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中HBeAg及HBsA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士奇 迟宝荣 +3 位作者 王峰 刘晓东 金镇勋 贺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8-470,共3页
目的 :观察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ep G2 .2 .1 5细胞分泌 HBe Ag和 HBs Ag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 HBe Ag和 HBs Ag表达的变化并以抑制率来表示。结果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Be Ag和 HBs Ag的分泌具有抑制... 目的 :观察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ep G2 .2 .1 5细胞分泌 HBe Ag和 HBs Ag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 HBe Ag和 HBs Ag表达的变化并以抑制率来表示。结果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Be Ag和 HBs Ag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Be Ag和 H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叶提取物 HBEAG HBSAG HEPG2.2.1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最佳选择 被引量:5
2
作者 华瑞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3-254,共2页
近年来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的研制成功使慢性丙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有可能提高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实体瘤和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效果;因其每周给药一次,而称为长效干扰素.当前国际上已公认PEG-IFN... 近年来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的研制成功使慢性丙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有可能提高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实体瘤和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效果;因其每周给药一次,而称为长效干扰素.当前国际上已公认PEG-IFNα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为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最佳选择[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抗病毒药 丙型肝炎 副作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α-L-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伟 魏丽晶 王美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3,共2页
探讨血清α -L -岩藻糖苷酶 (AFU)和甲胎蛋白 (AFP)的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 (PHC)诊断的临床意义。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人 ,非PHC的其它恶性肿瘤组 ,PHC组患者血清AFU的含量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测定血清AFP含量。PHC、肝... 探讨血清α -L -岩藻糖苷酶 (AFU)和甲胎蛋白 (AFP)的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 (PHC)诊断的临床意义。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人 ,非PHC的其它恶性肿瘤组 ,PHC组患者血清AFU的含量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测定血清AFP含量。PHC、肝转移癌、胰腺癌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PHC阳性率高90 9%。AFU与AFP之间无相关性 (P >0 5 )。血清AFU在PHC中敏感性较高。联合检测AFU、AFP对明显提高PHC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U_1小核核糖核酸为靶向基因构建HCV特异性嵌合体核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美霞 牛俊奇 王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以人类 U1 小核核糖核酸为载体 ,构建特异性嵌合体核酶 ,以期用于 HCV感染的基因治疗。方法 :将 HCV特异性核酶序列设计为引物序列一部分 ,以人类 U1 小核核糖核酸为模板 ,经 PCR法及 2次克隆得到嵌合体 ,使核酶序列替代 U1 结构... 目的 :以人类 U1 小核核糖核酸为载体 ,构建特异性嵌合体核酶 ,以期用于 HCV感染的基因治疗。方法 :将 HCV特异性核酶序列设计为引物序列一部分 ,以人类 U1 小核核糖核酸为模板 ,经 PCR法及 2次克隆得到嵌合体 ,使核酶序列替代 U1 结构中第 3个茎 -环。结果 :经测序证实新建质粒中确实有核酶序列且替代了第 3个茎 -环。结论 :以 U1 小核核糖核酸为靶向基因可以构建出 HCV特异的 U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核/遗传学 基因疗法 嵌合体核酶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体RNA与乙肝病毒DNA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凯宇 蔡艳俊 +2 位作者 王峰 许昶 吕美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9-151,共3页
采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体RNA(HBVRNA) ,6 0例乙肝患者 5例PBMCs中HBVRNA阳性 ,2 6例PBMCs中HBVDNA阳性 ,2 7例血清HBVDNA阳性 ;PBMCsHBVDNA阳性患者中有 4例PBMC... 采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体RNA(HBVRNA) ,6 0例乙肝患者 5例PBMCs中HBVRNA阳性 ,2 6例PBMCs中HBVDNA阳性 ,2 7例血清HBVDNA阳性 ;PBMCsHBVDNA阳性患者中有 4例PBMCsHBVRNA阳性 ,血清HBVDNA阳性患者中有3例PBMCsHBVRNA阳性 ;17例血清HBeAg阳性患者中有 4例PBMCsHBVRNA阳性。血清HBeAg、HBVDNA及PBMCs中HBVDNA阴性患者 ,其PBMCsHBVRNA仍可能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体RNA 多聚酶链反应 HBV RT-PCR技术 PBMCS HBV-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秀芬 牛俊奇 +1 位作者 姜艳芳 胡玉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构建HCV NS5A/pCI-ne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uh-7细胞系,为体外高效表达NS5A蛋白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从带有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的pC DNA 3.1(+)/HCV NS345质粒中扩增出HCV NS5A基因,然后TA克隆于pGEM-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 目的:构建HCV NS5A/pCI-ne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uh-7细胞系,为体外高效表达NS5A蛋白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从带有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的pC DNA 3.1(+)/HCV NS345质粒中扩增出HCV NS5A基因,然后TA克隆于pGEM-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再经双酶切消化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上,经酶切鉴定与测序证实。结果:用PCR方法扩增出HCV NS5A基因全序列,因其cDNA的G+C含量高直接测序未成功,后经TA克隆,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与设计的HCV NS5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经酶切连接并成功插入pCI-neo上。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的pCI-neo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载体 NS5A基因 肝炎病毒 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治疗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牛俊奇 王美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9-213,共5页
近年来,人们对于HCV分子病毒学的了解及感染的治疗都有了显著进步.但针对丙型肝炎的治疗仍是单一的.现有的治疗措施(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昂贵,疗程长,仅对半数患者有效,而且不适用于进展期肝病患者.基因治疗方法有可能为HCV感染这种难... 近年来,人们对于HCV分子病毒学的了解及感染的治疗都有了显著进步.但针对丙型肝炎的治疗仍是单一的.现有的治疗措施(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昂贵,疗程长,仅对半数患者有效,而且不适用于进展期肝病患者.基因治疗方法有可能为HCV感染这种难治性疾病开拓新的治疗领域.在近期似乎还不大可能有理想的治疗制剂出台,但目前正在开发研制的几种基于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化合物在将来一定会为HCV感染治疗提供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治疗 利巴韦林类药物 胸腺素-a1 NS3解旋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表位HBV表面抗原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8
作者 唐彤宇 朴云峰 +1 位作者 王峰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8-289,共2页
为提高HBVDNA疫苗的免疫效率,将一个通用型辅助性T细胞表位基因引入HBV表面抗原基因的5’末端,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R方法合成PADRE-HBsAg目的基因,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经HindⅢ,EcoRI双酶切,再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 为提高HBVDNA疫苗的免疫效率,将一个通用型辅助性T细胞表位基因引入HBV表面抗原基因的5’末端,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R方法合成PADRE-HBsAg目的基因,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经HindⅢ,EcoRI双酶切,再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及测序鉴定,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观察其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表位 HBV 表面抗原 融合基因 真核表达质粒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伤寒杆菌为载体的甲肝疫苗候选株的构建和免疫应答
9
作者 胡玉琳 牛俊奇 苏秀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构建以减毒鼠伤寒杆菌为载体的甲肝疫苗候选株 ,并证明其免疫源性。方法 :将甲型肝炎病毒编码区 c DNA插入高效表达质粒 p BV2 2 1。转化大肠杆菌 DH5 α。用核酸探针和限制性内切酶筛选和鉴定阳性克隆。将阳性重组质粒用电转移... 目的 :构建以减毒鼠伤寒杆菌为载体的甲肝疫苗候选株 ,并证明其免疫源性。方法 :将甲型肝炎病毒编码区 c DNA插入高效表达质粒 p BV2 2 1。转化大肠杆菌 DH5 α。用核酸探针和限制性内切酶筛选和鉴定阳性克隆。将阳性重组质粒用电转移法转化减毒鼠伤寒杆菌 BRD5 0 9。用抗生素平板筛选法筛选出转化成功的伤寒杆菌 ,用温度诱导法诱导目的基因在伤寒杆菌中表达。结果 :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 ISA)检测表明 ,表达蛋白可与人抗甲型肝炎 Ig G发生特异性反应。用此伤寒杆菌口服或腹腔注射免疫小鼠 ,小鼠血清检测到抗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结论 :以减毒鼠伤寒杆菌为载体的甲肝疫苗构建成功 ,并可在体内外产生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甲型 沙门菌 鼠伤寒 疫苗 减毒 甲肝疫苗 基因表这调控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3DNA酶体外切割HBV前C/C区mRNA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锦辉 王峰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4-336,共3页
探讨 10 - 2 3DNA酶对HBV前C/C区mRNA的体外切割活性。用克隆及亚克隆技术将HepG2 2 15细胞中HBV前C/C区基因克隆入pCDNA3 1(+)载体 ,转录表达该区mRNA。合成针对HBV前C/C区 2 0 31位点的 10 -2 3DNA酶 ,观察其对靶mRNA的切割活性。 10 ... 探讨 10 - 2 3DNA酶对HBV前C/C区mRNA的体外切割活性。用克隆及亚克隆技术将HepG2 2 15细胞中HBV前C/C区基因克隆入pCDNA3 1(+)载体 ,转录表达该区mRNA。合成针对HBV前C/C区 2 0 31位点的 10 -2 3DNA酶 ,观察其对靶mRNA的切割活性。 10 - 2 3DNA酶对HBV前C/C区mRNA的切割效率与Mg2 + 离子浓度呈正相关。 10 - 2 3DNA酶能有效切割HBV前C/C区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切割 DNA酶 乙型肝炎病毒 克隆 乙型肝炎 基因治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中HEV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广双 唐彤宇 田梅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为探讨重型戊肝的临床表现及转归,对75例重型肝炎中的13例戊肝病毒(HEV)感染者进行临床分析。以单纯乙肝病毒(HBV)感染20例为对照组,比较其与单纯HEV、HEV合并HBV感染的重型肝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重... 为探讨重型戊肝的临床表现及转归,对75例重型肝炎中的13例戊肝病毒(HEV)感染者进行临床分析。以单纯乙肝病毒(HBV)感染20例为对照组,比较其与单纯HEV、HEV合并HBV感染的重型肝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重型肝炎的HEV感染率为17.3%(13/75),HEV与HBV重叠感染率为8.0%(6/75),在临床表现方面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EV合并HBV感染组SB,PT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HEV组及单纯HBV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是影响戊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重型肝炎 重叠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