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颈椎病2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甘义明 王丽娜 陈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4-614,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病 大学生 临床分析 中老年人 临床诊断 发病原因 临床特点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葛亚杰 徐文 +1 位作者 关诗敏 王丽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8-294,共7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与女性生殖内分泌障碍有密切关联。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PCOS是内分泌代谢紊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高雄激素血症(HA)和胰岛素抵抗(IR)是PCOS发病的基础病理生理学改变,二...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与女性生殖内分泌障碍有密切关联。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PCOS是内分泌代谢紊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高雄激素血症(HA)和胰岛素抵抗(IR)是PCOS发病的基础病理生理学改变,二者相互作用加重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聚集性和双胞胎的研究证实PCOS具有遗传倾向,且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确定部分PCOS的风险位点和候选基因。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PCOS的进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肠道菌群也参与PCOS的发病过程。现对近年来PCOS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对PCOS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分泌代谢异常 肠道菌群 炎症 环境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人附睾蛋白4的检测及其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1
3
作者 欧健 张晓霞 +1 位作者 王翠翠 王丽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3-545,共3页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探讨血清HE4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妇科其他恶性肿瘤组、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HE4水平;观察卵巢癌组手术前、后血清HE4水平变化;...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探讨血清HE4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妇科其他恶性肿瘤组、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HE4水平;观察卵巢癌组手术前、后血清HE4水平变化;比较卵巢癌组血清HE4和CA125水平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卵巢癌组血清HE4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242.76±113.40)pmol·L-1和70.59%,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85.57±63.40)pmol·L-1和7.02%]、妇科其他恶性肿瘤组[(73.16±12.27)pmol·L-1和0.00%]、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组[(80.65±16.24)pmol.L-1和0.00%]及对照组[(43.95±18.16)pmol·L-1和0.00%](P<0.01);卵巢癌组术后血清HE4水平为(134.83±56.20)pmol·L-1,显著低于手术前HE4水平(242.76±113.40)pmol·L-1(P<0.05);早期卵巢癌血清HE4阳性率高于血清CA125阳性率;卵巢癌组血清HE4和CA125联合检测的灵敏性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特异性低于二者的单独检测(P<0.05)。结论:HE4在卵巢癌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中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优于CA125,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蛋白4 CA125 卵巢肿瘤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何津 张毅 +4 位作者 江小霞 刘刚 刘元林 李荷莲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研究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免疫调节作用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并通过其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将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 96孔板中 (分别为 2 0 0 0个 孔组与 ... 为研究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免疫调节作用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并通过其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将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 96孔板中 (分别为 2 0 0 0个 孔组与 10 0 0个 孔组 ) ,与经分离的脐血T淋巴细胞共培养 3天 ,以单独培养的脐血T淋巴细胞为对照组 ,加入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 6 0小时 ,H3 TdR标记后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 ,以观察MSC对脐血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当接种 2 0 0 0个MSC时 ,其对T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 (抑制率为 33.4 % ) ;而接种 10 0 0个MSC时 ,其对T细胞的增殖起促进作用 (促进率为 2 2 .5 % )。由此得出结论 ,MSC免疫调控作用与其加入细胞数量相关 ,当MSC数量多时表现为负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控 脐血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膜贴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5
作者 宫凤艳 苑春莉 +1 位作者 刘淑芹 许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434-3436,共3页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膜贴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月随访到的完整病例76例,其中观察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内置入透明质酸钠膜贴;对照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膜贴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月随访到的完整病例76例,其中观察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内置入透明质酸钠膜贴;对照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常规处理。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行门诊宫腔镜复查,评价宫腔粘连的发生率、粘连的类型、粘连的程度及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1)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0.5%(4/38)和65.8%(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8.4%(7/38)和68.4%(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发生宫腔粘连的类型及粘连程度:观察组无粘连或发生膜性粘连,对照组易发生粘连且粘连程度较重。(3)创面<1/2宫腔者粘连发生率为11.8%(4/34),创面≥1/2宫腔者粘连发生率为59.5%(25/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膜贴能减少粘连发生率,减轻粘连程度,近期疗效优于远期。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程度与宫腔内手术创伤面积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检查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付彤 张湜 +6 位作者 张海鹏 贾泓瑶 杜烨 路璐 范志民 郑超 韩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6-869,共4页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NAC)后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转移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转移情况,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NAC后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完成NAC后行SLNB并行ALND的乳腺癌患者52例,选取未接受NAC行SLNB并行ALN...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NAC)后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转移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转移情况,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NAC后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完成NAC后行SLNB并行ALND的乳腺癌患者52例,选取未接受NAC行SLNB并行ALND的乳腺癌患者35例,采用99mTc硫胶体联合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SLN)并切除,常规清扫腋窝淋巴结(ALN)。术后对SLNB和ALND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2例接受NAC患者均检出至少1枚SLN,检出率为100%,检出SLN共计113枚,NAC后行SLNB的准确率为94.2%,假阴性率为8.1%,灵敏度为91.9%,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3.3%。35例未接受NAC患者均检出至少1枚SLN,检出率为100%,检出SLN共计73枚,未接受NAC患者行SLNB的准确率为94.3%,假阴性率为7.1%,灵敏度为92.8%,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7.8%。结论:NAC后的SLNB有可能逐渐取代ALND成为NAC后淋巴结阴性患者淋巴结处理的标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添加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纪霞 张松灵 +1 位作者 于美玲 张晓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79-4081,共3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应用GnRH-a预防复发以及小剂量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6例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的Ⅲ~Ⅳ期EM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一用药组为术后单独给予GnRH-a(达菲林)治疗患者68... 目的:探讨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应用GnRH-a预防复发以及小剂量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6例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的Ⅲ~Ⅳ期EM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一用药组为术后单独给予GnRH-a(达菲林)治疗患者68例,联合用药组为术后给予GnRH-a(达菲林)联合小剂量雌激素制剂(利维爱)治疗患者6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E2、FSH、LH水平变化、副反应及严重程度(以改良Kupperman评分表示)和复发率。结果:用药3个月后,单一用药组血清E2:(40.6±18.9)pmol/L,联合用药组血清E2:(80.8±21.8)p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表现为潮热出汗、性生活障碍等,其中单一用药组发生潮热出汗症状患者60例(88.2%),联合用药组发生22例(3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的改良Kupperman评分总分分别为(14.2±3.1)分和(6.6±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3%(7/68)和8.8%(6/6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应用达菲林和小剂量利维爱作为反向添加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清E2水平、改善达菲林的副反应,并且不增加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反向添加疗法 达菲林 利维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A方法分析拉曼光谱检测结果对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海鹏 付彤 +3 位作者 张志茹 范志民 郑超 韩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8-943,共6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拉曼光谱在检测新鲜乳腺病灶、正常乳腺组织中应用价值,阐明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在处理拉曼光谱检测结果、构建乳腺病变鉴别数学模型和鉴别病变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 目的:探讨便携式拉曼光谱在检测新鲜乳腺病灶、正常乳腺组织中应用价值,阐明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在处理拉曼光谱检测结果、构建乳腺病变鉴别数学模型和鉴别病变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手术的168例患者(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的新鲜乳腺组织,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75岁。其中51例正常组织、66例良性病变组织和51例恶性病变组织,应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得出光谱结果;采用PCA方法处理数据,构建病灶鉴别模型,马氏距离法判别数据处理方法的优劣。结果:检测乳腺组织及病灶标本共得到1 800个拉曼光谱,正常组织的特征峰出现在1 078、1 267、1 301、1 440、1 654和1 746cm-1,而良性和恶性病变组织的特征峰出现在1 281、1 341、1 381、1 417、1 465、1 530和1 637cm-1,良性和恶性病变组织的主要不同则集中在1 340和1 480cm-1。PCA方法判别正常组织、良性和恶性病变组织标本的正确率分别是80%、56%和85%。结论: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能够检测乳腺组织和病灶,正常组织、良性与恶性病变组织拉曼光谱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CA方法可以用来构建鉴别模型,但在鉴别良性病变时准确性还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拉曼光谱 主成分分析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2种阴道断端缝合法的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华 邬绍新 +1 位作者 张俏 李艺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204,20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进的吸耳球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断端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2月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改进的吸耳球进行阴道断端缝合202例(观察组),与2012年1月~2013年9月传统方法(将无菌纱布放入一次性医用... 目的探讨改进的吸耳球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断端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2月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改进的吸耳球进行阴道断端缝合202例(观察组),与2012年1月~2013年9月传统方法(将无菌纱布放入一次性医用无菌手术手套中,填塞到阴道内)缝合阴道断端9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9.7±20.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01.2±30.1)min(t=-7.224,P=0.000);术中出血量(88.8±47.6)ml,明显少于对照组(115.4±56.2)ml(t=-4.234,P=0.000);观察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4例(P=0.010);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39.5±9.8)h,与对照组排气时间(40.4±13.7)h,无统计学差异(t=-0.646,P=0.519);2组住院时间分别为(5.2±1.5)d和(5.6±2.1)d,无统计学差异(t=-0.876,P=0.062)。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术中应用改进的吸耳球使阴道断端视野暴露清楚,使原本复杂的缝合变得容易,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耳球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残端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源贴壁细胞支持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毅 何津 +4 位作者 江小霞 刘刚 刘元林 唐佩弦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0-564,共5页
从胎盘中分离培养人胎盘源贴壁细胞 (humanplacentaderivedadherentcells,hPDAC) ,研究其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作用。以酶消化法自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hPDAC ,并以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鉴定。进一步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细... 从胎盘中分离培养人胎盘源贴壁细胞 (humanplacentaderivedadherentcells,hPDAC) ,研究其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作用。以酶消化法自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hPDAC ,并以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鉴定。进一步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细胞 ,建立以hPDAC为滋养层的CD34+细胞体外扩增培养体系 ,并与无滋养层的液体培养体系相比 ,观察不同培养体系对有核细胞总数、CFC及CD34+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胎盘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hPDAC ,并证实其为混合性细胞群体 ,主要含有间充质细胞。以hPDAC为滋养层的共培养体系较无滋养层液体培养体系对有核细胞总数、CFC及CD34+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扩增效应 ,其中以SCF +IL 3+IL 6 +FL +hPDAC组扩增效果最强 ,分别扩增了 ( 12 6 .0± 6 .7)倍 ,( 4 9.8± 1.7)倍和 ( 8.3± 1.6 5 )倍。上述结果提示 ,hPDAC具有体外支持造血作用 ,并提供了一与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相适应的新滋养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源贴壁细胞 脐血 CD34^+细胞 hPDAC 生物学 细胞因子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垂体外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分布 被引量:20
11
作者 赵刚 龚守良 +1 位作者 岳瑛 朱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5-447,共3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LHRH)受体在垂体外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分布及两者性质的比较。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癌组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外组织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焦园园 张金金 +4 位作者 李万颖 李思莹 洪晓玲 谢敏 张松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6-199,共4页
乙醛脱氢酶1(ALDH1)是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必需物质。国内外研究表明:ALDH1参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和自我保护,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可作为肿瘤治疗的特异性靶点。本文作者将从ALDH1作为宫颈癌干细胞标志物及其与宫颈癌... 乙醛脱氢酶1(ALDH1)是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必需物质。国内外研究表明:ALDH1参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和自我保护,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可作为肿瘤治疗的特异性靶点。本文作者将从ALDH1作为宫颈癌干细胞标志物及其与宫颈癌复发、转移、预后和放化疗抵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1 肿瘤干细胞 宫颈肿瘤 宫颈癌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游离雌三醇水平联合NST试验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产儿结局的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伟夫 徐红梅 +2 位作者 李娜 丛云凤 何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前血清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及无负荷试验(NST)反应类型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37例(34±1)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以uE3为4μg.L-1作为临界...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前血清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及无负荷试验(NST)反应类型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37例(34±1)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以uE3为4μg.L-1作为临界值分为2组,uE3<4.0μg.L-1者82例(59.85%),4.0~7.4μg.L-1者55例(41.15%);根据终止妊娠前NST反应类型分为NST无反应型和NST反应型,分析终止妊娠后新生儿的不同临床预后。结果:uE3≤4.0μg.L-1组中75例新生儿双顶径≤80mm,56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33例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69例应用CPAP辅助通气,新生儿死亡13例。4.0~7.4μg.L-1组中12例新生儿双顶径≤80mm,12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2例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6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24例应用CPAP辅助通气,新生儿死亡2例。NST无反应型组中1min Apgar评分5.57±1.94,新生儿住院天数(32.57±15.76)d;NST反应型组中1min Apgar评分8.00±1.26,新生儿住院天数(16.83±3.87)d。uE3≤4.0μg.L-1组围生儿情况与4.0~7.4μg.L-1组比较,围生儿预后差;NST无反应型组与NST反应型组比较新生儿预后较差。结论:血清uE3值低、NST无反应型提示新生儿预后不良;重度子痫前期应尽量选择孕妇血清uE3>4.0μg.L-1、胎儿胎心监护NST为反应型时适时终止妊娠,有利于提高围生儿生存率及改善围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 雌三醇 应激 无负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巨大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慕淳 孔祥波 +4 位作者 张刚 王伟华 常喜华 王凯臣 朱继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3-725,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下新型超声碎石清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巨大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15例巨大肾结石(结石最大径均大于3 cm)按照两种碎石方法开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超声碎石清石术组260例,钬激光碎石术组55例,比较...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下新型超声碎石清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巨大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15例巨大肾结石(结石最大径均大于3 cm)按照两种碎石方法开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超声碎石清石术组260例,钬激光碎石术组55例,比较两种碎石方法在手术碎石时间、结石清净率、术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手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超声碎石组平均碎石取石时间(56 min)明显低于激光组(82 min)(P<0.01);超声碎石组Ⅰ期手术结石清净率为81.5%(212/260),Ⅱ期手术后总清净率为87.7%(228/260);残留结石中有15例需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激光组Ⅰ期手术结石清净率为65.5%(36/55),Ⅱ期手术后总清净率为76.4%(42/55);残留结石中有10例需体外震波碎石治疗;两组Ⅰ期手术结石清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钬激光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 d,超声组平均6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复杂巨大肾结石,采用超声碎石清石术与激光碎石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清石效率高等优点,尤其在治疗肾巨大铸形结石时,超声碎石清石术是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肾结石 经皮肾镜 钬激光碎石术 超声碎石清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皂苷对雌性大鼠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秋丽 邓伟国 王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 :探讨红景天皂苷对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肪饲料和基础饲料喂养Wistar大鼠 ,测定蛋白质消化率、生物价、脂肪消化率和血脂。结果 :红景天皂苷能够降低实验动物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率、蛋白质生物价以及高脂膳... 目的 :探讨红景天皂苷对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肪饲料和基础饲料喂养Wistar大鼠 ,测定蛋白质消化率、生物价、脂肪消化率和血脂。结果 :红景天皂苷能够降低实验动物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率、蛋白质生物价以及高脂膳食动物的血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皂甙 脂肪类/代谢 蛋白质类/代谢 脂肪消化率 蛋白质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稽留流产和死胎组织染色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雨 李娜 +1 位作者 徐红梅 何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30,I0002,共5页
目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稽留流产和死胎组织中的染色体,探讨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稽留流产、死胎的关系。方法:收集107例稽留流产及死胎组织,应用FISH技术检测13、16、18、21、22、X及Y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果:107例样本中有效样... 目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稽留流产和死胎组织中的染色体,探讨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稽留流产、死胎的关系。方法:收集107例稽留流产及死胎组织,应用FISH技术检测13、16、18、21、22、X及Y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果:107例样本中有效样本99例,结果异常样本21例,异常比例为21.2%。常染色体数目异常以16、21号染色体三体的发生率最高(8/21),其次为18(7/21)、22(7/21)、13(6/21)号染色体三体。在性染色体中,XXY发生率最高(6/21)。染色体异常在不同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在孕早期、中期即可引起胚胎组织发育异常,导致胚胎停止发育或引起胎儿死亡,发生率与胚胎性别无关;应用FISH技术对早期妊娠及中期妊娠孕妇行染色体检查,对有不良孕产史、高危产妇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死胎 染色体异常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光谱方法检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海鹏 付彤 +4 位作者 宋东 吴迪 范志民 郑超 韩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378,I0004,共6页
目的:采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光谱(SHINERS)检测乳腺导管内癌(DCIS)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探讨乳腺DCIS的生物学特征和鉴别方法。方法:收集行乳腺外科手术的17例患者的乳腺组织冰冻切片,包括乳腺DCIS组织8例,正常乳腺组织9例... 目的:采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光谱(SHINERS)检测乳腺导管内癌(DCIS)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探讨乳腺DCIS的生物学特征和鉴别方法。方法:收集行乳腺外科手术的17例患者的乳腺组织冰冻切片,包括乳腺DCIS组织8例,正常乳腺组织9例。冰冻切片解冻后先行普通拉曼光谱检测,加入壳层隔绝纳米粒子(SHINs)后再次检测。共收集223个拉曼光谱和231个SHINSERS,所有光谱均进行基线修正拟合,将所有光谱用Adjacent—Averaging算法进行15点平滑。结果:正常乳腺组织特征峰出现在1090、1157、1262、1300、1442、1658、1745和1874cm^-1;在加入SHINs后,少数特征峰的峰位出现2~3cm^-1位移,其中1090、1157cm^-1相对强度明显增加,出现1496cm^-1特征峰。普通拉曼光谱可见乳腺DCIS组织光谱有多个核酸特征峰(包括878、1086和1157cm^-1);加入SHINs后,明显出现1004、1157、1526和1658cm^-1相对强度增加,脂类的特征峰l745cm6-1和i442cm^-1左右为C=O和CH2伸缩振动,乳腺DCIS组织相对于正常组织表现出2~3cm^-1蓝移;核酸的特征峰1090cm^-1蓝移至1086cm^-1。结论:拉曼光谱能够发现乳腺DCIS组织DNA和蛋白质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的差异,SHINERS可以用来区分乳腺DCIS和正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拉曼光谱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导管内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范艳艳 付艳 +1 位作者 贾赞慧 郑桂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216-1218,1224,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式并比较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系统的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104例子宫内膜癌以及253例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二者的不同。结果:与宫颈癌相比,...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式并比较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系统的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104例子宫内膜癌以及253例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二者的不同。结果:与宫颈癌相比,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22.1%vs 16.2%),并且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分级(G1:12.1%;G2:21.4%;G3:34.5%)、肌层浸润深度(≤1/2:11.9%>1/2:29%)有关;子宫内膜癌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偏低(34.8%vs 68.3%),单纯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偏高(4.3%vs0),盆腹淋巴结共同受累的发生率偏高(60.9%vs 31.7%)。宫颈癌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00%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而内膜癌93.3%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内膜癌与宫颈癌最易受累淋巴结均为闭孔淋巴结(内膜癌:73.9%、宫颈癌:70.7%),受累最少的均为腹股沟淋巴结(内膜癌:8.7%、宫颈癌:7.3%),与宫颈癌相比,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65.2%vs31.7%)、骶前淋巴结(21.7%vs17.1%)的受累几率较高,而髂外淋巴结受累的几率偏低(17.4%vs41.5%)。结论: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方式不同于宫颈癌,虽然内膜癌主要向盆腔淋巴结转移,但是仍然存在直接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并且各病理分级的内膜癌均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转移 盆腔淋巴结 腹腔淋巴结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双胎孕妇妊娠压力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金芳 迟会 刘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 :调查高龄双胎孕妇妊娠压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妊娠压力量表(36-item Pregnancy Stress Rating Scale,PSRS36)、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目的 :调查高龄双胎孕妇妊娠压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妊娠压力量表(36-item Pregnancy Stress Rating Scale,PSRS36)、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68例高龄双胎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妇压力总分为(50.54±16.92)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9.68±9.05)分,积极应对为(1.88±0.50)分,消极应对为(1.10±0.48)分;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积极应对与妊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与妊娠压力呈正相关。妊娠合并症、消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能够解释妊娠压力得分变异量的55.1%。结论 :本研究中高龄双胎孕妇妊娠压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大力加强产前教育,针对高龄双胎孕妇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和指导,从而降低高龄双胎孕妇的妊娠压力,更好地帮助高龄双胎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及分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双胎妊娠 妊娠压力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体、超声及钼靶检查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缓解程度预测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冰 付彤 +5 位作者 吴迪 张海鹏 宋东 毕丽荣 郑超 范志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3-947,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对查体、超声和钼靶片测量化疗前后乳腺肿物大小的变化与术后病理Miller and Payne(MP)分级的比较,探讨预测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灶病理缓解程度的方法。方法:选择本科室乳腺癌NAC并手术的患者65例,采用麦默通(14G)行... 目的:通过对查体、超声和钼靶片测量化疗前后乳腺肿物大小的变化与术后病理Miller and Payne(MP)分级的比较,探讨预测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灶病理缓解程度的方法。方法:选择本科室乳腺癌NAC并手术的患者65例,采用麦默通(14G)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明确后行1~6个疗程TAC方案(多西他赛、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或其他化疗方案,最后一次化疗后3周以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及手术前采用查体、超声和钼靶片测量肿物大小;病理缓解程度通过比较手术后与化疗前穿刺组织中癌组织变化,应用MP分级评价。应用ROC曲线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计算查体、超声及乳腺钼靶检查测量肿物大小变化与病理MP分级的关系。结果:NAC后查体、超声及乳腺钼靶检查测量肿物大小变化与病理MP分级存在相关性(r=0.487,P=0.000;r=0.251,P=0.044;r=0.351,P=0.004)。查体、超声和钼靶3种检查方法评价病理完全缓解(p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531和0.712,三者结合为0.727。结论:查体和钼靶在预测乳腺肿物病理缓解程度上优于超声检查;3种方法结合对乳腺癌NAC后病理缓解程度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乳腺肿瘤 MILLER and Payne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