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β2糖蛋白1作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口服耐受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付嘉 谭岩 +3 位作者 方艳秋 熊斌 徐立 司传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2-754,764,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诱导小鼠β2-GP-1特异性免疫耐受机制。方法:以rhβ2-GP-1免疫小鼠,在免疫的不同时间给予小鼠口服不同剂量的rhβ2-GP-1,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免疫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口服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诱导小鼠β2-GP-1特异性免疫耐受机制。方法:以rhβ2-GP-1免疫小鼠,在免疫的不同时间给予小鼠口服不同剂量的rhβ2-GP-1,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免疫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产生滴度以及免疫小鼠IL-4、IL-10、IL-2、IFN-γ、TGF-β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结果:在免疫的不同时间、口服不同剂量的rhβ2-GP-1可不同程度地诱导免疫小鼠anti-β2-GP-1滴度下降;耐受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IL-10、TGF-β水平显著升高,IL-2水平显著降低,IFN-γ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在合适的时间口服适当剂量的rhβ2-GP-1能够诱导小鼠β2-GP-1特异性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β2糖蛋白1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免疫耐受 耐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β_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血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ICAM-1、MCP-1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嘉 谭岩 +7 位作者 方艳秋 徐立 李明辉 刘桂英 姜艳芳 段秀梅 刘力华 许淑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hrβ2GPⅠDⅠ)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血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应用hrβ2GPⅠDⅠ二聚体处理前后的APS患者血清分别与人... 目的:探讨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hrβ2GPⅠDⅠ)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血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应用hrβ2GPⅠDⅠ二聚体处理前后的APS患者血清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孵育,细胞ELISA和RTPCR方法分析处理前后HUVEC表达ICAM1、MCP1的变化。结果:hrβ2GPⅠDⅠ二聚体处理后的APS患者血清较处理前相比,与其孵育的HUVEC表达ICAM1、MCP1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hβ2GPⅠDⅠ可中和APS患者血清中的大部分致病性抗β2GPⅠ抗体(anti-β2GP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β2 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ICAM-1 MC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膀胱癌治疗作用的体外实验
3
作者 许宁 石爱平 +3 位作者 姜艳芳 王春喜 王有德 赵忠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反义核苷酸对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 TRAP-银染方法检测 2 5例膀胱癌组织和 4例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端粒酶 RNA模板区为靶点 ,不同剂量的序列为 TAGGGTTAGACAA的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 (PS- ASON ... 目的 :探讨端粒酶反义核苷酸对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 TRAP-银染方法检测 2 5例膀胱癌组织和 4例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端粒酶 RNA模板区为靶点 ,不同剂量的序列为 TAGGGTTAGACAA的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 (PS- ASON )作为实验组 (A、 B、 C) ,以硫代磷酸修饰 1 3个核苷酸的随机引物作为对照组 (D) ,仅加入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组 (E) ,与人膀胱癌细胞株 BIU87细胞共同孵育 1~ 30 d,计细胞数 ,光镜及电镜观察 ,DNA凝胶电泳检测、流式细胞仪测定和分析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结果 :2 5例膀胱癌组织中 ,2 4例(96 % )表达端粒酶活性 ,4例癌旁组织无端粒酶活性表达。与随机引物及空白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的 ASON能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数目 ,实验组细胞在第 2、 8天及 8天后出现较明显的凋亡峰和 DNA梯状电泳带 ,并出现退化、老化、凋亡和坏死的形态学变化 ,凋亡率明显增高 (P<0 .0 0 1 ) ,并显示剂量的依赖性 (P<0 .0 1 )。结论 :以端粒酶 RNA模板区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引起膀胱癌 BIU87细胞增殖抑制 ,退化、老化、凋亡和坏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治疗 端粒 末端转移酶/分析 细胞凋亡 寡核苷酸类 反义/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基因疫苗诱导小鼠实验性肝炎
4
作者 安力彬 谭岩 +1 位作者 胡艳萍 刘力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0,116,共3页
目的 :观察 P-糖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病理变化。方法 :P-糖蛋白基因疫苗 2 0~ 1 0 0 μg两次肌注 (间隔 9d)免疫小鼠 ,收集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 ;取心、肝、肾制作组织切片 ,HE染色行病理检查。结果 :末次免疫后 5 d鼠... 目的 :观察 P-糖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病理变化。方法 :P-糖蛋白基因疫苗 2 0~ 1 0 0 μg两次肌注 (间隔 9d)免疫小鼠 ,收集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 ;取心、肝、肾制作组织切片 ,HE染色行病理检查。结果 :末次免疫后 5 d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达到 1∶ 4 0 0 0 ;心、肾组织正常 ,但肝脏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炎改变。结论 :P-糖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可诱导实验性肝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动物 疫苗 DNA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β_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单体和二串联体的克隆和表达
5
作者 李明辉 谭岩 +5 位作者 姜艳芳 刘力华 方艳秋 许淑芬 段秀梅 付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构建h2βGPⅠ(h2βGPI)第一功能区基因单体及二串联体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β2GP-ⅠDI和PQE30-β2GPⅠ-DI2,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hβ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的单体β2GPⅠ-DI,并根据同尾酶特性构建hβ... 目的:构建h2βGPⅠ(h2βGPI)第一功能区基因单体及二串联体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β2GP-ⅠDI和PQE30-β2GPⅠ-DI2,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hβ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的单体β2GPⅠ-DI,并根据同尾酶特性构建hβ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二串联体β2GPⅠ-DI2,将获得的单体和二串联体分别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测序,测序正确后分别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QE30-β2GPⅠ-DI和PQE30-β2GPⅠ-DI2,在大肠杆菌M15中以l mmol.L-1IPTG诱导蛋白表达,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目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表达了hβ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的单体及二串联体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 000和17 000,其表达量均可达菌体总蛋白的25%,并具有hβ2GPⅠ的抗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hβ2GPⅠ第一功能区基因的单体及二串联体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了蛋白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2GPⅠ 遗传载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二聚体作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B细胞耐受原的初步探讨
6
作者 付嘉 谭岩 +2 位作者 方艳秋 熊斌 徐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二聚体(rhβ2-GP1-DⅠ2)对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免疫小鼠β2-GP1特异性B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固相ELISA方法,检测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免疫小鼠产生的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 目的:探讨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二聚体(rhβ2-GP1-DⅠ2)对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免疫小鼠β2-GP1特异性B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固相ELISA方法,检测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免疫小鼠产生的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滴度及anti-β2-GP1产生水平比率;应用ELISPOT方法,检测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免疫小鼠脾脏β2-GP1特异性抗体形成细胞(AFC)数量。结果: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与对照组比较,rhβ2-GP1免疫小鼠βanti-β2-GP1滴度明显降低(P<0.01),anti-β2-GP1产生水平比率下降,β2-GP1特异性AFC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能够抑制rhβ2-GP1免疫小鼠β2-GP1特异性B细胞的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β2糖蛋白1 第一结构域二聚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B细胞耐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治疗后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段秀梅 谭岩 +2 位作者 方艳秋 许淑芬 熊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讨CIK(CellInductionKiller)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肿瘤患者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 目的:探讨CIK(CellInductionKiller)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肿瘤患者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CIK生物治疗后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都升高,其中CD4+、CD3-/CD16+56+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CD8+细胞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结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CIK生物治疗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对于评价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肿瘤 T细胞亚群 NK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眼万年青多糖对小鼠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石磊 段秀梅 +4 位作者 胡梦林 刘文祥 谭岩 刘志强 刘淑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8-680,共3页
目的 :探讨天然产物虎眼万年青多糖 (S3)对 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 IL - 2 m RNA表达的影响 ,进一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为开发这一天然产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S3对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 目的 :探讨天然产物虎眼万年青多糖 (S3)对 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 IL - 2 m RNA表达的影响 ,进一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为开发这一天然产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S3对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CD8、 CD4 / CD8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 ,并采用 RT- PCR方法检测 IL - 2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剂量组 CD3、CD4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有上升趋势 ,极高剂量组 CD3、CD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CD8有下降趋势 ,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 CD4 / CD8阳性细胞百分率 (P<0 .0 0 1) ;极高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可明显促进脾细胞中细胞因子 IL- 2的 m RNA表达 ,使表达量增加 (P<0 .0 1,P<0 .0 5 )。结论 :S3具有较强的增强机体多种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眼万年青多糖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_2糖蛋白1的重组表达及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血清诱导内皮细胞产生ICAM-1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付嘉 方艳秋 +7 位作者 徐立 李明辉 刘桂英 姜艳芳 段秀梅 刘力华 许淑芬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β2糖蛋白1(hrβ2-GP1)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血清诱导内皮细胞系产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应用pQE30表达载体表达hrβ2-GP1,Western blotting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应用hrβ2-GP1处理前后的APS患... 目的:探讨重组人β2糖蛋白1(hrβ2-GP1)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血清诱导内皮细胞系产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应用pQE30表达载体表达hrβ2-GP1,Western blotting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应用hrβ2-GP1处理前后的APS患者血清分别与内皮细胞株EA.hy926共孵育,细胞ELISA和RT-PCR方法分析处理前后EA.hy926表达ICAM-1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QE30-hβ2-GP1,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和鉴定,所获得的蛋白与预期的大小一致,并具有人β2-GP1的抗原性;rhβ2-GP1处理后的APS患者血清与处理前比较,与其孵育的内皮细胞系EA.hy926表达ICAM-1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这种抑制作用随着rhβ2-GP1的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强。结论: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促进内皮细胞系EA.hy926表达ICAM-1,hrβ2-GP1可中和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β2糖蛋白1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内皮细胞系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组织P^(16INK4)蛋白的表达及其基因突变SSCP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邱吉庆 谭岩 +2 位作者 赵刚 郭云宝 王长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 P16INK4蛋白低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人脑胶质瘤标本 41例 ,同时采用新鲜胶质瘤组织标本1 5例进行 p1 6m RNA表达逆转录 PCR检测 ,并进行基因突变单...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 P16INK4蛋白低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人脑胶质瘤标本 41例 ,同时采用新鲜胶质瘤组织标本1 5例进行 p1 6m RNA表达逆转录 PCR检测 ,并进行基因突变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SSCP)。结果 :P1 6蛋白阳性表达 30例 ,阴性表达 1 1例 ,胶质瘤组织 p1 6m RNA表达水平相对低于对照组 ,p1 6基因外显子 2未发生基因突变 ,也未发生外显子 2的纯合缺失。结论 :胶质瘤组织p1 6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并与其分级相关 ,提示 P1 6蛋白及其 m RNA异常是影响胶质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胶质瘤组织 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遗传学 P^16INK4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眼万年青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5
11
作者 石磊 谭岩 +1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99-803,共5页
目的 :依据虎眼万年青组分中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筛选并优化出 6 0 %醇浓度中性多糖活性组分S3,进而研究其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其作用的机理。方法 :采用溶血素测定方法 ... 目的 :依据虎眼万年青组分中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筛选并优化出 6 0 %醇浓度中性多糖活性组分S3,进而研究其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其作用的机理。方法 :采用溶血素测定方法 ,测定S3对小鼠脾细胞溶血素抗体的诱导作用 ;采用3H TdR渗入法 ,测定S3对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采用3H TdR后标记法 ,测定S3对NK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影响 ;以ELISA法测定S3对小鼠脾细胞IL 2产生的影响 ;利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S3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IL 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3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脾细胞溶血素抗体的形成 (P <0 0 5 ) ;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P <0 0 0 1) ;各剂量组均能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并促进IL 2的产生 (P <0 0 0 1,P <0 0 1) ;高、中剂量组CD8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 (P <0 0 0 1) ,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地提高CD4 CD8阳性细胞百分率 (P <0 0 0 1) ;高剂量组可明显促进脾细胞中细胞因子IL 2的mRNA表达 ,使表达量增加 (P <0 0 5 )。结论 :S3具有较强的增强机体多种免疫功能的作用 ,可利用开发为一种免疫增强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眼万年青多糖 小鼠 免疫功能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重构基因的简捷方法——重叠延伸PCR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玲丽 谭岩 +7 位作者 刘力华 张琨 时阳 许淑芬 方艳秋 段秀梅 姜艳芳 王晓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3-716,共4页
目的 :构建 IFN- β信号肽序列与白细胞介素 18(IL- 18)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方法 :从 BAL B/ c鼠基因组 DNA扩增 IFN- β信号肽序列 ;由小鼠 Pro- IL- 18真核表达质粒获得 IL- 18成熟肽序列 ;以非对称 PCR技术得到IFN- β信号肽编码... 目的 :构建 IFN- β信号肽序列与白细胞介素 18(IL- 18)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方法 :从 BAL B/ c鼠基因组 DNA扩增 IFN- β信号肽序列 ;由小鼠 Pro- IL- 18真核表达质粒获得 IL- 18成熟肽序列 ;以非对称 PCR技术得到IFN- β信号肽编码区的反义链和 IL- 18成熟肽正链 ;采用重叠延伸 PCR(SOE- PCR)产生具有 IFN- β信号肽与 IL- 18成熟肽的嵌合编码序列 ;定向连方式构建嵌合 IL- 18的表达质粒并测序。结果 :连续胶 PAGE表明非对称 PCR可分别扩增出两个靶序列的特异性单链 ,大小符合预期。IFN- β信号肽对称 PCR产物与 IL- 18非对称 PCR产物混合作为模板 ,进行重叠延伸 ;电泳分析可见清晰的嵌合片段 ;测序显示重组质粒的表达框由两个设计的靶序列构成 ,且无移码。结论 :重叠延伸 PCR是一种获得重构基因的简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白细胞介素18 重叠延伸PCR 非对称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的免疫表型和体外杀伤活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秀梅 谭岩 +4 位作者 宋燕 王晓祺 刘力华 方艳秋 许淑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的免疫表型和体外杀伤活性。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γ、CD3McAb、IL-2诱导并培养,获得大量的CIK。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的表型;以CFSE标记靶细胞来区...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的免疫表型和体外杀伤活性。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γ、CD3McAb、IL-2诱导并培养,获得大量的CIK。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的表型;以CFSE标记靶细胞来区分效应细胞,再以PI染色,用FACS检测靶细胞的死亡率。结果:CIK于第22天达到增殖高峰,并高度表达CD3、CD11a、CD54和HLA-DR;中度表达CD3/CD56、CD25、CD28、CD69和FasL;CD16表达不增加。CIK对肿瘤细胞K562、HL-60、Hela、SMMC7721和A375均表现出杀伤活性,其中对K562、HL-60、Hela 3种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强;而对SMMC7721、A375的作用不明显。结论:细胞因子IFNγ、CD3McAb和IL-2体外诱导的单个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力和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表型 杀伤活性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与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缺血下肢血管及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晓峰 所剑 +6 位作者 王琦 刘婷 崔阳 王中英 杨学明 方艳秋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7-340,397,398,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I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I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3例正常人肌组织中的HIF-1α、VEGF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CD34标记血管,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及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灰度值较正常人均明显增加,MVD计数增加。增加最高的是胫后动脉(HIF-1α为932.5±545.2,VEGF为354.5±75.8,MVD为38.4±8.4),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小腿缺血肌肌间动脉、小腿缺血肌以及足坏死肌中HIF-1α和VEGF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胫后动脉;在缺血血管壁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均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而在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增加均与缺血程度无关联;HIF-1α、VEGF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结论:HIF-1α、VEGF在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和缺血肌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但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缺血肢体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可溶性TRAIL的表达及其诱导A549和H460^(wt)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磊 方艳秋 +1 位作者 许淑芬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获得人重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sTRAIL)蛋白,并探讨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前景。方法:RT-PCR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获取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QE30-TRAIL并转化入大肠杆菌(E.coli)M15,IPTG... 目的:获得人重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sTRAIL)蛋白,并探讨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前景。方法:RT-PCR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获取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QE30-TRAIL并转化入大肠杆菌(E.coli)M15,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并经镍固定金属亲和层析纯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H460wt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结果:获得与GenBank中报道一致的TRAIL基因片段。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显示,获得具有TRAIL免疫原性、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1000目的蛋白。Ni2+-NTAagarose纯化得到单一条带蛋白。rsTRAIL处理H460wt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为43.2%,顺铂可以增强rsTRAIL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获得了与天然TRAIL蛋白具有相同生物学活性的目的蛋白,该目的蛋白具有诱导NSCLC细胞凋亡的作用,联合顺铂能够增强rsTRAIL对NSCLC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细胞凋亡 非小细胞肺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佐剂结核杆菌HSP70增强HCA661基因疫苗免疫应答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树蕾 谭岩 +4 位作者 刘力华 段秀梅 方艳秋 许淑芬 车媛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HSP70(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eat shock protein 70,mtHSP70)羧基端作为基因佐剂对HCA661(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 661)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HCA661及与mtHSP70羧基端的...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HSP70(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eat shock protein 70,mtHSP70)羧基端作为基因佐剂对HCA661(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 661)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HCA661及与mtHSP70羧基端的串联体分别克隆到pCI-neo中构建基因疫苗;将eGFP及与mtHSP70羧基端的串联体分别克隆到pCI-neo,体外转染φA细胞,根据eGFP的表达评价重组质粒中靶基因的转录表达效率。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SABC、Western blot检测免疫血清中特异性HCA661抗体;流式细胞术、ELISA法检测免疫血清中特异性HCA661抗体水平。结果:重组质粒构建成功;80%φA细胞转染eGFP后呈现绿色荧光;单基因和融合基因疫苗组动物均产生了针对HCA661的特异性抗体,融合疫苗组诱导的抗体水平较单基因疫苗组显著增高,融合基因疫苗组未产生针对mtHSP70的抗体。结论:mtHSP70羧基端作为基因佐剂增强机体对HCA661融合基因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基因疫苗 癌/睾丸抗原 肝细胞癌相关抗原661 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 基因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血清人激肽释放酶10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翠翠 张晓霞 +3 位作者 王丽娜 许淑芬 欧健 田海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0-542,共3页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及其对照组血清人激肽释放酶10(hk10)水平,探讨血清hk10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卵巢癌组(n=50)、卵巢良性肿瘤组(n=20)、妇科良性疾病组(CA125增高,n=26)、妇科其他癌症组(n=18)患者及健康对照...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及其对照组血清人激肽释放酶10(hk10)水平,探讨血清hk10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卵巢癌组(n=50)、卵巢良性肿瘤组(n=20)、妇科良性疾病组(CA125增高,n=26)、妇科其他癌症组(n=18)患者及健康对照组(n=36)血清hk10水平。结果:卵巢癌组hk10水平为(15.6±9.23)μg·L-1,阳性率为88.89%;卵巢良性肿瘤组hk10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6.60±2.65)μg·L-1和10.00%;CA125值增高的妇科良性疾病组血清hk10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6.92±2.97)μg·L-1和15.38%;妇科其他癌症组hk10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6.11±2.42)μg·L-1和11.11%;对照组hk10水平为(6.00±2.26)μg·L-1,阳性率为11.11%;卵巢癌组血清hk10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Ⅲ/Ⅳ期卵巢癌组血清hk10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18.29±9.74)μg·L-1和94.44%,显著高于Ⅰ/Ⅱ期卵巢癌组的(9.87±4.04)μg·L-1和75.00%(P<0.01)。卵巢癌组术后血清hk10水平为(13.83±1.56)μg·L-1,低于术前的hk10水平。结论:卵巢癌组血清hk10水平显著增高,特异性优于CA125,其有望成为卵巢癌新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激肽释放酶10 卵巢肿瘤 CA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齐亚灵 方艳秋 +2 位作者 段秀梅 谭岩 陈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5-138,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Survivin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肝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 目的:通过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Survivin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肝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Survivi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②Survivin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③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包膜、AFP无关联(P>0.05),而与镜下门静脉癌栓形成有关联(P<0.05)。结论:Survivin基因蛋白在HCC组织中过表达是反应HCC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的特异性有望成为HCC基因诊断与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肝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炎性介质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亚秋 郭晓林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2,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动脉粥样硬化(AS)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将2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DL-蛋氨酸制作HHcy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家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IL-...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动脉粥样硬化(AS)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将2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DL-蛋氨酸制作HHcy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家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IL-1β、IL-6和IL-8水平,并观察家兔主动脉病理学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计算核因子-κB(NF-κB)的阳性细胞数。结果:实验组血清Hcy、IL-1β、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肉眼可见实验组家兔主动脉可见斑块形成,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增厚、变硬;镜下可见对照组主动脉血管内皮层内皮细胞及内弹力板连续规整,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实验组可见局部内皮细胞坏死脱落及内弹力板损伤断裂,中膜平滑肌细胞胞核固缩且排列紊乱;实验组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性因子的过多分泌可能是HHcy促进AS的重要机制之一,而NF-κB在此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半胱氨酸 细胞因子类 核因子-ΚB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肝解郁饮对抑郁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迪 胡欣妍 +4 位作者 苏兴国 荆丽华 李有田 于立娟 于立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饮(SGJYY)对抑郁大鼠模型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给予中药舒肝解郁饮,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抑郁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饮(SGJYY)对抑郁大鼠模型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给予中药舒肝解郁饮,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抑郁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和糖水消耗量、旷场行为实验、游泳不动时间等行为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造模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P<0.01),糖水消耗量减少(P<0.01),旷场行为实验得分减少(P<0.01),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5-HT)含量降低(P<0.01),5-羟吲哚乙酸(5-HIAA)升高(P<0.01),去甲肾上腺素(NE)降低(P<0.01),5-甲氨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升高(P<0.01);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降低(P<0.01)。舒肝解郁饮能对抗慢性应激所造成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并使各项行为学指标得到改善。百忧解组、SGJYY大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5-HT升至正常水平,SGJYY中剂量组5-HIAA降至接近正常水平;百忧解组、SGJYY大剂量组NE升至正常水平,百忧解组、SGJYY大、中、小剂量组MHPG降至正常水平;百忧解组、SGJYY大剂量组DA升至接近正常水平,百忧解组DOPAC升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舒肝解郁饮抗抑郁机制与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解郁饮 抑郁症 单胺类神经递质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