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川 武兴 +6 位作者 王崇 孔菲 尤丽丽 马平 李杰 牛俊奇 姜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剂量乙型肝炎疫苗(Hep B)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进行HBV母婴阻断的785对乙型肝炎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剂量乙型肝炎疫苗(Hep B)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进行HBV母婴阻断的785对乙型肝炎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产前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查结果,对HBs Ag单阳性、HBs Ag与HBe 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制订不同剂量阻断方案,在出生后2 h内分别注射10μg或20μg Hep B联合100 IU HBIG,并于1、6月龄继续接种Hep B。对入组孕妇及婴儿进行长期随访,采集婴儿7和12月龄静脉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组间HBV DVA的比较经对数转换后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探讨HBV相关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做影响HBV母婴传播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785例新生儿中,HBs Ag阳性但HBe Ag阴性的529名孕妇所生的新生婴儿无一感染,阻断成功率为100%;256例HBs Ag与HBe Ag双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中,有14例婴儿感染,阻断成功率为94.53%。母亲HBe Ag阳性、HBV DNA>108IU/ml与阻断失败密切相关(P<0.001)。本研究未发现母亲的分娩方式、新生儿喂养方式等因素与阻断失败有关。探讨干预依从性时发现,首针疫苗未得到及时足量注射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感染。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母亲HBV DNA>108IU/ml、首针疫苗未及时或未足量接种及男性婴儿更易发生HBV母婴传播。结论 HBs 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经过联合免疫后,可有效提高HBV母婴阻断成功率。母亲的感染状态、病毒载量和首针疫苗注射情况是影响HBV母婴传播阻断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疾病传播 垂直 免疫接种 加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对K19-C2mE转基因鼠胃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尤丽丽 曹东慧 +6 位作者 姜晶 刘入铭 马麟 王世栋 索岳尔 侯振 曹雪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5,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K19-C2mE转基因鼠胃肿瘤的抑制作用,阐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肿瘤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K19-C2mE自发胃肿瘤转基因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4),对照组小鼠正常饮水,实验组小鼠给予质...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K19-C2mE转基因鼠胃肿瘤的抑制作用,阐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肿瘤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K19-C2mE自发胃肿瘤转基因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4),对照组小鼠正常饮水,实验组小鼠给予质量浓度0.1%的18β-GA饮水投药。52周后处死小鼠取胃组织,分别观察和测量胃肿瘤形态和大小;HE染色观察小鼠胃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score评分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肿瘤组织炎症因子环氧化酶2(COX-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结果:2组小鼠体质量随周龄变化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胃肿瘤发生率分别为77.8%(28/36)和41.2%(14/34),实验组肿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2);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胃黏膜肉眼形态较规则,胃部肿块体积小,表面光滑,黏膜充血及溃疡少见;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炎症反应较轻,细胞及组织结构异型性反应减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scor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胃组织中COX-2和IL-1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结论:18β-GA能够显著降低K19-C2mE转基因鼠胃肿瘤的发生率,有效减轻胃黏膜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胃黏膜炎症因子COX-2和IL-1β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胃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次酸 胃肿瘤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MT1基因多态性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武兴 贾志芳 +4 位作者 尤丽丽 曹东慧 王川 曹雪源 姜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2-807,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阐明DNM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取447例经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纳入研究队列。利用TaqMan SNP技术...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阐明DNM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取447例经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纳入研究队列。利用TaqMan SNP技术检测DNMT1的5个SNPs位点(rs16999593、rs10420321、rs2288349、rs2228611和rs2228612)的基因型分布。对447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胃癌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以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DNMT1基因rs2228611GG基因型比较,携带GA/AA基因型的患者预后更好,生存时间更长(52.5和42.9个月,Log-rank P=0.006)。在多因素回归调整了混杂因素后,与rs2228611GG基因型比较,携带GA/AA基因型患者的死亡风险下降了32%(HR:0.68,95%CI:0.50~0.92,P=0.013),表明rs2228611位点基因多态是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未发现其余4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联性。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DNMT1rs2228611GA/AA基因多态性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DNMT1基因多态性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胃肿瘤 单核苷酸多态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8B的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石晓东 姜晶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急性感染的患者,大约30%发生自发清除,已经进展为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大约40%得到持久的HCV清除。近年来宿主基因变异在HCV感染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备受瞩目。今就近期的国内外报道,对白细胞介素(IL)... 丙型肝炎病毒(HCV)急性感染的患者,大约30%发生自发清除,已经进展为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大约40%得到持久的HCV清除。近年来宿主基因变异在HCV感染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备受瞩目。今就近期的国内外报道,对白细胞介素(IL)28B的基因变异与HCV感染转归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白细胞介素类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MT3b基因多态性及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川 贾志芳 +3 位作者 曹东慧 武兴 曹雪源 姜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胃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阐明DNMT3b基因是否为胃癌的易感基因。方法:选择447例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961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技术检测2组...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胃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阐明DNMT3b基因是否为胃癌的易感基因。方法:选择447例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961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技术检测2组研究对象DNMT3b基因的rs1569686、rs6119954、rs4911107、rs4911259和rs8118663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病例组(10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85例患者的癌旁对照组织中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中5个SNPs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相近,未发现5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联(P>0.05)。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5个SNPs的不同基因型与胃癌组织中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关联(P>0.05)。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DNMT3b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生无关联,DNMT3b基因可能不是胃癌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3B 胃肿瘤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Galectin-3和Galectin-9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孔菲 马洪喜 +4 位作者 姜晶 宋莹 郭长松 金美善 牛俊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1-357,I0004,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瘤旁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阐明Galectin-3和Galectin-9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7例HC...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瘤旁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阐明Galectin-3和Galectin-9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7例HCC患者肿瘤组织和131例瘤旁肝组织中Galectin-3和Galectin-9的表达水平;分析2种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Galectin-9表达阳性率在HCC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肿瘤组织中Galectin-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分化肿瘤组织(P<0.05),脉管浸润者Galectin-9表达水平低于无脉管浸润者(P<0.05);Galectin-9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长于低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Galectin-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瘤旁组织(P<0.01),但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长期生存无关联。调整影响因素后多因素分析,仅丙肝感染(RR=2.86,95%CI:1.13~7.30,P=0.027)、多发肿瘤(RR=2.38,95%CI:1.39~4.07,P=0.002)、肿瘤直径>5cm(RR=2.13,95%CI:1.21~3.76,P=0.009)和脉管浸润(RR=1.96,95%CI:1.07~3.62,P=0.030)成为影响HCC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Galectin-9表达水平与HCC患者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脉管浸润有关联,但Galectin-9和Galectin-3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预后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肿瘤 半乳糖凝集素3 半乳糖凝集素9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