA,对49例CMV肺炎临床特点及应用更昔洛韦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儿中CMV-IgM阳性41例,CMV-... 目的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特点及更昔洛韦疗效。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MV-IgM,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咽分泌物中的CMV-DNA,对49例CMV肺炎临床特点及应用更昔洛韦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儿中CMV-IgM阳性41例,CMV-DNA阳性43例,定量值为(3.203±0.12)×104copy/ml;40例正常对照组CMV-IgM阳性3例,CMV-DNA阳性0例。CMV肺炎发病年龄以<6个月多见(55.1%),病程多在2周左右,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发热,肺部体征可不明显,多为间质性肺炎(77.6%),有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的肺外表现。更昔洛韦治疗总有效率达93.9%。结论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又有多系统受累的婴幼儿肺炎应注意CMV肺炎,荧光定量PCR检测CMV-DNA简便易行,特异性强。更昔洛韦治疗CMV肺炎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巨细胞病毒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心肌Caspase-3、Cyt C蛋白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英 郭世杰 +1 位作者 韩军 周文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4-847,854,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大鼠心肌Caspase-3、Cyt C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7日龄新生大鼠制备HIE经典模型。分为HIE组和假手术对照(NC)组,两组分别于HIE后1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大鼠心肌Caspase-3、Cyt C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7日龄新生大鼠制备HIE经典模型。分为HIE组和假手术对照(NC)组,两组分别于HIE后1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天取心脏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Cyt C蛋白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HIE组24小时Caspase-3出现阳性细胞表达增多,48小时达高峰,24小时~7天Caspase-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NC组(P〈0.05)。HIE组24小时Cyt C出现较多的阳性细胞表达,72小时达高峰,至7天时仍高于NC组(P〈0.05)。HIE组12小时心肌阳性凋亡细胞开始增多,72小时达高峰,12~72小时各时间点阳性凋亡细胞明显高于NC组(P〈0.05)。Cas-pase-3、Cyt C蛋白表达与凋亡细胞数二者之间均呈直线正相关。结论:HIE新生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3、Cyt C蛋白表达增加,提示Caspase-3、Cyt C蛋白表达对心肌细胞凋亡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CYT C 凋亡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 大鼠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鲁继荣 刘文东 +2 位作者 赵凯姝 孙明远 付文永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_RFLP)技术对98例哮喘患儿与52例正常儿童进行TGFβ1 基因5′-侧翼区 -509C/T多态性分析 ,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_RFLP)技术对98例哮喘患儿与52例正常儿童进行TGFβ1 基因5′-侧翼区 -509C/T多态性分析 ,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结果哮喘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重度哮喘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轻度组或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P<0.05) ;基因型为TT型的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CC型或CT型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TGFβ1 基因 -509C/T突变不是儿童哮喘的高发因素 ,但它可能是重度哮喘的候选基因 ,且突变纯合型与血清总IgE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多态性 儿童 哮喘 易感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邹映雪 鲁继荣 +1 位作者 成焕吉 刘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5-467,共3页
为探讨小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采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_RT_PCR)方法对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儿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病原检测。结果显示 ,103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中 ,明确病原诊断者49例(47.6% ) ;其中RSV占34.7 %(17/49例... 为探讨小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采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_RT_PCR)方法对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儿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病原检测。结果显示 ,103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中 ,明确病原诊断者49例(47.6% ) ;其中RSV占34.7 %(17/49例 ) ,RV65.3%(32/49例 ) ;52例缓解期病人中有8例阳性 ,RSV占25.0%(2/8例 ) ,RV75.0%(6/8例)。两组病原分布具有年龄差异。提示小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RSV是3岁以下哮喘患儿的主要诱发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哮喘 呼吸道病毒感染 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利欣对大鼠哮喘模型及哮喘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朝霞 杨贵贞 宋丽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甘利欣对哮喘模型及患者血清中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甘利欣(GL)用药组及地塞米松(DS)阳性对照组。哮喘模型制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并雾化吸入刺激。模型建立成功指标采用描记呼吸... 目的:探讨甘利欣对哮喘模型及患者血清中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甘利欣(GL)用药组及地塞米松(DS)阳性对照组。哮喘模型制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并雾化吸入刺激。模型建立成功指标采用描记呼吸曲线、肺组织病理切片及血清IgE水平的变化。除动物模型外并观察了哮喘患者血清IgE的水平。结果:哮喘模型组呼吸曲线的呼吸幅度变深,节律变快,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明显,平滑肌增厚。血清IgE较正常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5)。甘利欣用药组呼吸曲线的呼吸幅值变小,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支气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减轻,无大量杯状细胞增生,血清IgE检测较模型组减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与地塞米松(DS)阳性对照治疗组比较无差异。哮喘患者血清IgE治疗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1),甘利欣用药后明显降低。结论:甘利欣能降低大鼠哮喘模型及哮喘患者的血清IgE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甘利欣 甘草甜素 地塞米松 比较 IGE水平 呼吸曲线 病理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新生儿母亲母婴依恋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文君 周艳 +2 位作者 王淑清 陈亚飞 黄岩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9期14-16,共3页
住院新生儿母亲母婴依恋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病房环境、母亲身心健康状况、母亲与医务人员的关系及母婴早期接触度;护理干预包括袋鼠式护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心理支持、母婴积极接触、发展性照顾及出院指导与随访等。
关键词 新生儿 病房 母亲 母婴依恋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纤维化及TGF-β1-MAPK/ER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岚 吕欣桐 +2 位作者 张春艳 孙景辉 王朝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93-1497,共5页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BL)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纤维化及TGF-β1-MAPK/ERK通路的影响。方法:20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中的180只采用间断多次腹腔注射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100 TCID50/0.1 ml的柯萨奇病毒B3(CVB3)病毒稀释液,建...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BL)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纤维化及TGF-β1-MAPK/ERK通路的影响。方法:20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中的180只采用间断多次腹腔注射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100 TCID50/0.1 ml的柯萨奇病毒B3(CVB3)病毒稀释液,建立VMC心肌纤维化模型,另外20只注射不含病毒的Eagle's液作为正常对照组。两个月后模型制作成功。存活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BL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BL进行治疗,每日灌胃给药一次,60 d后结束。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缩短率(FS);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asson染色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测定采用半定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TGFβ1及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CVF、Ⅰ型、Ⅲ型胶原明显增高,心脏LVEDd,LVEDs升高,F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TGF-β1及p-ERK1/2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组比较,BL大、中剂量组CVF、Ⅰ型、Ⅲ型胶原下降,心脏LVEDd,LVEDs下降,F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模型组比较,BL大剂量组心肌TGF-β1及p-ERK1/2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百令胶囊可以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2)在病毒性心肌炎中,TGF-β1-MAPK/ERK通路激活可能起促心肌纤维化作用。(3)百令胶囊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MAPK/ERK通路的活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纤维化 信号通路 百令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和基本C区启动子区1762、1764双突变及YMDD变异对拉米呋啶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凯宇 牛俊奇 +3 位作者 王王月 丁艳华 李玉香 王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 - C区 G1896 A突变和基本 C区启动子区 A176 2 T、 G176 4 A双突变对拉米呋啶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服药前、中、后的血清标本的逆转录多聚酶区及前 - C、基本 C区启动子区进行检测。结果 :1前 ...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 - C区 G1896 A突变和基本 C区启动子区 A176 2 T、 G176 4 A双突变对拉米呋啶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服药前、中、后的血清标本的逆转录多聚酶区及前 - C、基本 C区启动子区进行检测。结果 :1前 - C区 G1896 A和基本 C区启动子区 A176 2 T、G176 4 A双突变在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与未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患者间及发生血清学转移与未发生血清学转换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2 G1896 A突变在发生 YMDD变异和未发生 YMDD变异的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发生 YMDD变异的患者很少伴有 G1896 A突变率低 (9% ) ;3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的患者 YMDD变异增加 ,与未出现治疗中病毒学反弹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前 - C区 G1896 A和基本 C区启动子区 A176 2 T、 G176 4 A双突变对拉米呋啶治疗后出现的治疗中病毒学反弹和血清学转换没有影响 ;在 G1896 A突变株 YMDD变异减少 ;YMDD变异株的出现对治疗后出现的治疗中病毒学反弹有影响 ;YMDD变异可能是加剧肝细胞损伤引起治疗中病毒学反弹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C区突变 基本C区启动子区突变 拉米呋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小儿慢性咳嗽临床观察与随访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乔红梅 鲁继荣 +2 位作者 刘丽 成焕吉 黄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89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M和咽分泌物PCR检测并随访。结果189例慢性咳嗽患儿MP-IgM阳性86例、CP-IgM阳性30例,分别占45.50%...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89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M和咽分泌物PCR检测并随访。结果189例慢性咳嗽患儿MP-IgM阳性86例、CP-IgM阳性30例,分别占45.50%和15.87%,其中3~6岁阳性率最高,占41.86%和43.33%;189例慢性咳嗽患儿咽分泌物MP-PCR阳性67例、CP-PCR阳性21例,分别占34.45%和11.11%,其中3~6岁阳性率最高,占41.79%和42.86%。结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临床应采用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慢性咳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哮喘IgE高亲和力受体β链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凯姝 成焕吉 +3 位作者 乔红梅 赵芳兴 孙明远 付文永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94-797,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哮喘IgE高亲和力受体β链(FcεRI-β)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技术对151例哮喘儿童和105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Fc ε RI-β基因第6外显子区I181L、V183L和第7外显子区E237G位点的多态性... 目的研究儿童哮喘IgE高亲和力受体β链(FcεRI-β)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技术对151例哮喘儿童和105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Fc ε RI-β基因第6外显子区I181L、V183L和第7外显子区E237G位点的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的关系,并用酶免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及过敏原表型,研究上述3个编码区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结果 I181L突变与儿童哮喘有显著相关性(OR=2.00,95%CI=1.10~3.11),哮喘儿童及健康对照儿童均不存在V183L突变或突变率极低,E237G突变与儿童哮喘无显著相关性;I181L及E237G突变均与过敏原或血清总IgE水平增高无关.结论 FcεRI-β I181L基因突变是我国长春地区儿童哮喘的易感基因,但无足够证据证明FcεRI-β基因是儿童哮喘特应性的决定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IgE高亲和力受体 遗传变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抗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心肌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岚 宋丽君 +1 位作者 张春艳 孙景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对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干预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VMC)慢性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冬虫夏草小剂量[2.5 g/(kg·d)]组和大剂量[7.5 g/(kg·d)]...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对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干预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VMC)慢性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冬虫夏草小剂量[2.5 g/(kg·d)]组和大剂量[7.5 g/(kg·d)]组,并设正常对照组。60 d后,以超声心动图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缩短率(FS)。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各组小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心脏切片行MASSON染色并计算胶原容积积分(CVF),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胶原-Ⅰ和胶原-Ⅲ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的LVEDd及LVEDs显著升高,而FS下降,冬虫夏草大、小剂量组则有所改善,其中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模型组小鼠的CVF、血清AngⅡ水平、心肌胶原-Ⅰ和胶原-Ⅲ表达均显著上升,冬虫夏草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则均有明显改善,大剂量组比小剂量组改善更明显,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冬虫夏草可以减轻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的心肌纤维化,具有量效依赖性,其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ngⅡ及减少胶原产生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纤维化 冬虫夏草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